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灶王爷的赊账簿 > 第11章 豆苗破土

灶王爷的赊账簿 第11章 豆苗破土

作者:用户68616352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07 05:10:52

开春第一犁的日子,西街的泥土泛着腥甜。我蹲在豆腐坊后园翻地,指尖掐着颗刚发芽的豆种——这是去年冬至埋在灶台下的,按秘谱上说,灶火暖根,春土生芽,如今果然顶破了地皮,嫩白的芽尖上还沾着灶灰。

三妮,你看这玩意儿!赵铁柱扛着副新做的木犁从巷口走来,犁头锃亮,犁杆上缠着圈红绳,正是去年除夕井台上捡的那根。他把犁往地上一杵,张少爷家的牛棚塌了,说借咱的地试新犁,算他赊的,秋后送两捆新麦秸还。

我刚要笑他把谁都往账本上拉,后园的篱笆突然响了声。刘半仙钻了进来,手里举着个竹筛,筛子里摊着层细土:老朽算到今日宜下种,特来送灶心土他往豆种旁撒了把土,这是从灶王爷画像后刮的,能让豆苗长得比赵铁柱还壮!

正说着,赵婶抱着个襁褓从篱笆外探出头,襁褓里的娃娃哭得正欢:三妮,给娃取个名呗?这是她刚添的小孙子,眉眼长得像颗圆豆子。我摸着娃娃软乎乎的脸蛋,突然看见他手腕上戴着个红布包,拆开一看,是颗红豆串的绳——正是当年井里捞的那批铜钱熔的,赵铁柱特意请银匠打成了豆粒模样。

豆宝我笑着说,愿他像咱西街的豆子,落地就能生根。

赵婶刚要道谢,张少爷赶着牛车来了,车上装着半车新制的豆腐模子,每个模子底都刻着个字。杨姑娘,他跳下车时差点绊倒,我爹说这些模子算送的,不算赊账——西街人哪能总提欠还?

爹从豆腐坊出来,手里捧着个陶盆,盆里养着株豆苗,茎秆上缠着圈细铜丝,正是老栓头那串铃铛拆下来的。你奶奶说过,他指着豆苗,豆子记恩,你对它好,它就结满荚回报你。

当天午后,西街的人都来后园帮忙下种。张少爷扶犁,赵铁柱牵牛,刘半仙蹲在田埂上念叨土神保佑,赵婶抱着豆宝给大家递水,娃娃的笑声混着牛铃响,倒像是支春播的调子。我往土里埋豆种时,发现去年埋的那粒已经长出了须根,盘根错节地缠着块小铜片——是西街人家账本上掉下来的铜扣,不知何时钻进了土里。

三妮你看!赵铁柱突然指着田垄,刚种下的豆种旁,不知何时冒出了串细小的脚印,像老鼠又像松鼠,是老井里的精怪来帮忙了?

刘半仙突然掏出罗盘,指针竟围着豆苗打转:这是...地脉兴旺的兆头!他往土里插了根竹签,老朽算着,今年的豆子能长到齐腰高,结的豆荚能装满三车!

日头偏西时,后园的地已种满了豆种。爹从灶房端来盆新磨的豆浆,大家围着田埂蹲成圈,你一口我一口地喝,豆香混着泥土气,像极了奶奶说过的日子该有的味道。张少爷突然指着豆腐坊的方向:你们看!

夕阳下,豆腐坊的烟囱正冒着笔直的烟,烟柱顶端散开,竟像朵盛开的莲花——和青铜模子刻的一模一样。炊烟飘过老井,飘过城隍庙,飘过西街的青石板路,把各家屋顶的瓦片都染成了暖金色。

我摸着兜里的赊账簿,这阵子它安静得很,纸页上只添了笔新账:西街百家,赊春种一粒,以秋收万颗偿还。字迹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个小小的指印,像豆宝刚印上去的。

赵铁柱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双绣着豆苗的虎头鞋,针脚歪歪扭扭的:我娘纳的,说等豆宝会走了,就让他踩着这鞋来豆腐坊学磨豆浆。

我笑着接过,鞋底的布纹里还沾着点灶心土。远处传来归鸟的啼声,混着牛铃和孩童的笑,还有豆苗破土的细微声响。灶王爷画像旁的铜铃铛轻轻晃,阳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账本上投下片晃动的光斑,像极了田垄上跳动的火苗。

谁也没注意到,后园最角落的豆种旁,悄悄冒出了片嫩绿的叶子,叶尖上顶着颗细小的露珠,露珠里映着整个西街的影子——有豆腐坊的炊烟,有老井的水波,有青石板路上的脚印,还有无数双捧着豆荚的手,在春风里轻轻摇晃。

(第十一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