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36章 西域图志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第136章 西域图志

作者:秦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6:47:27

斥候初探,山河形胜

定远城的望楼最高处,常年挂着一幅被风沙磨得边角发白的羊皮地图。赢欣站在地图前,指尖划过标注着“葱岭”的模糊曲线——那是目前大秦疆域最西的边界,再往西,便是连老商队都语焉不详的未知之地。

“王五的人,该回来了。”赢欣低声道,身后的韩信正用朱砂笔在另一张竹简上记录着什么,闻言抬头笑道:“王统领的斥候营,从不出错。去年寒冬过祁连山,他们硬是带着三具完整的匈奴王庭布防图回来,这次去西域腹地,定有收获。”

话音未落,望楼下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赢欣快步下楼,只见城门口的卫兵正搀扶着几个衣衫褴褛的汉子——他们的皮靴磨穿了底,甲胄上沾满了沙尘与干涸的血迹,领头那人颧骨高耸,眼窝深陷,正是斥候统领王五。

“公子!”王五见了赢欣,沙哑地喊了一声,刚要行礼就踉跄着跪倒在地,他身后的七八个斥候也跟着瘫倒,个个嘴唇干裂,脸上结着风沙吹出来的血痂。

“先带他们去医帐,上最好的伤药,炖羊肉汤。”赢欣吩咐卫兵,又对王五道,“不急着汇报,养好精神再说。”

“不行!”王五挣扎着爬起来,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布层层包裹的木盒,双手捧到赢欣面前,“公子,这是西域三十国的图志,还有……匈奴在焉耆的屯兵点,大月氏的迁徙路线,全在里面!”

赢欣接过木盒,入手沉甸甸的。回到议事厅,他小心地展开油布,里面是七张大小不一的羊皮图,每张图上都用墨线勾勒着山脉、河流,用朱砂点标注着城郭,旁边还用小字写着密密麻麻的注解。

“公子请看这张。”王五喝了半碗羊肉汤,精神稍振,指着其中一张图道,“这是从楼兰到龟兹的路线。我们扮成商队,跟着一群粟特商人走了二十天,发现沿途有三处水源——但其中两处是咸水,只有孔雀河下游的‘饮马泉’能供大军饮用。”

他用粗糙的手指点着图上一个三角符号,“这里的沙子是流沙,我们有个兄弟不小心陷进去,差点没拉上来,图上标了‘禁行’的地方,就是流沙区。”

韩信凑近细看,见图上不仅标着水源,还写着“日行五十里,需过三处戈壁,夜有狼群”,忍不住赞道:“连日行里程和狼群出没都记了,王统领的人果然细致。”

“这算什么。”王五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那是在焉耆被匈奴巡逻兵打的,“最要紧的是这个。”

他展开另一张图,图上画着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城郭,旁边标着“焉耆”二字,城外画着几个小旗帜,“匈奴在焉耆屯了三千骑兵,主将是右贤王的侄子,叫骨都侯。他们的粮仓在城西,防备松懈,只有五十个卫兵。”

赢欣眼神一凛:“确定?”

“确定!”王五拍着胸脯,“我们蹲了三夜,摸到粮仓外的草丛里数过。他们的马粪堆了三尺高,看新鲜程度,至少有三个月没换防了。城里的匈奴兵,白天喝酒,晚上去抢当地姑娘,根本没防备。”

“好!”赢欣在图上重重一点,“这里是块肥肉,迟早要啃下来。”

他又拿起第三张图,上面画着一条蜿蜒的大河,旁边写着“塔里木河”。图上用红笔圈出几处绿洲,最大的一处标着“疏勒”,旁边注着“户三千,兵八百,产玉,向匈奴纳贡”。

“疏勒王是个老狐狸。”王五解释道,“表面上对匈奴毕恭毕敬,暗地里却跟大月氏人做买卖。我们见到他派去大月氏的使者,带了三车和田玉,想换良马。疏勒城的城墙是夯土的,不结实,东门有段墙根被水浸了,一推就晃。”

韩信摸着下巴道:“若要取疏勒,可从东门下手。”

“不止这些。”王五又掏出一卷竹简,“这是大月氏的动向。他们去年跟乌孙打了一仗,丢了伊犁河谷,现在往西南迁徙,在阿姆河沿岸扎营。首领叫猎骄靡,年纪不大,却狠得很,杀了乌孙三个王子。他们的骑兵用的是弯刀,比匈奴的直刀厉害,但盔甲不行,多是皮甲。”

赢欣越看越是心惊——这哪里是简单的图志,分明是一份详尽的军情报告,连对方的兵器优劣、首领性格都摸得清清楚楚。他抬头看向王五:“你们怎么打探到这么细?”

王五脸上露出一丝得意:“我们抓了个大月氏的牧人,他儿子被猎骄靡杀了,恨他入骨。我们给了他十斤盐、两匹布,他就把知道的全说了,还带我们去看了大月氏的牧场。他们的马群在河南岸,晚上只有十个哨兵。”

说到这里,他忽然压低声音:“公子,最险的是葱岭。”他展开最后一张图,图上的山脉画得异常陡峭,用锯齿状线条表示,旁边写着“七死八活,能过者十无三四”。

“我们走的是‘一线天’通道。”王五的声音带着后怕,“两边的山跟刀劈似的,最窄的地方只能过一个人。山顶上全是冰,脚下是碎石,我们有个兄弟踩滑了,连人带马滚下去,连尸首都没找着。”

他指着图上一个用墨点连成的线,“这是雪崩区,每年三月到五月不能走,我们是趁着初冬雪没封山才过去的。翻过山,就是大夏国的地盘,那里的人穿长袍,信一种叫‘佛’的神,不怎么会打仗,但会造一种琉璃碗,比我们的陶器结实。”

赢欣拿起笔,在图上葱岭的位置画了个圈:“这里必须修栈道,否则大军过不去。”

“公子说得是。”王五点头,“我们在一线天看到有老栈道的痕迹,像是以前塞种人修的,稍微修整就能用。当地有个部落叫‘蒲犁’,他们的人擅长攀岩,要是能招降他们,修栈道能省一半力气。”

正说着,卫兵来报,说其余几路斥候也回来了。赢欣让王五先去休息,自己带着韩信去城门口迎接。只见又有十几名斥候陆续抵达,有的牵着骆驼,有的背着捆得结结实实的行囊,其中一个断了左臂的斥候,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卷羊皮。

“公子,这是于阗国的玉石矿分布图!”断臂斥候举起羊皮,脸上满是血污,却笑得灿烂,“我们在山里找了半个月,摸到矿洞深处,那里的玉跟水一样透亮!于阗王派了三百人看守,但矿洞里的奴隶恨他入骨,说只要大秦军队来了,他们就内应!”

另一个斥候献上一个陶罐,打开盖子,里面是几块黑乎乎的东西。“公子,这是安息国的‘火油’,遇火就着,能烧三天三夜!我们在波斯湾边上见当地人用它点灯,要是灌进陶罐里扔出去,比火箭厉害十倍!”

赢欣拿起一块火油,放在火上一试,果然“腾”地燃起蓝色火焰,烧得异常猛烈。他眼中闪过精光:“这东西,要多弄些回来!”

接下来的三天,赢欣和韩信、王五等人一起,将所有斥候带回的情报汇总整理。他们参照七张羊皮图,画出了一张更详细的西域全图,标注了水源、绿洲、险道、城邦、匈奴据点、大月氏迁徙路线,甚至连哪里产玉石、哪里有火油、哪个部落擅长打铁、哪个城邦的粮食能买都一一注明。

图志的最后,王五还加了一段“斥候手记”,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西域诸国,如散沙一盘,匈奴虽强,却失民心。若大秦兵至,以威服之,以利诱之,以技服之,不出三年,可定西域。”

赢欣看着这行字,忽然想起临行前父皇的嘱托:“西域万里,不知其形,不明其险,纵有百万大军,亦是盲人摸象。”如今有了这份图志,大秦的西征之路,总算有了一盏明灯。

他让人将图志誊抄三份,一份送咸阳呈给始皇,一份留给韩信制定进军路线,一份交给王五,让他带着斥候继续探查更西边的安息、大夏。

“王统领,辛苦你们了。”赢欣拍着王五的肩膀,“等西征成功,你们的名字,会刻在葱岭的石碑上。”

王五咧嘴一笑,露出缺了的门牙:“我们斥候不求留名,只求公子能带着弟兄们,让玄鸟旗插遍这些图上的地方。”

望楼的风依旧带着沙砾,吹动着那幅新绘的西域图志。赢欣望着图上从定远一直延伸到波斯湾的墨线,仿佛已经看到大秦的铁骑正踏着斥候们踩出的道路,越过葱岭,渡过阿姆河,将黑色的龙旗,插在每一片陌生的土地上。而这份浸透着血汗的图志,正是他们最坚实的踏脚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