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85章 咸阳家宴:论才任事,大秦储英

咸阳宫的暖阁里,西域的葡萄架爬满窗棂,案上摆着西疆特产——润疆的甜枣、天驷城的马奶酒、巧成城的琉璃碗,连赢泽手里都攥着块用西域软玉刻的“五禽戏”小牌。

嬴政卸了帝王冠冕,只着常服,看着眼前的子嗣们:扶苏沉稳立在左首,胡亥穿着监察使的墨色官服,

赢欣刚从养生坊赶来,衣摆还沾着些雪菊的碎瓣,其余几位公子也按长幼列坐,少了朝堂上的拘谨,多了几分家的暖意。

今日并非朝会,而是一场家宴。嬴政端起马奶酒,轻抿一口后,缓缓说道:“赢欣刚从西疆归来,见多识广,且善于识人,就由你来谈谈,你的这些兄弟们,各自适合担任哪些职务——大秦的重担,不能仅由朕一人来承担啊。”

赢欣闻听此言,赶忙起身,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扶苏身上,眼神中流露出由衷的欣慰之情。

“大哥这些年在西疆,可谓是收获颇丰。他不仅跟随牡丹学习农事,还向李斯请教律法,如今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只懂得‘礼法’的公子了。”赢欣微笑着说道。

接着,他话锋一转,提及去年润疆城新户闹粮荒一事。“当时,大哥并未按照律法严惩那些闹事的新户,反而亲自带领农官们去开垦荒地。仅仅十日,他们便种出了救荒麦,成功解决了粮食危机。新户们都称赞说‘扶苏公子懂咱’,这便是民心所向啊。””

他转向嬴政,语气笃定:“大哥如今懂‘民心是根本’,适合总领‘民生事务’——管全国的农桑、技校、养生坊,

让各郡的民生政策落地,既发挥他沉稳的性子,又能让他多听百姓的话。”

扶苏听闻此言,赶忙躬身施礼,郑重地回应道:“弟弟所言甚是,臣弟愿肩负此重任,定然不会辜负父皇和百姓们的期望!”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种决心和自信。

嬴政凝视着扶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他想起了当年扶苏因为“反对焚书”一事而被贬谪的情景,那时的扶苏年轻气盛,敢于直言进谏,但也因此触怒了自己。然而,如今的扶苏却能放下身段,俯身去为百姓开垦荒地,这种转变让嬴政感到既欣慰又感慨。

嬴政的目光渐渐柔和下来,他看着扶苏,眼中泛起一丝暖意,缓缓说道:“好,民生之事,就交由你来负责吧。朕相信你定能有所作为,让百姓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赢欣的目光缓缓地移动着,最终停留在了胡亥的身上。他仔细地端详着这个曾经年少轻狂的少年,如今却已展现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干练和成熟。胡亥腰间悬挂着的监察使木牌,由于长时间的摩挲,已经变得光滑发亮,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他所经历的种种。

赢欣微笑着说道:“十八哥啊,你以前可是出了名的‘天不怕地不怕’,谁都不放在眼里。但如今,这份‘不惧权威’的特质,却成为了你最宝贵的财富和最好的本事。”

他回忆起去年胡亥巡视关东时的一件事情,不禁感慨万分。当时,胡亥发现有一位郡守竟然私自克扣了给予生育孩子家庭的奖励,这可是严重违反朝廷法令的行为。然而,胡亥并没有丝毫犹豫,他当机立断,当场将那名郡守绑了起来,并直接押送回郡府。

这件事情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权倾朝野的李斯都对胡亥赞不绝口,称赞他有着王五一般的硬气。王五,那可是秦朝赫赫有名的硬汉,以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而着称。

赢欣笑着继续补充道:“作为监察使,就必须要有敢于调查、敢于管理、不怕得罪人的勇气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维护朝廷的公正和百姓的利益。”

让十八哥继续做‘天下巡按使’,统管各郡监察官,查贪腐、纠懒政,再配些菜鸟营出来的硬茬子当手下,保证百官不敢懈怠。

胡亥攥紧腰间的木牌,脸微红却语气坚定:“二十二弟放心!谁要是敢亏了百姓、慢了国事,我定查得他底朝天!”

嬴政点头:“你这性子,就得放在监察上,替朕盯着大秦的官吏。”

轮到赢侈的时候,他正悠然自得地把玩着吕雉送给他的商票,那上面的数字仿佛有魔力一般,吸引着他的目光,让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数字的敏锐洞察力。

赢欣在一旁笑着说道:“二哥在天驷城的时候,就懂得‘以马换粮、以毛换布’这样的生意经了。而且啊,去年他还帮吕雉打通了西域的商路呢!光是马群交易这一项,就赚了整整百万钱啊!这可比那些老商人还要精明呢!”

赢侈微微一笑,似乎对赢欣的夸赞并不在意,他只是淡淡地说:“大秦的商业现在太分散了,各郡的商队都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章程。这样下去,很难形成规模,也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赢欣提议,“让二哥任‘大秦商令’,整合全国商路,管商票、定商税、推‘丝路互市’,再从技校选些懂算术的学生当助手,保准商税再增三成。”

赢侈眼睛一亮,当即放下商票:“我早想把安息的香料、罗马的亚麻布全引进来!定让大秦的商队,跑遍四海!”

嬴政抚掌:“你这脑子,就该管商业,让钱袋子鼓起来,才能养兵、养民。”

其余几位公子也各有安排:擅长医术的赢恪,派去太医院协助编《大秦养生经》,管全国医馆;

精通匠艺的赢拙,去巧成城当“百工监”,协助曹参研发新器;

熟悉畜牧的赢恒,去天驷城帮赢侈管马种培育——每一项安排,都贴合他们的特长,没有丝毫勉强。

“你们看,”赢欣拿起案上的琉璃碗,指着碗底的阿拉伯数字,“这碗是巧成城的工匠造的,工匠是技校出来的;碗里的葡萄,是润疆新户种的;

连咱们喝的马奶酒,都是蒙嫣改良的——大秦要的,不只是读圣贤书的才,更是会种地、会打铁、会经商、会治病的才。”

他提高声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农家子弟当农官,让工匠子弟当百工监,让商队伙计当商令——只要有本事,不管出身,都能为大秦做事,这才是大秦该有的样子!”

嬴政望着眼前的子嗣们,有的摩拳擦掌想干一番事,有的低头思索如何做好手头活,连赢泽都似懂非懂地拍着小手,忽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他端起酒杯,对众人道:“赢欣说得好!大秦的未来,在你们身上,更在千千万万会干事、肯干事的百姓身上。

今日家宴后,各就其位,好好干——别让朕,更别让大秦的百姓失望!”

暖阁里的笑声漫过窗棂,与御花园里传来的“五禽戏”练习声混在一起。

赢欣看着扶苏研究民生账册、胡亥规划下一轮巡视路线、

赢侈盘点商路图,忽然想起西疆的晨光——那里的新麦该入仓了,牡丹和英布定在等着他回去。

但此刻,他知道,咸阳的这场家宴,不仅为始皇分了忧,更为大秦的未来,埋下了“人尽其才”的种子。

这颗种子,终将和西疆的麦、天驷的马、巧成的器一起,长成支撑大秦万里江山的栋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