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47章 姑师城下:烽烟初起,锋芒初试

姑师城的轮廓在戈壁尽头浮现时,项羽的第二军团已奔袭三日。城郭依山而建,夯土城墙被风沙磨得发黄,城头隐约可见匈奴骑兵的身影——他们是姑师王请来的“护卫”,此刻正弯弓搭箭,箭尾的白羽在风中晃动。

“比沙盘上看着矮半尺。”龙狙勒马至城下,目测着城墙高度,“东门守军多,弓弩手至少有两百,南门倒是稀松,只有几个杂兵。”

项羽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霸王枪在手里转了半圈:“按原计划,你带弓手绕东门,火箭烧城楼;俺撞南门。”他瞥了眼身后的樊哙,“你带五十人,等城门撞开,第一个冲进去,抢他们的鼓,往死里敲!”

樊哙攥着环首刀,脸涨得通红:“得令!”

辰时刚过,龙狙的弓手队如离弦之箭,绕至东门。他一声令下,两百支火箭腾空而起,拖着红焰撞向城楼——那里堆着不少干草,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城头的匈奴兵慌了神,忙着扑火,箭雨顿时稀松下来。

“就是现在!”项羽暴喝一声,亲自拽着撞车绳索,五千破胡营士兵跟着发力,粗如碗口的撞木带着风声,“咚”地撞在南城门上。夯土簌簌掉落,城门晃了晃,却没开。

“再加把劲!”项羽额头青筋暴起,将腰间的佩剑咬在嘴里,双手死死攥着绳索。第二下撞击时,他听见门轴断裂的脆响,随即“轰隆”一声,南门应声而倒。

“冲啊!”樊哙第一个嘶吼着冲进去,环首刀劈翻两个试图堵门的杂兵,直奔城中央的鼓楼。他踩着尸身爬上鼓楼,抓起鼓槌就猛敲,“咚咚咚”的鼓声震得城砖发颤,破胡营的士兵跟着吼声冲进街巷,如潮水般漫过姑师城。

龙狙在东门看得清楚,见南门得手,立刻指挥弓手射杀城头上的匈奴骑兵:“专射马腿!别让他们跑了!”他亲自搭箭,一箭穿透匈奴小帅的咽喉,那人从城头摔下,激起一片惊呼。

半个时辰后,姑师城的旗帜换成了玄鸟旗。项羽站在王庭前的台阶上,看着士兵们押来瑟瑟发抖的姑师王,忽然想起赢欣的话:“别杀他,留着有用。”他踹了姑师王一脚:“你城里的粮窖在哪?水源在哪?说清楚,饶你不死。”

姑师王哆哆嗦嗦地指着城西:“粮……粮在那边地窖,水……水从后山渠引来……”

龙狙带着人去查,果然在城西地窖里找到十万石粟米,后山的水渠清澈见底,足够大军饮用。“公子说的没错,”他对项羽道,“这城比看着富。”

项羽望着街巷里被押解的俘虏——有穿皮袍的牧民,有织地毯的工匠,还有抱着孩子的妇人,忽然没了砍杀的兴致。“让辅兵来登记,”他对亲兵道,“壮丁编去修城墙,工匠送去河西,妇孺……先关在空院里,给口吃的。”

沙漠侧翼:智渡沙海,奇兵初现

塔克拉玛干的边缘,沙丘如金色的波浪,热浪烤得人皮肤发疼。韩信的第五军团正牵着马,用羊皮裹着口鼻艰难前行,马蹄踩在流沙上,陷下去半尺。

“先生,前队说水囊快空了。”传令兵来报,声音嘶哑。

李左车展开地图,指尖划过一个模糊的绿点:“按斥候标记,往前三十里该有个‘月牙泉’,只是被流沙埋了大半,得仔细找。”他看向夏侯婴,“你那几匹西域马,能闻出水味不?”

夏侯婴正给马喂最后一把草料,闻言眼睛一亮:“俺试试!”他解开领头那匹黑马的缰绳,在马耳旁低语几句,黑马打了个响鼻,忽然朝东南方向奔去。

“跟上去!”韩信挥挥手,士兵们立刻跟上黑马的身影。走了约一个时辰,黑马在一处低洼地停下,用前蹄刨着沙子。夏侯婴跳下马,徒手挖了片刻,沙子渐渐变得湿润,很快渗出清水。

“找到了!”士兵们欢呼起来,纷纷解下水囊接水。韩信蹲在泉边,看着清澈的泉水,忽然道:“留一半水,另一半装皮囊埋在沙里,做返程备用。”

李左车点头:“公子考虑周全。按行程,明日就能绕到大月氏牧地侧翼,正好赶上他们换牧场,防备最松。”

入夜时,沙暴忽然袭来,狂风卷着沙砾,打得帐篷噼啪作响。韩信让人将马围成圈,士兵们躲在马腹下,听着沙子打在铠甲上的声音。“这鬼地方,”有士兵抱怨,“比九原的雪还狠。”

韩信却很平静,借着马灯看地图:“沙暴越大越好,大月氏的斥候定以为我们不敢走,正好出其不意。”他拍了拍身旁的李左车,“等过了这沙暴,就派十名锐士,扮成羌人牧户,去探他们的辎重营。”

粮道守护者:烽燧传警,初露锋芒

孔雀河沿岸的烽燧刚升起黑烟,王泽就带着五百人赶到了。三个匈奴游骑正试图砍断运粮队的绳索,粮车翻倒在路边,粟米撒了一地。

“找死!”王泽怒喝一声,挺枪冲过去。他的骑术是项离手把手教的,枪尖斜挑,正中一个匈奴兵的肋下。另两个匈奴兵见势不妙,调转马头就跑,却被随后赶到的士兵围住,乱枪捅死。

“检查粮车!”王泽跳下马,看着撒在地上的粟米,心疼得直皱眉。押粮的老兵叹道:“这是第三拨了,匈奴人知道咱粮道重要,总来偷袭。”

王泽忽然想起项离的话:“守粮道不是光杀敌人,得让粮走得顺。”他对士兵们道:“咱在沿途挖些陷阱,再派十个哨骑,往前探十里,发现匈奴人就放烟,咱提前设伏。”

次日,匈奴游骑果然又来了,这次有五十多人,想趁黎明劫粮。可刚靠近粮道,就踩进了王泽布的陷阱——坑里插着削尖的木桩,瞬间绊倒了十几匹战马。

“放箭!”王泽站在沙丘上,指挥弓箭手齐射。匈奴人猝不及防,被射得人仰马翻,剩下的想跑,又被埋伏的士兵堵住,不到一刻钟就被全歼。

王泽割下匈奴首领的首级,挂在烽燧上,对押粮老兵道:“这样,他们该不敢来了。”老兵看着他年轻却沉稳的脸,忽然笑道:“项将军没看错你,这粮道交你手里,放心。”

后备队的战场:登记册上的“立序”

姑师城的空院里,扶苏正教菜鸟们登记俘虏。一个西域妇人抱着孩子,怯生生地比划着,说不出名字。胡亥急得抓头发:“这咋记?”

扶苏却很耐心,从怀里掏出块炭笔,在木板上画了个月亮:“你叫‘月娘’,行不?”妇人点点头,眼里露出感激。他又问孩子的年龄,用手指比划着,总算记清楚“男,三岁”。

刘邦在一旁清点缴获的牛羊,曹参帮他记账:“牛三百头,羊两千只,骆驼五十峰……”刘邦摸着下巴笑:“这些够后备队吃三个月了,剩下的送河西,能换不少铁器。”

忽然有士兵来报,说在王庭地窖里找到一批织锦,上面绣着西域的花纹,比关中的锦缎还精致。刘邦眼睛一亮:“快带俺去看!”他跟着士兵走进地窖,只见十几匹织锦堆在木箱里,色彩鲜亮,摸起来比丝绸还顺滑。

“这东西值钱!”刘邦对曹参道,“记下来,送河西给牡丹丞,让她找人学学咋织的——咱大秦要是能织这锦,准能卖个好价钱。”

正说着,樊哙扛着个大木箱进来,里面装满了玉器:“刘大哥你看,这玉比沛县的石头亮多了!”刘邦拍了他一巴掌:“别乱碰,小心摔了!让萧何派来的人登记,按公子说的,三成赏弟兄,七成送回咸阳。”

胡亥看着他们忙碌,忽然拿起炭笔,走到一个西域少年面前,学着扶苏的样子问年龄。少年怯生生地伸出五根手指,胡亥在木板上写下“男,五岁”,写完忽然笑了——原来这些细碎的事,做起来也没那么难。

锋刃所向:龙旗西指

三日后,姑师城的捷报传到定远。赢欣展开英布的军报,上面写着“破城一日,歼匈奴兵五百,俘姑师王及部众三千,得粮十万石,牛羊骆驼共五千头,织锦十匹,玉器百件”,末尾还加了句“樊哙第一个登城,勇不可当”。

“看来,这些砺过的刃,够锋利了。”赢欣对韩信派来的信使道,“告诉韩将军,按计划袭大月氏辎重,我带第一军团随后接应。”

信使刚走,牡丹的文书就到了,说第一批俘虏已送到河西,壮丁编入修渠队,妇孺分了田舍,有个会织锦的西域妇人,正教秦妇染丝线,染出的颜色比旧法鲜亮三倍。

赢欣将文书折好,放进怀里。窗外的戈壁上,新的烽燧正在修筑,玄鸟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召唤着更西边的土地。他知道,姑师只是第一站,接下来是楼兰、大宛、大月氏……直到葱岭以西,直到波斯湾的浪涛拍打着大秦的龙旗。

而那些在姑师城下流过的血、登记册上写下的名、织锦里染出的色,都将变成西域土地上的新肌理——属于大秦的肌理。

大军再次出发时,项羽的霸王枪上还沾着姑师的沙尘,韩信的地图上已标出大月氏的牧地,王泽的烽燧沿着孔雀河一路向西,刘邦的登记册上又多了几页新名字。菜鸟们不再发抖,胡亥甚至敢主动给西域俘虏分粮,扶苏教他们的“西域话”,竟也能说上三两句。

风卷着龙旗,掠过戈壁,掠过绿洲,掠过那些即将被唤醒的土地。赢欣勒马立于高处,望着如铁流般向前涌动的大军,忽然想起出征前的誓言——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如今,这难,正变成脚下的路;这路,正通向万里之外的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