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75章 帝国的基建

帝国再临:我的1915 第75章 帝国的基建

作者:爱吃笨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7

【作者声明:祝群里管理员、帝国战帅、催更老二、进群元老、皇帝陛下最最忠心的苍钢——生日快乐!!!??(ˊwˋ*)??】

德意志帝国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胜利果实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进入了内部整合与深度改革的攻坚阶段。

11月中旬一个寒冷的夜晚,柏林选帝侯大街旁一栋不显眼建筑内的私人俱乐部吸烟室里,厚重的天鹅绒窗帘隔绝了外界的寒冷与窥探。

室内烟雾缭绕,昂贵的古巴雪茄和土耳其烟草的气味混合在一起,几位衣着华贵、袖口镶着古老家族纹章,但面色阴郁的容克贵族,与两名穿着剪裁精良西装、与国际贸易紧密相连的犹太银行家聚在壁炉旁的皮质沙发里。

他们代表了那些在皇帝威廉二世一系列激进改革中利益显着受损的保守势力——那些被削弱了传统特权、不满国家资本过度扩张、并对新兴社会福利体系深感忧虑的既得利益者。

“那个…那个跛子皇帝!”一位头发花白、名叫弗雷赫尔·冯·阿尔文斯莱本的老年容克终于忍不住,将水晶烟灰缸重重地顿在红木桌面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以为他是什么?上帝的代言人吗?还是从哪个东方巫师那里学会了蛊惑人心的把戏?他重用那些毫无根基的平民军官,像古德里安、曼施坦因之流。”

“现在呢?连他身边那个小小的副官,汉斯·伯格,一个父母不过是小镇教师的平民小子,靠着溜须拍马都爬到了上尉!听说还要娶个来历不明、戴着眼镜的东方女学者!这简直是对普鲁士军官团传统、对我们数百年荣誉的**裸的亵渎!”他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阿尔文斯莱本阁下,请您冷静,”坐在他对面,一位名叫西格蒙德·沃尔夫森的银行家扶了扶他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眼神精明而冷静,但语气中也带着难以掩饰的不满。

“贵族的荣誉固然重要,但皇帝陛下的经济政策才是真正动摇国本,他加强那些粗鲁的工会权力,规定什么最低工资,还要推行累进所得税……这简直是在系统性地抢劫勤劳和智慧的果实!是在摧毁德意志赖以强大的、鼓励个人奋斗与资本积累的根基!我的银行,我父辈的努力,难道就是为了给那些不求上进的懒汉提供保障吗?”

“直接对抗皇帝,在目前他声望正隆的时候,无疑是愚蠢的自杀行为。”一个相对年轻、眼神阴鸷的贵族开口了,他是冯·德·戈尔茨伯爵,以手腕灵活着称。

“但是,陛下需要得到一个明确的信号,一个温和而坚定的警告,提醒他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他那套危险的、偏离正轨的‘现代化’和‘平等’幻想,他需要知道,帝国的稳定离不开我们这些传统支柱的支持。”

他吸了一口雪茄,缓缓吐出烟圈,目光扫过在场众人,“那个汉斯·伯格,陛下似乎异常信任他,几乎视如子侄,让他参与核心事务,如果他……不幸遭遇了点‘意外’,比如一次不幸的街头抢劫,或者一场令人遗憾的交通事故……当然,不必取他性命,那太过火了,但足以让他躺在医院里好好反思几个月,想必,这也能让我们尊贵的陛下,在悲痛之余,好好清醒一下,重新考虑一下他的政策方向。”

一阵沉默弥漫在烟雾中,只有壁炉里木柴燃烧的噼啪声。最终,几不可察的点头和交换的眼神,默许了这场针对无辜者、旨在敲山震虎的阴谋。

一场针对汉斯·伯格上尉的卑劣行动,在这弥漫着陈腐特权思想和冰冷算计的房间里悄然拍板。

与此同时,林晓皇帝带着汉斯·伯格以及一个精简的军事、经济顾问团队,开始了对帝国核心区域及新整合领土的深入巡视。

他们的行程密集而务实,旨在亲眼观察、亲耳倾听,了解真实的民情,并为后续政策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鲁尔区埃森市的克虏伯巨型钢铁厂,高大的厂房内机声隆隆,灼热的空气与金属粉尘混合,巨大的水压机发出有节奏的轰鸣。

皇帝没有站在厂方提前准备好的、铺着红毯的讲台上,而是直接走下车间,来到一群满身油污和汗水的轧钢工人中间。

他拦住一位正在用长钳调整通红钢坯位置、脸上布满煤灰和皱纹的老工人,以压过机器的噪音大声问道:“老师傅,战争结束了,家里的儿子或者孙子,从前线回来了吗?”

老工人愣了一下,看清是谁后,显得有些手足无措,用粗糙的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拘谨地回答:“回…回陛下,回来了,感谢上帝保佑,只是…只是少了条胳膊,在东线没的……”

林晓的目光落在老人空荡的袖管上,眼神凝重了些,继续问:“厂里怎么安排?”

“厂里…厂里说会给他安排个看仓库或者记记账的轻省活计,”老工人语气带着不确定,“就是不知道…以后这日子,靠他那点抚恤和工资,能不能撑起一个家……”

林晓伸出手,用力拍了拍老工人坚实却微微佝偻的肩膀,声音坚定地传开:“会好起来的!我向你保证,帝国绝不会忘记每一个为她流过血、付出过牺牲的人!新的《伤残军人及家属保障法案》正在议会审议,很快就会通过!而且,你看——”

他指着车间外隐约可见的工地轮廓,“我们马上就要在全国修建新的高速公路,需要海量的钢铁!你们的工作不仅会很稳定,帝国还需要更多像你们一样优秀的工人!未来,是属于建设和创造的!”

周围旁听的工人们脸上原本的麻木和忧虑,渐渐被这番话点燃,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希望和光彩。

在斯图加特一所注重自然科学和工程的实科中学,皇帝与一群即将毕业、眼神中充满渴望和迷茫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老师进行座谈。

“年轻人,你们是帝国的未来。”林晓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脸庞,“告诉我,你们对未来有什么想法?是想成为建造桥梁和机器的工程师,是救治病人的医生,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科学家?”

一个大胆的男生猛地站起来,激动地说:“陛下!我想研究无线电(最早的无线电通信机是由俄国物理学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维奇·**夫发明,只有250米距离)!我听老师说,它甚至能不需要电线就把人的声音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这太神奇了!”

“非常好的想法!”皇帝眼中露出赞许的光芒,“帝国需要的就是这种探索精神!需要科技,需要创新!我们将建立更多的工业大学和技术学院,设立国家科学基金和奖学金,资助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去追逐梦想。”

“记住,未来的世界,将属于那些真正掌握了知识和技能的人,而不仅仅是依靠继承土地和古老头衔的人。”

这话语掷地有声,让一旁陪同的地方贵族校长脸色微微一变,却赢得了在场师生们发自内心的、热烈的掌声。

在刚刚并入帝国不久的斯特拉斯堡,他走访了中心市场,用略带口音但流利的德语与当地的商贩和居民交谈,耐心倾听他们对身份转变的担忧、对未来的期望、以及对经济政策的疑问。

他承诺,阿尔萨斯-洛林的居民将逐步获得与帝国本土公民完全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帝国将投入资金改善当地的铁路、学校和医院,并将此地打造为德法文化交融、共同繁荣的典范。

汉斯·伯格上尉始终紧随皇帝左右,一丝不苟地记录着各地的见闻、民众最真实的诉求以及皇帝即兴做出的承诺和政策指示。他沉浸在这项重要的工作中,为能亲身参与帝国的重建而感到自豪。

然而,他敏锐的军人直觉也让他察觉到了一些隐藏在热烈欢迎人群背后的冷漠、审视甚至是一闪而过的敌意目光,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容克势力根深蒂固的乡村地区和像斯特拉斯堡这样新整合的区域。

但他当时更多地将此归结为战败者的残余情绪或地方保守势力的固步自封,并未将自己与这些微妙的敌意联系起来,更未想到自己已成为某些黑暗角落泄愤的目标。

返回柏林后,林晓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效率,强力推动了他的全面改革和国家建设计划。

无忧宫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帝国议会大厦内辩论激烈,一系列旨在重塑帝国的法令和宏伟规划如同潮水般接连颁布:

《帝国劳工保障法》(正式确立八小时工作制,上五天休两天,只有早上有牛奶喝,工厂每年只能提供两次奖金,以及每日提供一日两餐,并且只有一次带薪休假)。

《伤残军人及阵亡者家属抚恤法案》(提供国家层面的养老金、医疗和就业支持)、《义务教育扩展法案》(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并强调基础科学、现代历史和职业技能培养)相继在议会经过激烈博弈后获得通过。

保守派议员们虽然顽强抵抗,不断提出修正案试图稀释其影响,但在皇帝的明确表态、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及社会舆论的期待下,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最终得以确立。

并以划时代的“国家高速公路系统”计划为核心,结合各大城市的重建、工人住宅区建设和铁路系统电气化改造等大型公共工程,政府以巨额公共投资强力拉动内需,迅速吸纳了数以十万计的退役军人和失业青年,帝国各地的失业率开始显着下降。

同时,经济管理部门严厉惩治囤积居奇和黑市交易,稳定了市场物价,社会秩序和犯罪率得到有效控制。

除了高速公路网开始进行详细勘探、路线设计和首批路段的招标,帝国铁路的电气化和关键干线复线改造工程也全面启动。

由着名建筑师设计的、注重功能性、采光、通风和卫生条件的现代主义风格工人住宅区,开始在柏林、汉堡、科隆等大城市周边破土动工,旨在解决尖锐的住房问题。城市中心,更多使用钢架结构、大面积玻璃幕墙的新式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改变着城市的天际线。

帝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强大的国家意志,将自己从一个以军事容克和传统工业为基础的强国,塑造成为一个高度组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社会福利初步完善、并在经济上深度融合周边区域的超级力量。

(林晓:我听到了“基建”的回响。)

时间进入12月初。12月2日,日本驻柏林大使,在一种极其复杂和尴尬的心境下,请求觐见德国外交部长。

会见时,他面色僵硬,递上了一份措辞经过精心雕琢、表面上极其“谦卑”却又在每个字缝间暗含着威胁的正式照会。

照会中,日本政府首先以冗长的篇幅对“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不幸误解和个别军方人员的擅自、未经授权的行动”表示“最深切的遗憾和歉意”。

并反复重申希望与强大的德意志帝国维持“远东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然而,笔锋紧接着陡然一转,用近乎最后通牒的语气强调,“日本帝国拥有维护其正当合法权益与国家安全的坚定决心与无可置疑的能力”。

并“期待德国方面能展现出对等的诚意与克制,主动约束其在西太平洋地区过于前出的海军力量部署,以避免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的战略误判和局势升级”。

这几乎是在绝望的恐惧与不甘的野心之间摇摆的、软弱无力的最后挣扎。

林晓在无忧宫阅读了照会的副本后,只是冷冷地笑了笑,对外交大臣指示道:

“回复东京,德意志帝国海军在世界任何国际海域的合法存在与航行自由,都严格基于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以及维护帝国遍布全球的合法贸易与战略利益之需要。”

“远东的和平与稳定,取决于该地区所有相关方的共同克制与负责任的行为,而非任何单方面的、带有指责性质的要求和幻想。”

他同时指示海军情报局和远东分舰队,加强对日本联合舰队动向的严密监视,保持高度戒备。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一份来自帝国驻华沙总督府的加密急电被悄然摆上了皇帝的案头。

报告由德国在华沙的情报负责人亲自撰写,内容指出:在德国一手扶植的波兰摄政议会内部,一位名叫约瑟夫·毕苏斯基的将军,虽然表面上与德国合作,接受军职,但暗中一直在利用其个人威望,秘密积聚力量,联络波兰本土的地下民族主义组织和部分对现状不满的中下层军官。

他多次在私人密谈中表达对德国“过度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的强烈不满,公开宣称“波兰不应永远是德意志的粮仓、兵源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

并隐晦地暗示,一旦时机成熟,波兰必须寻求“完全的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甚至不惜“以武力方式退出强加于我们的中欧军事同盟框架”。

“毕苏斯基……”林晓用手指反复敲打着这个在另一段历史中赫赫有名的名字,目光锐利如刀。

“果然,民族主义的火焰不是那么容易熄灭的,告诉我们在华沙的人,像影子一样盯紧他的一举一动,掌握他所有的联络人和资金渠道,暂时不要采取任何公开行动,以免激化矛盾,但要让他和他身边的人清晰地感受到,帝国的耐心和容忍并非是无限的,柏林对于任何挑战秩序的苗头,都拥有足以将其碾碎的力量和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