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消失的墨者 > 第4章 魏都残影:旧友与新敌

消失的墨者 第4章 魏都残影:旧友与新敌

作者:青梧泉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9:38:09

自狼牙谷死里逃生,季风与素心、石头三人一路向东,昼伏夜出,风餐露宿,历经数日的艰辛跋涉,终于抵达了魏国的都城——大梁。

与他们先前经过的那些在秦军铁蹄下满目疮痍的城镇不同,大梁城,这座曾经在战国群雄中也算得上是繁盛一方的都邑,此刻从表面上看,依旧保持着几分昔日的体面。高大厚实的城墙虽然也留下了些许战火的痕迹,但总体尚算完好,城门处往来的行人车马虽不如鼎盛时期那般川流不息,却也并非死气沉沉。城内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依稀可见昔日繁华的影子。

然而,季风敏锐地察觉到,在这份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潜藏着一股压抑而紧张的气氛。

行人的脸上,大多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谨慎和不易察觉的忧虑。街头巷尾,不时可见一队队顶盔贯甲、腰悬秦制兵刃的巡逻士卒,他们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可疑的迹象。那些曾经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魏国士子,如今也大多噤若寒蝉,偶有交谈,也多是压低了声音,神色匆匆。城门口张贴的告示,除了日常的政令,更多的是通缉六国游侠、墨家余孽以及各种“妖言惑众”之徒的榜文,上面用朱砂勾勒出的刑赏条件,触目惊心。

大梁,虽未像邯郸那般被秦军彻底攻破,但早已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下,失去了昔日的自主与荣光,沦为了秦国实际控制下的一个巨大囚笼。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便是这座古都最真实的写照。

“师兄,这大梁城……感觉有些不对劲。”石头跟在季风身后,压低了声音说道。他虽然年轻,但也经历了不少变故,对危险的气息也变得敏感起来。

季风微微颔首,目光沉静地扫过四周:“秦国对魏地的掌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密。我们此行,务必万分小心,切不可暴露身份。”

素心此刻换上了一身寻常农妇的粗布衣衫,头上包着一块灰色的头巾,遮掩了她清丽的容貌,只露出一双清澈而沉静的眼眸。她背上的伤势,在张婆婆的解毒丸和她自己的悉心调理下,已无大碍,只是身体尚有些虚弱。她默默地跟在季风身旁,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将城中的药铺、医馆的位置暗暗记在心中。

他们寻了一处偏僻简陋的客栈住下。客栈老板是个上了年纪的魏国老者,看到他们三人风尘仆仆的模样,眼神中闪过一丝怜悯,却也不敢多问,只是麻利地为他们安排了房间。

安顿下来之后,季风对石头说道:“石头,你留在客栈,照顾好素心姑娘,切莫随意走动。我出去打探一下消息,看看能否联系上大梁城内的墨家旧部。”

按照巨子生前的一些安排,墨家在各大诸侯国的都城,都设有隐秘的联络点和一些潜伏的弟子,负责收集情报、联络同道。大梁作为魏国故都,按理说也应有墨家的力量存在。

“师兄放心,我一定寸步不离地守着素心姑娘。”石头郑重地点了点头。

季风又转向素心,眼神中带着一丝歉疚与担忧:“素心姑娘,你伤势未愈,本该好生休养。如今却要让你跟着我担惊受怕……”

素心微微一笑,笑容如清晨的露珠般纯净:“季公子言重了。若非公子,素心早已是一抔黄土。能与公子和石头兄弟同行,素心心中只有感激。公子尽管去做自己的事,不必挂念我。”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季风心中一暖,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他换上了一身更不起眼的短打衣衫,将那枚神秘的玉佩和巨子留下的竹简贴身藏好,又在腰间工具囊中放了几件小巧的防身机关,这才推门而出。

大梁城的街道,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他按照记忆中墨家联络图上标记的几个地点,一一寻去。

第一个地点,是城南一处名为“兼爱里”的巷弄。据说这里曾是墨家游侠聚集之所,巷口有一棵百年老槐树,树下曾有一块刻着墨家“非攻”印记的石碑。

然而,当季风找到那条巷弄时,却发现老槐树早已被砍伐,只留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墩。那块石碑也不知所踪,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崭新的官府告示墙,上面张贴着秦国严禁私下结社、聚众议论的法令。巷弄里冷冷清清,偶有几个居民探出头来,看到季风这个陌生面孔,都立刻警惕地缩了回去。

季风心中一沉。看来,秦国对墨家的清剿,早已渗透到了大梁的每一个角落。

他又去了第二个地点,城西的一家名为“尚同铁匠铺”的店铺。这家铁匠铺,曾是墨家在大梁的一个秘密据点,负责为墨家弟子打造兵器和机关零件。

然而,当季风找到那家铁匠铺时,却发现店铺早已易主,变成了一家贩卖秦国制式兵器的官营店铺。店铺里的伙计,个个膀大腰圆,眼神凶悍,不时有秦军士卒进出,显然这里已经成了秦军的军械供应点。

季风的心,一点点冷了下去。

他不死心,又去了第三个、第四个……每一个曾经在墨家内部秘典中有所记载的联络点,如今都已面目全非。有的被查封,有的被占据,有的则干脆消失在了战火与岁月的尘埃之中。

夕阳西下,季风拖着疲惫的脚步,走在萧瑟的街道上。寒风吹起他额前的乱发,也吹凉了他心中最后一丝希望。

大梁城内的墨家旧部,似乎真的已经分崩离析,荡然无存了。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迷茫。师父的遗命,墨家的未来,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他就像一个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的舟子,看不到灯塔,也找不到彼岸。

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路过一处名为“信陵酒肆”的酒楼。这家酒楼,在战国时期颇为有名,据说当年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之后,常在此宴请门客,高谈阔论。

季风鬼使神差地走了进去。

酒楼内依旧有些客人,三三两两地坐着,大多是些魏国旧臣或落魄士子,借酒浇愁,低声议论着国事。空气中弥漫着酒气和一种压抑的叹息。

季风拣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点了一壶浊酒,几碟小菜,自斟自饮起来。他并非好酒之人,只是此刻,他需要一些东西来麻痹自己,来暂时忘却心中的苦闷。

“唉,想当年,信陵君何等英雄盖世,门下食客三千,我大魏国势何其强盛!如今……唉……”邻桌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端着酒杯,摇头晃脑地感叹着,眼中充满了落寞。

“慎言!慎言啊!老兄!”同桌的另一人连忙压低声音提醒道,“如今是秦人的天下,这些话,可不敢乱说啊!”

老者闻言,叹了口气,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不再言语。

季风听着他们的谈话,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信陵君,这位战国四公子之一,以其仁义和才干闻名于世,他门下的墨家游侠,也曾为他立下赫赫功劳。只可惜,英雄已逝,盛世不再。

就在此时,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这位小哥,看你面生得很,不像是大梁本地人吧?”

季风心中一凛,猛地回头,只见一名身着锦袍,头戴玉冠,约莫五十余岁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他身后,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手中把玩着两枚光滑的玉核桃。

这男子虽然衣着华贵,但眉宇间却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落拓之气,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的身后,还跟着两名身材魁梧的护卫,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在下只是路过此地,并非本地人。”季风不动声色地答道,心中却暗暗戒备。此人出现的时机太过巧合,而且他看自己的眼神,似乎也有些异样。

“呵呵,路过?”那锦袍男子微微一笑,径直在季风对面的空位上坐了下来,“小哥不必紧张,老夫并非歹人。只是看小哥器宇不凡,眉宇间又带着几分英气,不似寻常行商走卒,故而想与小哥结识一番。”

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用一种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音量说道:“尤其是小哥腰间那个工具囊,以及你袖口不经意间露出的……那枚墨家特有的‘机巧扣’,倒让老夫想起了一些故人。”

季风闻言,心中巨震!

他腰间的工具囊,虽然经过伪装,但对于熟悉墨家的人来说,依然能看出些许端倪。而那“机巧扣”,是他贴身衣物上用于固定袖口的一种小型机关暗扣,极为隐蔽,寻常人根本不会注意到。此人竟然一眼便能认出!

难道……他与墨家有旧?

季风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光锐利地盯着对方:“阁下究竟是何人?为何识得墨家之物?”

锦袍男子呵呵一笑,端起季风面前的酒杯,自顾自地斟了一杯,一饮而尽,这才缓缓说道:“老夫魏庸,忝为魏国宗室之后,昔日也曾与墨家的一些朋友有过几分交情。信陵君在世之时,老夫也曾是他门下的食客之一。”

魏庸!这个名字,季风似乎有些印象。魏国宗室之中,确有一位名叫魏庸的公子,以其好客养士、结交三教九流而闻名,只是后来魏国衰落,他也渐渐沉寂,不为人知了。

“原来是魏庸公子,失敬失敬。”季风抱拳道,心中的戒备却未曾放松。此人身份尊贵,又与墨家有旧,此刻主动与自己搭话,其意图何在?

魏庸摆了摆手,叹了口气:“什么公子不公子的,如今国已不国,老夫也不过是个苟延残喘的亡国之人罢了。倒是小哥你,年纪轻轻,便身怀墨家绝技,却为何会流落至此?莫非……墨家也遭遇了什么不测?”

季风沉默了。他不知道该不该相信眼前这个人。墨家内部的危机,以及他肩负的使命,都太过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魏庸似乎看出了他的顾虑,微微一笑,道:“小哥不必担心,老夫对墨家并无恶意。事实上,老夫对墨家‘兼爱非攻’的理念,以及其精湛的机关之术,一向是十分敬佩的。只是……唉,时移世易,如今这天下,早已不是墨家可以纵横捭阖的时代了。”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有些深邃:“实不相瞒,老夫今日在此偶遇小哥,并非完全是巧合。老夫近来听闻一些风声,秦国似乎正在暗中对付墨家,手段……颇为酷烈。小哥你形单影只,又身怀墨家信物,若不小心,恐怕会引来杀身之祸啊。”

季风闻言,心中更是警惕。此人竟然知道秦国在对付墨家?他究竟知道多少?

“公子此言何意?在下只是一个普通的游历之人,与墨家并无瓜葛。”季风矢口否认。

魏庸闻言,也不生气,只是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小哥不必如此戒备。老夫若想对你不利,方才在酒楼之外,便有的是机会。老夫今日邀你一叙,只是想……提醒小哥几句,也算是……还当年墨家朋友的一点人情吧。”

他压低了声音,凑近季风,缓缓说道:“据老夫所知,秦国对墨家的图谋,远非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不仅仅是要剿灭墨家的有生力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想要得到墨家最核心的机关技术,以及……那些隐藏在墨家内部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季风的瞳孔猛地一缩!

“秦国招揽和利用墨家人才,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魏庸继续说道,“他们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分化瓦解墨家内部。对于那些不肯归顺的,便以雷霆手段清除。更有甚者,他们还在墨家内部安插了眼线,挑拨离间,制造混乱……”

“眼线?蛀虫?”季风下意识地想起了巨子的遗言,不由得地说出了声。

魏庸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看来小哥也知道一些内情。不错,正是‘蛀虫’!这些蛀虫,有些是利欲熏心之辈,有些则是被秦国抓住了把柄,身不由己。他们潜伏在墨家内部,传递情报,甚至……暗中破坏墨家的行动。”

季风的心,如同被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千层浪花。他一直以为,墨家最大的敌人是外部的强权,却没想到,内部的腐化,竟然也如此触目惊心!

“那……那影月师……影月,她……”季风忍不住问道,声音有些干涩。

魏庸闻言,深深地看了季风一眼,叹了口气:“影月……那个天赋异禀的女子,的确是个可惜的人物。据老夫所知,她当初叛逃墨家,固然有其个人原因,但也与秦国在背后推波助澜脱不了干系。秦国看中了她的才华,也抓住了她的某些弱点……唉,具体内情,老夫也不甚了了。只是听说,她如今在秦国身居高位,似乎……还在负责一项极为重要的秘密计划,与墨家失传的某些禁忌机关有关。”

禁忌机关!季风想起了竹简上那些诡异的攻伐器械图。难道……影月的目标,便是那些东西?

“公子可知,秦国为何要如此处心积虑地对付墨家?仅仅是为了那些机关技术吗?”季风追问道。

魏庸摇了摇头,眼神变得有些凝重:“机关技术,固然是秦国垂涎之物。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墨家所代表的那种……独立不羁、不受王权约束的精神。墨家‘兼爱非攻’,挑战等级秩序;‘尚贤尚同’,威胁世袭特权。这种思想,对于一心想要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秦王来说,无疑是眼中钉,肉中刺。更何况,墨家组织严密,弟子遍布天下,又掌握着足以威胁城池的强大技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季风默然。魏庸的话,如同一把利剑,剖开了血淋淋的现实。

“小哥,老夫言尽于此。”魏庸端起酒杯,再次一饮而尽,“大梁城如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秦国的密探,遍布各个角落。你若想在此地有所作为,或是寻找旧部,务必万分小心。记住,有时候,最危险的敌人,往往就隐藏在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说罢,魏庸站起身,对着季风微微一揖:“今日与小哥一见如故,改日若有机会,再与小哥把酒言欢。告辞。”

他带着两名护卫,转身离去,很快便消失在了酒楼的人群之中。

季风独自坐在角落,心中久久无法平静。魏庸的出现,以及他透露的这些信息,让他对当前的局势,以及墨家面临的危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秦国的手段,远比他想象的更为阴险和毒辣。而墨家内部的“蛀虫”,更是让他感到一种彻骨的寒意。

他紧了紧怀中的玉佩和竹简,眼神变得更加坚定。无论前路有多少迷雾,有多少凶险,他都必须走下去!

与此同时,在城中一处僻静的民宅内,素心正在为一名妇人诊治。

这名妇人,是客栈老板的远房亲戚,数日前染上了一种怪病,浑身起红疹,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城中的几位郎中都束手无策。客栈老板听闻素心懂些医术,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请她前来诊治。

素心仔细地为妇人切了脉,又查看了她的舌苔和身上的红疹,秀眉渐渐蹙了起来。

“姑娘,我这婆娘……她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啊?还有救吗?”一旁的老汉焦急地问道,眼中充满了期盼。

素心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老丈,大娘得的这种病,并非寻常风寒。依我看,倒像是……一种疫病。”

“疫病?!”老汉闻言,脸色大变,“这……这怎么可能?我们这左近,并未听说有疫病流行啊!”

素心摇了摇头:“大娘的脉象虚浮而急促,舌苔厚腻发黄,身上的红疹也非同寻常,初起时细小如米粒,而后迅速蔓延,融合成片,且伴有剧烈瘙痒和灼痛感。这些症状,与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名为‘丹痧疫’的疫病颇为相似。此疫传染性极强,若不及时控制,恐怕……”

她没有再说下去,但其中的凶险,已不言而喻。

“那……那可如何是好啊!”老汉急得团团转。

素心沉吟道:“老丈莫慌。此疫虽然凶险,但并非无药可救。只是……所需的几味药材颇为稀有,寻常药铺恐怕难以寻觅。而且,为防疫情扩散,须得将大娘隔离开来,她接触过的衣物用具,也须用烈火焚烧或沸水煮烫。”

她一边说着,一边从药箱中取出纸笔,写下了一个药方,递给老汉:“老丈,你且按此药方,速去城中各大药铺寻药。记住,其中一味‘紫雪茸’,至关重要,万万不可缺少。另外,这几日,尽量莫要让外人接近此屋,以免……”

就在此时,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谁啊?”老汉警惕地问道。

“里正奉命巡查户籍,开门!”一个粗暴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老汉和素心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不安。

秦国对户籍管理极为严格,里正(相当于后世的保甲长)时常会带人上门盘查,稍有可疑,便可能招来祸端。

老汉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打开了屋门。

只见门外站着三名身着秦吏服饰的男子,为首一人,正是这片区域的里正,贼眉鼠眼,一脸横肉。他身后跟着两名手持水火棍的差役,目光不善地打量着屋内。

“老张头,你家这几日可有外人来过?”里正开门见山地问道,眼神却在素心身上滴溜溜地打转。

“回……回里正大人,没……没有外人。”老汉慌忙答道。

“哦?那这位小娘子是……”里正的目光停留在素心身上,带着一丝不怀好意的审视。

素心心中一紧,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她上前一步,盈盈一拜:“民女乃是一名游方医者,听闻张大娘身染重疾,特来为其诊治。”

“医者?”里正眼中闪过一丝怀疑,“我怎么从未见过你?你可有官府颁发的行医许可?”

秦国对各行各业管控极严,行医也需得到官府许可,否则便视为非法行医,罪加一等。

素心心中暗道不好,她与季风一路逃亡,哪里会有什么行医许可。

就在她思索如何应对之际,那名躺在床上的妇人,突然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随即猛地喷出一口暗红色的淤血,溅得床前地上点点斑斑。

“哎呀!这是怎么了!”老汉惊呼一声,连忙上前。

里正和那两名差役见状,也都吓了一跳,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

素心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抓住机会,沉声道:“里正大人,张大娘所患,乃是烈性疫病‘丹痧疫’!此疫传染性极强,一旦扩散,后果不堪设想!民女方才已嘱咐张老丈,务必将大娘隔离开来,并尽快上报官府,请求派医官前来处置,封锁疫区,以免殃及更多无辜百姓!”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焦急。

“丹痧疫?!”里正闻言,脸色刷地一下变得惨白。他虽然只是个小小的里正,但也听说过这种疫病的厉害。一旦疫情爆发,他这个里正,恐怕也要吃不了兜着走。

“你……你此话当真?”里正惊疑不定地看着素心。

素心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民女行医多年,绝不敢妄言。大人若不信,可请城中其他医官前来查验。只是……时间拖得越久,疫情扩散的风险便越大。到那时,恐怕……”

里正额头上渗出了冷汗。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是真的爆发了大规模疫情,他这个小小的里正,可是担待不起这个责任。

“那……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里正的声音有些发颤。

素心沉声道:“当务之急,是立刻封锁此地,严禁任何人出入!然后,速速上报郡守府,请求调派医官和药物前来救治!同时,对所有与张大娘有过接触之人,也须进行隔离观察!民女不才,愿留在此地,协助控制疫情,救治病患!”

她的语气果决而从容,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

里正犹豫了片刻,最终咬了咬牙,道:“好!就依你所言!来人!立刻将此屋前后封锁!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我去去就回,上报郡守大人!”

说罢,里正带着两名差役,头也不回地仓皇而去,仿佛生怕沾染上什么瘟疫一般。

待他们走后,老汉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激地看着素心:“姑娘……多谢你……多谢你救了我们老两口啊!”

素心微微一笑:“老丈不必客气。只是……这‘丹痧疫’之说并未坐实,乃是我情急之下编造的,方才从张大娘喷出的一口淤血来看,张大娘所得,只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风热之症,虽也棘手,却并非“丹痧疫”。我方才那般说,只是为了吓退那些秦吏,免得他们纠缠不休,查出我们的底细。”

“啊?!”老汉闻言,目瞪口呆。

素心歉然道:“事急从权,还望老丈见谅。不过,大娘的病,也确实需要尽快医治。那‘紫雪茸’,还请老丈务必设法寻来。”

老汉这才恍然大悟,对素心的机智和胆识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连称谢,便匆匆出门寻药去了。

素心望着窗外被秦吏暂时封锁的街道,心中却并无半分轻松。她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秦吏虽然暂时被吓退,但他们很快便会查明真相。到那时,她和季风、石头的处境,将会更加危险。

更让她感到不安的是,从那妇人的脉象和症状来看,虽然并非她口中所说的“丹痧疫”,但也绝非普通的风热之症。那淤血的颜色,以及红疹的形态,都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诡异。

难道……这大梁城中,真的潜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疫病?或者……是秦国在暗中搞什么鬼?

联想到魏庸所说的,秦国对付墨家的手段酷烈,以及他们在邯郸城中可能散布疫病的猜测,素心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寒意。

她走到窗前,望着阴沉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着季风能够平安归来。

迷雾,似乎越来越浓了。而他们,就像是迷雾中的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季风回到客栈时,已是深夜。

他将白日里在酒肆中遇到魏庸,以及从魏庸口中得知的那些关于秦国图谋和墨家内部危机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石头和刚刚醒来不久的素心。

石头听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墨家内部竟然也如此复杂和凶险。

素心则蹙着秀眉,沉思不语。她将自己白日里在张大娘家遇到的情况,以及对那怪病的猜测,也告诉了季风。

“秦国……疫病……”季风将这些线索联系起来,心中不由升起一个可怕的念头。如果秦国真的在利用疫病作为武器,来对付他们的敌人,那简直是丧心病狂,毫无人性!

“季公子,那魏庸之言,你信几分?”素心轻声问道。

季风摇了摇头:“此人城府极深,言语之间,亦真亦假,难以分辨。他主动与我接触,其目的恐怕也并非单纯为了还墨家人情那么简单。或许……他是想利用我们,去探查某些他自己不便出面的事情。”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石头问道。

季风沉吟片刻,道:“无论魏庸有何图谋,他透露的一些信息,例如秦国对墨家核心技术的觊觎,以及墨家内部可能存在的‘蛀虫’,都值得我们警惕。至于黑风岭……我们必须去!不仅为了‘七叶还魂草’,更为了查明那里是否真的与墨家据点有关,是否能找到更多关于影月和那股神秘势力的线索。”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素心,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素心姑娘,你的身体……”

素心微微一笑:“季公子放心,服了张婆婆的解毒丸和药粥,我感觉好多了。明日启程,绝不会拖累你们。”她的笑容中,带着一丝令人心安的温暖。

季风点了点头,心中却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不能再让素心受到任何伤害。

就在此时,客栈的房门,突然被人轻轻叩响了三下。

季风和石头立刻警觉起来,素心也紧张地望向门口。

“谁?”季风压低声音问道。

门外传来一个苍老而沙哑的声音:“故人来访,可否一叙?”

这声音……竟然是白日里在酒肆遇到的那位魏庸!

他怎么会找到这里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