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90章 第90集:医道同源论初成

古人的智慧 第90章 第90集:医道同源论初成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90集:医道同源论初成

洞外的月光漫过岐伯草堂的窗棂,在摊开的竹简上投下斑驳的影。轩辕将最后一块温热的砭石放回陶盒时,东夷来的砭石师皋陶正用骨刀在石片上细细打磨,石屑簌簌落在草席上,像极了东海滩头被浪打落的细沙。

“依我看,治病的根本还在这砭石上。”皋陶忽然开口,骨刀在石片上划出清脆的响,“去年海畔有个后生,被毒鱼刺了脚背,肿得像个紫茄子,巫祝跳了三天舞都没用。我取那‘玄石’(注:古代对砭石的别称),在他肿处刺了三针,黑血一流,第二天就能下海捕鱼了。”他说着举起打磨好的砭石,石尖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这石头能通淤,就像海水能冲掉礁石上的青苔,是天地给咱的利器。”

坐在对面的南蛮草药巫阿蛮闻言,正用木杵捣着陶罐里的鱼腥草,草汁溅在她手腕的银饰上,发出细碎的响。“皋陶师傅这话,我可不敢苟同。”她停下木杵,罐底的草药渣里还留着上午救治瘴气患者时剩下的药汁,“上个月山那边的寨子里,三十多号人染上了‘打摆子’(注:古代对疟疾的俗称),忽冷忽热直打颤。我采了青蒿、常山,煮成大锅汤,喝了三天就都好了。要是靠砭石,三十多个人,刺到明天也刺不完,还没等消肿,人就先脱力了。”她拿起一片晒干的金银花,花瓣在指间轻轻揉搓,“草木吸天地灵气,根能入土,叶能承露,比石头有灵性多了。”

西戎来的缝合匠苍牙正用牦牛筋线穿针,线穿过骨针的细孔时,他粗糙的手指灵活得不像个常年握刀的人。“你们说的都在理,但要是遇上断了骨头、裂了皮肉的,砭石刺不出新肉,草药也补不上伤口。”他放下针线,从皮囊里掏出块风干的兽皮,上面用炭笔描着缝合的纹路,“去年部落里的少年巴图,被野马掀翻,肋骨断了三根,肚皮也划开个大口子。我用煮过的牦牛筋线给他缝好肚皮,又用夹板固定住骨头,再喂他喝鹿骨汤,不出半月就能骑马了。这皮肉相连的活儿,还得靠针线和筋骨补。”

北狄脉诊医巫咸一直没说话,只是用三指搭在身旁弟子的腕上,指尖随着脉搏轻轻起伏,像在感受大地的脉动。直到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才缓缓收回手,声音里带着北地特有的沉稳:“砭石能通淤,却不知淤从何来;草药能解毒,却不知毒为何生;针线能补皮肉,却不知皮肉为何伤。”他拿起案上的竹简,上面记着近日诊过的脉象,“前日有个妇人,说心口疼,皋陶师傅要刺她膻中,阿蛮要给她灌草药,苍牙说没伤口不用缝。我按她的脉,跳得又快又乱,像受惊的鹿,再看她面色发红,原是受了丈夫责骂,气郁在心里。让她丈夫赔个不是,气顺了,病就好了。”他指尖在竹简上敲了敲,“脉为气血之使,知脉才能知病本,这才是治根的法子。”

堂内忽然静了,只有陶炉里的艾草还在滋滋地燃,烟味混着草药香,在空气中缠成一团。轩辕看着案上摆着的砭石、草药、针线和记着脉象的竹简,忽然想起去年在东海边见过的潮汐——涨潮时浪涛拍岸,退潮时沙鸥掠滩,看似不同,实则都是海水的呼吸;又想起南岭南麓的雨林,藤蔓缠着古木,苔藓覆着岩石,草木山石看似相异,却都在雨露里共生。

“诸位师傅说的,其实是一回事。”他伸手拿起那块玄石,石面还留着皋陶的体温,“皋陶师傅说砭石能通淤,这淤,不就是气血像潮水遇了礁石,堵在了那里?阿蛮的草药能解毒,这毒,不就是草木的偏性,去克那侵入人体的邪气,像藤蔓缠死了有害的荆棘?苍牙用针线补皮肉,这皮肉之下,是筋骨相连,气血相续,如同草原上的帐篷,杆子(筋骨)和毡布(皮肉)少了一样都不行。巫咸师傅观脉知病,这脉里流动的,不就是天地给人的那口气?气顺了,脉就和了,病自然就去了。”

他把砭石放回盒中,指尖沾了点阿蛮陶罐里的草药汁,又看了眼苍牙的针线,最后落在巫咸的竹简上:“就像这天地间的气,在东方化作海风,催生出砭石的锐;在南方化作雨林的雾,滋养出草药的灵;在西方化作草原的风,炼就了针线的韧;在北方化作冻土的气,凝结成脉诊的细。看似分了四方,其实都是那一股气在流转。”

岐伯一直坐在角落里捻着胡须,这时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笑意:“轩辕这话,说到根上了。”他起身走到案前,拿起一支骨笔,在新的竹简上写下“气”字,“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有人气,三气相通,才成这天地人三才。医道也一样,砭石、草药、针线、脉诊,不过是这‘气’在不同地方的样子,就像春有花、夏有叶、秋有果、冬有根,都是一棵树的生机。”

他放下骨笔,看向众人:“皋陶的砭石,是借金石之气通人体的淤气;阿蛮的草药,是借草木之气克人体的毒气;苍牙的针线,是借筋肉之气补人体的伤气;巫咸的脉诊,是观人体的气如何流转。说到底,都是调气、补气、顺气,让人体的气和天地的气相应,这不就是‘天人相应’的道理?”

艾草的烟还在飘,这次却像是有了方向,顺着窗棂的缝隙往月光里钻。皋陶拿起玄石,对着月光看,忽然觉得石尖的锐里,藏着海风的柔;阿蛮闻着草药香,仿佛听见藤蔓在土里拔节的声;苍牙摸着牦牛筋线,竟觉出草原上阳光的暖;巫咸再搭弟子的脉,指尖下的跳动,像和着窗外的虫鸣,一下一下,与天地同频。

轩辕看着众人脸上的神色,忽然想起年少时见过的部落图腾——龙首、鹿角、蛇身、鱼鳞、鹰爪,看似是不同生灵的 parts,合在一起,却是能行云布雨、贯通天地的神物。医道,或许也是这样的图腾吧。

他拿起岐伯写的那枚“气”字竹简,放在案台中央,又将记录四方医法的竹简围在四周,像众星捧着月亮。“从今日起,咱们就把这些医法合在一处,辨气之顺逆,察病之根源,用砭石也好,草药也罢,只要能让人气顺、体安,就是好法子。”

窗外的月光忽然亮了些,照在竹简上的“气”字,像一粒刚落进土里的种子,正等着生根发芽。

欲知这场论道之后,轩辕将如何用这“医道同源”的道理救治世人?且看下集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