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76章 第76集:毒草惊魂识配伍

古人的智慧 第76章 第76集:毒草惊魂识配伍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76集:毒草惊魂识配伍

南岭的晨雾还未散尽,草叶上的露水晶莹如珠,却藏着不为人知的凶险。轩辕蹲在一片灌木丛前,指尖刚要触到那株开着淡紫色小花的植物,身后突然传来一声急促的喝止:“莫碰!”

他猛地回头,见一位身着麻布短褂的女子快步走来,发髻上还别着半截枯枝,显然是刚从更深的林子里出来。女子约莫二十七八岁,眉眼间带着山野人的锐利,目光落在那株紫花上时,眉头拧成了疙瘩:“这是断肠草,沾了汁液都能让指尖发麻,若是误食……”她没说下去,只是从腰间解下一个竹篓,里面装着半篓带着泥土的草药,叶片上还沾着晨露。

轩辕收回手,额角渗出细汗。自进入南岭以来,他已见识过三种毒草,却没料到这看似柔弱的紫花竟有如此凶名。“多谢姑娘提醒,”他拱手道,“在下轩辕,自北方而来,想向岭南的医者讨教草药之术。”

女子上下打量他一番,见他虽穿着旅人常穿的粗布衣裳,眼神却清亮坦诚,不似歹人,便缓和了语气:“我叫阿蛮,是这一带的草药医。你方才想采它做什么?”

“我见它叶片脉络奇特,与前几日采到的金银花有些相似,便想辨辨性味。”轩辕指着不远处的一簇黄花,“只是看花瓣形状,又觉不同。”

阿蛮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金银花能解毒,断肠草能致命,模样虽有三分像,性子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在南岭认草,可不能只看表面。”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开断肠草周围的杂草,“你瞧,它的根是褐黑色,断面会流白汁,金银花的根却是黄白色,汁是清的。”

轩辕凑近细看,果然如阿蛮所说。他想起在西戎时,牧民分辨有毒牧草,靠的是让羊群先试吃,虽直接却凶险。岭南多毒草,想必有更稳妥的法子。“姑娘识草如此精准,定有诀窍吧?”

“诀窍倒是有几句口诀,”阿蛮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比如‘七叶一枝花,专治蛇咬伤’,‘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都是祖辈传下来的。但更要紧的是记住‘相生相克’——万物总有对头,毒草旁边,往往长着能解它的药。”

正说着,林间传来一阵孩童的哭喊声。阿蛮脸色一变:“是阿竹家的娃!”她提着竹篓就往声音来源处跑,轩辕紧随其后。

穿过一片茂密的蕨类植物,只见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童倒在地上,小腿上有两个细小的牙印,伤口周围已经肿得发紫,孩子脸色发白,嘴唇却微微发乌,呼吸也有些急促。旁边一个妇人正抱着孩子哭,见阿蛮来了,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阿蛮妹子,快救救娃!他被青竹蛇咬了!”

阿蛮立刻放下竹篓,从里面翻出一个小陶罐,倒出一些黑色的粉末,先往孩子伤口周围撒了些,又取出一把骨刀,在牙印上方划了个小小的十字,挤出些紫黑色的血。“去取些清水来!”她头也不回地喊道,同时从竹篓底层翻出几片带着锯齿的绿叶,塞进嘴里嚼烂,混着唾液敷在伤口上,再用麻布紧紧裹住。

轩辕在一旁看得仔细,见那绿叶嚼碎后有股辛辣味,便问:“这是?”

“七叶一枝花的叶子,”阿蛮额角也渗出了汗,“青竹蛇的毒是寒性的,得用它来驱寒解毒。但光靠这个还不够。”她又从竹篓里拿出几株开着黄色小花的植物,根茎粗壮,带着须根,“这是黄藤,得用它的根煮水灌下去。”

妇人端来清水,阿蛮将黄藤根洗净,用石臼捣烂,放进陶罐里加水煮沸。等待的间隙,她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看了看他的眼睛,眉头始终没松开:“这娃体质弱,蛇毒散得快,单靠一味黄藤怕是压不住。”

轩辕忽然想起在西戎时,牧民被毒蛇咬伤,除了放血,还会用某种蜥蜴的血调酒喝下,说是能以毒攻毒。但他不确定岭南的法子是否相同,便谨慎地问:“要不要试试……用些动物的脏器?”

阿蛮愣了一下,随即摇头:“岭南的蛇毒多属湿热,动物脏器多腥温,用了怕是火上浇油。”她盯着陶罐里翻滚的药汤,忽然眼睛一亮,“有了!得加一味金银花藤!”

她转身就要往林子深处跑,轩辕却拦住她:“我去!方才见过金银花,就在那边!”他记得方才那簇黄花的位置,脚步飞快地穿回灌木丛,很快就抱着一大把带叶的藤蔓回来。

阿蛮接过藤蔓,剪下几段扔进陶罐,又加了些清水:“金银花藤能清热利湿,和黄藤配在一起,一寒一凉,正好能解这蛇毒的湿热带性。”她边说边搅拌药汤,药香渐渐变得清苦中带着一丝甘冽。

药汤煮好后,阿蛮吹凉了些,用木勺一点点往孩子嘴里喂。起初孩子牙关紧闭,她便用骨刀撬开一点缝隙,耐心地一勺勺灌。半个时辰后,孩子的脸色渐渐有了血色,嘴唇的乌紫也淡了些,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妇人泣不成声,对着阿蛮连连磕头。阿蛮扶起她,又看了看孩子的伤口,对轩辕道:“多亏了你及时找来金银花藤。这配伍的道理,就像部落里的人分工打猎,有的追,有的堵,有的设陷阱,少了谁都不成事。”

轩辕蹲在陶罐旁,看着里面剩下的药渣,心中百感交集。他想起前日自己误食一种叫“闹羊花”的毒草,头晕呕吐,是阿蛮用甘草和绿豆煮汤救了他。当时他只知甘草能解毒,却不知还要配绿豆才能中和药性。此刻再想,这不就是阿蛮说的“相生相克”吗?

“姑娘,”他郑重地拱了拱手,“我前日误食毒草,你用甘草配绿豆救我,今日救这孩子,又用黄藤配金银花藤,这配伍的轻重主次,可有定数?”

阿蛮坐在草地上,随手摘下一片草叶:“哪有什么定数?就像这林子,旱的时候得多浇些水,涝的时候得赶紧排,草药的配伍也得看病人的体质、毒的性子。比如你前日是轻症,甘草为主,绿豆为辅;这娃是重症,黄藤为主,金银花藤为辅,还得靠七叶一枝花外治。”她顿了顿,看着轩辕认真的眼神,又道,“就像人与人相处,合得来才能成事,草药也一样,性子合的配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

夕阳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陶罐的药渣上,也落在轩辕若有所思的脸上。他忽然明白,自己之前在北方学到的脉诊、在东方见到的砭石,就像这些单味的草药,各有各的用处,但若想应对更复杂的病症,就得像阿蛮这样,懂得如何让它们“合得来”。

“多谢阿蛮姑娘指点,”轩辕站起身,目光坚定,“我今日不仅识得了毒草,更懂了配伍的真谛。”

阿蛮也站起身,将剩下的草药收拾进竹篓:“南岭的草,性子烈,却也最懂相生相克的理。你若还想多学些,明日卯时来这林子口,我带你去认‘见血封喉’的解药。”

轩辕心中一震,“见血封喉”是他早有耳闻的剧毒植物,据说汁液沾血就能致命。能见识它的解药,无疑是难得的机缘。他用力点头:“我一定准时到。”

看着阿蛮消失在林间的背影,轩辕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金银花藤的清香,也带着对毒草的敬畏。他忽然想起岐伯曾说“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今日才真正体会到,这“地理”二字,藏着多少生死攸关的智慧。

那陶罐里的药渣还在散发着余温,仿佛在提醒他:每一味草药的相遇,都是一场关于生死的配伍;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医者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与顺应。而他脚下的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想知道《古人的智慧》中轩辕能否顺利学到“见血封喉”的解药?且看下集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