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消失的墨者 > 第59章 巴蜀栈道:秦蜀的交汇

消失的墨者 第59章 巴蜀栈道:秦蜀的交汇

作者:青梧泉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9:38:09

但他们知道,这……仅仅只是开始。

那个神秘的枯瘦老者,他究竟是谁?他为何对墨家的“奇技”和“炎狱之心”了如指掌?他与秦国,与相邦李斯,与那个同样神秘莫测的医者扁鹊,又有着怎样错综复杂的关系?他最后那句“黄雀在后”,又意味着什么?他夺走“梵音丧魂钟”的核心晶石,又意欲何为?

秦国对“归墟”和墨家核心秘密的图谋,绝不会因此而停止。而他们,作为如今唯一可能知晓部分线索的幸存者,也必将……面临更加疯狂和残酷的追捕。

“季公子,我们……接下来去哪里?”在一处僻静的溪流边,素心一边用浸透了清冽溪水的细麻布巾,为季风清洗着在工坊激战中新添的、深可见骨的伤口,一边轻声问道。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地下工坊一役,虽然他们最终侥幸逃脱,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洛神与她最后的族人,为了掩护他们,全部牺牲;石头为了保护他们,被坍塌的巨石砸中了左臂,虽然在素心的全力救治下保住了手臂,但筋骨受损,恐怕……也再难恢复如初,留下终身的残疾。而季风,更是因为强行催动“炎狱之心”,又与多名高手激战,最后更是在近距离承受了“梵音丧魂钟”的声波冲击,虽然有“炎狱之心”护体,但神魂依旧受到了不小的创伤,至今尚未完全恢复,时常会感到一阵阵的头晕目眩,心神不宁。

季风沉默了片刻,他看了一眼手中那块从“梵音丧魂钟”上拆解下来的、入手冰凉,却又仿佛蕴含着某种奇异精神力量的核心晶石,又想起了洛神在临终前,那番充满了不甘与期盼的嘱托,以及……滕翊先前在落雁坡,所揭示的关于秦国“铸兵司”和“镇魂石”的秘密。

他知道,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漫无目的地逃亡了。他们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可以让他们暂时安顿下来,恢复元气,并……从长计议的地方。一个……秦国“罗网”的势力,相对薄弱的地方。

“我们……去巴蜀。”季风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

“巴蜀?”石头和素心都是一愣。

“不错,巴蜀。”季风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巴蜀之地,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秦国虽然早已将其吞并,并设立了蜀郡,但其地处偏远,民风彪悍,又多有六国流亡的旧人藏匿其中,秦国的统治力,相对而言……要比中原和齐鲁故地薄弱一些。我们去那里,或许……能暂时避开‘罗网’的锋芒。”

他顿了顿,又道:“更重要的是……我曾在巨子师父留下的那卷机关图录之中,看到过一些……关于巴蜀地区独特水利工程和栈道技术的记载。墨家先辈,似乎也曾在此地,进行过一些重要的活动。或许……我们能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找到一些……关于那位失落的墨家大师,以及‘镇魂石’的线索。”

素心和石头闻言,都重重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季风的决定,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于是,他们便不再犹豫,在简单地处理了伤口,补充了一些食物和淡水之后,便再次踏上了漫漫的征程。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是遥远而富庶的,传说中的……天府之国——巴蜀。

……

那是一段……比他们先前所经历的任何一段旅程,都要更加漫长,也更加……充满了艰辛与挑战的道路。

从黔中腹地,到巴蜀盆地,其间相隔数千里,不仅要穿越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更要……渡过无数湍急的河流和险恶的峡谷。

他们不敢走官道,只能在那些崎岖难行的山间小径和原始森林中穿行。一路上,他们不仅要时刻提防着可能出现的秦军巡逻队和“罗网”的眼线,更要……应对这片古老土地上,各种未知的自然危险。

然而,与先前在南越蛮荒之地的经历不同,这一次,他们的心中,却少了几分迷茫与绝望,多了几分……坚定与希望。

季风的伤势,在“炎狱之心”和素心精湛医术的双重作用下,日渐好转。他常常会在休息的时候,将那块从“梵音丧魂钟”上拆解下来的核心晶石取出,仔细研究。他发现,这块晶石,似乎能与他怀中的“炎狱之心”和那枚黑色火焰令牌,产生某种……奇妙的共鸣。当他将三者放在一起时,竟能……隐隐感觉到,一股……包含了至阳、至阴、以及……某种中正平和的,三种截然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奇异能量,在他周身缓缓流转,不仅能加速他伤势的恢复,更能……让他对墨家机关术和天地大道的理解,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而素心,则在这段旅程之中,展现出了她作为“祭灵一族”后裔的,独特的天赋。她仿佛能与这片土地上的山川草木,进行无声的沟通。她总能轻易地找到最安全的路径,避开那些致命的毒虫猛兽;她也总能从那些看似普通的植物之中,发现一些具有神奇疗效的草药,为季风和石头的伤势,提供最好的治疗。

她的存在,就如同这支小小的逃亡队伍的守护神,用她的智慧、善良与……那份与生俱来的灵性,为大家抚平创伤,指引方向。

季风与素心的感情,也在这段相互扶持、彼此依赖的旅程之中,变得更加……密不可分。他们不再需要用过多的言语去交流,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在寒冷的夜晚,为对方披上外衣的简单动作,便足以……胜过千言万语。

他们的爱,早已融入了彼此的呼吸,融入了彼此的生命,成为了一种……最本能的,也最……深刻的习惯。

……

在经历了近两个月的艰难跋涉之后,他们终于……翻越了最后一座高耸入云的秦岭山脉,抵达了那片在传说中物产丰饶、沃野千里,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巴蜀盆地。

当他们站在秦岭之巅,俯瞰着脚下那片广袤而平坦的成都平原之时,都不由得被眼前那壮丽而富庶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

只见平原之上,阡陌纵横,良田万顷,绿色的稻浪在微风中起伏,如同碧波荡漾的海洋。数条宽阔的河流,如同银色的丝带般,在平原上蜿蜒流淌,滋润着这片富饶的土地。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城邑和村落,如同棋子般,散落在平原的各个角落,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一派……安宁而富庶的景象。

“这里……便是巴蜀吗?”石头看着眼前这与中原和楚地那满目疮痍的景象截然不同的画面,忍不住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这里……看起来,好像……没有经历过战争一样。”

季风也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他知道,巴蜀之地,早在战国中期,便已被秦国所吞并,成为秦国最重要的粮仓和兵源地。这里之所以能保持如此的富庶与安宁,正是因为……它早已被纳入了秦国那高效而严酷的统治体系之中。

“走吧,我们下去看看。”季风说道。

他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缓缓走下秦岭,进入了巴蜀的腹地。

他们很快便发现,这里的景象,与他们在山顶之上所看到的,并不完全一样。

平原之上,确实是良田万顷,物产丰饶。但那些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农夫,脸上……却大多带着一种与中原和楚地百姓类似的,麻木与……压抑。他们的身上,大多穿着由官府统一发放的粗劣麻衣,行动之间,也受到那些手持鞭笞的秦吏的严格监督。他们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上缴给官府,作为军粮,运往前线,而他们自己,则只能……勉强糊口,食不果腹。

而那些看似繁华的城邑,其内部……也同样充满了秦国法家统治的冰冷印记。街道虽然宽阔整洁,但坊市之间的管理,却异常严格。百姓的言行举止,都受到“什伍连坐”制度的严密监控,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牢狱之灾。

季风发现,秦国对巴蜀地区的开发与统治,远比他想象的更为彻底和……深入。

他们在这里,不仅看到了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那座举世闻名、巧夺天工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也……亲眼目睹了那条为了方便秦军入蜀,而在悬崖峭壁之上,硬生生开凿出来的,蜿蜒数千里的……巴蜀栈道!

都江堰,无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墨家“利天下”理念的完美体现。它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的地形和水流的规律,将桀骜不驯的岷江水,一分为二,既解除了水患,又灌溉了千里沃野,使得成都平原,从此“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

季风在都江堰的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关键工程的结构之中,清晰地看到了……墨家机关术和水利学的影子!他甚至可以肯定,当年李冰父子在修建此工程之时,必然……得到了某位墨家高人的指点!

这让他心中,对找到那位失落的墨家大师的后人,又增添了几分希望。

然而,当他看到那条在万丈悬崖之上,蜿蜒盘旋的巴蜀栈道之时,心中……却又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愤怒。

那栈道,完全是在坚硬的岩壁之上,硬生生凿出孔洞,插入木桩,然后再铺上木板而成。其工程之浩大,其难度之艰险,简直是……匪夷所思!

而为了修建这条……服务于秦**事扩张和政治统治的战略要道,又有多少无辜的巴蜀百姓和六国降卒,坠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尸骨无存?!

季风仿佛能听到,从那栈道之下的深谷之中,传来无数冤魂的哭泣与哀嚎!

他深刻地感受到,秦国的快速发展与强大国力,是以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及……对无数普通民众生命的无情压榨为代价的!

这……与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墨家“兼爱非攻,珍爱生命”的宗旨,是何等的……背道而驰!

“季公子,”素心似乎也感受到了季风内心的激荡,她轻轻走到他的身边,柔声道,“你看这栈道,虽然是用无数人的血泪筑成,但也……沟通了秦蜀之间的天堑,促进了两地之间的交流。或许……这便是历史的残酷与……无奈吧。任何伟大的变革与进步,都难免……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道家特有的,对世事变迁的通达与……一种超越了个人情感的,对历史规律的敬畏。

季风默然。他知道,素心说的是对的。他只是……一时间,难以接受这种……用无数生命作为代价的“进步”。

就在他们为巴蜀之地的见闻而感慨万千,也为寻找墨家大师的线索而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外的消息,却再次……为他们指明了方向。

他们在一处名为“锦官城”(即后世的成都)的繁华都市之中,听闻了一个……关于“蜀中鬼才”的传说。

据说,在城西的青城山中,隐居着一位神秘的机关大师,其人姓“公输”,名“班”,与当年那位名满天下的鲁国巧匠同名。他性情古怪,深居简出,但其机关之术,却已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所制作的木牛流马,能自行奔走,日行百里;他所制造的机关飞鸟,能翱翔于九天之上,俯瞰大地!

更重要的是……据说,这位“蜀中鬼才”,与当年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有着……极深的渊源!

“公输班?!都江堰?!”季风闻言,心中狂喜!他知道,这……便是他们苦苦寻觅的,那位失落的墨家大师的……后人!

他与那位精通“五行生克”之理的墨家大师,以及……那枚可以稳定“地核机关”能量的“镇魂石”,必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终于找到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