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48章 咸阳宫惊:战报里的骨血与成长

咸阳宫的铜漏刚过巳时,李斯捧着加急战报穿过回廊,玄色朝服的下摆扫过阶前的青苔。殿内静得能听见香炉里沉香炸开的轻响,嬴政正对着西域舆图出神,指尖在“姑师”二字上反复摩挲——那是三个月前,赢欣在御前标注的“首战之地”。

“陛下,定远战报!”李斯的声音带着难掩的震颤,双手将竹简举过头顶。

嬴政抬手,内侍接过战报呈上前。竹简上还沾着河西的沙尘,墨迹因加急传送有些晕染,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锐气。他指尖划过“一日破姑师”的字样,眉峰微挑,目光很快被后半段吸引——那里详细写着扶苏、胡亥与二百菜鸟的动向。

一、扶苏:案牍间的锋芒

“扶苏所领后备队,于姑师城登记俘虏三千七百人,创‘画像注名法’:西域人名音译难记,则绘其貌、注特征,如‘月娘,携三岁男童,左额有痣’;遇老弱病残,亲嘱医官诊治,分拨粮米时,按‘老幼优先’排序,俘虏无哗变者。”

嬴政的指尖在“画像注名法”上停顿,想起扶苏在咸阳时,总捧着《尚书》谈“仁政”,那时他只觉这儿子迂腐,不懂乱世需铁腕。可战报里写,西域妇人因扶苏“分粮有序”,主动指认了藏匿的匈奴兵;连最桀骜的姑师贵族,都在登记册上按了指印——不是因畏惧,是因“他记俺们名字,还问娃几岁”。

“李斯,”嬴政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日低了几分,“这法子,比单纯砍头更能安民心。”

李斯躬身:“公子扶苏于细微处见章法,颇有赢欣公子‘立序’之风。”

嬴政没再说话,翻过竹简,见附页上画着几幅简笔画:一个抱孩子的妇人,一个瘸腿的老者,线条虽稚拙,却把特征画得分明。旁边注着“此二人懂织锦,可送河西工坊”,字迹沉稳,正是扶苏的笔锋。他忽然想起这儿子幼时,总爱对着宫苑的草木写生,那时只当是闲情,如今竟成了安边的利器。

二、胡亥:刀笔间的蜕变

“胡亥随扶苏登记,初时手抖笔颤,误将‘五岁男童’记为‘五十’,遭西域人哄笑。后闭门半日,仿扶苏之法,以炭笔标注俘虏特征,竟无错漏。遇匈奴降卒辱骂,未如往日撒泼,反按《秦律》记下‘辱骂官吏’,交由军法处处置。”

嬴政看到“手抖笔颤”时,嘴角几不可察地抽了一下——这小子在咸阳,连账本都懒得翻,摔碎的玉碗能堆成小山。可战报里接下来说,胡亥夜里偷练写字,烛火燃到天明;有菜鸟怕累偷懒,他竟学着赢欣的语气斥道“这是战场,不是咸阳宫”,虽声音发虚,却没让半步。

“蒙恬,”嬴政扬声道,“你说胡亥这性子,能改?”

蒙恬刚从北境回京,闻言躬身:“臣闻赢欣公子令菜鸟营‘八人同屋,错则连坐’。胡亥为不拖累同伴,竟学着缝补破甲,虽针脚歪扭,却比在咸阳时踏实十倍。战场磨人,比宫墙里的训诫管用。”

嬴政翻到战报末尾,见附了片麻布,上面用歪歪扭扭的秦文写着“胡亥记:今日分粮,老妪给俺颗野果,甜”。墨迹被泪水晕开了一小块,想来是那孩子写时动了情。他忽然想起胡亥幼时,抢了扶苏的书简扔进鱼池,那时只觉这儿子顽劣难驯,如今却在西域的风沙里,记下一颗野果的甜。

三、菜鸟营:纨绔成锐士

“二百菜鸟,分属五军团及后备队,初时多有怯懦:赢侈见血晕倒,李信握刀手肿;三月后,赢侈能随龙狙学射箭,虽射程不足百步,却无虚发;李信掌后备队账簿,算缴获分毫不差。巡逻时遇小股羌人袭扰,二十菜鸟竟能列阵迎敌,以短刀逼退对手,无一人退缩。”

嬴政的目光在“赢侈”“李信”的名字上停留——前者是宗室里出了名的“香粉公子”,在咸阳时每日要敷三遍香膏;后者是李斯的孙儿,连马都骑不稳。可战报里说,赢侈的箭囊里总装着块镜子,不是为照脸,是用镜面反射阳光,给巡逻队发信号;李信算缴获时,连掉在地上的谷粒都要数清楚,说“这是大秦的粮,一粒不能少”。

“这些娃娃,”嬴政忽然笑了,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荡开,“赢欣竟真把他们磨成了秦兵。”

李斯补充:“战报说,菜鸟们夜间值哨,总唱赢欣公子教的歌谣:‘河西土,埋我骨;西域风,扬我旗’。虽不成调,却听得老秦兵落泪。”

嬴政拿起那片记录着菜鸟战功的竹简,指尖划过“无一人退缩”的字样,忽然想起三个月前,这些子弟在咸阳城外哭哭啼啼的模样。那时他虽允了赢欣的“菜鸟营之策”,心里终有疑虑——纨绔子弟,能扛得起刀枪?如今看来,不是骨头软,是没被放进熔炉里烧。

四、龙椅上的父亲与帝王

战报读到末尾,嬴政忽然问:“赢欣在报里,没提自己的功?”

李斯道:“只说‘将士用命,非臣之功’,倒着重请赏项羽、龙狙,还有……刘邦所部。”

“这小子,”嬴政摇摇头,眼里却泛着暖意,“总把功劳推给别人。”他起身走到殿外,望着西边的天际——那里,定远的方向正飘着看不见的烽烟。战报里的数字在他脑海里翻腾:歼敌五百,俘三千,得粮十万石……这些都重要,可更重要的,是扶苏案牍上的画像,是胡亥麻布上的字迹,是菜鸟们唱的歌谣。

“传旨。”嬴政的声音迎着风传开,“扶苏记大功一次,赏蜀锦十匹,许其在姑师推行‘画像注名法’;胡亥……赏他赢欣新铸的短刀一柄,嘱其‘刀要利,心要稳’;二百菜鸟,各升一级,其家眷免徭役一年。”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给赢欣捎句话——朕等着看,这些娃娃何时能独当一面,替朕守好西域的门。”

内侍领命而去,李斯望着帝王的背影,忽然明白:这道旨意里,有帝王对疆土的期许,更有父亲对子女的疼惜。那些曾被视为“朽木”的子弟,在河西的风沙里长出了新骨血,而这份成长,比任何战功都更让嬴政动容。

暮色漫上咸阳宫的角楼,嬴政仍站在殿外,手里捏着那片胡亥写过字的麻布。风穿过宫墙,带着关内的麦香与西域的沙尘,仿佛在告诉他:大秦的未来,不止在刀枪开拓的疆土上,更在这些正在蜕变的骨血里——他们曾是温室里的娇花,如今却成了能抗住风沙的胡杨。

战报被小心地收进金匮,与之前的《西征总方略》《招抚令》放在一起。嬴政知道,这不是结束,是开始——当扶苏的案牍、胡亥的刀笔、菜鸟们的歌声,都融入大秦的肌理,那面玄鸟旗,才能真正插得稳、立得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