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43章 地域五行,印证医理

古人的智慧 第43章 地域五行,印证医理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43章:地域五行,印证医理

晨曦刚漫过岐下医庐的木窗,轩辕已捧着那张绘制了半载的地域图站在案前。图上用朱砂、靛蓝、赭石等矿物颜料标注着四方地貌:东方海岸蜿蜒,草木如茵;南方雨林蒸腾,暑气弥漫;西方草原辽阔,沙石间偶见金属光泽;北方雪原无垠,冰川似玉;中央平原坦荡,沃土千里。他指尖划过东方那片靛蓝色的草木区,耳畔仿佛又响起东行时渔民们因肝郁而发出的沉沉叹息。

“师父曾言,五行应五方,五方孕五脏,这话或许藏着大道理。”轩辕喃喃自语,将昨日记下的“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竹简铺开,与地域图一一对照。追风不知何时蹭到他脚边,用头轻拱他的草鞋,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呜咽,像是在催促他继续探究。

他先将“木”字竹简移到东方版图上方。东方多水泽,岸边草木丛生,春时抽枝展叶,最得风气之先。去年在海滨部落,他见渔人常因渔网被礁石勾破、或是连日无渔获而暴躁易怒,轻则摔砸渔具,重则与人争执,不少人因此目赤头痛、两胁胀痛。当时用砭石刮拭肝经穴位虽能缓解,却不知病根何在。此刻联想到“木主疏泄”,他忽然顿悟:“渔民靠水为生,每日与风浪博弈,情志易受外界扰动,肝木本应如草木舒展,却被郁气所困,难怪肝病多发。”

正思忖间,门外传来脚步声,是随他东行的弟子青阳端着汤药进来。青阳见师父对着地图出神,笑道:“先生又在琢磨各地的病了?昨日我整理东行医案,发现那边患眼疾的人确实比别处多,大多是目干、视物模糊。”

轩辕眼睛一亮,抚掌道:“说得好!肝开窍于目,东方属木,肝木失养,目窍自然受累。你记不记得,当地部落的孩童常爬树掏鸟窝,阳光直射眼睛时毫无遮挡?”

青阳点头:“记得,当时还劝过他们,可孩子们说习惯了。”

“这就是了。”轩辕取过炭笔,在东方版图旁添注:“木旺之地,肝易受扰,多发怒、目疾、胁痛,需以疏导、清肝为要。”写完又问,“你行囊里的薄荷还在吗?去年在东方采的那种。”

青阳连忙从行囊中取出一小束晒干的薄荷,叶片虽已蜷缩,仍散发着清冽气息。轩辕捻起一片凑近鼻尖:“此草叶青,气味辛香,能疏肝解郁、清利头目,恰是东方治肝之良药。看来草木生于木地,其性也与木相应。”

将东方的印证暂且放下,他又拿起“火”字竹简,移向南方版图。南方终年炎热,阳光炽烈,雨林中瘴气蒸腾,如烈火烹油。他想起在南疆见到的那位部落首领,年近四十却常心悸胸闷,稍动便汗出不止,舌下络脉紫暗。当时用青蒿、穿心莲清热后虽有好转,但总易反复。

“火性炎上,心属火,南方火盛,心自然易受其累。”轩辕回忆起首领卧室设在竹楼顶层,无遮无挡,烈日直晒,夜里又贪凉睡在风口,寒热交替更伤心神。他对青阳道:“南方人多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皆因心火过旺。你看那山间的朱砂,色红如血,性温热,虽不可多服,却能安神定惊,这不正是火地出火性之药吗?”

青阳凑近地图上南方标注的朱砂矿点,恍然道:“难怪南疆医者常用朱砂调敷五心(手心、脚心、头顶),原来是借其火性引心火下行。”

轩辕颔首,又在南方版图旁写下:“火盛之地,心易受灼,多发心悸、失眠、热病,需以清热、养心为要。”写完忽然想起一事,起身从药柜里翻出一枚晒干的莲子,“你看这莲子,生于南方水泽,外壳红如火焰,内芯却苦凉,能清心火,恰是南方水土孕育出的平衡之药。”

指尖移向中央平原,那里是他们所在的有熊部落腹地,土壤肥沃,盛产五谷。“土居中央,承载万物,脾主运化,如土之纳物。”轩辕想起母亲常说,中央部落的人虽少受极端气候之苦,却多因饮食不节而生脾胃病,或食多腹胀,或食少消瘦。

去年秋收后,部落里有个孩童因贪吃糯米团子,腹胀如鼓,啼哭不止。当时用炒麦芽煮水喂下,不到半日便矢气通利,腹胀渐消。轩辕道:“麦芽生于土,能消米谷,正如脾土能化饮食。中央之地,脾胃病最多,正因土性厚重,若运化不及,便易生积滞。”

他让青阳取来中央医案,只见上面记载的多是“食积”“便溏”“乏力”等症,治法也多是健脾、消食之法。“你看,”轩辕指着一案,“此人因淋雨受寒,腹泻不止,用干姜配白术,干姜温脾,白术燥湿,正是补土以制水湿。土能克水,在中央治病,这点尤为重要。”

说着,他在中央版图旁注:“土厚之地,脾易失运,多发食积、腹泻、乏力,需以健脾、化湿为要。”

接下来是西方。那里草原广袤,牧民逐水草而居,常与风沙、野兽打交道,外伤频发,且多咳喘之症。轩辕想起西陲那位老牧民,因常年在草原放牧,冬日受风寒侵袭,每到秋冬便咳嗽不止,痰少而黏,口唇干燥。当时用川贝母炖雪梨治好了他的病,川贝母生于西方山地,色白,性凉,能润肺止咳。

“西方多金石,属金,肺属金,主气司呼吸,最怕燥邪。”轩辕道,“牧民多食肉食,少蔬菜,且常受风沙袭肺,肺燥则咳。你看那西方的矿石,如石膏,性大寒,能清肺热,正是金地出金性之药。”

青阳补充道:“还有羊毛,西方牧民常用羊毛保暖,羊毛色白属金,性温,能护肺防风寒,这不也是金地养肺之法吗?”

轩辕笑着点头,在西方版图旁写下:“金燥之地,肺易受邪,多发咳喘、外伤,需以润肺、固表为要。”

最后是北方。那里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如水性寒凉。轩辕想起北方部落的老者,多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之症,夜里起夜频繁。当时用鹿茸泡酒饮服,能温肾壮阳,缓解症状。鹿茸取自北方鹿科,性温热,恰能补北方之寒。

“北方属水,肾属水,主藏精,最怕寒邪。”轩辕道,“北方人需藏精御寒,若肾精不足,便易受寒凉所伤。你看那北方的黑芝,生于冻土,色黑,能补肾填精,正是水地出水性之药。”

他想起北方医者说的“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越发觉得地域、五行、五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北方版图旁写下:“水寒之地,肾易亏虚,多发畏寒、腰痛、遗尿,需以温肾、藏精为要。”

五个方位标注完毕,轩辕将五块竹简按东、南、中、西、北的顺序排列,只见“木—肝—东方”“火—心—南方”“土—脾—中央”“金—肺—西方”“水—肾—北方”清晰对应,如五条脉络将人体与大地紧密相连。

“原来如此!”青阳看得入了迷,“各地多发病竟与地域五行、对应脏腑如此契合,难怪先生说治病要知天时地利。”

轩辕望着窗外,晨光已洒满庭院,远处的田埂上,农人正按节气播种。他忽然想起岐伯曾说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此刻才算真正明白其中深意。“人体就是一个小天地,”他对青阳道,“天地有五行,人体有五脏;天地五行失衡则生灾害,人体五脏失衡则生疾病。医者治病,既要知人体五脏之变,更要晓天地五方之异,如此才能对症下药。”

追风似懂非懂地摇了摇尾巴,用鼻尖碰了碰那片标注着东方的竹简。轩辕弯腰摸了摸它的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走,青阳,我们再去东方看看。用这个道理去验证那些渔民的病,或许能找到更根本的治法。”

青阳兴奋地应道:“好!我这就去收拾行囊!”

阳光穿过医庐的窗棂,照在那张地域五行图上,朱砂、靛蓝、赭石的颜色在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预示着一场新的验证之旅即将开启。而轩辕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行,更是对“天人合一”医理的又一次深入探索。

想知道轩辕在东方能否用地域五行之理找到更好的治病方法?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