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59章 胜利的浪潮

帝国再临:我的1915 第59章 胜利的浪潮

作者:爱吃笨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7

汉斯·伯格少尉&奥托·斯科尔兹内&曼施坦因上校:.....

林晓(尴尬):咳咳~谁还有梦想?

汉斯·伯格少尉:如果可以我想谈次恋爱....(脸红)

奥托:斯科尔兹内: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曼施坦因上校:陛下,我想让帝国构建以德国主导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林晓:安排!!!

(正片)

一九一七年的二月,欧洲的骨髓似乎都被凛冬的严寒冻结,然而,在德意志帝国及其盟国的土地上,一种狂热的激情却在冰封的表象下奔腾涌动。

消息像挣脱了牢笼的林中鸟,扑棱着翅膀飞越千山万水:法国投降了!英国爆发革命并签署了停战协定!该死的战争,结束了!

在柏林,严寒未能阻挡人潮的沸腾。菩提树下大街被黑、白、红三色的帝国旗帜淹没,人群像奔涌的熔岩,填满了每一条街道缝隙。

“皇帝万岁!德意志万岁!”的欢呼声浪几乎要震碎冰冷的空气。

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衣,脸颊冻得通红,眼中却燃烧着狂热的火焰,咖啡馆里挤满了人,啤酒杯的碰撞声与激昂的争论声交织在一起。

“我早就说过!在我们的皇帝领导下,胜利是必然的!”一个满面红光的商人挥舞着手中的《柏林日报》,头版巨大的标题写着“最终的胜利!欧洲新秩序诞生!”。

“看看协约国现在的样子,”他的同伴,一位戴着单边眼镜的教授附和道,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优越感。

“法国崩溃了,英国陷入了内乱,只有德意志的秩序和力量,才能引领欧洲的未来,敬我们的皇帝。”

而在维也纳,环城大道上同样人声鼎沸。奥匈帝国的双头鹰旗帜与德国的三色旗并列飘扬。

人们高呼着弗朗茨·卡尔皇帝的名字,尽管这个古老的帝国内部裂缝深重,但此刻胜利的胶暂时将它们粘合了。

“这场胜利属于所有日耳曼人!”一位维也纳老绅士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说,手中紧握着一份号外,“这是我们共同的荣耀!”

而在无忧宫内,气氛则更为复杂,胜利的喜悦与未来的可怕重担同时压在威廉二世的肩头,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城市升腾的欢庆烟火,身后是他最核心的幕僚和将领。

“他们都在为您欢呼,陛下。”总参谋长保罗·冯·兴登堡元帅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敬意,“您的决策,您的坚持,带来了这场伟大的胜利,历史将铭记这一刻。”

威廉二世转过身,他的脸上既有疲惫,也有难以抑制的兴奋,眼神锐利如鹰。

“历史?兴登堡,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而现在,我们就是胜利者。”

他缓缓踱步,声音不高却极具分量,“但这仅仅是开始,胜利需要巩固,秩序需要重建。一个由德意志主导的欧洲新秩序。”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要举行一场盛大的阅兵,前所未有的阅兵,地点就在巴黎、柏林和维也纳,要让我们的士兵,我们盟友的士兵,踏着胜利的步伐,穿过那些曾经嘲笑、蔑视我们的城市的心脏,告诉世界,谁才是未来的主宰。”

“巴黎?”一位负责后勤的将军略有迟疑,“那里的情况恐怕还不太稳定,陛下。而且长途调动部队……”

“必须是在巴黎!”皇帝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象征意义重于一切!我们要在埃菲尔铁塔下,在香榭丽舍大街上,展示我们的力量,让法国人永远记住这场失败,也让世界明白,旧的时代已经终结,后勤的困难,必须被克服。”

“如您所愿,陛下。”将军低头领命。

这时人群中,犹太银行家瓦尔特·拉特瑙也在受邀之列,他上前一步,谨慎而恭敬地说道:“陛下,金融界和工业界完全支持您的伟业,战争的胜利为我们所有人打开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之门。我们期待在您的领导下,建立一个繁荣稳定的中欧经济共同体。”

皇帝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拉特瑙先生,帝国的繁荣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包括犹太同胞的才智和资本,但记住,繁荣必须建立在德意志的价值观和秩序之上。”

“当然,陛下。”拉特瑙恭敬地鞠躬,心中那丝微弱的不安却并未完全散去。

当西线沉浸在胜利的狂欢中时,东线的钢铁洪流已悄然调转方向,指向北方。

严寒、积雪和泥泞成为了比红军更棘手的敌人,曼施坦因少将策划的“北光”行动,正在暴风雪的掩护下艰难展开。

在靠近前线的一个临时指挥部里,热气与寒气交织,威廉·里特·冯·里布上将盯着地图,眉头紧锁,费多尔·冯·博克上将则在一旁抱怨着天气。

“这见鬼的天气!我的士兵每前进一公里,都要和暴雪和泥泞搏斗!”博克的声音粗粝,“俄国人似乎生来就适应这种地狱。”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更快!”里布上将用指挥棒敲打着地图上的彼得格勒。

“西线的胜利消息迟早会传过来,必须在那之前,尽可能多地拿下战略要地,摧毁他们的士气,博克,你的集团军是锤头,必须砸碎正面的一切阻碍!”

另一边,埃里希·霍普纳正在与他的装甲团长们进行战前简报。哈索·冯·曼托菲尔少校刚从前线侦察回来,大衣上还沾着冰雪。

“情况比预想的糟糕,将军。”曼托菲尔指着地图上的标记,“红军在森林和村庄里布置了大量的反坦克炮和狙击手。我们的坦克在狭窄通道里施展不开,损失不小。”

霍普纳面色凝重:“我们没有时间慢慢推进。曼托菲尔,我需要你的团像尖刀一样,找到他们防线的薄弱点,撕开它!不要怕损失,后续步兵会跟上巩固,凯塞林的“游隼”会尽全力支援你们,但天气……上帝才知道。”

2月18日,普尔科沃高地以南,枪炮声在风雪中显得沉闷而压抑。

曼施坦因上校不顾危险,亲临前沿观察所,与几位师长研究下一步进攻方案。地图铺在弹药箱上,军官们围着它,气氛紧张。

“我们必须尽快拿下这个高地,否则炮兵无法有效覆盖城市外围……”曼施坦因的话音未落,突然一阵密集的枪声从侧翼的稀疏林地中响起!

“敌袭!是俄国人的渗透小队!”警卫队长惊呼道,同时拔出手枪。

狙击子弹“嗖嗖”地掠过,几名反应不及的参谋和警卫应声倒地,观察所瞬间陷入混乱。军官们纷纷寻找掩体,警卫们则向着枪声响起的方向猛烈还击。

混乱中,一名红军士兵如同幽灵般从雪地里跃起,端着上了刺刀的莫辛-纳甘步枪,直扑向正在地图旁的曼施坦因!那狰狞的面孔和闪亮的刺刀尖瞬间充满了曼施坦因的视野。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如同炮弹般从旁边猛冲过来,用身体狠狠撞开了那名红军士兵!两人一起滚倒在雪地里。

是传令兵阿道夫·希特勒!他面目扭曲,眼中燃烧着近乎疯狂的火焰,喉咙里发出野兽般的低吼。

他利用体重优势压住对方,一只手死死抓住对方持枪的手,另一只手抓起掉落在旁的毛瑟步枪枪托,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砸向对方的面门!

一下!两下!骨头碎裂的沉闷声响令人齿寒。直到那名红军士兵彻底不再动弹,希特勒才喘着粗气站起来,脸上溅满了血点和雪沫。

他警惕地挡在曼施坦因身前,朝着其他方向大声嘶吼:“保护将军!消灭他们!为了德意志!”

警卫部队迅速反应过来,以优势火力消灭了这支小股红军,曼施坦因惊魂未定,他看着眼前这个救了他一命、情绪激动异常、仿佛刚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士兵,深吸了一口气。

“士兵,”曼施坦因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你的名字和单位。”

“阿道夫·希特勒,阁下!第16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传令兵!”希特勒立正站好,声音因激动而颤抖,但依旧响亮。

“希特勒,”曼施坦因点了点头,“你的勇气和忠诚超出了你的职责,你在关键时刻的反应,挽救了许多重要军官的生命,包括我。你会得到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这是你应得的。”

希特勒的胸膛剧烈起伏,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他几乎是哽咽地喊道:“为了德意志!为了皇帝陛下!这是我的荣耀,阁下!”

他近乎偏执的狂热和毫不迟疑的牺牲精神,在这一刻给曼施坦因和周围的其他军官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个小插曲如同战场上的一个血腥注脚,并未影响“北光”行动的残酷进程,至2月25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凭借强大的火力和战术优势,终于突破了彼得格勒层层设防的外围防线,巨大的城市轮廓已然在望。

德军的重型火炮开始发出震天的怒吼,巨大的炮弹划破阴沉的天空,落入城市郊区,预示着围城战的开始。

彼得格勒,这座以沙皇命名、却又成为革命摇篮的城市,此刻陷入了北方的寒铁重围之中,命运未卜。

柏林,无忧宫。狂欢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林晓的书房里已恢复了往日的肃静,他站在巨大的欧洲地图前,目光却超越了当前的战线,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他将忠诚的副官汉斯·伯格少尉召来。年轻的少尉军装笔挺,眼神清澈而专注。

“汉斯,”皇帝开口,声音比在公众面前时更为深沉,“西线的胜利是军事上的,但真正的胜利,是让我们的敌人从心里屈服,让世界永远记住为什么德意志会胜利,为什么我们必须胜利。”

汉斯微微躬身:“陛下,您的意志即将塑造未来。”

“光有枪炮不够,汉斯。”皇帝转过身,目光锐利,“我们需要塑造记忆,需要讲述故事。我交给你一项特殊的任务:去协调制作一部电影,一部宏大的纪录片,它要展现我们军队无与伦比的英勇、我们技术的先进、我们事业的正义性,名字或许可以叫……《德意志的胜利》。”

他走近几步,压低声音,仿佛在分享一个秘密:“去联系UFA公司最好的导演,(主角出钱提前成立了)动用一切资源,前线摄影师拍摄的所有胶片,被俘的协约国战地记者手里的素材……甚至,可以让那些被俘的将军、政要在镜头前‘坦诚’他们的错误和我们的强大。”

“我要这部电影在柏林、在维也纳、在巴黎上映,还要让它传遍中立国,甚至 ,在伦敦和纽约放映!让所有人都看到,都明白!”

汉斯立刻领会了这项任务的深远意义——这是一场针对人心和历史的心理战与宣传战。他挺直胸膛,郑重回答:

“是,陛下!我完全理解您的意图。这将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将是为帝国丰碑浇筑的水泥,是钉入历史书卷的铁钉。我会竭尽全力,确保它成为记录并诠释帝国伟大胜利的不朽之作。”

“很好,去吧,直接与文化部和宣传部协调,有任何需要,可以直接向我汇报。”皇帝挥了挥手,眼中流露出对这位年轻副官的信任。

离开无忧宫,汉斯立即投入工作。他与文化部的官员和UFA的高管进行了初步会谈,进展顺利,所有人都对皇帝亲自指示的项目高度重视。

下午,他决定前往柏林大学区,寻找一位朋友推荐的、对电影叙事和大众心理学颇有研究的海因里希教授,希望获取一些学术层面的建议。

柏林大学的古老建筑被积雪覆盖,显得静谧而庄严,汉斯穿着笔挺的军大衣,走在满是学子的小街上,与周围的环境略显不同。他正低头思考着如何与教授开场,一个意外发生了。

一位抱着厚厚一摞书籍、低头匆匆赶路的亚裔女孩,为了避让一个跑过的孩童,高跟鞋猛地踩在路面一块隐藏的冰面上。

“啊!”一声惊呼,她失去平衡,整个人向前扑去,怀中厚厚的书籍和文稿顿时天女散花般飞散在冰冷的雪地上。

“小心!”汉斯下意识地一个箭步上前,伸出手臂,及时扶住了女孩的手臂,稳住了她差点摔倒的身形。

“对…对不起!非常感谢您!”女孩惊魂未定,抬起头,用带着明显东方口音但十分流利的德语连声道歉和道谢。

她戴着一副圆圆的眼镜,镜片后是一双因受惊和尴尬而睁大的眼睛,脸颊冻得通红,更显得皮肤白皙。

“没关系,举手之劳。”汉斯微笑着安慰道,他的军人风度与此刻温和的态度形成了一种奇特而令人安心的反差。

他蹲下身,开始帮她捡起散落一地的书籍和纸张。他发现这些书分量不轻,且种类繁多,包括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德文原版,几本厚厚的戏剧理论专着,还有一叠写满了娟秀字迹的笔记,标题似乎是《电影影像与集体心理初探》。

“这么多书,而且都很深奥。”汉斯将捡起的书递还给女孩,好奇地问道,“你是柏林大学的学生?”

“是的,先生。非常感谢您。”女孩接过书,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叫林明华,来自中国,正在读比较文学博士。”

她稍微镇定了一些,扶了扶眼镜,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位帮助她的、气质不凡的军人,“您……是军人?刚才真是太感谢了,如果不是您,我恐怕要摔得不轻。”她注意到了汉斯军服上精致的肩章和领章,意识到这并非普通士兵。

“汉斯·伯格,”汉斯简单介绍自己,并未提及皇帝副官的身份,“在陆军服役。很高兴认识你,林小姐。”

他扬了扬手中那本关于电影的笔记,“正好,我最近有些关于电影的问题需要请教专业人士。你的研究似乎涉及这个领域?”

林明华显得有些惊讶,点了点头:“是的,我的博士论文有一部分会探讨现代艺术形式(包括电影)对大众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影响。这只是些不成熟的笔记……”

“看来我今天的运气不错,不仅帮助了一位女士,还可能找到了一位专家。”汉斯笑道,他的笑容冲淡了军人的严肃感,“也许……我有这个荣幸请你喝杯热咖啡,顺便请教一二?这天气实在太冷了。”他指了指街角那间冒着热气的传统咖啡馆。

林明华犹豫了一下。一位陌生的德**官的邀请,在她受的传统教育里显得格外突兀。

但他刚才的帮助真诚而绅士,言谈举止也极有修养,更重要的是,他对学术话题表现出真诚的兴趣,寒冷的天气和一杯热咖啡的诱惑也实在很大。

“好的,伯格先生。”她最终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微笑,“我很乐意和您交流,希望我的浅见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次偶然的滑倒,几本散落的书籍,让帝国皇帝副官井然有序、充满军事与政治思维的生活中,汉斯·伯格少尉意外地闯入了一抹柔和色彩。

林晓:呦呦~啧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