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渐渐褪去,暮色笼罩着整个北京城。罗邦和安叔乘坐着返程的877路公交车,窗外的景色由苍翠山峦逐渐变为繁华都市的万家灯火。车厢里安静了许多,游客们都带着疲惫而满足的神情打着盹。
罗邦靠在座椅上,腿上的肌肉还残留着攀登长城后的酸胀感,但心里却充盈着一种说不出的满足。他时不时偷瞄一眼身旁的安叔,发现老人正望着窗外发呆,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微笑,似乎还沉浸在发现家族印记的震撼中。
安叔,我们待会儿回酒店后吃什么呀?罗邦的肚子适时地发出一声抗议,打破了沉默。
安叔这才回过神来,笑着拍了拍罗邦的肩膀:饿了吧?咱们今天可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我订了酒店里的京华轩,让你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
真的吗?罗邦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是电视上那种皮脆肉嫩,要卷着饼吃的烤鸭?
没错,安叔被罗邦的兴奋劲儿逗乐了,而且师傅会在桌边现场片鸭,那刀工可是一门艺术。
公交车缓缓驶入德胜门站,城市的喧嚣声透过车窗传来。两人随着人流下车,华灯初上的北京城展现出与清晨截然不同的面貌。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远处高楼的轮廓灯勾勒出迷人的天际线。
回到酒店稍作梳洗后,两人来到位于三楼的京华轩餐厅。刚出电梯,烤鸭特有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让罗邦的肚子又叫了一声。餐厅装修典雅,暗红色的主调配以仿古宫灯,墙上挂着老北京风情的黑白照片。
杜先生您好,您预订的位子已经准备好了。服务员热情地迎上来,将他们引到靠窗的一张桌子。从这个位置望去,可以俯瞰酒店花园和远处的城市夜景。
安叔熟练地点了菜:一只烤鸭,配上荷叶饼、甜面酱和葱丝黄瓜条;一份老北京炸酱面;一盘芥末墩儿;还有两碗小吊梨汤。罗邦好奇地翻看着菜单上那些陌生的菜名,对即将到来的美食充满期待。
不一会儿,一位头戴白帽的师傅推着餐车来到他们桌前。餐车上是一只色泽红亮、油光发亮的烤鸭,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师傅手持长刀,动作娴熟地开始片鸭,刀锋过处,鸭皮应声而裂,露出下面粉嫩的鸭肉。
罗邦看得目不转睛,只见师傅手腕轻抖,一片片薄如蝉翼的鸭肉便整齐地码放在盘中,皮肉分离,摆成了精美的图案。
先尝尝鸭皮,安叔夹起一片琥珀色的鸭皮蘸了白糖,放到罗邦面前的碟子里,这是最地道的吃法。
罗邦将鸭皮放入口中,瞬间,酥脆的口感和油脂的香气在舌尖绽放,甜味恰到好处地中和了油腻,让他忍不住发出满足的叹息。
接着,安叔示范了传统吃法:取一张薄如纸的荷叶饼,抹上甜面酱,放上葱丝和黄瓜条,再夹两片鸭肉,卷起来一口咬下。罗邦学着做,各种味道在口中交融,面饼的柔韧、鸭肉的鲜美、蔬菜的清爽和酱料的甜咸完美结合,让他胃口大开。
慢点吃,别噎着。安叔慈爱地看着狼吞虎咽的罗邦,给他盛了一碗小吊梨汤,喝点这个,润肺解腻。
梨汤清甜爽口,带着淡淡的桂花香。罗邦一口气喝了半碗,这才有空抬头说话:安叔,这比我以前吃过的任何烤鸭都好吃一百倍!
安叔笑着点头: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
有这句话吗?罗邦狐疑地皱起眉头。
现在有了。安叔调皮地眨眨眼,两人同时笑了起来。
炸酱面上桌时,罗邦又被那精致的摆盘吸引了。黄澄澄的手擀面上整齐码放着黄瓜丝、萝卜丝、豆芽等八样菜码,中间是一小碗深褐色的炸酱。
这个要拌着吃,安叔示范着将炸酱和菜码倒入面中,快速搅拌均匀,老北京人管这叫倒炝锅
罗邦学着搅拌,面条很快裹上了酱色,散发出浓郁的香气。第一口下去,咸香中带着微微的甜,面条劲道十足,各种配菜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层次。
好吃!罗邦含糊不清地称赞着,又塞了一大口。
酒足饭饱后,安叔提议到附近的什刹海散步消食。夜晚的什刹海与白天的古朴宁静截然不同,沿岸酒吧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游船穿梭其间,岸边有街头艺人表演,热闹非凡。
两人沿着湖边慢慢走着,微风拂面,带着水汽的清凉。罗邦好奇地东张西望,被各种新奇的景象吸引:有老人在空地上写水笔字,笔走龙蛇;有年轻人围成一圈玩着快板,节奏欢快;还有卖糖葫芦的小贩,红彤彤的山楂在灯光下晶莹剔透。
要尝尝吗?安叔注意到罗邦的目光,掏钱买了一串糖葫芦递给他。
罗邦咬下一颗,糖衣的甜脆和山楂的酸爽在口中交融,让他不自觉地眯起了眼睛。正享受着这简单的快乐时,一阵悠扬的胡琴声传来,吸引了他的注意。
不远处,一位白发老人坐在柳树下演奏二胡,面前摆着打开的琴盒。他闭着眼睛,完全沉浸在音乐中,指尖流淌出的旋律如泣如诉,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聆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