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89章 初见岐伯,草药试心

古人的智慧 第89章 初见岐伯,草药试心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89章:初见岐伯,草药试心

雾气像一层薄纱,随着风势缓缓流动,将林中的光影切割得支离破碎。轩辕握紧了腰间的石刀,掌心微微出汗——方才在迷雾中辨认星辰方位时,他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注视着自己,那种感觉不似猛兽的贪婪,反倒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直到雾气渐散,那个背对着他的身影出现在前方的斜坡上,他才松了口气,却又立刻提起了心。

那身影半蹲着,正专注地用一根骨制小铲挖着什么,背上的竹篓里已经装了小半篓草药,叶片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在透过枝叶洒下的阳光里闪着细碎的光。轩辕放轻脚步,生怕惊扰了对方,可脚下踩着的枯枝还是发出了“咔嚓”一声轻响。

身影猛地转过身来。

轩辕的呼吸不由得一滞。那是个中年男子,身形挺拔,虽然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麻布衣衫,袖口和裤脚都磨出了毛边,却收拾得干净利落。他的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额前,肤色是常年日晒雨淋的健康古铜色,唯有一双眼睛,亮得惊人,像是藏着星辰,目光扫过来时,带着一种洞彻人心的锐利,却又并不让人觉得冒犯。

“你是何人?为何闯入迷雾林?”男子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像是山涧清泉敲击在岩石上,清晰而沉稳。

轩辕定了定神,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忙上前一步,拱手行礼:“晚辈轩辕,来自有熊国。听闻终南山有岐伯先生,精于医道,懂得生命奥秘,特来寻访,恳请先生指点。”他说得恳切,目光坦诚,没有丝毫隐瞒。

男子闻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只是那双眼睛在他身上多停留了片刻,仿佛在掂量他话里的真假。他缓缓站起身,将骨铲别回腰间,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淡淡道:“我便是岐伯。”

轩辕心中一喜,正要再行礼,却被岐伯抬手止住了。“寻访医道?”岐伯挑了挑眉,语气里听不出喜怒,“医道可不是什么轻巧事,既需辨百草、知药性,更要明人心、懂生死。你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学?”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轩辕心头的热乎劲褪了大半,但他没有退缩,反而挺直了脊背:“晚辈曾在部落中试过用草药和法子救人,知道医道艰难。可正因艰难,才更想求学。我见过族人因疾病痛苦,见过瘟疫夺走性命,我不想再看着他们无助等死。”他的声音有些发紧,那些痛苦的记忆一一浮现在眼前:喝下被污染的水后蜷缩在地的族人,幼弟发烧时通红的脸颊,被毒草误伤的老人痛苦的呻吟……这些画面化作一股力量,让他的眼神愈发坚定。

岐伯静静地听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转身走到旁边一块平整的岩石边,那里不知何时已经摆放着数十种草药,摊开在一片宽大的叶子上,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有叶片圆润厚实的,有茎秆带着细刺的,有开着细碎小白花的,还有根茎呈奇特螺旋状的……大多是轩辕从未见过的种类。

“既然你说自己试过救人,那便先过了这一关再说。”岐伯指了指那些草药,“这里有百种草木,其中有三种能治风寒之症。你若能将它们一一挑出来,我便再与你说后续。”

轩辕闻言,立刻蹲下身仔细查看。他知道,这是岐伯对他的第一重考验。风寒之症在部落里很常见,症状多是咳嗽、发热、浑身发冷,他曾用母亲教的温水擦拭法缓解过幼弟的症状,也试过用几种草药熬汤,虽有效果,却并不精通药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开始一株株辨认。第一种草药叶片呈锯齿状,边缘泛着淡淡的紫色,凑近闻了闻,有股辛辣的气味,让他想起部落里用来驱寒的姜根,只是气味更淡一些。“这株……应是能驱寒的。”他不确定地指了指。

岐伯不置可否,只是示意他继续。

轩辕又拿起一株细长的草药,茎秆中空,叶子像羽毛一样分成数片,揉碎一片叶子,一股清苦的气味弥漫开来,带着些许清凉感。他皱了皱眉,这种气味让他想起治疗眼疾的明叶,却又有所不同。风寒需要驱寒,清凉的草药似乎不太对,他便将这株放到了一边。

接下来的草药种类繁多,有的带着浓郁的香气,有的则散发着腥气,有的根茎粗壮,有的则细如发丝。轩辕一边回忆着自己学过的草药知识,一边结合气味、形态来判断。他想起岐伯的弟子——那位幽谷中的白发老翁曾说过,辨药不仅要看形态,更要知其利弊,不能只看表面。

他拿起一株矮矮的草药,叶片厚实,背面长着白色的绒毛,根部呈淡黄色,折断一根茎,会有黏黏的汁液渗出。“这株……”他犹豫了一下,“我曾在部落附近见过类似的,老人说它能发汗,发汗或可缓解风寒。”

这是第二种。

剩下的草药越来越少,轩辕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已经排除了大部分明显与风寒无关的草药,比如那些一看就带着毒性的、颜色过于鲜艳的,还有一些气味过于浓烈、不似能入药的。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上。这株草只有手指长短,叶片呈圆形,贴地生长,几乎要和周围的苔藓混在一起,若非他看得仔细,根本不会注意到。他小心翼翼地将草连根拔起,根部带着一小团泥土,抖落泥土后,能看到根须上结着几个小小的、像珍珠一样的球状根茎。他将那根茎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微甜的气味传来,让他精神一振。

“这第三种,应是它。”轩辕肯定地说,“我曾听部落里的老妪说过,有一种‘地珠草’,根茎能补气血,风寒之人多气血不足,用它或许能辅助治疗。”

他站起身,看着岐伯,等待着评判。刚才的辨认耗费了他不少心神,后背的衣衫都被汗水浸湿了。

岐伯缓步走过来,先是看了看轩辕挑出的第一株草药,点了点头:“此为紫苏,性温,确能散寒解表,治风寒初起之症,你说得对。”

轩辕心中一喜。

接着,岐伯又看了看第二株:“这是麻黄,发汗之力甚强,风寒重症可用,也算你对了。”

两株都对了!轩辕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最后,岐伯拿起那株带着球状根茎的小草,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突然问道:“你说它能补气血,可有试过?”

轩辕老实摇头:“未曾试过,只是听老妪提及。”

岐伯放下草药,看着轩辕的眼睛,缓缓道:“此草名为‘地不容’,根茎虽有甜味,却性凉,且含有微毒,非但不能补气血,若用量不当,还会让人呕吐腹泻。你挑错了。”

轩辕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心沉了下去。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最后挑的这株草竟然是错的,而且还有毒。“我……”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觉得无话可说,满心的愧疚和失落。

岐伯看着他沮丧的样子,忽然开口:“你可知自己为何会错?”

轩辕低下头:“是我学艺不精,只听传闻,未曾亲证。”

“这只是其一。”岐伯蹲下身,从剩下的草药中拿起一株,递给轩辕,“你看这株,它叫防风,叶子细长,气味微苦,性温,才是治风寒的第三种草药。你刚才只注意到了那些形态特别的,却忽略了这种看似普通的。”

轩辕接过防风,仔细对比着它和自己挑错的地不容,果然发现两者除了叶片都是圆形外,其他地方差异很大,防风的茎秆更直立,气味也更温和。他这才明白,自己刚才太过关注那些有特点的草药,反而漏掉了最关键的。

“医道之中,最忌想当然。”岐伯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严肃,“风寒之症有轻有重,患者体质有强有弱,用药岂能一概而论?紫苏适用于轻症,麻黄适用于重症,防风则能祛风解表,兼顾多种情况。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容易出错。”

轩辕默默点头,将岐伯的话牢牢记在心里。他知道,这次考验不仅仅是辨认草药,更是在教他行医的态度——谨慎、细致,不能有丝毫马虎。

岐伯看着他认真的样子,眼神柔和了些许:“虽有一处错漏,但你能在短时间内挑出两种,说明你确有基础,也用了心。”他顿了顿,“起来吧,随我回药庐。”

轩辕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惊喜:“先生这是……”

“你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岐伯转身背起药篓,朝着密林深处走去,“能否留下学道,还要看你后续的表现。”

轩辕连忙跟上,心中的失落早已被兴奋取代。他知道,自己终于迈出了第一步,但前方的路,定然比他想象的更加艰难。

想知道岐伯的药庐是什么样子?他又会给轩辕安排什么样的考验?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