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帝国再临:我的1915 > 第41章 帝国日冕——同盟君主的一日

七月的阳光炙烤着欧洲,战争的天平以前所未有的幅度向着同盟国倾斜。

在这历史性的时刻,主宰着中欧及其盟国的皇帝与国王们,在他们华丽的宫殿或前线的指挥部里,度过了意义非凡的一天。

他们的决策、情绪与日常,共同编织着帝国的现在与未来。

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林晓)的清晨,开始得比绝大多数臣民都要早。

清晨五点,当柏林天空刚泛起鱼肚白时,他已经完成了简单的洗漱,并用意志力克服了左臂的不便,自己穿好了那身熟悉的元帅军服——这几乎成了他穿越以来养成的唯一“普鲁士”习惯,与其说是仪式感,不如说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所处的身份和责任。

在他的私人书房,长条桌上早已铺满了最新的军事地图和情报汇总。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浓香和纸张、墨水的气息。

汉斯·伯格少尉如同精准的瑞士钟表,静立一旁,随时准备递上文件或记录命令。

“阿拉斯包围圈内的敌军投降了多少?”林晓的目光没有离开西线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箭头和部队符号。

“截至昨夜,已有超过十五万英法官兵放下武器,陛下。清理残敌的行动仍在继续,预计最终战俘数字将超过二十万。”

汉斯流畅地回答,“古德里安元帅请示,装甲部队是否需要休整补充,还是立即投入下一阶段进攻?”

“告诉古德里安,他的小伙子们干得漂亮,优先补充战损和技术维修,但要保持进攻态势,下一步目标不是巴黎,而是分割!我要他像解剖教科书一样,把剩余的英法联军切成互不相连的碎块!”林晓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亚眠方向。

他快速翻阅着其他报告:意大利战线已基本停止大规模军事行动,和谈使节正在瑞士秘密接触;

日本通过瑞典传来的密电,措辞暧昧但意图明显;

美国方面的舆论监测显示,孤立主义情绪依旧高涨… “给东京回电,”他沉吟片刻,

“表示帝国欢迎任何基于相互尊重和现实利益的合作。可以暗示,帝国对太平洋岛屿的关注度远低于欧洲事务。具体条件,让外交部的专业人士去谈。”

“通知总参谋部,制定一份向奥斯曼帝国增派军事顾问和技术援助的计划,重点是帮助他们稳固高加索战线,但…要委婉地提醒恩维尔帕夏,暂缓对苏伊士的大规模进攻。”

“还有,罗马尼亚的石油和粮食运输必须优先保障,可以考虑用我们俘获的部分英法重装备与他们交换,安抚一下他们。”

他的指令清晰而迅速,仿佛脑海中有一张清晰的战略蓝图,现代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历史宏观视角,让他能在这场复杂的多线博弈中显得游刃有余。

处理完紧急军务,他的早餐只是一杯咖啡和几片黑面包,简单得让宫廷厨师长感到沮丧。

上午,他照例召见了“未来技术委员会”的负责人,听取了关于“狼王”重型坦克和“鬣狗”轻型坦克的初步设计进展,以及“金雕”战斗机量产遇到的引擎瓶颈问题。

他再次强调了无线电小型化和机载通讯的重要性,甚至随手画了一个粗略的“陀螺仪稳定器”的概念草图,希望能提高坦克行进间射击的精度,把工程师们看得又是一头雾水又不敢不深究。

这就是德意志帝国皇帝的一天之始:半个现代cEo,半个总参谋长,偶尔客串一下超越时代的工程师,唯独不像一个传统的君主。

唯有在偶尔瞥见镜中那撇翘胡子和冷峻眼神时,他才会恍惚一下,意识到自己正扮演着何等不可思议的角色。

与此同时,在罗马尼亚王国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国王斐迪南一世的早晨则充满了另一种情绪。

阳光透过华丽的窗帘,照亮了装饰奢华却略显浮躁的宫殿。

斐迪南一世的心情是复杂而微妙的。一方面,他为加入同盟国后,德国在西线取得的史诗性胜利而感到庆幸,这证明他押注押对了。

来自德国的军事顾问团正在帮助整编训练罗马尼亚军队,德国的工业品也开始流入,更重要的是,特兰西瓦尼亚的归属问题似乎已经胜券在握。

但另一方面,强大的邻居带来的不仅是保护,还有压力。

德国的胜利太具压倒性,以至于布加勒斯特宫廷内部开始弥漫一种担忧:罗马尼亚是否会从合作伙伴,彻底沦为柏林的经济附庸和卫星国?德国对罗马尼亚石油和粮食的渴求是如此**裸,谈判条件日趋强硬。

“陛下,德国代表团再次催促我们增加石油出口配额,并要求我们派兵前往东线,接替部分德军防御阵地,以便他们能抽调更多兵力前往西线。”首相带来最新的消息。

斐迪南一世皱着眉头,手指敲打着桌面。“答应他们增加石油和粮食供应,价格…可以再谈,但出兵东线…暂时婉拒,告诉我们的人,部队整训尚未完成,贸然投入对俄军残部的清剿作战恐有风险。”

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平衡,既要满足强邻的要求,又要尽量避免损耗本国实力,并在可能的未来瓜分中为罗马尼亚争取更多利益。

他的早餐桌上摆满了本地美食,但他食不知味,他一天的工作重心,就是周旋于德国和奥匈的外交官之间,试图在同盟国内部为罗马尼亚争取更有利的地位,同时密切关注着俄国内战的走向,盘算着是否还能从中分一杯羹。

对于这位来自霍亨索伦家族旁系的国王来说,这是一场如履薄冰的冒险。

奥匈帝国皇帝卡尔一世的一天,则在希望与沉重的交织中开始。

年轻的皇帝享受着来自意大利战线的胜利荣耀,这极大地巩固了他本不稳固的地位。

维也纳的报纸将他与欧根亲王相提并论,称他是带领帝国走向复兴的明君。

然而,只有他自己知道帝国的痼疾有多深,早晨的政务会议上,来自匈牙利、奥地利、波西米亚等各地的报告,除了军事胜利,更多是层出不穷的民族矛盾、物资短缺、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扯皮。

“匈牙利议会再次拒绝批准向奥地利增调粮食的计划…”

“波西米亚的捷克人议员抗议在军队中强制使用德语命令…”

“克罗地亚代表团要求更大的自治权…”

卡尔一世感到一阵疲惫,他在前线取得的军事胜利,似乎并未能有效转化为整合这个庞大而松散帝国的力量。

他一方面依赖德国的力量取得胜利,另一方面又对德国的影响力深入帝国肌理感到不安。

他怀揣着通过秘密渠道与法国媾和的梦想(“茜茜计划”的雏形或许已在他心中萌芽),但德国如今的绝对强势,使得任何单独媾和的想法都显得极其危险和不切实际。

他的一天,是在处理无尽的内部纠纷、安抚各方势力、以及努力从德国那里为奥匈争取更多战利品(尤其是意大利的领土)中度过的。

他或许是一位比其前辈更有抱负和同情心的君主,但他继承的,是一个几乎无法驾驭的帝国遗产,胜利的香槟,品尝起来也带着一丝苦涩。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五世,这位年老而近乎傀儡的君主,他的一天更像是一种仪式,真正的权力掌握在青年土耳其党三巨头(尤其是恩维尔帕夏)手中。

他的清晨多在祈祷中开始,战争对这个古老帝国的消耗是巨大的。

虽然德国取得了辉煌胜利,但奥斯曼军队在各条战线——高加索、美索不达米亚、巴勒斯坦——依然处境艰难,伤亡惨重,后勤濒临崩溃。

恩维尔帕夏会准时前来觐见,汇报战况(通常是经过美化的),并请求苏丹批准一系列法令,更多的是为了程序的合法性。

“尊贵的苏丹,德意志帝国伟大的胜利证明了安拉站在我们一方!我们的军队在高加索继续挺进,俄国的崩溃指日可待!我们急需柏林提供更多的贷款、武器和弹药…”

穆罕默德五世通常只是默默地听着,偶尔点头表示同意,他无法改变青年土耳其党人的激进政策,也无法真正改善帝国的困境。

他对德国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是唯一的救命稻草,又是导致帝国更深地卷入现代战争漩涡、并对其产生严重依赖的推手。

他的一天,是在深宫中度过的,与外界隔绝,更多地象征着帝国的传统与延续,而非真正的权力,帝国的命运,早已不在托普卡帕皇宫的掌握之中。

相比之下,保加利亚沙皇斐迪南一世的心情要简单得多,这位号称“狐狸”的君主,善于审时度势。

加入同盟国后,保加利亚军队在马其顿和塞尔利亚的战线上表现出色,成功收复了失地,实现了民族目标。

他的早晨常常是在花园里散步时开始的。他密切关注着西线的战局,对德国的胜利感到满意,因为这确保了他的战利品不会得而复失。

他不需要像罗马尼亚那样焦虑,因为保加利亚的目标相对有限且已基本达成;他也不像奥匈那样背负沉重包袱。

他巧妙地利用同盟国的胜利,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保加利亚的地位和利益。

他的一天,更多的是在享受胜利果实,盘算着如何在战后和平会议上确保自己的收获,并小心翼翼地维持与柏林和维也纳的良好关系。他是同盟国中相对低调但心满意足的参与者。

当夜幕降临欧洲各大首都时,威廉皇帝(林晓)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公务。

他独自站在无忧宫宽阔的阳台上,眺望着柏林城的万家灯火。

汉斯·伯格悄无声息地送来一杯红酒,然后安静地退到阴影中。

林晓的脑海中,回放着这一天从各方汇聚而来的信息:西线的巨大胜利、意大利的屈服、日本的试探、罗马尼亚的谨慎、奥匈的内部麻烦、奥斯曼的挣扎、保加利亚的满足…

他掌控着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德意志战争机器,距离最终的、彻底的胜利似乎只有一步之遥。

他改变了历史,避免了德国原有的悲惨命运。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权力感油然而生。

但与此同时,一种更深沉的孤独和责任感也悄然浮现。

他一手塑造的这个强大的中欧同盟,内部充满了裂痕和矛盾:奥匈的民族问题、奥斯曼的激进、罗马尼亚的野心、保加利亚的精明…甚至德国国内,容克贵族、新兴工业巨头、社会民主党、军队内部的不同派系…都需要他去平衡和驾驭。

战后的世界格局将彻底改变,英国和法国的复仇种子已然埋下,美国的孤立主义能持续多久?

东方的俄国混乱将走向何方?日本递来的橄榄枝是福是祸?

他抿了一口酒,目光变得深邃。皇帝的冠冕光芒万丈,但其重量,也只有戴冠者自己才能体会。

他不仅赢得了战争,更接手了一个庞大、复杂、充满机遇也暗藏危机的帝国联盟。他的工作,远未结束,或许才刚刚开始。

“汉斯。”他忽然开口。 “陛下?”阴影中的副官立刻上前。

“记录:明日召见工业部和财政部部长。我们需要开始详细规划战后经济转型和中欧关税同盟的具体章程了,战争…就快结束了,但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是,陛下!”汉斯虽然对皇帝跳跃性的思维已有些习惯,但听到“战争就快结束”时,心头仍不禁一震,迅速拿出随身笔记本记录下来。

夜空下,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和他的副官,一明一暗,构成了这个崛起帝国巅峰的剪影,而欧洲的命运,正牢牢握在他们的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