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108章 太平洋的暗流

帝国再临:我的1915 第108章 太平洋的暗流

作者:爱吃笨瓜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7

1918年11月5日,美国纽约,华尔道夫酒店顶层,一间预订名字为假名、且经过特殊安全检查的奢华套房内。

厚重的天鹅绒窗帘隔绝了外面城市的喧嚣与光线,只留下室内几盏壁灯散发着昏黄柔和的光晕。

一场注定不会记录在任何官方档案中的秘密会晤,正在这里悄然进行,日方代表是伪装成三井物产株式会社高级商务董事的陆军军部秘密联络官,化名“森村”,举止谦恭有礼,但眼神深处透着军人的锐利与审视。

美方代表则是一位与华盛顿决策层、尤其是与海军部和各大军工财团关系极为密切、能量巨大的犹太裔银行家,朱利安·罗斯柴尔德(化名),他衣着考究,神态从容,带着一种惯于掌控谈判节奏的自信。

“……罗斯柴尔德先生,鄙社以及我们所代表的日本工商业界,对于高质量的德克萨斯轻质原油、特定规格的废旧金属、以及高品质的马来亚天然橡胶,有着非常稳定且数量巨大的长期需求,”

“森村”语气谦逊,但措辞精准,“考虑到目前国际航运和贸易中存在的某些‘非常规风险’,我们愿意以比现行国际市场公开价高出百分之三十的基准价格,签订为期至少三年的长期供货合同,并且,我们可以接受以黄金或者美元现金,进行预付款或即期结算。”他刻意强调了“非常规风险”和“现金支付”。

朱利安·罗斯柴尔德悠闲地摇晃着杯中琥珀色的白兰地,并没有立刻接话,仿佛在欣赏酒液挂壁的弧度。

过了一会儿,他才慢条斯理地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森村先生,您是一位明白人,您应该很清楚,在当前如此……微妙和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与贵国进行如此大规模、尤其是涉及这些特定品类物资的交易,可能会引起……大西洋对岸我们某些欧洲朋友不必要的关注和误解,这其中的政治敏感性,和潜在的商业风险,都是非常可观的。”他巧妙地避开了直接提及德国,但意思昭然若揭。

“商业行为,理应无关政治,罗斯柴尔德先生,”“森村”立刻接口,身体微微前倾,显示出他的认真。

“纯粹的贸易往来,遵循的是市场供需原则,而且,请允许我冒昧地指出,一个保持足够工业能力和内部稳定的日本,对于维持整个太平洋地区,尤其是远东地区的商业开放与力量均衡,特别是应对来自北方西伯利亚地区某些……过于激进的、反资本主义的思潮与势力的渗透,无疑能发挥一定的、建设性的作用。”

“我相信,一个稳定而非权力真空的远东,从长远来看,与贵国一向倡导的‘门户开放’政策精神,以及贵国在太平洋的商业利益,是并行不悖的。”他同样隐晦地提到了苏俄的威胁,并将其与美国利益挂钩。

罗斯柴尔德先生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利益的巨大诱惑、对地缘政治平衡的潜在考量以及对德国过度扩张的本能担忧,在他心中飞快地权衡、计算。

最终,他脸上露出了那种典型的、职业化的、意味深长的微笑,轻轻放下了酒杯:“森村先生,您提出了一个……颇具启发性的视角,原则上,我认为通过合适的商业架构和渠道,为像您这样尊贵的客户找到稳定、可靠的供应商,以满足您提出的需求,是存在可能性的。”

“具体的合作模式、物流安排、风险规避机制以及……价格细节,我们可以让我们双方专业的团队进行更深入的、谨慎的磋商。不过,我必须强调,这一切的推进,都必须建立在完全商业化、高度保密、以及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

“当然,完全理解并赞同。我们期待与贵方团队的进一步接洽。”“森村”心中一块巨大的石头终于稍稍落地,他郑重地举起了自己的酒杯。

两只晶莹的水晶杯在昏黄的灯光下轻轻相碰,发出清脆却微不可闻的一响,这声响动被厚重的窗帘和墙壁吸收,并未传出房间,然而,在这寂静的碰杯声背后,是一场即将悄然改写远东乃至世界力量格局的秘密交易的初步达成。

1918年11月15日,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初冬的寒雾笼罩着莫斯科河,克里姆林宫内的气氛却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灼热而紧张。

沙皇基里尔·弗拉基米洛维奇在他的私人办公室里,面对着东征军总司令高尔察克海军上将和德**事顾问团团长冯·德·戈尔茨将军。

壁炉里的火焰噼啪作响,映照着沙皇因激动而有些潮红的脸庞,也映照着高尔察克冷峻如西伯利亚冻土的面容,以及戈尔茨将军那带着审视意味的冷静眼神。

“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沙皇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部队的集结必须加快!我不能允许布尔什维克的幽灵在远东继续玷污神圣罗斯的土地!必须在严冬完全降临之前,发起决定性的攻势!”

高尔察克挺直了身体,他的军服一丝不苟,仿佛还带着波罗的海的海风气息:“陛下,部队正在按计划向伏尔加河一线集结,第1西伯利亚军团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喀山。但是……”

他顿了顿,眉头微蹙,“我们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后勤补给线漫长而脆弱,铁路运输时断时续,很多路段需要修复。部队的冬装和燃油储备不足,尤其是卡车和装甲车的配件极度缺乏,红军的抵抗虽然零散,但他们熟悉地形,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擅长游击骚扰,对我们的侧翼和交通线构成持续威胁。”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戈尔茨将军,继续说道:“更重要的是,根据情报,托洛茨基正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叶卡捷琳堡重新整编部队,并且似乎得到了来自远东……甚至是日本方面的某些非正式渠道的物资援助。”

“日本?”沙皇的眉头紧紧皱起,他对这个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了俄罗斯,此刻又在远东蠢蠢欲动的东方帝国充满了警惕和厌恶。

戈尔茨将军适时地开口,语气平稳却带着分量:“沙皇陛下,高尔察克将军所虑甚是。东进战略的核心在于后勤和速度。帝国承诺的援助物资正在陆续运抵,但分拨和前线分发给终需要时间。”

“我建议,东征军第一阶段的目标应务实一些:稳固伏尔加河防线,清除沿岸红军据点,确保通往乌拉尔的铁路动脉安全。同时,派遣精锐哥萨克部队和由我国顾问指导的特种分队,前出至乌拉尔山,进行侦察和破坏活动,扰乱红军的集结,并为明年春季的大规模攻势创造条件。”

他强调了“明年春季”,这显然是一个更稳妥但也更耗时的方案。

沙皇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他渴望的是速战速决的辉煌胜利,而不是漫长的消耗战。

但他也清楚,没有德国的全力支持,他的东征计划寸步难行,他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焦躁:“好吧,就按将军的意见办。但是,戈尔茨将军,我希望帝国的援助能够更快、更充足!尤其是空军!我需要‘金雕’和‘游隼’为我们扫清前进的道路!”

“如您所愿,陛下。帝国空军的先遣中队已经转场至下诺夫哥罗德机场,随时可以投入战斗。”戈尔茨微微躬身。

会议在表面的一致中结束,但沙皇的急切、高尔察克的务实与德方的谨慎,已然为这场东征埋下了潜在的矛盾。

莫斯科的冬夜里,战争的机器在德国的引擎驱动下,开始向着广袤而未知的东方缓缓启动,而严寒、距离和顽强的敌人,将是它必须克服的巨大考验。

1918年11月20日,柏林无忧宫。

林晓皇帝看着总参谋部提交的关于东线俄军态势和资源需求的最新报告,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汉斯·伯格少校安静地侍立一旁,等待皇帝的决断。

“高尔察克和基里尔太心急了。”林晓摇了摇头,“他们以为红军是泥捏的?托洛茨基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角色。在俄罗斯的冬天,尤其是在补给困难的条件下,贸然深入远东,简直是自杀。”

他认同戈尔茨将军的建议,稳扎稳打,利用这个冬天巩固战线,消耗红军,并为明年真正的决战做准备。但是,支持这样一支庞大的仆从军进行长期战争,对德国而言也是沉重的负担。

“东线需要的物资清单,优先满足一半,”林晓对负责后勤的施佩尔部长说道,“重点是燃油、卡车配件和航空炸弹,步枪和火炮可以适当削减,让他们更多依赖缴获和自身产能,告诉戈尔茨,我们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乌拉尔山以西的稳定,将红军彻底驱赶到亚洲去,而不是在1919年之前就占领整个西伯利亚。”

他将东线视为一个需要长期经营和控制的战略方向,而非一个需要迅速解决的战术问题。

接着,他的目光投向了另一份报告关于日本正通过秘密渠道与美国接触,试图高价采购战略物资的情报。

“东京果然坐不住了。”林晓冷笑一声,“寺内正毅那个老家伙,倒是懂得能屈能伸。找上美国……哼,意料之中。”

他并不感到意外。在绝对的实力压制和外交孤立下,日本寻找外部突破口是必然的选择,而美国,作为唯一有能力且可能与德国意愿相悖行事的大国,自然是首选。

“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会。”林晓分析道,“挑战在于,如果美日勾结,日本获得充足的资源,其战争潜力得以维持,将会在远东给我们制造更大的麻烦,甚至可能直接影响我们扶持的基里尔政权统一俄国的进程,而且,一个美日事实上的准同盟,将严重威胁帝国未来的全球战略。”

他话锋一转:“但这也是机会。这暴露了日本的虚弱和美国的贪婪。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他做出了指示:

“第一,外交施压。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向华盛顿提出最强烈抗议,明确指出帝国视对日战略物资输出为‘不友好行为’,并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帝国及盟友的安全利益,暗示这可能影响美德之间未来的经济合作,乃至欧洲对美国资本的开放程度。”

“第二,军事威慑。命令驻扎在德属太平洋岛屿和马来西亚的海军力量,提高战备等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演习,同时,‘无意中’泄露一些关于‘天鸢’轰炸机航程覆盖日本本土部分区域的‘内部评估报告’。”

“第三,舆论引导,发动我们在美国的媒体关系,揭露日本在远东的扩张野心和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破坏,渲染美日交易将导致太平洋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煽动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给威尔逊政府施加压力。”

“第四,备用方案。”林晓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通知军情局,准备启动‘樱花’计划,如果外交和威慑无法阻止美日靠近,我们需要有能力……‘说服’那些唯利是图的美国商人,与日本做生意,风险远大于收益。”

他的策略清晰而强硬:尽最大努力扼杀美日接近的苗头,即使无法完全阻止,也要极大提高其成本和风险,为帝国最终解决远东问题争取时间和战略主动权。

1918年11月25日,美国华盛顿,国务院。

威尔逊总统面临着来自国内商业利益和外部德国压力的双重夹击,几家与潜在对日贸易相关的石油、钢铁巨头代表,刚刚结束了与国务卿兰辛的会面,他们带来了充满诱惑力的订单前景,也表达了对于政府干预“自由商业行为”的不满。

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德国驻美大使也递交了一份措辞严厉的照会,明确表达了柏林对任何形式对日战略物资援助的“严重关切”和“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权利”的强硬立场。

“德国人这是在威胁我们!”一位倾向于对日贸易的内阁成员愤愤不平。

“但他们有这个实力威胁。”另一位顾问冷静地指出,“他们在欧洲的优势是压倒性的,他们的‘天鸢’轰炸机据说能飞到纽约(此为夸大,但是也反映了当时各国对‘天鸢’的恐惧),为了日本,去冒与德国直接对抗的风险,这值得吗?而且,国内民众绝不会支持我们为了日本卷入战争。”

兰辛国务卿向威尔逊总结道:“总统先生,情况很微妙,德国的反应比我们预想的更激烈、更迅速,他们显然在密切关注此事。”

“如果我们执意进行大规模交易,很可能导致与柏林关系的严重恶化,甚至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后果,但完全拒绝日本,又会让我们失去一个潜在的、牵制德国的远东力量,并且得罪国内的商业利益。”

威尔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理想主义在欧洲碰壁后,变得更加现实,他既不想被德国牵着鼻子走,也不愿为了遥远的日本而将美国置于危险的境地。

“我们需要一种……更隐蔽、更有限度的方式。”威尔逊最终做出了决定,“公开的、政府层面的大型交易暂时不予批准,但是,不禁止私人商业实体,在完全自负风险的前提下,与日本进行‘非战略性’或‘低敏感性’的物资贸易,并且规模必须受到‘非官方’的监控和限制。”

“同时,国务院要继续与柏林沟通,澄清我们的立场,强调这是正常的商业活动,不代表美国政府的政治倾向,并试探德国人所能接受的底线。”

这是一种典型的、模糊的骑墙策略,它既没有完全满足日本的渴望,也没有彻底激怒德国,试图在夹缝中为美国保留最大的灵活性和利益,但对于急需资源的日本而言,这种有限度的、偷偷摸摸的交易,无疑是杯水车薪。

1918年11月30日,日本东京,军部地下指挥中心。

寺内首相和军部高层看着情报部门送来的关于美国态度转向谨慎、以及德国施加的强大外交和军事压力的报告,脸色都异常难看。

“美国人退缩了!”陆军大臣咬牙切齿,“在德国人的恫吓下,他们就像受惊的兔子!”

“我们得到的承诺,只剩下一些零散的、通过复杂渠道的、价格高得离谱的少量物资!”海军军令部长一拳砸在桌子上,“这根本不足以维持舰队正常的训练消耗!”

绝望的气氛在室内蔓延。德国的封锁和制裁像一道不断收紧的铁箍,而原本视为救命稻草的美国,也因为德国的压力而变得犹豫不决。

“难道天照大神真的要抛弃她的子民了吗?”一位年长的枢密院顾问喃喃道。

“不!我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寺内首相猛地站起身,眼中布满了血丝,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厉取代了之前的沮丧,“既然正常的渠道受阻,那就用非常规的手段!”

他下达了新的、更为激进的指令:

“命令海军,加大破交战的力度!不仅仅针对德国船只,所有疑似向德国控制区或其盟友运输物资的中立国船只,都要列入潜在目标!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封锁日本是要付出代价的!”

“启动‘特别采购计划’!”他看向负责秘密战线的官员,“动用一切手段,包括走私、贿赂、甚至……海盗行为,从东南亚、荷属东印度,乃至澳大利亚,不计成本地获取我们需要的资源!帝国储备的黄金,该派上用场了!”

“加强对苏俄远东地区的渗透!”他最后补充道,“如果无法从海上获得,那就从陆上想办法!红军同样缺乏物资,但他们控制着西伯利亚的资源!看看能不能找到‘合作’的可能,哪怕是与魔鬼暂时握手!”

此时的日本帝国,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正逐渐被逼向一个更加危险和不可预测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