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72章 圣驾临疆:定远惊变,圣心大悦

秋阳刚漫过定远城的夯土墙,嬴政的銮驾已在玄鸟旗的引导下,碾过城外新铺的青石板路。

车帘被风吹起一角,他下意识望去,随即愣住——眼前的城,和他走过的任何一座秦城都不同。

城墙不是单调的夯土黄,而是用红石与黄土交错砌成,墙根爬满绿藤;城门楼上悬着块木牌,写着三个简体字“定远城”,笔画方正,连随行的小内侍都认得;

城门口的市集挤着人,秦兵、西域牧人、中原迁民混在一起,手里攥着新造的纸钞(上面印着曲辕犁图案),笑着讨价还价,没人因为“胡汉”之分而拘谨。

“这……是定远?”嬴政掀帘下车,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他去过咸阳、洛阳、临淄,哪座城不是规矩森严,官吏巡街,百姓敛声屏气?

可这里,连挑担卖馒头的老汉都敢对着城门卫笑骂“你小子昨天买我三个馒头没给钱”,卫卒还笑着回“今晚给你捎壶西域酒”。

赢欣迎上前:“陛下,定远城三年未改规制,只添了些‘新法子’。”

嬴政没说话,径直往市集走。第一个让他驻足的是个杂货摊,摊主是个楚地迁民,摊上摆着竹简、新纸、简体字课本。

一个西域少年拿着纸课本,用秦话问:“‘麦’字咋写?”摊主拿起炭笔,在纸上画“麦”,边画边说:“上面一横是天,下面是麦秆,好记不?”

嬴政拿起课本,指尖划过“暖炕”“曲辕犁”等简体字,又翻到后面的阿拉伯数字,眉头微挑:“这‘1、2、3’是何物?”

赢欣解释:“是西域传来的数字,记账、算粮比算筹快十倍。您看摊主的账本,‘50斤麦,30钱\/斤,共1500钱’,用这数字写,一目了然。”

摊主听见,赶紧递上账本:“陛下您看,小的以前记竹简,算十笔账要半个时辰,现在用这数字,一盏茶的功夫就完,还错不了!”

再往前,面食坊的热气漫过街角。王厨娘正教西域妇人揉馒头,面团在案板上“砰砰”响,蒸出的馒头白胖暄软。

一个匈奴老兵捧着碗油泼面,辣得直伸舌头,嘴里却喊:“比烤肉香!比烤肉香!”

嬴政站在坊外,看着秦胡百姓围着蒸笼抢馒头,忽然笑了:“咸阳的食肆,哪有这般热闹?”

赢欣道:“百姓说,吃饱了、吃好了,才有力气干活、守疆。”

走到造纸坊,墨家弟子正用芦苇浆造纸,竹帘一捞一晒,便是一张雪白的纸。

嬴政拿起一张,比帛书轻,比竹简韧,用毛笔写了个“秦”字,墨不晕不渗。“这纸,多少文一张?”他问。

“三文钱,比帛书便宜十倍!”张衡答。嬴政转头对李斯道:“你看,百姓用得起的纸,才是真能传文的纸。”

李斯躬身,额角已见汗——他从未想过,纸能造得这般便宜。

最后到菜鸟营,赵括正教新卒用简体字写军规,项庄在旁练枪,枪尖挑着个写满阿拉伯数字的木牌(算军功用)。

见始皇来了,新卒们齐声喊“陛下万年”,声音里没有畏惧,只有一股子劲。

嬴政看着他们晒黑的脸、磨破的手,又看了看营里的“菜鸟守则”(用新纸写,配着插图),

忽然对赢欣道:“这才是大秦的兵——不是只会磕头,是敢干活、敢打仗、敢学新东西的兵。”

圣命传学:一月为限,遍传大秦

回到行营,嬴政让李斯、蒙恬、宗正等随行大臣围坐,案上摆着简体字课本、阿拉伯数字账本、新纸、馒头,还有菜鸟营的训练图谱。

“今日所见,诸位都看到了?”嬴政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振奋,“定远的字,百姓能认;

定远的纸,百姓能用;定远的算,百姓能学;定远的兵,百姓愿当。这才是大秦该有的样子——有活力,有生机,有奔头!”

他指着案上的物件:“李斯,你带文吏学简体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一个月内必须学会,回去就编《新字课本》《算术新经》,在咸阳设造纸坊,让大秦的学堂都用新纸、新字。”

李斯躬身:“臣遵旨!臣已让属吏记下造纸的法子,这简体字确实简便,臣亲自试过,‘秦’字三笔就成,比小篆快十倍。”

“蒙恬,”嬴政转向蒙恬,“你带军吏学菜鸟营的训练法、连弩新造法,看他们怎么用曲辕犁练兵(寓农于兵),怎么教胡兵秦法。回去就改军制,让北境的兵也学学这股子劲。”

蒙恬抱拳:“臣遵旨!那‘折叠连弩’确实轻便,臣已让匠师画图,回去就仿造。”

“宗正,”嬴政最后道,“你学定远的育民令、新户安置法,看他们怎么让秦胡百姓同吃同住同劳作。回去就在关东推‘秦胡同籍’,生娃的奖励要落到实处,别让官吏克扣。”

宗正应道:“臣已记下润疆城的‘添丁礼’,粟米、布帛直接送到家,百姓才信朝廷。”

嬴政看向赢欣,目光柔和:“这些事,你都做得扎实。明日起,你陪朕去看另外三座城,还有新打下来的疆土。朕要看看,这西疆的惊喜,是不是就定远一处。”

三城巡礼:疆土新貌,圣心愈定

次日,赢欣陪着嬴政往润疆城去。刚到城门口,就见田埂上的农夫在用曲辕犁耕地,犁评一调,深浅自如。

一个西域老妪蹲在田边,用秦话教中原迁民辨“耐旱麦”的苗:“这苗叶宽,能扛冻,比你们老家的麦强。”

嬴政走进一户农家,土屋带暖炕,墙上贴着“生娃有奖”的告示,桌上摆着新蒸的馒头。

户主是陈留迁民,见了始皇,赶紧端出麦酒:“陛下尝尝!润疆的麦,比老家的甜!”嬴政尝了口,酒液清冽,笑着问:“去年收了多少?”

“三十石!”户主拍着炕头,“官府给了牛,教了堆肥法,比在老家多收一倍!明年想再开五亩地,给二小子娶媳妇。”

天驷城的惊喜在牧场。十万匹杂交马在草原上奔腾,一半是汗血与秦马的混血,跑起来四蹄生风。

牧官赢侈正教西域牧人用“分群放牧法”,见了始皇,指着一匹雪白的马驹:“陛下您看,这驹子能驮重甲,跑三里只喘两口气,比纯血汗血马能扛!”

嬴政摸着马驹的鬃毛,马驹不怕生,用头蹭他的手。旁边的牧人阿木笑着说:“大秦的马,通人性!”

巧成城的工坊最让随行的工匠惊叹。水力锻锤“砰砰”打铁,风车磨面机转得飞快,墨家弟子正用新纸画“连弩改良图”,上面标着阿拉伯数字“射程50步,射速3箭\/息”。

曹参拿着账本,给始皇看:“本月造了两千具曲辕犁,用新算法定料,省了三百斤铁!”

最后,他们去了新打下来的葱岭东麓疆土。这里刚设了烽燧,戍卒是菜鸟营出身的少年,见了始皇,

递上用新纸画的舆图:“陛下您看,这是新探的水源,能浇五千亩地,明年就能迁民来种麦。”

嬴政站在烽燧上,望着西边的戈壁,远处的玄鸟旗在风里猎猎作响。赢欣在旁道:“陛下,这疆土虽远,只要有粮、有马、有会过日子的人,就能扎下根。”

嬴政点头,忽然对李斯道:“你看这西疆,没有老秦、新户之分,没有秦胡之别,只有‘大秦人’。

他们认简体字,用新纸,吃馒头,算新账,守着同一片地——这才是朕要的大秦。”

归程传诏:西疆之法,遍行天下

离开西疆前,嬴政在定远城的观星台设宴。席间,他举起酒杯,对着赢欣和西疆的官吏、百姓道:“朕统六国,以为天下已定,却不知大秦的生机,在西疆。”

他放下酒杯,朗声道:“传朕旨意:”

“其一,全国推行简体字、阿拉伯数字,李斯牵头,三月内编印课本,各郡学堂必教;”

“其二,各郡设造纸坊,用芦苇、树皮为料,让百姓用得起纸;”

“其三,推广曲辕犁、堆肥法、分群放牧法,农家弟子赴各郡教学,秋收后查成效;”

“其四,菜鸟营模式在全国推广,郡县选少年入营,学文、学武、学农工,一年后派往边疆;”

“其五,生娃奖励翻倍,生三子者赐爵一级(民爵),生五子者免全家徭役终身。”

诏声落下,观星台下的百姓山呼万岁,声浪漫过定远城,漫过润疆的麦浪,漫过天驷的马场,漫过巧成的炉火。

嬴政望着这一切,对赢欣道:“朕回咸阳后,会再迁五十万百姓来西疆。你要守住这片土地,让它的活力,传到大秦的每一寸疆土。”

赢欣躬身:“臣遵旨。”

銮驾东归时,李斯带着文吏们捧着新字课本、造纸图谱、算术册子,一路记、一路学;

蒙恬的军吏们围着菜鸟营的训练手册,争论着“如何让北境兵也学会用曲辕犁”;宗正的属吏们在抄录“添丁礼”的细则,盘算着“关中一年能多生多少娃”。

车帘再次被风吹起,嬴政回头望去,西疆的地平线处,玄鸟旗仍在飘扬。

他知道,那里的简体字会写遍大秦,那里的纸会载满秦律,那里的馒头会蒸遍街巷,那里的生机,会让大秦的江山,永远年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