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 > 第49章 阻力实验

我用现代知识颠覆修真界 第49章 阻力实验

作者:浅梦吟秋月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7 05:23:06

清晨的阳光透过矿洞顶部的裂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斑。程明站在新搭建的实验台旁,看着五名弟子围着三张石桌好奇地打转。石桌上摆着三个一模一样的陶缸,分别装着清水、粘稠的灵液和空无一物 —— 代表三种介质:水、灵液与空气。每个陶缸旁都放着十根打磨光滑的杨木棍,棍身刻着均匀的刻度,末端系着红色绸带。

“今日学阻力。” 程明拿起一根木棍,在空气中随意挥动,绸带轻轻飘动,“你们每天挥剑、走路、甚至呼吸,都在对抗阻力。格物学要做的,就是找到这看不见的力的规律。”

王铁搓着粗糙的手掌,铁匠之子的他对 “力” 有着天然的敏感:“程先生,阻力就是挡着咱们使劲的东西?就像拉风箱时风的反劲儿?” 他去年帮父亲拉风箱时,胳膊被那股无形的阻力磨出了厚厚的茧子。

“正是。” 程明赞许点头,将木棍垂直插入水缸,红色绸带在水面漂浮,“现在,每个人用相同的力气,让木棍从缸底匀速升到水面,记录所用时间和感受。”

五名弟子立刻行动起来。王铁性子最急,握住木棍猛地向上提,水花四溅中,他却 “咦” 了一声:“不对劲!看着水软乎乎的,提起来咋这么沉?” 他的脸憋得通红,木棍在水中摇摇晃晃,绸带歪斜着划出不规则的弧线。

林芽则细心得多。药童出身的她习惯了搅拌药汁,双手平稳发力,木棍垂直上升,绸带始终保持水平:“先生,水好像在推木棍侧面,速度快的时候,推力更明显。” 她盯着木棍上的刻度,认真记下 “从缸底到水面,用时三息”。

沉默的石 miners 石冬跪在水缸前,额头几乎贴到缸沿。他的手指贴着木棍表面,感受着水流划过的触感:“不同深度阻力不一样,缸底的水更‘稠’。” 矿工后裔对介质密度的变化有着惊人的直觉,这是常年在矿井中搬运矿石练出的本领。

程明在石板上记录数据时,注意到少女苏巧正盯着水面的波纹发呆。她的木棍悬在水中一动不动,纤细的手指在刻度上轻轻点动:“先生,要是木棍斜着会不会省力?” 她试着将木棍倾斜 30 度,果然发现上升速度快了些,绸带的飘动幅度也小了。

最后动手的是书生周砚。他没有立刻提木棍,而是先在纸上画了个水缸的剖面图,标注出深度和木棍长度,才慢条斯理地操作。当木棍升到水面时,他推了推不存在的眼镜:“水的阻力与速度有关,越快阻力越大,符合昨日学的二次函数特征。” 虽然还没完全掌握数学公式,但他已经开始尝试用理论解释现象。

第一轮实验结束,程明将石板上的数据圈出重点:“王铁用时两息但轨迹歪斜,因为发力过猛导致阻力剧增;林芽匀速上升用时三息,阻力稳定;苏巧倾斜角度省力,说明接触面积影响阻力大小。” 他用木炭在石板上画了个流线型:“物体与介质接触的面积越小,形状越光滑,阻力就越小。”

“就像鱼!” 林芽突然拍手,“我在药池见过锦鲤,身子圆溜溜的游得最快,扁平的鲫鱼就慢得多!” 她常年帮丹房换水,对水中生物的习性了如指掌。

程明笑着点头,指向第二个装着粘稠灵液的陶缸。这缸灵液是用灵泉活水加入茯苓粉熬制的,密度是清水的三倍,表面泛着淡淡的灵光。“现在试试这个,注意感受阻力变化。”

这次弟子们都谨慎起来。王铁深吸一口气,缓缓向上提木棍,刚移动半尺就额头冒汗:“乖乖!这玩意儿比泥浆还粘!” 木棍周围的灵液形成漩涡,将绸带紧紧裹在棍身上,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往下拽。

石冬的嘴唇抿成一条直线。他的木棍上升速度最慢,却最稳定,指尖传来的阻力让他想起在矿洞搬运粘稠的矿浆:“灵液会‘粘’着木棍,速度慢的时候阻力小,快了就像被粘住。” 他发现当木棍静止时,灵液会慢慢包裹住棍身,形成一层薄膜。

苏巧尝试了不同的倾斜角度,最终发现 45 度时最省力:“接触面积小了一半,阻力也少了一半。” 她的手指在木棍刻度上快速计算,很快得出了近似的比例关系。周砚则专注于记录不同深度的阻力差异,发现灵液的阻力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长,这与清水的规律截然不同。

最后是空缸里的 “空气实验”。弟子们挥动木棍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绸带只是轻轻飘动。周砚突然提出疑问:“先生,空气阻力既然这么小,为何飞剑要做成流线型?直接用方形铁块不是更坚固吗?” 这个问题让其他弟子也好奇起来,他们见过的飞剑无一例外都是狭长锋利的形状。

程明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王铁用相同的力气,分别挥动扁平的木板和圆柱形木棍:“感受两者的差别。” 王铁挥动木板时,手臂被空气推得微微震颤,而木棍则顺滑得多。“空气阻力虽小,但飞剑速度极快,根据公式,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速度达到百丈每秒时,空气阻力会变得极其恐怖。”

他在石板上画出飞剑的横截面:“流线型能让空气沿着表面流动,减少漩涡产生。就像苏巧倾斜木棍省力的道理,接触面积小了,阻力自然减小。” 程明拿起两根木棍,一根削成流线型,一根保持方形,让两人同时挥动:“你们看,流线型的木棍绸带飘动幅度更小,说明阻力确实更小。”

实验进行到午时,矿洞外传来送饭的铃铛声,洛清羽提着食盒走进来,看到石桌上的陶缸忍不住笑:“我就说灵泉的水少了半缸,原来是被你们拿去做实验了。” 她放下食盒,看到石板上的阻力公式,眼睛亮了起来,“这就是你说的‘流体力学’?”

“正是。” 程明给她讲解实验结果,“灵液的阻力比水大,因为密度和粘度更高;空气阻力虽小,但速度快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忽略。这些规律不仅适用于木棍,对飞剑、法术甚至身法都同样重要。”

周砚突然放下筷子,在纸上画出飞剑飞行的轨迹:“如果知道飞剑的形状和速度,就能用公式算出阻力,进而优化飞行姿态?” 他想起宗门典籍里记载的 “御风诀”,总说要 “顺天势而行”,现在才明白所谓的 “天势” 就是空气流动的规律。

王铁拍着大腿:“我爹打造农具时总说‘方柄费力气’,原来也是阻力的道理!下次我让他把锄头柄做成圆的,再打磨光滑些!” 格物学的原理突然与他熟悉的铁匠活联系起来,让他对枯燥的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

苏巧则盯着灵液缸里的漩涡发呆:“法术是不是也有阻力?比如释放火球术时,周围的灵气会形成阻力,影响火球的速度和射程?” 她从小跟着绣娘母亲做活,对丝线穿过布料的阻力感受深刻,很自然地联想到法术与灵气的互动。

程明欣慰地看着弟子们的讨论。从最初对数学的困惑,到现在能主动将实验原理与生活、修真联系起来,这些无灵根的杂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格物学。他知道,阻力实验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复杂的力学、声学、光学实验等着他们。

夕阳西下时,弟子们整理实验数据,石板上的公式和图表已经密密麻麻。王铁将打磨光滑的木棍捆成一束,打算带回铁匠铺做进一步研究;林芽采集了不同浓度的灵液样本,想看看阻力与灵力浓度的关系;苏巧则开始设计更符合流线型的木剑模型。

躲在暗处的监视者将这一切记录在玉简上,其中 “飞剑阻力公式” 和 “流线型优化” 的字样被特别标注。当玉简送到宗主凌霄子手中时,老宗主摩挲着光滑的玉简边缘,看着窗外夕阳下的格物院方向,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矿洞内,程明收起最后一块石板,看着弟子们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些被宗门视为 “废物” 的年轻人,正在用格物学的钥匙打开新世界的大门。阻力实验不仅教会了他们力学原理,更让他们明白:即使没有灵根,也能通过理解规律、优化方法,在这个修真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

夜风吹进矿洞,带来灵草的清香。程明望着石壁上 “格物三公理” 的刻字,手指轻轻拂过 “数度可测” 四个字。他知道,传统势力的阻力远比实验中的阻力更顽固,但只要像优化流线型那样找到正确的方法,格物学的种子终将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明天,他们将开始研究更复杂的 “浮力实验”,探索物体在灵液中漂浮的奥秘。而这一切,都将为未来解析灵气驱动的飞行法器、优化法术释放效率打下基础。格物院的灯光在夜色中亮了很久,像一颗在黑暗中坚持燃烧的火种,照亮了无灵根者的希望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