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综影视:女配逆袭记 > 番外:慈宁春光

综影视:女配逆袭记 番外:慈宁春光

作者:懿安1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47:06

启元三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格外早些。

慈宁宫后苑的几株老桃树,枝头已缀满了粉嫩的花苞,在料峭春风中怯生生地舒展着。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暖融融地洒在临窗的暖炕上。

文鸳斜倚着一个金线蟒引枕,身上穿着家常的藕荷色云锦常服,未戴钿子,只松松挽了个髻,簪着两支温润的羊脂白玉簪。

她手里拿着一封刚拆开的信,唇角含着温柔的笑意,眼角眉梢虽已有了岁月的痕迹,却因这笑意而重焕出几分昔日的明媚光彩。

“温淑这孩子,信里絮絮叨叨的,尽是草原上的新鲜事儿。”

文鸳将信递给坐在炕沿上的皇帝弘晗,语气带着母亲特有的宠溺,“说跟着她额驸赛马,差点摔下来,把人吓坏了,她却乐得不行。还说科尔沁的奶豆腐比宫里的香,学着挤奶被小牛犊顶了个跟头……”

她说着,自己先忍不住笑出了声,那笑声清亮依旧。

弘晗接过信笺,目光快速扫过妹妹那熟悉的、略显飞扬的字迹,冷峻的帝王面容也柔和了几分。

他登基已有三年,朝堂上的风浪、新政推行的阻力,将他眉宇间最后一丝少年气也磨砺成了深沉的威仪。

唯有在母亲面前,他才稍稍卸下重担,做回那个可以聆听母亲絮叨的儿子。

“皇妹天性活泼,草原辽阔,正合她的性子。额驸信中提及,待春草丰茂,想带她巡游部落,见识更广阔的天地。”

弘晗放下信,为母亲续了杯温热的牛乳茶,“皇额娘不必过于挂念,看她字里行间,是极快活的。”

“快活就好,快活就好。”文鸳欣慰地点头,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落在那几株含苞的桃树上,声音轻了些。

“只是这深宫寂寂,有时不免想起她小时候,像个小皮猴儿似的在御花园里疯跑,你父皇在后面追着喊‘慢些’……”

她的声音渐低,眼中泛起一丝怀念的水光。三年了,那个曾将她捧在手心、唤她“文鸳”的人,依旧是她心底最深的念想与最温柔的痛楚。

弘晗敏锐地捕捉到母亲情绪的低落。他放下茶盏,伸手轻轻覆在母亲略显冰凉的手背上,声音沉稳而坚定:“皇额娘,儿子在。”

文鸳抬眼,对上儿子那双酷似其父、却更加深邃锐利的眼眸。

这双眼睛里,此刻没有帝王的疏离,只有儿子对母亲最纯粹的守护与承诺。她心头一暖,反手握住弘晗的手,用力点了点头。

她将那点水汽逼了回去,又露出明媚的笑容:“是,哀家有皇帝,还有温淑,还有这满宫的花草,日子好着呢!”

她故意岔开话题,指着窗外,“瞧这桃花,今年定能开得热闹。皇帝政务再忙,春日里也抽个空,陪哀家去御花园走走可好?你小时候最爱放风筝了。”

“儿子遵旨。”弘晗应道,看着母亲强打精神的笑颜。

这时,内侍轻声禀报,皇后富察氏前来请安。

年轻的皇后仪态端庄,举止恭谨,行礼问安一丝不苟。她奉上亲手炖制的燕窝羹,言语间对太后关怀备至。

文鸳含笑受了,拉着皇后的手说了几句体己话,夸她贤惠懂事。富察皇后脸颊微红,恭敬应答。

待皇后告退后,殿内又只剩下母子二人。文鸳看着皇后离去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弘晗,带着几分探究与慈爱:“皇帝,哀家瞧着皇后是个好的,温婉贤淑,堪为国母。只是……这后宫,终究是冷清了些。”

“前些日子几位太妃和宗室福晋入宫,言语间也颇多关切。皇帝正值盛年,为皇家开枝散叶,亦是社稷之重……”她的话点到即止,意思却再明白不过——该选秀纳妃了。

弘晗沉默了片刻。殿内暖炉发出轻微的噼啪声,窗外有鸟雀啁啾。他端起早已凉透的茶盏,指腹缓缓摩挲着细腻的瓷壁,目光沉静如水。

“皇额娘,”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儿子登基未久,新政初行,百废待兴。吏治、海防、洋务、民生,桩桩件件都需儿子殚精竭虑。”

“后宫佳丽三千,看似皇家威仪,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外戚、党争、内帑虚耗……儿子不愿重蹈前朝覆辙,更不愿皇额娘再为这些琐事劳心费神。”

他顿了顿,抬眼直视母亲,眼神清澈而坚定:“儿子有皇后足矣。她是皇阿玛与皇额娘为儿子择定的贤妻,端庄识礼,与儿子同心同德。后宫清净,儿子才能心无旁骛,专注于朝堂,专注于皇阿玛临终嘱托的‘破浪乘风’之业。至于子嗣……”

他语气稍缓,“儿子与皇后都还年轻,来日方长。若天意眷顾,自然会有嫡子承继宗祧。若无,宗室子弟中亦不乏贤良,择其优者继之,未尝不可。儿子所求,非子孙绕膝之乐,而是国祚绵长,海晏河清。”

文鸳怔怔地看着儿子。这番话,条理清晰,格局宏大,哪里还像个二十五六的年轻人?分明已有了明君雄主的担当与气魄。

她想起了先帝临终前那充满期冀的目光,想起了儿子登基以来的宵衣旰食。

弘晗的“不愿”,是将帝王之爱,尽数倾注在了江山社稷之上,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他父皇留下的基业,守护着他母后的安宁。

她心中的那点规劝之意,瞬间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汹涌的骄傲与心疼。骄傲于儿子的深谋远虑与帝王胸襟,心疼于他肩上那份过于沉重的担子。

“好……好……”文鸳的眼眶再次湿润,这次却是欣慰的泪光。

她伸出手,像小时候一样,轻轻抚摸着儿子棱角分明的脸颊,声音带着哽咽的笑意。

“哀家的皇帝,长大了。比哀家想的,还要有主意,还要……好。你既已思虑周全,哀家便不再多言。这后宫,有哀家替你看着,你且安心在前朝,做你想做、该做的事。你父皇在天上看着,定会为你骄傲。”

弘晗感受到母亲掌心传来的温暖和全然的支持,心中最后一丝紧绷也松弛下来。

他微微倾身,将额头抵在母亲的手背上,如同幼时寻求安慰一般,低低应了一声:“嗯。谢皇额娘。”

暖阁内,春光融融,桃影初绽。母子相依的剪影,是权力巅峰下最动人的温情画卷。

文鸳看着儿子伏低的头颅,心中默默念道:四郎,你看到了吗?我们的晗儿,他很好。他定会,守住你我的江山,开创一个不一样的太平盛世。

几日后,启元帝果然抽空陪文鸳太后逛了御花园。

春风和煦,母子二人漫步在初绽的桃林间,言笑晏晏。文鸳兴致颇高,甚至拉着弘晗去看了他幼时放风筝的那片开阔地。

回慈宁宫的路上,路过御膳房附近。一阵熟悉的、带着浓郁桂花香气的甜香飘来,文鸳的脚步忽然顿住。

“是桂花糖蒸新栗粉糕的味道!”她眼睛一亮,娇憨明媚的笑容瞬间点亮了脸庞,仿佛还是当年那个贪嘴的侧福晋,“哀家记得,皇帝小时候最爱吃这个了!”

弘晗看着母亲骤然鲜活起来的神情,心头一软,唇角也不自觉扬起:“是,儿子那时贪甜,皇额娘总怕儿子吃坏了牙,每次只许吃一小块。”

“走!”文鸳难得显出几分孩子气,拉着弘晗的手就往御膳房侧门走,“哀家亲自去瞧瞧,让他们多做些,今儿个哀家高兴,皇帝也尝尝!”

片刻后,堂堂启元帝,便陪着母后皇太后,在御膳房旁专供贵人临时休憩的小暖阁里,一人捧着一小碗刚出锅、热气腾腾、淋着金黄桂花蜜的栗粉糕,吃得眉眼弯弯。

文鸳满足地眯着眼,小口品尝着,还不忘叮嘱儿子:“慢点吃,小心烫着。”

那份久违的、纯粹的、属于母亲对儿子的关切,让弘晗心头暖流涌动,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他放下帝王的威仪,顺从地点头:“儿子知道。”

御膳房的总管太监诚惶诚恐地侍立在门外,听着里面偶尔传来的、太后带着笑意的低语和皇帝温和的应答,心中感慨万千:这位以雷霆手段推行新政的年轻帝王,也唯有在太后面前,才会露出这般柔软的神情吧?这深宫里的温情,比那御案上的奏章,更显珍贵。

一碗简简单单的甜汤,承载着流逝的岁月与永恒的母子情谊,在启元三年的春光里,氤氲出最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