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海底电缆疑云》
海天相接处,压着沉甸甸的铅灰色云层,空气凝滞得能拧出水来,浓重的咸腥气息弥漫在“清和号”宝船四周。一场酝酿中的风暴正在无声迫近。甲板之上,水手们步履匆匆,忙着加固缆索、收起风帆,吆喝声在低压的空气里显得有些沉闷。
“菲菲,动作快些!”罗子建的声音透过简易防水对讲机传来,带着电流特有的滋滋声,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他单膝跪在船舷边,目光紧紧锁住下方那片动荡不安的墨蓝海水。几根粗绳从他手中延伸下去,没入翻滚的浪花里。
海水之下,是另一个世界。阳光艰难地穿透浑浊水层,在起伏的沙地上投下摇曳变幻的光斑。欧阳菲菲,身着紧贴肌肤的鲨鱼皮水袍,灵巧得如同一尾真正的游鱼。她手中紧握着一柄精钢短撬,身影在嶙峋的珊瑚礁石间穿梭。每一次下潜都带着明确的目的——寻找任何可能指向“藏宝图”的蛛丝马迹。水流拂过身体,带来深海的寒意。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过沙地上散落的船板残骸、被海水打磨得浑圆的石块,以及那些依附在礁石上、随水流摇曳的奇异海草。
突然,一点微弱却极其突兀的反光,刺入她的眼帘。
那光芒来自一丛形如鹿角、色泽火红的珊瑚根部。绝非天然贝类的温润珠光,也非鱼鳞的细碎闪烁,而是属于金属的、冷硬锐利的质感。心脏在胸腔里猛地一跳。她摆动脚蹼,迅速靠近。随着距离缩短,那掩埋在珊瑚枝桠和沙砾中的物体轮廓愈发清晰——一个规整得令人心头发紧的圆柱体,带着明显的人工锻造痕迹,绝非此时代的粗粝铁器或古朴青铜所能比拟!它沉默地躺在那里,像一个来自异时空的冰冷坐标。
“子建!”她压抑着激动,将对讲机凑近嘴边,“有发现!金属物!形状…非常规整!”
“位置!”罗子建的声音瞬间绷紧。
“红珊瑚礁,东侧根部!”
“稳住,标记好!拉你上来!”罗子建的指令干脆利落。
片刻之后,欧阳菲菲被绳索和滑轮的力量带离了幽暗的水下世界,哗啦一声破水而出,重重落回甲板。冰冷的海水顺着她的发梢、衣角滴滴答答落下,在干燥的木板上洇开深色的印记。她顾不上擦拭,喘息着,将一个被厚厚锈蚀、砂砾和海藻包裹的物件小心地放在众人围拢的中心——甲板上一块特意铺开的防水油布上。
所有目光瞬间聚焦于此。陈文昌凑得最近,鼻尖几乎要碰到那冰冷的金属表面,他习惯性地从怀里摸出那个从不离身的单柄放大镜,镜片后的眼睛瞪得溜圆:“这蚀痕…这氧化层…老天爷,这锡器沉在水里怕是快百年了吧?可这形状…这严丝合缝的接缝工艺…”他摇着头,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困惑,“永乐朝的匠作监打死也做不出这种玩意儿!这简直…简直像是…”
“像是从未来掉下来的!”张一斌抱着胳膊站在稍远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目光锐利地审视着那件物品,“看这形制,两头收束,中间鼓起,像个…罐子?或者说,某种密封的容器?子建,你怎么看?”
罗子建没有立刻回答。他蹲下身,从随身的工具袋里取出一柄小巧的合金锉刀,还有一小瓶气味刺鼻的液体——那是他利用船上有限的材料配制的简易除锈剂。他的动作专注而沉稳,先用锉刀极其小心地刮掉罐体表面最顽固的珊瑚钙质结壳和一层厚厚的暗红色铁锈。金属摩擦的细微声响在寂静的甲板上显得格外清晰。接着,他用棉布蘸取除锈剂,一点一点,极其耐心地擦拭着清理出来的区域。随着他的动作,罐体原本被岁月和海水侵蚀得模糊不清的表面,渐渐显露出一些被刻意压制出的凹凸纹路。
“有字!有花纹!”欧阳菲菲屏息凝神,低呼出声。
罗子建的动作更加轻柔。更多的锈迹和污垢被剥离。终于,一小片相对清晰的区域暴露在众人眼前。被刮擦出来的金属底色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银白光泽,绝非这个时代常见的锡或铅的色泽。更令人心跳加速的是那上面清晰可见的浮雕图案——一个风格极其现代、线条流畅飘逸的弧形飘带标识!飘带下方,两个硕大的、棱角分明的简体汉字,如同烙印般刺入每个人的眼帘:
可乐。
刹那间,甲板上陷入一片死寂。只有海浪拍打船舷的哗哗声,以及远处隐隐传来的闷雷,成为这诡异一幕的背景音。陈文昌手中的放大镜“啪嗒”一声掉在油布上,滚了两滚。张一斌抱着胳膊的手下意识地放了下来,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充满了极度的震惊和荒谬。欧阳菲菲捂住了嘴,倒吸一口凉气,目光死死锁住那两个简体字,仿佛要确认自己是否出现了幻觉。
“可…可乐?”陈文昌的声音干涩嘶哑,像是被人扼住了喉咙,“这…这怎么可能?!明朝的海底…可乐罐子?!”巨大的认知冲击让他语无伦次。这简直比发现永乐大典的孤本还要离奇万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