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古人的智慧 > 第133章 汁液颜色辨功效

古人的智慧 第133章 汁液颜色辨功效

作者:清音妙画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04:48:10

第133章:汁液颜色辨功效

清晨的阳光透过岐伯药庐的木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轩辕正蹲在地上,面前摊开的麻布上,整齐摆放着七八种刚采回的草药,每种草药旁都放着一个小小的陶碟,里面盛着挤出的汁液,红、黄、黑、绿,各色分明,像一幅天然的调色盘。

“你看这汁液的颜色,”岐伯拄着木杖走过来,指着最左边陶碟里的深红色汁液,“这是茜草的汁,你前日见我用它给狩猎受伤的族人止血,还记得吗?”

轩辕点头,拿起那株茜草细看。它的根呈圆柱形,外皮红棕色,刚才挤汁时,手指都被染上了深红,洗了好几遍都没褪去。“记得,那日阿牛被野猪獠牙划开一道口子,血流不止,您用茜草煮的水给他清洗伤口,又把茜草捣成泥敷上,没多久血就止住了。”他顿了顿,疑惑道,“可这红色汁液,为何偏偏能止血活血?”

岐伯弯腰拿起一片茜草叶,对着阳光看了看:“天地万物,各有其性。茜草生长在向阳的山坡,吸足了火气,其汁液如血,便与人体的血液相呼应。红色属火,能温通血脉,让淤堵的血散开,也能让流失的血止住,这便是‘同气相求’的道理。”

轩辕若有所思地看着那抹深红,仿佛能看到汁液进入人体后,像一股温暖的力量,推动着血液正常运行。他伸手蘸了一点汁液,放在鼻尖轻嗅,有淡淡的土腥味,却不刺鼻。

“再看这个。”岐伯指向中间的陶碟,里面是明黄色的汁液,像极了秋日里成熟的野蜂蜜,“这是黄柏的汁,昨日你尝过它的根,苦得舌尖发麻。”

轩辕想起昨日的滋味,忍不住皱了皱眉。黄柏的根粗壮,断面呈鲜黄色,挤出的汁液浓稠,带着一股清苦气。“昨日您说,黄柏能治那些皮肤红肿、流脓水的疮疡,因为它性寒凉,能清热。可这黄色,又有什么说法?”

“黄色属土,对应人体的脾胃,”岐伯解释道,“但黄柏的黄,不是温润的土黄,而是带着清冷之气的明黄,像夏日午后的阳光,虽烈却能驱散湿热。你看那些长疮疡的人,患处红肿发热,正是体内湿热作祟,黄柏的黄汁入体,便能像阳光晒干积水般,把这些湿热清除掉。”他拿起一根黄柏根,在手里掂了掂,“你再闻闻它的气味。”

轩辕依言凑近,清苦中带着一丝凉意,果然和茜草的温热感不同。他忽然想起前几日处理的一个病例:一个孩童贪吃了太多未熟透的野果,拉肚子拉得脱了形,肛门都红肿了,岐伯就是用黄柏煮水给孩童熏洗,又配了些口服的草药,两天就好了。那时只知有效,如今看这黄色汁液,才隐约明白其中的关联。

“还有这个。”岐伯的目光移到最右边的陶碟,里面是墨黑色的汁液,像浓得化不开的夜色,那是从墨旱莲里挤出来的。这草药他也熟悉,叶片细长,揉碎后会流出黑色的汁液,上次部落里有位老妪流鼻血不止,就是用它的汁液滴鼻,很快就止住了。

“这黑色汁液,看着就让人觉得沉静。”轩辕轻声道,拿起墨旱莲的叶子,轻轻一揉,指缝间立刻染上墨黑,“昨日傍晚采它时,见它在溪边的湿地里长得格外茂盛,叶片上还挂着露水,透着一股阴凉气。”

“黑色属水,对应人体的肾,主收敛闭藏。”岐伯点头,“墨旱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得水之性,其汁液黑如墨,能入血分,把那些不该流失的血收住。你看那老妪流鼻血,是血热妄行,墨旱莲的黑汁就像一层无形的盖子,把向上冲的热气压住,让血液乖乖回到血管里。”他顿了顿,补充道,“不仅如此,它还能滋养阴血,那些经常头晕、面色苍白的人,用它煮水喝,也能慢慢好转。”

轩辕将这三种汁液的颜色、气味、功效一一记在竹简上,字迹因专注而格外工整。他忽然发现,除了红、黄、黑,还有绿色的汁液,那是薄荷和蒲公英的,清清凉凉,带着草木的清香;白色的汁液来自桔梗,黏滑透明,上次用它治咳嗽,效果很好。

“那这些颜色,是否都有对应的规律?”轩辕指着绿色汁液问,“薄荷能清头目,蒲公英能消疮肿,它们的绿色,是不是和草木的生机有关?”

岐伯赞许地看了他一眼:“正是。绿色属木,对应人体的肝胆,主疏泄条达。薄荷、蒲公英这些草药,生长迅速,充满生机,它们的绿色汁液,就像春天的风,能吹散体内的郁热,让气机通畅。你头疼时,我让你用薄荷揉碎了敷额头,是不是觉得清凉舒适?那就是绿色汁液在发挥疏泄的作用。”

轩辕想起那次头疼,像是有根紧绳勒在额头上,用薄荷敷了片刻,就觉得一股清凉顺着皮肤渗进去,紧绳似的感觉慢慢松开了。当时只觉得舒服,现在才明白,这舒服背后藏着如此深的道理。

他又拿起装着白色汁液的陶碟,桔梗的汁黏稠,像清晨草叶上的露水。“那白色属金?对应肺?”他试探着问,想起之前学过的五行对应,“桔梗能治咳嗽,让痰容易咳出来,是不是因为白色入肺,能通利肺气?”

“说得好!”岐伯抚掌笑道,“桔梗的白汁,性辛散,像秋日的风,能吹散肺里的痰浊。白色属金,肺也属金,所以它能精准地作用于肺,让呼吸顺畅。你看这汁液黏滑,还能滋润肺燥,一举两得。”

轩辕越看越觉得奇妙,眼前的陶碟不再只是简单的汁液,而是草药与人体对话的密码。红色走血,黄色清热,黑色收敛,绿色疏泄,白色润肺,每种颜色都像一个信号,指引着草药去它该去的地方,发挥该有的作用。

“那是不是所有草药都能这样通过颜色判断功效?”他拿起一株不起眼的小草,它的汁液是淡棕色,没什么特别的气味,“比如这个,该怎么看?”

岐伯看了一眼,道:“这是地榆,汁液虽不起眼,却能治那些烫伤、烧伤的伤口。它的棕色,像大地的颜色,性温和,能收敛生肌,让破损的皮肤慢慢长好。可见颜色是重要的参考,但不能一概而论,还得结合气味、生长环境、口感来综合判断。”

他拿起地榆,让轩辕凑近闻:“你闻它的气味,是不是带着一种沉稳的土气?不像黄柏那么清苦,也不像茜草那么温热,这就是它能温和收敛的缘故。”

轩辕仔细嗅闻,果然如此。他忽然明白,岐伯让他观察汁液颜色,不是要他死记硬背,而是要培养一种“观物取象”的能力——从草药的外在特征,去联想它的内在药性,就像通过一个人的言行,去推测他的品性。

“来,你试着把这些汁液的颜色和对应的功效,编成几句口诀,方便记忆。”岐伯鼓励道。

轩辕沉吟片刻,拿起石笔在竹简上写道:“茜草红,活血通;黄柏黄,清热疮;旱莲黑,止血捷;薄荷绿,疏泄足;桔梗白,利肺快……”

写着写着,他忽然停住笔,抬头看向岐伯,眼睛发亮:“师父,我是不是可以把每种草药的汁液颜色都画下来,附在百草图谱里?这样以后弟子们辨识草药时,一看颜色就能想起大概的功效,就像有了个直观的路标。”

岐伯笑着点头:“善哉!学医之道,贵在举一反三。你能想到这点,说明已经摸到门径了。颜色是‘象’,功效是‘理’,从象悟理,才能真正把药性刻在心里,而不是死记硬背。”

阳光渐渐升高,照在各色汁液上,反射出不同的光泽。轩辕看着眼前的草药与陶碟,忽然觉得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植物,而是有了生命和灵性。红色的热烈,黄色的清冽,黑色的沉静,绿色的生机,白色的温润,每种颜色都是草药的语言,诉说着它们与人体、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他小心翼翼地将每个陶碟里的汁液倒掉,把草药分类捆好,准备晾晒。手指上还残留着各色汁液的痕迹,红的、黄的、黑的,像一枚枚特殊的印记,提醒着他今日的领悟。

“明日,我们去采些矿石药材,”岐伯的声音带着期许,“它们的颜色更奇特,你会发现,不仅草木有灵,金石也有其性。”

轩辕心中一动,矿石的颜色?是像赤铁矿那样的红,还是像方解石那样的白?它们的颜色又会对应着怎样的功效?他低头看了看竹简上刚写的口诀,仿佛已经看到一幅更丰富的色彩图谱在眼前展开,而这,仅仅是医道长河中的一朵浪花。

那么,那些矿石药材的颜色与功效之间,又藏着怎样的奥秘?轩辕能从中学到新的识药之道吗?且看下一章情节内容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