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88章 第88集:老少异治显仁心

古人的智慧 第88章 第88集:老少异治显仁心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88集:老少异治显仁心

晨露刚吻上岐下草叶,轩辕已背着药篓站在崖边。昨夜那场秋雨裹着山风灌进部落,今晨便有七八个族人咳得直不起腰,其中最让人揪心的,是部落里最年长的苍石公,和才刚会跑的小童阿木。

他蹲在苍石公的草屋前,指尖搭在老人枯柴般的手腕上。脉象沉缓得像将熄的炭火,每一次搏动都带着拖沓的滞涩。老人裹着三张兽皮仍不住发抖,咳出来的痰带着灰黑的丝,落在陶碗里像泡烂的树皮。“夜里总觉得胸口堵着块冰,”苍石公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想咳又咳不出,一咳就扯着腰眼疼。”

轩辕掀开老人衣襟,见他后背第三根肋骨下方有片淡淡的青影,按下去时老人疼得抽了口冷气。这是他在北狄学到的“按诊”,青影是寒邪积在肺俞的征兆。可当他转头看向隔壁草屋的阿木,心又提了起来——那孩子脸蛋红得像熟透的山果,咳起来像只被攥住的小兽,痰是黄稠的,落在地上很快凝成块。

“师父,”随侍的弟子岐青递过陶罐,“要不要用上次治东夷小孩的法子?金银花煮水,再用砭石刺少商穴?”

轩辕没答话,先摸了摸阿木的额头,烫得能烙熟谷粒。又看他舌尖红得发亮,像裹着层血膜。这分明是南蛮之地常见的热咳,按说该用苦寒的草药泻热才对。可当他再次回到苍石公屋中,见老人正哆哆嗦嗦往嘴里塞干姜片,说含着能暖和些,忽然想起西戎萨满说过的“老羊怕冻,小羊怕烫”。

他让岐青取来两样东西:一罐用黄土炒过的小米,还有块刚从向阳石上采的晒干的生姜。生火煮汤时,苍石公盯着陶罐里翻滚的姜沫子,浑浊的眼睛亮了亮:“这是……去年冬天你教大家腌的姜?”

“公还记得,”轩辕往火里添了根柴,“那时候您说姜太辣,吃着烧心。”

“现在不一样了,”老人咳了两声,“身子里像揣着冰窖,就盼着这点辣劲儿能钻进去。”轩辕听着心里发酸,苍石公年轻时是部落里最勇猛的猎手,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熊罴,可如今连风都能欺负他。他舀起一勺汤,吹凉了递过去:“这汤里加了炒黄的小米,能养着您的脾,脾旺了,就有力气抗寒。”

药汤刚熬好,那边岐青又来报,说阿木咳得更厉害了,小脸憋得发紫。轩辕端着另一碗药赶过去时,见孩子母亲正用衣角给孩子擦嘴角的涎水,眼眶红得像兔子。那碗药里飘着鱼腥草和蒲公英,是他特意让南蛮来的草药巫教着采的,叶片上还沾着晨露的湿痕。

“这草太苦,孩子不肯喝。”母亲声音发颤。轩辕蹲下身,从怀里摸出颗野枣,是昨天在山坳里摘的,还带着阳光的甜气。“阿木乖,喝一口药,吃一口枣。”他把枣塞进孩子嘴里,趁那点甜味还没散,赶紧舀起药汤送过去。苦涩的药味混着枣甜滑进喉咙,孩子皱着眉没哭,只是睫毛上挂着泪珠,像沾了露水的草叶。

傍晚时分,他又去看两位病人。苍石公已能坐起来,正让孙子扶着在屋门口晒日头,见了轩辕便直念叨:“喝了三碗汤,胸口那块冰好像化了,刚才还咳出口黑痰,浑身轻快多了。”而阿木的烧退了些,母亲正用小勺给他喂着稀释的米汤,孩子脸颊上的潮红淡了,呼吸也平稳了,像只安静的小兽蜷缩在兽皮里。

岐青在一旁记医案,笔尖在竹简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响。“师父,”他忽然抬头,“都是咳嗽,为何老的用姜和小米,小的用苦草?”

轩辕望着天边的晚霞,那霞光把远山染成金红,像极了阿木发烫的脸蛋,又渐渐暗下去,化作苍石公手背的褶皱。“你看这山,”他指着远处的峰峦,“春山草木嫩,用凉水浇才能扎根;秋山木叶枯,得用温火烤才能存暖。人也一样,”他低头看着竹简上“老少异治”四个字,“老者如秋山,气弱血衰,得用温药补着;少者如春山,气盛火旺,得用凉药泻着。若反过来,给老人灌苦草,是把将熄的火泼上冷水;给孩子喂姜汤,是给烧旺的柴添上油——那不是治病,是催命。”

正说着,忽闻外面一阵喧哗。原来是部落里的妇人阿芷动了胎气,腹痛得直打滚,下身还淌着血。她丈夫急得直跺脚,手里攥着块鹿肾,是从西戎换来的,本想给妻子补身子,此刻却手足无措。轩辕赶过去时,见阿芷面色苍白,脉像细线一样弱,按下去几乎摸不到。

“这鹿肾不能用。”他按住男人的手,那鹿肾还带着腥气,是大补的东西,可孕妇本就气血浮动,再用这热性的脏器,只会让气血更乱。他想起北狄医士说的“妇人怀子,如草木结果,需润而不燥”,赶紧让人取来前些天晒的桑寄生,还有陶罐里存的陈艾。

桑寄生煮的水带着草木的清香,他亲自给阿芷喂下去,又取来艾绒,在她腰眼和小腹的穴位上轻轻灸着。艾火的温气透过皮肤渗进去,像春日暖阳晒着冻土。半个时辰后,阿芷的腹痛渐渐轻了,脸上也有了点血色,攥着轩辕衣袖的手慢慢松开了。

“刚才好怕……”她声音细若蚊吟,眼眶里转着泪,“怕孩子保不住。”轩辕帮她掖了掖被角,轻声道:“别怕,你现在就像揣着颗刚发芽的种子,得用细水慢慢浇,不能猛灌,也不能冻着。”他看着妇人小腹微微隆起的弧度,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时在有熊部落,见母熊护崽时总是小心翼翼,连走路都放轻了脚步——原来天地间的生灵,在孕育新生命时,都有着同样的温柔。

夜色漫上山坡时,轩辕坐在火堆旁整理药篓。白天用过的生姜渣还带着暖意,鱼腥草的苦味混着艾绒的烟味,在空气里缠成一股特别的气息。岐青还在写,竹简上已记了三则医案:老者用温药,少者用凉药,孕妇用和药。每则后面都画着个小小的符号,像棵树,老枝弯着,新枝直着,而中间那根枝桠上,结着个饱满的果子。

“师父,”岐青忽然问,“您说医者最大的本事是什么?”轩辕望着跳动的火苗,那火苗映在他眼里,像团温暖的光。“不是能认出多少草药,也不是会多少针法,”他声音很轻,却带着分量,“是能看着眼前的人,想起他是春山还是秋山,是刚发芽的种子还是快结果的枝桠。知道他缺什么,怕什么,然后给他最需要的——这才是医,是仁心。”

远处传来苍石公的咳嗽声,比傍晚时又轻了些,混着阿木母亲哼的摇篮曲,在夜色里缠成柔软的线。轩辕把最后一片晒干的桑寄生放进药篓,心里忽然很踏实——就像春播时把种子埋进土里,知道只要用心照料,总会等到收获的那天。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轩辕的这些医案将如何启发他进一步完善医理?且看下集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