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灶王爷的赊账簿 > 第95章 老槐树的年轮

灶王爷的赊账簿 第95章 老槐树的年轮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0:52

村头的老槐树又落了层叶,金黄的叶子铺在树根下,像给老树盖了层绒毯。豆宝踩着落叶绕树转了三圈,仰头看它的枝桠——最高的那根快够着云了,枝杈间还架着个旧鸟窝,是去年麻雀搭的,风吹过,窝边的干草簌簌地响。

“这树啊,比你太爷爷还大。”沈爷爷拄着拐杖过来,手指敲了敲树干,发出“咚咚”的闷响,“我小时候爬树掏鸟蛋,从这根枝桠摔下来,磕掉半颗牙,现在笑起来还漏风。”他指着树干上一道歪歪扭扭的刻痕,“这是我爹刻的,那年我满六岁,他说‘给树做个记号,看你俩谁长得快’。”

豆宝凑过去摸那刻痕,深深浅浅的,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树干上还有好多新的刻痕,有的是歪歪扭扭的名字,有的是小小的五角星,都是村里孩子留下的。她忽然发现自己去年刻的“豆”字,已经被树皮慢慢包了起来,笔画边缘泛着浅绿。

“树也会长大啊。”她小声说。

“可不是嘛。”沈爷爷往树根处撒了把小米——这是给过冬的麻雀留的,“它的年轮一年长一圈,就像咱过日子,一天一天攒起来,才有了这么粗的腰。”他蹲下身,扒开树根处的落叶,露出块青石板,“你看这石头,是当年你太爷爷垫的,怕雨水泡烂树根。”

石板上长满了青苔,抠都抠不掉,像长在了树身上。豆宝想起春天时,这树下总围满了人:王婶在这儿择菜,李伯在这儿修农具,孩子们在这儿玩“老鹰捉小鸡”,连张奶奶的竹椅都常摆在树荫下,她说“这树的影子比凉棚还舒服”。

“前儿刮大风,我还担心它被吹倒呢。”娘提着竹篮过来,里面是刚蒸的玉米饼,“结果第二天来看,它反倒把歪了的枝桠挺得更直了。”她往沈爷爷手里塞了块饼,“您尝尝,新收的玉米磨的面。”

沈爷爷咬了口饼,饼渣掉在落叶上,引来几只麻雀啄食。“这树啊,经得住折腾。”他望着树冠,“大旱那年,别的树都蔫了,就它还挂着半树叶子;洪水那会儿,水都淹到树腰了,它也没倒。”

豆宝忽然想起去年夏天,暴雨下了三天三夜,她看见爹和几个叔叔扛着竹竿来撑树,怕它被狂风刮折。竹竿绑在最粗的枝桠上,像给老树拄了拐杖,爹说:“这树护了咱村几十年,咱也得护着它。”

“你娘嫁给你爹那年,还在这树上挂过红绸呢。”沈爷爷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红绸飘在风里,像朵大红花,你爹站在树下,脸比红绸还红。”

豆宝想象着那画面,忍不住笑出声。娘的脸“腾”地红了,往沈爷爷胳膊上拍了一下:“您又说这些老掉牙的事。”

正说着,石头和丫蛋抱着皮球跑过来,看见豆宝就喊:“豆宝姐,快来玩!”皮球撞在树干上,弹回来,沾了层金黄的叶子,像个毛茸茸的球。

“轻点,别撞着树。”娘叮嘱道。

石头吐了吐舌头,抱着球往远处跑,丫蛋却留下来,从兜里掏出颗玻璃弹珠,小心翼翼地埋在树根下:“我把最亮的弹珠埋在这儿,明年会长出弹珠树不?”

“傻丫头,”沈爷爷笑着摸她的头,“树长不出弹珠,却能长出阴凉,长出鸟窝,长出咱村的念想。”

日头爬到头顶时,树下渐渐热闹起来。王婶端着针线笸箩来纳鞋底,李伯扛着锄头路过,坐在石头上抽袋烟,连张奶奶都被儿子扶着来晒太阳,手里还攥着个布包,里面是给麻雀准备的碎米。

豆宝靠在树干上,听着大人们拉家常,看着孩子们在落叶堆里打滚,忽然觉得这老槐树像位慈祥的老人,把一村人的日子都搂在怀里。它的年轮里藏着多少故事啊:有太爷爷垫石板的疼惜,有沈爷爷掏鸟蛋的顽皮,有爹娘挂红绸的欢喜,还有她和伙伴们刻下的名字和梦想。

风又吹过,落叶簌簌落下,像老树在轻轻点头。豆宝摸了摸树干上自己刻的“豆”字,感觉树皮的温度透过指尖传过来,暖烘烘的。她知道,等明年春天,这里又会冒出新绿,枝桠会伸得更长,而树下的故事,还会像年轮一样,一圈圈往下长,长在阳光里,长在风里,长在每个寻常又温暖的日子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