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消失的墨者 > 第44章 遗命昭然:终南寻渡

消失的墨者 第44章 遗命昭然:终南寻渡

作者:青梧泉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9:38:09

古战场遗址的石窟之内,跳动的篝火将最后的光与热,无私地洒向三张疲惫不堪却又交织着复杂情绪的脸庞。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血腥与属于死亡的腐臭,但更浓重的,是一种在拨开重重迷雾,窥见那跨越了数百年时光的惊天秘密之后,所带来的,令人几乎要窒息的沉重,以及……一种终于看清前路方向的,悲壮的激荡。

季风的手中,紧紧地、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地握着那卷由巨子师父用生命守护下来的、早已被暗褐色血迹浸透的竹简。此刻,在他眼中,这卷看似普通的机关图录,已然化作了一片浩瀚无垠的星空。每一个看似寻常的符号,每一道看似随意的刻痕,都仿佛一颗颗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星辰,它们之间,用无数条看不见的线索相互连接,共同勾勒出了一幅……指引着墨家未来命运的宏伟星象图。

它是一份遗嘱,一份承载着墨家数百年兴衰荣辱、辉煌与悲怆、以及……历代先贤在理想与现实的残酷夹缝中,用血泪写就的沉痛反思与深远布局的血泪遗命。

它更是一粒火种,一粒在无边黑暗与彻骨绝望之中,在百家绝迹、思想凋零的严酷寒冬里,被无数先辈用血肉之躯小心翼翼呵护着的,顽强地、倔强地燃烧着的,属于墨家,也属于……整个华夏文明的,不屈的希望火种!

在这一刻,季风终于明白了。

墨家的“消失”,并非简单的被强权剿灭,亦非单纯的内部腐化,而是……一场在历史的必然与偶然残酷交织之下,由巨子师父,以及那些与他有着同样超凡智慧与远见卓识的墨家先贤们,以其无比的勇气、难以想象的痛苦与决绝的意志,精心策划和无奈选择的……一场为了思想的存续,为了文明的火种不至彻底熄灭而进行的,悲壮的“涅盘”。

他们早已预见到,在战国那礼崩乐坏、弱肉强食的残酷时代,在秦国那横扫**、席卷八荒的滚滚铁流面前,墨家作为一个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理念,又拥有着足以威胁王权、颠覆现有秩序的强大机关之术的独立学派,已难以再像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那般,公开地、体面地存在于阳光之下,与诸侯王分庭抗礼。

始皇帝那不容置疑的铁腕,法家那冰冷严酷的律条,以及……那些潜藏在人性深处,被乱世和权力无限放大的贪婪、野心、权欲与背叛,都早已注定了墨家作为一个有形的组织,一个独立的学派,其必然的、不可逆转的悲剧性结局。

所以,巨子师父,以及那些与他有着同样深沉忧思的墨家先贤们,在无尽的痛苦与无奈之中,在看透了历史的必然走向之后,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或许是唯一正确的,也……唯一能够为墨家保留下一线生机的选择——

化整为零,隐于市井。将墨家最核心的思想典籍与机关秘要,如同秋日里蒲公英的种子般,用最隐秘、也最决绝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渠道,分散隐藏于天下各处,那些最危险,也……最意想不到的角落。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这场席卷天下的黑暗风暴过去,当光明重新降临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之时,这些沉睡的火种,能够被真正的、被命运选中的“有缘人”重新发现,重新点燃,从而……让墨家的智慧与精神,以一种全新的、更具韧性、也更具生命力的方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涅盘重生,再现辉煌!

而开启那神秘莫测的“归墟”之门的三枚信物——火浣山的“炎狱之心”、极北苦寒之地的“玄冥寒晶”、南海蛮荒丛林的“句芒青藤”——以及这卷被秘藏于齐国稷下学宫“九星楼”,记载着“九天星辰指引”的《太乙九宫占》,便是……找到这些散落在天涯海角的希望火种,并……最终完成墨家未竟的救世使命的,最为关键的,缺一不可的钥匙!

“师父……师父……”季风紧紧握着手中那卷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整个墨家命运的竹简,虎目之中,再次噙满了滚烫的泪水,顺着他消瘦而坚毅的脸颊,无声地滑落。他仿佛能跨越生死的界限,再次看到巨子师父在邯郸城破,弥留之际,那双充满了不甘、期盼、嘱托与……一丝欣慰的眼眸。他终于……不负师父所托,不负那些为了守护他而牺牲的同门,真正理解了他那份深藏在冰冷机关图纸之下的,如山般沉重的良苦用心与……血泪嘱托。

“季公子……”素心轻轻走到他的身边,她没有用任何言语去安慰他,因为她知道,此刻的季风,需要的不是任何形式的安慰,而是……一种灵魂深处的理解与共鸣,一种……共同承担这份沉重使命的决心。她只是伸出那双纤细而温暖的手,轻轻地、却又异常坚定地覆盖在他那只因极度的激动和悲伤而微微颤抖的、紧握着竹简的手上。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季风的理解、敬佩、心疼与……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与他感同身受的悲怆。

她知道,季风此刻的心中,一定充满了无尽的波澜。那份传承的重量,那份使命的沉重,足以压垮任何一个凡人的脊梁。但她也坚信,眼前这个男子,这个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之中,始终坚守着内心那份光明与信念,从未放弃过希望的墨家弟子,一定能……肩负起这份常人难以想象的重任,走完这条……注定充满了荆棘与血泪的道路。

而她,也将永远……永远地站在他的身边,与他一同,去分担这份沉重,去迎接这份挑战,去……守护这份属于他们,也属于这天下苍生的,最后的希望。

石头则在一旁,默默地为篝火添着柴薪,他虽然依旧不太明白那些关于“归墟”、关于“信物”、关于墨家数百年传承的复杂秘辛和巨子遗命,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师兄此刻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激动、悲怆与……一种前所未有的、如同磐石般坚定的决心。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师兄……已经不再是那个对未来感到迷茫和困惑的逃亡者了。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也……找到了属于墨家的,那条……通往未来的,布满了荆棘却也充满了希望的道路。

“素心,石头,”良久,季风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如潮的心绪,他缓缓抬起头,用那双依旧泛红,却已然清澈无比、亮如星辰的眼眸,一一扫过素心和石头那两张充满了关切与信任的脸庞,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地说道,“我……已经决定了。”

“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如同无根的浮萍,漫无目的地逃亡,也不能……仅仅为了个人的恩怨情仇,为了那份早已逝去的过往而活着。”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如同在最深沉的黑暗中,重新点燃的,足以照亮一切的火焰的光芒,“巨子师父的遗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墨家虽然作为一个有形的组织,已经‘消失’了,但墨家的精神,墨家的火种,并未熄灭!它们……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必须将它们一一找回,并……用我们的生命,将它们永远地传承下去!”

“我们要去遥远的极北苦寒之地,寻找那枚传说中的‘玄冥寒晶’!我们要去凶险莫测的南海蛮荒丛林,采摘那株据说能沟通生死的‘句芒青藤’!我们更要……潜心研究那卷记载着‘九天星辰指引’的《太乙九宫占》,解开最后的秘密!然后……我们要去‘归墟’!去那里,寻找墨家最后的答案,也……去彻底阻止秦始皇那逆天而行、妄图永生的疯狂野心,阻止他……给这本已苦难深重的天下苍生,带来更大的灾难!”

他的声音,在空旷而死寂的石窟之内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与……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悲壮与豪情!

“师兄!你说怎么干,俺石头就怎么干!别说是上刀山,下火海了,就算是……就算是上天入地,俺石头……也绝不皱一下眉头!”石头猛地站起身,他那张因激动而涨得通红的憨厚脸上,写满了忠诚与……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在“墨者隐庐”之中,与众多师兄弟们一同钻研机关、畅谈理想的热血少年时代,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一种能够参与到这等惊天动地的大事之中的,难以言喻的自豪感。

素心则微笑着,重重地点了点头,她的笑容,如同雨后初霁的彩虹,又如同空谷中悄然绽放的幽兰,美丽、温暖而又充满了令人心安的力量。她柔声道:“季公子,无论你做出怎样的决定,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险阻,无论我们要面对怎样的敌人,素心……都会永远陪在你身边,与你一同……去追寻那份属于我们心中的光明。”

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足以融化世间一切坚冰的深情与……生死不渝的坚定。

季风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他知道,有素心和石头这两个可以托付生命、生死与共的伙伴在身边,他……便不再是那个在黑暗中孤独前行的墨家余孽。他……拥有了最坚实的依靠,也……拥有了面对一切艰难险阻的无穷勇气。

然而,就在他们下定决心,准备踏上这条充满了未知与凶险的、史诗般的探寻之路时,一个严峻而冰冷的现实问题,却如同当头棒喝般,摆在了他们的面前。

秦始皇的东巡队伍,此刻……正如火如荼。

博浪沙那石破天惊的一击,虽然最终未能伤及始皇帝分毫,却也让他龙颜大怒,疑心更重,如同被激怒的猛虎,变得更加残暴和警惕。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更为严酷、也更为血腥的搜捕和清剿,任何被怀疑与刺客张良,或与六国余孽有所牵连之人,无论身份贵贱,都将遭到无情的株连。

而他们这些身负墨家传承、又怀揣着“炎狱之心”和黑色火焰令牌等足以引得天下大乱的重要信物的“墨家余孽”,无疑……是秦国“罗网”和“墨影卫”重点搜捕的目标中的目标。

始皇帝的东巡队伍,旌旗招展,甲士如林,所过之处,戒备森严到了极点。他们若是此时贸然行动,在秦国这张早已撒向天下的天罗地网之下,恐怕……连关中都难以逃出,便会……再次陷入重围,再无侥幸。

“看来……我们必须暂时隐匿一段时间,避过这阵风头,再从长计议了。”季风沉吟片刻,做出一个艰难而理智的决定。他知道,这或许会耽误他们寻找“归墟”的进程,但也……是目前最稳妥,也最无奈的选择。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墨家的传承大计,更需从长计议。

“暂时隐匿?”石头有些不解地问道,他挠了挠头,“师兄,我们能躲到哪里去呢?这天下之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们……恐怕早已没有容身之处了。”

季风默然。他知道石头说的是事实。秦国一统天下,律法森严,户籍严密,他们这些被朝廷通缉的钦犯,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就在此时,素心那双在火光下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眸,突然微微一动,她似乎想起了什么,轻声道:“季公子,我……或许知道一个地方,一个……也许可以让我们暂时避避风头,也能……静下心来,好好研究这些墨家秘典,规划未来道路的所在。”

季风和石头闻言,都是一愣,齐齐看向素心,眼中充满了疑惑与期盼。

只见素心从贴身的衣袋之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块用上好的、绣着淡雅兰草图案的细麻布包裹的物事,轻轻展开。里面露出的,是一串……早已被主人的体温和岁月的摩挲,而变得温润光滑、包浆厚重,却依旧散发着淡淡幽香的……檀木佛珠。

“这是……我母亲留给我唯一的遗物。”素心的眼中,闪过一丝对往昔的追忆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深藏心底的悲伤。她很少提及自己的家人,季风只知道她的父亲是邯郸城中的一位医者,已在城破时遇难,却从未听她说过关于母亲的事情。

“我母亲……她并非如我父亲那般的道家传人,她的身世,一直是个谜。”素心轻抚着那串佛珠,声音变得有些悠远,“她生前……笃信一种……与中原诸子百家截然不同的,据说是来自遥远西域的,名为‘佛’的教诲。”

“佛?”季风和石头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眼中充满了好奇。

“不错,佛。”素心点了点头,她的眼神变得有些悠远,仿佛在回忆着母亲曾对她讲述过的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母亲说,‘佛’并非神明,而是一位大彻大悟的圣者,其智慧足以洞察宇宙人生的终极奥秘,其慈悲足以普度芸芸众生脱离生老病死之苦海。佛法讲究因果轮回,讲究缘起性空,讲究众生平等,更讲究……以慈悲心与大智慧,化解世间一切仇恨与纷争,寻求内心的真正解脱。”

她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期盼,也有一丝不确定地看着季风:“我母亲曾对我说过,她年轻之时,曾机缘巧合之下,与一位隐居在西方终南山脉深处的得道高僧,有过一段论道问玄的尘缘。那位高僧,法号‘渡厄’,据说……其修行之所,名为‘兰若寺’,极为隐秘,与世隔绝,不受凡俗王法所叨扰。母亲说,那位渡厄禅师,是一位真正拥有大智慧、大慈悲的圣者,其修为深不可测,其心胸更是如同广阔的大海,能包容一切。她还说,他们这一脉的佛法,并非如今流传于西域的主流,而是……更为古老和……原始的一支,早在周穆王西巡之时,便已有零星的种子,传入中土,只是……一直隐秘传承,不为世人所知罢了。”

“终南山?渡厄禅师?兰若寺?”季风心中一动。终南山,他早有耳闻,自古便是隐士高人、方外之士修行之地,其山势之险峻,林木之幽深,确实是藏身的绝佳之所。而这所谓的“佛法”,其“众生平等”之念,与墨家的“兼爱”,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慈悲化解仇恨”之说,又与道家的“上善若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不错。”素心点了点头,将那串檀木佛珠递到季风手中,柔声道,“我母亲曾对我说过,这串佛珠,乃是当年渡厄禅师所赠。她叮嘱我,若将来遇到什么难以化解的劫难,或是……心中有了难以排解的困惑,可持此佛珠,前往终南山,寻访那位渡厄禅师。或许……能从他那里,得到一线生机,也……得到一个答案。”

她顿了顿,眼神中带着一丝期盼,也有一丝不确定地看着季风:“只是……此事已过去多年,那位渡厄禅师是否还在人世,其修行之地‘兰若寺’又是否依旧隐秘,素心……也未可知。而且……这佛家之说,毕竟与我等墨家、道家之理念,亦有不同,不知……季公子你是否愿意……”

“事到如今,也只能……姑且一试了。”季风接过那串尚带着素心体温和淡淡幽香的檀木佛珠,沉声道,“终南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真能找到那位渡厄禅师的隐居之所,倒也不失为一个……可以让我们暂时避过风头,静下心来,研究墨家秘典,规划未来道路的好去处。更何况……”

他的目光,落在了素心那双充满了期盼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的眼眸之上,眼中闪过一丝前所未有的温柔与坚定:“我总觉得……这世间之事,皆有其冥冥之中的因果。素心姑娘你与这西域佛门有此深厚渊源,或许……这便是上天,在为我们这些走投无路的墨家后人,所安排的……一条最后的生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