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灶王爷的赊账簿 > 第9章 账簿新生

灶王爷的赊账簿 第9章 账簿新生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0:52

清明这天,西街飘着细雨,打在豆腐坊的青瓦上淅淅沥沥。我蹲在灶台前整理账本,指尖拂过灶王府库的烫金封面——这册赊账簿陪了我们快一年,纸页边缘已磨出毛边,却比初见时更初见,像吸足了烟火气的老豆腐。

三妮,你看我寻着啥了!赵铁柱举着个油纸包从巷口跑进来,裤脚沾着泥,从老栓头坟前捡的,油纸都烂成筛子了。

油纸包里裹着本线装册子,纸页黄得透亮,封皮写着栓记糖瓜账。翻开第一页,墨迹洇染的字迹里夹着根干稻草,和去年坟头长的那丛一个模样。最末页记着笔怪账:灶王爷,赊糖瓜百斤,以余生守井相抵,落款日期,正是老栓头去世那天。

原来栓叔守着老井,是在给灶王爷还账。我摸着纸页上的褶皱,突然发现这册子的纸纹,竟和我们的赊账簿一模一样。

赵铁柱突然指着灶台:三妮你看!灶王爷画像旁的铜铃铛不知何时缠上了根红绳,绳头系着枚铜钱——正是刻着豆香传家的那枚,此刻正随着穿堂风轻轻转,在账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正说着,张少爷撑着油纸伞来了,伞面上绣着朵莲花,正是青铜模子的纹样。杨姑娘,他从怀里掏出个木盒,我爹临终前说,这东西该还给王家。

木盒里装着枚玉印,印文是王记豆腐坊,印泥槽里还残留着暗红色,像三百年前的血迹。我刚把玉印往赊账簿上盖,印泥竟慢慢晕开,在空白页上显出行新字:旧账已清,新账待记。

这是...我突然明白,所谓赊账,从不是催债的枷锁,是让日子连着日子的绳。

当天午后,西街的人都聚到了老井边。刘半仙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扎的纸人——有王记豆腐坊的老掌柜,有刘寡妇,还有老栓头,个个眉眼含笑。今日清明,该让老辈们看看现在的西街。他往井里撒了把炒黄豆,这是灶王爷爱吃的,算老朽赊的,用明年的好收成还。

赵铁柱扛着块新凿的青石板,上面刻着百家账三个大字。县太爷说,以后西街的红白喜事、柴米油盐,都记在这上面。他摸着石板上的刻痕,就像咱的赊账簿,欠的是情分,还的是人心。

爹蹲在井边,用新磨的豆浆祭井,浆水落入水面,竟浮起层金沫。你奶奶说过,他声音发颤,井水生万物,账本记人心,只要这口井还在,咱西街的日子就断不了。

我把那册栓记糖瓜账放进木盒,和玉印并排摆着,再塞进老井壁的砖缝里。砖石合拢时,听见里面传来声,像老栓头的铜铃铛在响。赊账簿突然自己翻过页,新添的字迹带着潮气:清明祭祖,账承人心。

傍晚收摊时,细雨停了。夕阳透过云层照在豆腐坊的窗棂上,把灶台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个张开双臂的人。赵铁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里面是对银锁,锁身上刻着和两个字。

我娘打的,他挠着头傻笑,说等咱有了娃,就用这锁锁住福气,像锁住账本上的好日子。

我刚要接,锁链突然滑开,掉在赊账簿上。两瓣锁片拼在一起,正好盖住灶王府库四个字,露出底下的新字——是我今早偷偷写的西街人家。

远处传来卖花的吆喝声,带着新摘的桃花香。爹在灶台前哼着小调,正给明早的豆浆泡豆子,石磨转得响,像在应和着什么。我摸着腕上的银镯子,铃铛轻轻晃,突然想给账本添笔新账:西街百家,赊岁月安稳,以年年豆香偿还。

灶王爷画像上的眼睛,在暮色里仿佛亮了亮。谁也没注意到,那册赊账簿的最后一页,悄悄长出了点青苔,像老井壁上的那样,带着生生不息的气。

(第九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