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170章 咸阳圣裁:西疆获援,育民兴邦

章台殿的晨光里,嬴政展开赢欣的奏报,指尖划过“润疆麦浪”“巧成炉火”“菜鸟堪用”等语,嘴角的笑意渐深。侍立的李斯见御案上的奏报被红笔圈点了二十余处,知陛下心喜,轻声道:“赢欣公子经营西疆,成效远超预期,四城已成大秦西蔽。”

嬴政将奏报往案上一放,朗声道:“传旨!让廷尉、治粟内史、少府、宗正都来,朕要议西疆之事!”

一、圣心大悦:流民西迁,厚待之

半个时辰后,朝官齐聚章台殿。嬴政将奏报递给李斯,让其当众宣读,当读到“润疆城亩产三石五斗”“菜鸟赵括护粮遇沙暴不失”时,殿内响起低低的赞叹。

“赢欣说西疆缺人,”嬴政开口,声音里带着笑意,“朕准了!各郡凡无田流民、罪臣家眷(非谋逆者)、六国旧奴,愿赴西域者,皆按赢欣所请,厚待之。”

他看向治粟内史:“给迁民发‘上路粮’——每户粟米五石、钱三百半两,够吃到西疆;派‘护送兵’,每百户配五十卒,防劫匪、治疾病;沿途驿站备‘暖屋’,遇风雪可歇脚,不许冻着饿着。”

治粟内史躬身:“臣即刻调河西、关中粮仓存粮一百万石、钱五百万半两,确保迁民衣食无缺。”

“各郡任务:”嬴政看向郡守们,“关中迁五万,楚地迁十万,齐地迁三万,赵地迁两万,合计二十万,秋收前必须到西疆。谁耽误了,朕拿他是问!”

胶东郡守出列:“臣郡有流民三万,皆愿去!臣已备好牛车千辆,本月就启程!”其他郡守纷纷应和,生怕落了后。

李斯补充:“臣请陛下设‘西迁丞’,由曹参兼任,专管迁民事务,记录沿途疾苦,确保‘钱到、粮到、人到’。”嬴政准奏,又道:“迁民到西疆后,由赢欣按‘田十亩、房三间’分置,额外再给‘安家布’两匹——让他们知道,大秦不亏待肯出力的人。”

二、喜讯传西:蒙嫣有孕,国事托

“还有一事,”嬴政话锋一转,目光柔和了些,“蒙嫣在咸阳的家人来报,经太医诊断,她已有身孕三月。”

殿内顿时一片喜色。蒙恬出列,声音微颤:“谢陛下告知!臣……臣这就修书,让她安心养胎。”

嬴政点头:“蒙嫣管工坊多年,劳苦功高。传旨:蒙嫣暂卸工坊具体事务,只负总责,日常杂事由墨家弟子和公输家子弟分担——让她在咸阳养胎,想吃什么、用什么,少府全力供应。”

他看向蒙恬:“告诉她,工坊的事有朕盯着,她只管把孩子生好。等孩子落地,朕亲自赐名。”

蒙恬躬身谢恩,眼眶微红——他这位侄女,自小跟着父兄在军中长大,惯了劳碌,如今能得陛下特许养胎,是天大的恩宠。

消息传到定远时,赢欣正在巧成城看新造的连弩。蒙嫣派来的信使递上家书,他展开一看,手指在“身孕三月”四字上顿了顿,忽然笑了,对身旁的张良道:“这丫头,瞒着我呢。”

张良捋着胡子:“恭喜公子!这是天大的喜事。蒙女官劳苦多年,也该歇歇了。工坊的事,墨家的张衡、公输家的公输班,都是好手,定能替她盯好。”

赢欣让人备了些西域的特产——大宛的葡萄酿、楼兰的织锦,托信使带回咸阳:“告诉她,别惦记工坊,安心养胎。等孩子生了,我带他(她)看天驷城的马、润疆城的麦。”

三、育民之策:奖励生育,扩人口

“西疆缺人,关中、楚地也需添丁。”嬴政看向李斯,“赢欣说‘生娃多则奖励’,说得好。朕要在全国推行‘育民令’。”

他细数奖励:“百姓生一子,赏粟米五石、钱二百;生三子,除赏钱米,再赐田五亩;生五子,免全家徭役十年,其母赐‘诰命夫人’(虽无实权,却有荣誉)。”

“官吏之家也一样:”嬴政补充,“官吏生三子,晋一级俸禄;生五子,优先擢升。但不许虚报——宗正府要核验,敢造假者,罢官夺爵。”

李斯躬身:“臣请陛下让各郡设‘育民官’,专记生育之事,每年秋收后核查,及时发奖。再让农家编《育儿经》,教百姓如何养娃少生病,提高成活率。”

嬴政准奏,又道:“技艺学堂也要招‘童子班’,凡七岁以上孩童,不论秦胡、贵贱,皆可入学,学识字、算数、辨农具——十年后,这些孩子就是大秦的根。”

消息传开,关中农家欢腾。陈留郡的张老汉(张小三之父)刚得了孙子,听说生娃有奖,对儿子的家书里写道:“你在西疆好好干,多生几个娃,家里替你领赏!”楚地的妇人聚在一起,议论着“诰命夫人”的荣耀,说“就是拼了命,也得生五个”。

四、制度完善:固本培元,法纪明

“西疆要稳,制度得先稳。”嬴政最后议的是制度完善,“赢欣在西疆试的法子,好的就往全国推。”

- 农桑:统一曲辕犁、堆肥法标准,由农家弟子赴各郡教学,编《农桑律》,规定“弃耕者罚徭役”“改良新种者赏”。

- 工坊:设“技艺署”,统管墨家、公输家等工匠,凡创新器(如风车、连弩),经核验后推广,发明者赏钱、刻碑。

- 户籍:在西疆试行“秦胡同籍”,西域新户编秦式户籍,与秦人同等待遇,犯法者同罪,立功者同赏,由萧何编《新户律》。

- 教育:各郡设“官学”,教秦字、秦律、农工之术,童子入学免学费,还发“助学粟”(每月一斗),由儒家弟子任教。

蒙恬出列:“臣请陛下在西疆设‘军户’,凡戍边将士,家眷可迁西疆,分田免税,将士退役后可留西疆当吏——既稳军心,又添人口。”嬴政准奏,笑道:“蒙恬懂朕心意。西疆不只需要农夫、工匠,更需要肯守疆的兵。”

五、西疆回响:喜讯传,干劲足

咸阳的旨意传到西疆时,定远正下着夏末的雨。赢欣召集各城负责人,宣读圣旨:

“……迁民二十万,秋收前到;蒙嫣有孕,暂卸杂务;育民令推行,生娃多有奖……”

帐内一片欢腾。牡丹笑了:“二十万迁民!润疆城的地终于有人耕了!”曹参道:“户籍同等待遇,新户定更安心。”连最沉稳的张良都道:“陛下西巡之诺,是对西疆最大的肯定。”

赢欣望着帐外的雨,雨打在巧成城的炉火烟上,晕出一片暖黄。他忽然想起蒙嫣——那个总带着铁屑味的姑娘,此刻该在咸阳的暖炕上绣小衣裳了吧?他拿起笔,给她写回信:

“知你有孕,甚喜。工坊事已交张衡、公输班,勿念。西疆迁民将到,育民令推行,一切向好。待你生产,我带西域的软羊毛回去,给孩子做小褥子。”

信末,他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像极了菜鸟营的新兵蛋子。

雨停后,润疆城的农夫忙着抢收新麦,天驷城的牧人赶着羊群往新草场去,巧成城的工匠敲响了新造的风车,后备队的菜鸟们扛着锄头,帮迁民清理未来的宅基地。

二十万迁民的脚步声,正在驰道上响起;蒙嫣腹中的新生命,正悄悄生长;大秦的户籍册上,新的名字越来越多;西疆的土地上,麦浪、马群、炉火,正织成一幅越来越壮阔的画。

嬴政站在咸阳城的高台上,望着西方的落日,知道那片土地上,正有无数双手,在为大秦的明天,埋下更坚实的种子。而他要做的,就是给这些种子阳光、雨露,让它们长成撑天的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