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7章 瘴气防治,草药妙用

古人的智慧 第7章 瘴气防治,草药妙用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7章:瘴气防治,草药妙用

晨露还挂在雨林的叶片上时,轩辕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了。他昨夜宿在南疆一个依山而建的部落里,此刻帐外传来族人的呼喊,夹杂着压抑的咳嗽声,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潭,瞬间搅乱了清晨的安宁。

“先生,先生!快去看看吧,阿木他们进山后,回来就不对劲了!”一个皮肤黝黑、赤着脚的青年掀开门帘,额头上渗着冷汗,说话时气息都带着颤抖。他的裤腿沾着泥泞,膝盖处还有被藤蔓划破的血痕,显然是一路飞奔而来。

轩辕迅速起身,顺手抄起挂在帐壁上的药囊——那是他走南闯北时从不离身的物件,里面装着试药的银针、记录用的竹简和几味常用草药。追风也从地上爬起来,抖了抖一身灰黑色的毛发,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别急,慢慢说,他们怎么了?”轩辕的声音沉稳,像山涧里的青石,总能在慌乱中给人安定的力量。他一边问,一边跟着青年往外走,脚踩在湿润的泥土上,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腐叶气息,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甜,那是南疆雨林特有的味道,此刻却显得有些诡异。

“阿木带了三个兄弟去后山采野果,说是那边的山荔枝熟了。”青年快步走着,不时回头看轩辕,“他们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可刚才有人看见他们跌跌撞撞地往回走,脸色白得像纸,嘴唇却红得发紫,还一个劲地吐,说头晕得像天旋地转……”

说话间,已经到了部落的中心空地。几个族人正围着躺在地上的四个人忙碌,有人用陶罐往他们嘴里灌清水,有人拿着草药在旁边急得团团转,却不知该如何下手。轩辕拨开人群走近,只见那四个汉子蜷缩在地上,额头滚烫,呼吸急促,眼睛半睁半闭,瞳孔里布满了血丝,像是有无数小虫在里面爬。

“他们什么时候进山的?去了哪个方向?”轩辕蹲下身,伸手按住其中一个叫阿木的汉子的手腕。指尖下的脉搏跳得又快又乱,像受惊的兔子在乱撞,完全没有平时的沉稳有力。他又掀开阿木的眼皮看了看,眼白的地方泛着淡淡的黄色,像是蒙了一层薄纱。

“天刚亮就去了,说是去西边的瘴谷。”旁边一个老者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担忧,“那地方常年雾蒙蒙的,我们平时都绕着走,说里面的瘴气能吃人,阿木他们偏不听,说那边的果子甜……”

“瘴气?”轩辕眉头微蹙。他在东行时听海边的渔民说过类似的东西,说是山林里积聚的毒气,吸入后会让人得病,但具体是什么样子、有什么药性,他还没亲见过。他站起身,望向老者所说的西边方向,只见远处的山谷被一层厚厚的灰白色雾气笼罩,像一条巨大的白蛇盘踞在那里,雾气一动不动,连山间的风都吹不散它。

“那雾气就是瘴气?”轩辕指着那边问。

“是啊,”老者点点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恐惧,“太阳出来也散不去,人要是走进那雾气里,轻则头痛呕吐,重则一命呜呼。以前有外乡人不信邪,硬要穿过去,结果没走多远就倒在里面了,等我们发现的时候,人都硬了……”

轩辕沉默着,目光重新落回地上的四个病人身上。他们的症状确实和老者说的一致,头晕、呕吐、发热、面色异常,显然是中了某种毒素。但这毒素是从哪里来的?是像老者说的那样,是雾气本身有毒,还是雾气里夹杂着什么有毒的草木气息?

“先生,您有办法吗?”青年急得直搓手,指甲缝里还嵌着泥土,“他们可是我们部落最壮实的猎手啊,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轩辕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对身后的弟子说:“取我的银针来,再拿些清水和陶罐。”他的弟子早已跟着他经历过不少病例,此刻虽然也有些紧张,但动作却很麻利,很快就把东西取了过来。

轩辕先取出一根银针,在火上烤了烤消毒,然后对准阿木的人中穴轻轻刺了下去。针尖刚刺入半分,阿木的身体猛地抽搐了一下,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的呻吟,眼睛似乎也清醒了一些。

“再取些艾草和苍术来。”轩辕一边说着,一边又在阿木的内关穴、足三里各扎了一针。这些穴位是他在跟随岐伯学习时记下的,能安神止吐、调理气血,对付这种急症或许能起点作用。

很快,有族人拿来了艾草和苍术。艾草是晒干的,呈灰绿色,带着一股特殊的清香;苍术则是切成片的根茎,颜色黄褐,气味辛辣浓烈。轩辕让族人在空地中央点燃一堆火,然后把艾草和苍术扔了进去。

“噼啪”几声,干燥的艾草和苍术在火中燃烧起来,冒出浓浓的烟雾。那烟雾不像普通的柴火烟那样呛人,反而带着一股混合着清香和辛辣的味道,随着风慢慢散开,飘向部落的各个角落。

“大家都离火堆近一些,让这烟多熏熏。”轩辕对周围的族人说,“再去多抱些艾草和苍术来,在部落的各个入口都点燃,尤其是朝着瘴谷的方向,要让烟雾把整个部落都围起来。”

族人们虽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但见轩辕说得认真,又看他刚才扎针似乎起了作用,便都照做了。一时间,整个部落里烟雾缭绕,那股特殊的气味越来越浓,连空气中原本的腐叶味和腥甜味都被压了下去。

轩辕又让人取来一些新鲜的佩兰,这种草药在南疆很常见,叶子呈长卵形,开着淡紫色的小花,气味清香。他让弟子把佩兰捣碎,取汁后兑入清水,给四个病人一点点灌下去。

“这佩兰能化湿浊、清头目,”轩辕对围过来看的族人解释道,“瘴气多是湿热之气积聚而成,佩兰的清气能驱散它。就像太阳出来,乌云就会散开一样。”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阿木的反应。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阿木的呼吸渐渐平稳了些,脸上的潮红也退了一些,虽然还是虚弱,但眼神已经清醒了不少,不再是刚才那种迷离的样子。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轩辕连忙示意他别说话,好好休息。

“先生,这烟雾真能防瘴气?”刚才的老者凑过来,看着火堆里不断冒出的烟雾,脸上满是好奇。

“试试就知道了。”轩辕指着远处的瘴谷,“那瘴气是湿热积聚,艾草性温,能散寒湿;苍术味辛,能芳香辟秽。它们燃烧的烟雾,就像一道屏障,能挡住瘴气里的浊邪。”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就像我们盖房子要砌墙,这烟雾就是我们部落的‘墙’,能把不好的东西挡在外面。”

老者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看着阿木的情况确实在好转,脸上的担忧也少了些。他招呼着族人,让他们把剩下的三个病人也搬到火堆附近,按照轩辕的方法,给他们扎针、灌佩兰汁。

轩辕则走到一个点燃着艾草和苍术的火堆旁,蹲下身仔细观察。火焰跳跃着,把他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他能清晰地闻到那股浓烈的气味,鼻腔里先是感到一阵辛辣,随后又涌上一股淡淡的清香,整个人都觉得清爽了不少。

“这两种草药燃烧后的气味,确实能提神醒脑。”轩辕心想,“看来芳香类的草药,不仅能入药,还能用来防疫。就像东方海边的人用砭石外治,南方人用草药内服,这也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智慧啊。”

他让弟子拿出竹简和刻刀,在上面记录:“南疆多瘴气,其性湿热,能致人头晕、呕吐、发热。可用艾草、苍术焚烧,其烟能避秽浊;佩兰捣汁饮之,可解湿毒。”刻完后,他又仔细看了一遍,觉得不够详细,又补充道:“焚烧时需在部落四周多点火堆,形成烟障;佩兰需取新鲜者,效力更足。”

这时,天边的太阳已经升高了一些,金色的阳光透过雨林的缝隙洒下来,照在烟雾缭绕的部落里,像是给整个部落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远处瘴谷的雾气似乎并没有因为太阳出来而减少,但部落里的气氛却已经轻松了很多。

阿木已经能坐起来了,虽然还有些虚弱,但已经能说话了。他拉着轩辕的手,声音沙哑地说:“先生,谢谢您……我们走进那雾气里没多久,就觉得头越来越晕,像被人用棍子打了一样,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以后可不能再去那种地方了。”轩辕拍了拍他的手,“瘴气厉害,不是开玩笑的。要是实在要去,就得先准备好艾草、苍术和佩兰,点燃烟雾开路,随身带着佩兰汁,才能稍微安全些。”

阿木连连点头,旁边的族人也都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向轩辕请教防治瘴气的方法。轩辕耐心地一一解答,告诉他们哪些地方容易积聚瘴气,遇到瘴气时该如何躲避,平时可以多采集哪些草药备用。

“其实啊,”轩辕看着眼前这些淳朴的族人,语气诚恳地说,“最好的防治方法,还是了解自然,顺应自然。瘴气虽然厉害,但它也有自己的规律,只要我们摸清了,就能避开它,甚至利用草药来对付它。就像溪水虽然能淹人,但我们也能引水灌溉,让它为我们所用。”

族人们听得连连点头,看向轩辕的目光里充满了敬佩。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雨林里,对瘴气只有恐惧,却从未想过还能这样去了解它、对付它。

轩辕看着火堆里渐渐燃尽的艾草和苍术,心里也颇有感触。他想起自己离开岐伯时,师父曾对他说:“医道不在书里,而在天地间,在百姓的生活里。”现在看来,确实如此。南疆的瘴气虽然凶险,但这里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也摸索出了用艾草、苍术、佩兰来应对的方法,这些都是最宝贵的经验啊。

“先生,您看,阿木他们好多了!”青年兴奋地喊道,打断了轩辕的思绪。

轩辕回头看去,只见四个病人都已经能坐起来了,虽然还有些虚弱,但脸色已经恢复了不少,眼神也清明了。他们正喝着族人递过来的米粥,看来是没什么大碍了。

远处的瘴谷依旧被雾气笼罩,但部落里的烟雾也还未散去,那股混合着艾草和苍术的气味,仿佛成了一道无形的守护,让人心安。

轩辕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追风凑过来蹭了蹭他的腿,尾巴轻轻摇摆着。他望着这片生机勃勃又暗藏危险的雨林,心里充满了期待。这里的草药,这里的医理,还有这里人们的智慧,一定还有很多等着他去发现呢。

想知道轩辕后面会发现什么?且看下一章自有分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