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44章 华盛顿的怒吼

帝国再临:我的1915 第44章 华盛顿的怒吼

作者:爱吃笨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7

柏林,无忧宫地下指挥中心,时间仿佛被北海冰冷的海水冻结了。

方才宴会厅里残留的瓦格纳旋律余音,此刻被地图桌上急促的电话铃声、军官们压抑的脚步声和皇帝威廉二世(林晓)粗重的呼吸声所取代。

“证据确凿吗?”林晓的声音冷得像块铁,目光死死盯着眼前的海军参谋长海因里希亲王。

“陛下…佛兰德斯支队S-21、S-22、S-24艇的作战日志和幸存船员的初步证词都…都指向了误判,他们声称当时有薄雾,目标船只没有清晰悬挂旗帜,且做出了疑似规避鱼雷的Z字机动…”

海因里希亲王感到十分的不安,他的的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声音艰涩。

“Z字机动?在商船看来,他们看到德国鱼雷艇高速逼近,做出规避动作不是本能吗?!难道看到德国鱼雷艇高速逼近就停在原地等死吗?”

“这帮脑子里装满海藻海鲜和家族纹章的蠢货!能不能荔枝点”林晓猛地一拍桌子,震得咖啡杯碟乱响。

“他们的眼睛是装饰品吗?辨认船型、国籍的基本训练都喂狗了吗?!还是说,他们根本就是故意的,想给我,给帝国惹下天大的麻烦!”

他几乎可以肯定,这支由容克贵族子弟把持的鱼雷艇部队,其中必然有人对皇帝“谨慎克制”的潜艇战政策和之前的数次审判极度不满。

渴望通过“战功”来证明自己和容克贵族,甚至不排除有借此挑衅,试图绑架帝国政策走向的意图。

这种隐藏在军队内部的傲慢与短视,比他面对的任何明面上的敌人都更让他愤怒和心惊。

“立刻!以我的名义,起草一份给威尔逊总统的最高级别私人道歉信!语气要极其诚恳,表达最深切的哀悼和遗憾,承认这是不可原谅的错误,承诺立即展开全面调查,严惩所有责任人,并愿意就赔偿事宜进行无条件谈判!”

林晓语速极快,思路却异常清晰,“同时,通过外交渠道正式照会,内容类似,但更正式,强调这是孤立事件,绝非帝国政府本意,重申我们维持有限潜艇战、尊重中立国权利的承诺。”

“陛下,这样是否…过于软弱?可能会助长美国人的气焰…”一位年长的容克出身将领忍不住插嘴。

“对啊,陛下,美国人贪得无厌,这次要是答应了他们,他们下次还会提出更加过分的要求。”另一位容克出身的将领对此感到不满。

“软弱?!”林晓猛地转头,目光如刀锋般扫过那几人,“你们是想现在面对一个工业潜力无限、刚刚被激怒的巨人,还是想等我们彻底摆平了英国法国,消化了欧洲之后,再考虑大洋对面的事情?立刻执行命令!任何延迟和质疑,都以叛国罪论处!”

命令被雷厉风行地执行下去。柏林的外交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然而,坏消息总是传得比好消息更快。

华盛顿,白宫。 气氛如同暴风雨前的海洋,压抑而沸腾。

报纸用最大号的铅字咆哮着:

“德意志屠夫再施暴行!”

“爱尔兰海峡的谋杀!”

“严惩凶手!保卫中立权利!”

“大洋彼岸的德意志屠夫背信弃义”

遇难者家属和反德团体在白宫外举行大规模的抗议集会,群情激愤,“战争!复仇!”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此前一直被压制的主战派声音,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淹没了孤立主义和主和派的堤坝。

西奥多·罗斯福等强硬派议员在国会山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抨击威尔逊政府的对德政策过于绥靖,要求立即采取最强硬的报复措施,包括对整个同盟国断交(除了奥斯曼帝国,美国和奥斯曼关系不是很差,而且奥特曼此时已发动了全面圣战的诏书)、武装商船,甚至直接向整个同盟国宣战。

威尔逊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理想主义的“没有胜利的和平”构想,在冰冷的沉船数字和沸腾的民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他紧急召集了内阁会议。

“总统先生,这是**裸的战争行为!德国人根本毫无信用可言!他们的道歉不过是鳄鱼的眼泪!”战争部长、海军部长等强硬派官员情绪激动。

这时,美国国务卿威廉·詹宁斯·布赖恩(现在还没有辞职)缓缓起身,他是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诸位,先冷静一下。”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德国方面已经表达了诚恳的歉意并承诺调查与赔偿。此刻若贸然宣战,于我国利益并无益处。”

“我们不能被一时的愤怒冲昏头脑,美国在这场欧洲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参战,国内经济体系必将遭受冲击,而且,战争会带来无数的伤亡,我们要为那些无辜会因此丧命的美国士兵负责。”

“我们应给德国一个机会,让他们践行承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此次争端,若德国后续再有违约之举,那时再宣战也不迟。”

国务卿的一番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再次上升了一个高度。

“但我们必须立即召回驻德大使,驱逐德国外交官,对德实施全面禁运,并授权我们的商船武装自卫!”国务卿兰辛的态度也异常坚决。

威尔逊面色疲惫,但眼神依旧试图保持冷静:“先生们,愤怒不能代替理智,我们需要确凿的证据,需要评估立即摊牌的后果…我们的军队准备是否充分…”

“证据?那三艘沉船和正在打捞的尸体就是证据!后果?再犹豫下去,德国的下一个鱼雷就会射向我们的客轮!总统先生,国民的耐心和美国的尊严都已经到了极限!”

难道我们要为英法这些虚伪的家伙火中取栗吗?”国务卿布赖恩大声反驳。“英法是在利用我们,一旦我们参战,只会沦为他们的战争工具,而德国的道歉和赔偿承诺表明他们并非毫无悔意。”

会议室里争吵声愈发激烈,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执一词,经过漫长而激烈的争论,威尔逊最终做出了决定。

他必须对国民的愤怒做出回应,但又不能完全关上外交解决的大门(至少在他认为美军准备充分之前)。

8月7日,美国政府对德意志帝国发出了措辞极其强硬的外交照会,照会没有直接宣战,但提出了几项几乎等同于最后通牒的要求:

1. 德国政府必须为击沉美国商船事件正式、公开道歉,并保证此类事件绝不再犯。

2. 立即惩办所有责任军官和相关人员,并接受国际监督。

3. 向遇难者家属支付巨额赔偿。

4. 立即并永久放弃无限制潜艇战(包括目前的“有限”形式),停止对所有商船(无论国籍、货品)的攻击行为。

5. 美国有权武装商船并进行自卫。

照会限时72小时内给予明确答复,否则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其公民和利益,这意味着断交乃至战争。

柏林,再次陷入极度紧张, 美国的照会文本被迅速翻译并摆在了皇帝和最高统帅部的面前。

“他们这是要我们自废武功!帝国海军绝不屈服。”海军部的将领们首先炸了锅,

“放弃潜艇战?等于放任英国恢复海运,我们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这是侮辱!美利坚那群乡巴佬在敲诈帝国!”容克贵族们愤愤不平,但更多理智的人则面色凝重。

他们知道,美国人的条件虽然苛刻,但确实是德国理亏在先,而且,美国的潜在力量是可怕的。

林晓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召开了一次最高级别的御前军事会议。

“接受条件,意味着我们在海上对英国的压力将大大减轻,战争可能会延长。”总参谋长兴登堡分析道。“但拒绝条件,几乎必然导致美国立即参战。我们将面临东西两线(欧洲西线和大西洋)再加上一个拥有近乎无限资源的对手。”

“我们的潜艇部队还能支撑多久?如果美国全力为英国护航,甚至直接派海军参战,我们舰队战损效率会下降到什么程度?”

林晓问道。 “陛下,这…很难预测,但可以肯定的是,困难会急剧增加。”海军参谋长回答。

“我们在西线的新攻势准备得如何?能否在美国全面动员起来之前,彻底压垮法国,迫使英国求和?”林晓又问古德里安和鲁登道夫。

“部队需要休整和补充,‘皇帝之锤’第二阶段计划至少还需要4-6周的准备时间。而且,法国人和英国人也在拼命加固防线…”鲁登道夫回答得有些犹豫。

林晓陷入了沉思。时间!他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消化胜利果实、彻底击败西欧敌人、整合中欧同盟都需要时间。而美国人的最后通牒,恰恰不给他这个时间。

“也许…我们可以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案。”外交大臣齐默尔曼试探性地提出,“我们原则上接受美国的条件,但在‘永久放弃潜艇战’这一点上寻求变通。”

“例如,我们承诺在特定区域、针对特定船只类型暂停潜艇攻击,或者提出由国际监督机制来确保商船的中立性…总之,尽量拖延,为我们最终的军事解决争取时间。”

这似乎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所有人都知道,这非常困难,威尔逊和美国国会的主战派不会轻易被骗过。

会议持续到深夜,争论异常激烈。最终,林晓做出了艰难的决定:

“回复美国人。帝国政府深切哀悼事件中的遇难者,完全接受第1、2、3条要求,对于第4条,帝国愿意立即暂停所有针对商船的潜艇攻击行动,并提议就此问题与美利坚合众国及中立国代表举行专门会议进行磋商,以期找到一个既能保障中立国权利、又能顾及交战国合理安全需求的永久解决方案。”

这是一个拖延战术。一方面表现出愿意妥协的姿态,另一方面又把最核心的问题抛出去进行漫长的扯皮,希望能争取到宝贵的数周甚至一个月时间。

然而,就在柏林紧锣密鼓地起草回复电文,试图稳住美国的同时,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从东方传来。

一份来自帝国驻乌克兰军事顾问团的绝密急电送到了林晓手中: “…邓尼金将军的部队在向莫斯科方向推进时,于坦波夫附近遭遇红军和国际纵队的顽强阻击,攻势受挫,损失惨重…情报显示,这批红军部队得到了大量来自不明渠道(怀疑与美国或国际左翼组织有关)的先进装备援助,包括新型自动武器和迫击炮…战局可能出现变数…”

屋漏偏逢连夜雨!林晓感到一阵眩晕,东线的代理人战争似乎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数,如果红军获得外部支持而迅速壮大,他试图削弱俄国的战略将面临重大挑战。

而且事后新生的苏俄政权可能还会借此向东欧各国的卫星国甚至同盟国输出无产阶级革命,这才是最可怕的。

内忧外患,东西夹击,德意志帝国这艘刚刚赢得辉煌胜利的“帝国巨舰”,正同时遭遇来自大西洋的惊涛骇浪和东方冻原的暗流冰礁。

皇帝威廉二世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着帝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走向。

他看了一眼窗外,柏林的天空依旧阴沉,风暴,真的就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