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243章 农科站开课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243章 农科站开课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陈农官教堆肥,老农学“麦糠拌粪肥”

润疆流沙农站的晒场上,刚收完早稻的麦糠堆成了小山,风一吹,细糠飘得满地都是。

王大伯蹲在旁边,看着自家田里发蔫的波斯麦苗,狠狠啐了一口:

“这破粪肥真没用!

撒了三车生羊粪,苗没长壮,倒烧枯了半垄,

还不如去年的草木灰管用!”

晒场周围围了不少农户,有老秦户,也有西域归附的农户,

个个都皱着眉——今年波斯麦种得多,牛羊粪不够用,不少人图省事直接撒生粪,结果要么烧苗,

要么肥效慢,麦苗长得参差不齐。

刚从北境赶来的陈农官挤开人群,手里举着个装着黑褐色肥料的陶罐,声音洪亮:

“乡亲们别急!不是粪肥没用,是你们没‘喂’对法子!

今天农科站开课,教大家堆‘麦糠拌粪肥’,肥效比生粪高三倍,还不烧苗!”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

阿木(西域归附农户)捧着个破陶碗,里面装着烧枯的麦苗:

“陈农官,这生粪咋就不行?

俺们在安息时,都是直接撒羊粪,虽然长慢点,也没烧过苗啊!”

“安息的土是沙质,润疆的土含碱,生粪发酵时会发热,碱土吸热快,苗不烧才怪!”

陈农官把陶罐里的肥料倒出来,黑褐色的粪肥疏松透气,还带着淡淡的土腥味,

“你们看这堆肥,是麦糠拌羊粪腐熟的,发酵时温度低,

还能疏松土壤,中和碱气,保准苗长得壮!”

王大伯却摇着头摆手:

“堆肥多麻烦!

生粪拉来就能撒,堆肥得等十天半月,耽误了追肥咋办?

俺家的苗可等不起!”

“不用十天!

按俺的法子,五天就能腐熟,比生粪见效还快!”

陈农官笑着拍了拍身边的麦糠堆,“这麦糠就是宝贝,

以前都当柴烧,拌进粪里,既能加速发酵,又能当肥料,一举两得!”

一、堆肥开课:原理通俗讲,老农起疑心

农科站的空地上,陈农官早准备好了演示用的材料:

三堆羊粪、两堆麦糠、一担清水、一把铁耙,还有几个温度计(墨家造的简易版,能测发酵温度)。

他先把麦糠和羊粪按“一比二”的比例拌在一起,铁耙翻动时,

细糠混着粪块,渐渐变得松散。

“大家看,麦糠是‘骨架’,能让粪堆透气,氧气足了,发酵才快;

羊粪是‘肉’,提供养分;

清水是‘血’,保持湿度,缺一不可!”

陈农官边拌边说,还把温度计插进粪堆,“发酵温度不能超过五十度,

超过了就烧肥,加麦糠就能降温,这就跟咱们盖房子留窗户透气一个理!”

阿木看得认真,手里的小本子记个不停:

“麦糠一,羊粪二,加水拌湿……陈农官,麦糠不够咋办?

戈壁上的骆驼刺能代替不?”

“能!

只要是干秸秆,切碎了都能用!”

陈农官笑着点头,“骆驼刺纤维粗,拌进去更透气,

就是得切短点,不然发酵慢!”

可王大伯还是不放心,他凑到粪堆前闻了闻,一股粪臭味扑面而来:

“这玩意儿发酵完真不烧苗?

去年俺撒了半车腐熟的牛粪,照样烧了苗,说不定是你这法子不行!”

陈农官早有准备,指着晒场边的两块试验田:

“王大伯,您看那两块地,左边撒的生粪,苗枯了一半;

右边撒的麦糠拌粪堆肥,苗高了一尺,叶片还绿。

这是三天前种的,您自己去看!”

王大伯半信半疑地走过去,蹲在田边对比——左边的麦苗叶片发黄,根须发黑;

右边的麦苗根系发白,叶片舒展,连麦秆都比左边的粗。

他摸了摸堆肥的土壤,疏松得能插进手指,比生粪地的板结土强太多。

“这……这还真不一样!

可堆肥咋翻啊?

俺们老胳膊老腿,翻不动这么大的粪堆!”

二、实操演示:墨家送耙,翻堆省劲

“别愁!”

墨家学徒小李推着一辆带铁齿的手推车过来,车斗里装着十几把“翻堆耙”——木柄长三尺,

耙齿是弯曲的铁条,比普通铁耙轻便还结实,

“这是巧成城新造的翻堆耙,耙齿能勾住粪块,

一拉就能翻,比用铁锹省劲十倍,老人家也能推得动!”

小李拿起耙子演示,插进粪堆后轻轻一拉,粪块和麦糠就翻了个身,松散的粪堆露出里面的温热土壤。

王大伯接过耙子试了试,果然不费劲,翻了几下就出汗了:

“这耙子真管用!

以前用铁锹翻粪,一天翻半堆就累得直不起腰,这玩意儿半天就能翻完!”

陈农官趁机教大家“分层堆肥法”:

“底层铺半尺麦糠,中间铺一尺羊粪,上层再铺半尺麦糠,浇透水,

堆成一人高的圆锥堆,这样发酵均匀,五天翻一次堆,翻两次就能用!”

他还在粪堆上插了个竹牌,写着“堆肥第五天,翻堆一次”,提醒大家记时间。

阿木跟着学堆肥,却把麦糠和羊粪拌反了,麦糠多羊粪少,粪堆松垮垮的。

陈农官赶紧帮他调整:“阿木,麦糠太多肥效不够,

太少发酵慢,按这个木勺量,一勺麦糠配两勺羊粪,准没错!”

阿木赶紧用木勺重新拌,这次粪堆紧实多了。

有个老农户马大叔问:“陈农官,堆肥淋雨了咋办?

润疆的雨说下就下,泡烂了岂不是白搭?”

小李笑着指了指农站屋檐下的塑料布(墨家造的防雨布):

“这布防水还轻便,下雨前盖在粪堆上,雨停了掀开,一点不耽误发酵!”

当天下午,晒场上就堆起了二十多个粪堆,每个粪堆前都插着竹牌,写着堆肥日期和主人。

王大伯的粪堆最大,他每天都去看温度计,看到温度稳定在四十度,心里的石头渐渐落了地:

“以前总觉得堆肥是瞎折腾,现在才知道,这是真学问!”

三、堆肥成肥:黑肥润苗,老农信服

第五天清晨,陈农官带着大家翻堆。

王大伯的粪堆一翻开,一股温热的土腥味扑面而来,

里面的麦糠和羊粪已经腐熟成黑褐色,用手一捏就碎,一点不粘手。

“成了!这肥能撒了!”

陈农官笑着说,“你们闻闻,没有生粪的臭味,只有土腥味,这就是好堆肥!”

农户们赶紧把堆肥运到田里,陈农官教大家“穴施”:

“在苗根旁挖个小坑,撒一把堆肥,再盖土,

别直接撒在苗上,不然还是会烧苗!”

王大伯按法子施了半亩地,刚撒完就浇了点水,

堆肥遇水后慢慢化开,渗进土壤里。

三天后,王大伯的麦苗就变了样——之前发黄的叶片泛出深绿,

麦秆也粗了一圈,比没施堆肥的地块高了半尺。

他激动地拉着陈农官:“陈农官!您这法子太神了!

麦苗长得比去年用草木灰的还壮,这堆肥真是宝贝!”

阿木的西域农户们更高兴,他们的沙土地缺有机质,

施了麦糠拌粪堆肥后,土壤不再板结,浇水时水能很快渗下去,波斯麦的根系扎得更深了。

阿木捧着新长的麦叶,对老乡们说:

“大秦的堆肥法比安息的法子强十倍!

以后咱们再也不用怕沙土地不长庄稼了!”

消息很快传到邻村,芭蕉寨的农户们都来流沙农站学堆肥。

陈农官让王大伯当“助教”,教大家翻堆;阿木教大家找骆驼刺代替麦糠;

小李教大家用翻堆耙,农站里热闹得像过节。

有个西域老农不会写秦字,阿木就用西域文把堆肥步骤画在木板上,挂在他家里:

“这样您忘了就看画,准没错!”

四、推广丰收:肥田润疆,粮安有底气

深秋收割时,施了麦糠拌粪堆肥的波斯麦亩产比去年高了两石,

王大伯的五亩地收了三十五石,比去年多了十石。

他捧着金灿灿的麦粒,对陈农官说:

“以前总觉得种地靠天,现在才知道靠技术!

这堆肥法简单又省钱,麦糠不用买,羊粪家家有,

以后俺每年都堆,让田里的土越来越肥!”

陈农官把堆肥法写成“润疆堆肥手册”,印了一千本,

分给润疆各农站,还让墨家造了一百台翻堆耙、五百块防雨布,送到西域部落。

他在手册里写:“麦糠拌粪,疏松肥田;

分层堆制,五天腐熟;穴施盖土,苗壮高产——此乃润疆肥田第一法!”

嬴政看到陈农官的奏折,下旨嘉奖:“流沙农站堆肥法利民增产,

着令陈农官赴北境、岭南推广,墨家工坊加造堆肥农具,务使天下农户皆会堆肥,粮产再增三成!”

冬天农闲时,流沙农站的晒场上还是一片忙碌——农户们忙着堆肥,

麦糠和羊粪的混合物堆成了小山,翻堆耙的“哗啦”声、农户们的笑声混在一起,飘在润疆的上空。

王大伯教西域老农翻堆,阿木帮着写竹牌,小李检查防雨布,

陈农官在旁边记录堆肥温度,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陈农官,明年俺们种占城稻,能用这堆肥不?”阿木突然开口问道,他的声音在晒场上显得有些突兀。

陈农官闻言,抬起头来,脸上露出了笑容,毫不犹豫地点头道:“当然可以啊!”

他的回答让阿木心中一喜,继续追问道:“那这占城稻需要多少肥呢?”

陈农官想了想,回答道:“占城稻可是个爱肥的家伙,这堆肥施下去,亩产能超过六石呢!”

阿木听了,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那可真是太好了!明年咱们就试试种占城稻,让润疆既有波斯麦,又有占城稻!”

陈农官也被阿木的热情所感染,笑着说:“是啊,这样一来,咱们润疆的粮食产量肯定会大大提高!”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一阵微风吹过晒场,带来了麦糠的清香和粪肥的土腥味。

这股混合的气味随着风飘向远处的麦田,仿佛是在向那片即将播种的土地传递着丰收的希望。

那一个个黑褐色的粪堆,不仅肥了润疆的田,更暖了农户的心——这就是农科站开课的意义,

不是教多么复杂的学问,而是把简单实用的技术送到农户手里,

让每一寸土地都长出希望,让大秦的粮安根基,在一锹一耙、一堆一肥里,变得越来越坚实。

明年的润疆,定会有更多的堆肥堆,更多的壮麦苗,

更多丰收时的笑声——而这一切,都在为大秦二五计的新征程,埋下最肥沃的种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