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 签定采光顶合同
仲昆推开维修站办公室的门时,三个背着帆布行李包的年轻人正局促地坐在长椅上,看到他进来,几乎是同时站了起来。
“可算等着你了。”老同学快步迎上来,声音压得略低,“上午我特意找了他们老师,软磨硬泡把毕业证提前发了,省得等下午三点的会耽误事。你现在就能拉他们走。”
仲昆点点头,示意三人把行李塞进后备箱,自己则侧身把他们让到后座。简单跟老同学挥了挥手,车子便驶离了维修站,朝着夏水村的方向奔去。
一路尘土飞扬,没多大会儿就到了配件厂大院。仲昆领着三人直奔办公室,里面只有卞会计一人在低头算账。登记、签字,流程走得很快,卞会计抬头冲仲昆说:“你在这儿等我会儿,我把人给毕厂长送过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仲昆,阳光透过窗户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没等多久,卞会计就回来了,两人相视一笑,猛地拥抱了起来。
“小丁去城里买材料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保管在仓库忙着下料呢。”卞会计一边看着仲昆,一边随口说道。
仲昆心里一动,拉着卞会计往她宿舍走,反手就把门倒插了。半个钟头后,卞会计先一步回到办公室,又过了五分钟,仲昆才慢悠悠地出来,没进办公室,径直走向了车间。
车间里机器声轰鸣,滚齿机旁,毕厂长正手把手地给两个新来的年轻人做示范,手上的动作麻利又精准。另一边的珩齿机前,小尚已经能独立操作,齿轮在机器上转动,发出规律的声响。
“来得正好。”毕厂长看到仲昆,停下手里的活,“明天就能开二班了。车工不用特意培训,齿轮坯有图纸,熟手都能上手,这三个人开三班完全没问题。珩齿能开二班,新来的磨工说,最多一周就能上机。滚齿机这俩,白班和我一人带一个,撑死一周也能独立干了——好在咱们都是做套着活,他们学起来快。”
仲昆的身影先停留在机床旁,金属切削的嗡鸣里,藏着他对生产节奏的认可。待了许久,他才转向中频炉区域,夏师傅和三个徒弟正围在炉边,炉火映着几人的脸庞。
“现在开一班就够下游机床用了,”夏师傅的声音混着炉温,“二班的人手都调去开煤炉炼废铁做管件了。”这段时间只出不进,院子里的废铁已减少了三成,照这个速度,再有两个月,满院堆积的废铁便能尽数消化。
离开中频炉,仲昆径直走向精密铸造车间。车间内,夏颖正指挥着工人制作大型管件砂模,砂粒在她的指令下渐成规整的模具形状。“你看这大管件,”夏颖直起身,指着砂模,“利润高不说,用的料也多,刚好能快点把废铁用掉。”她的话里,充满对新厂的关怀。
刚踏出铸造车间,一辆货车便“轰隆”着开进大车间,一直驶向西头仓库——是小丁开的车。仲昆紧随其后,走进仓库的瞬间,便被眼前的景象打动:夏保管果然是个利落的好管家,整个仓库不见半分杂乱,所有铁料都被切成26公分的短料,码成三垛齐整的“铁墙”。
“现在产量不算高,我和小丁白天闲着就下料,”夏保管笑着说,“毕厂长原说要配人,我看没必要,等产量上来再添人也不迟。”
从仓库出来,仲昆回到毕厂长的工作区域。远远便看见毕厂长将操作岗交给了一个年轻小伙,见仲昆过来,毕厂长笑着迎上前:“这小伙上手快,不到一天就敢独立操作,已经加工了两个件,活儿做得还不错。”他顿了顿,又道:“咱俩去办公室坐坐,有些事我跟你汇报下,你今天还走吗?”话音落时,两人并肩朝着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仲昆与毕厂长刚一落座,卞会计便急忙起身,熟练地从桌下拎出保温壶——幸好仲昆方才离开的间隙,他用热得快赶烧好了一壶滚烫的开水。茶盏中腾起袅袅热气,两人手捧着温热的杯,毕厂长便顺势将厂里的下一步规划细细道来。
“从明天起,咱们正式开二班。”毕厂长呷了口茶, “车床那边没问题,三个人倒班就能转起来;滚齿机我带个新来的,这小子今天就主动要求上机,用不了一周准能顶班;珩齿机的小尚早就能独当一面,让她负责二班正好,新来的学员先跟着白班学。月底前我把这些都理顺,下个月咱就能稳定供应拖拉机厂4000个2059号齿轮。我再压缩一下成本,争取一个月赚十万元。”
话音稍顿,他又补充道:“这两天我得跑趟夏村长那儿,要两个劳动工,一个去仓库下料,另一个替下中频炉的夏师傅,让老夏统管整个大车间。还有炊事员的事,现在吃饭的人多了,总不能一直让保管兼着,得找个专职的。”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 “厂里的事你放心,等这边稳了,我回趟金华,再给咱找些新活儿。”
仲昆静静听着,待毕厂长说完,才缓缓放下茶杯:“我在这儿也帮不上什么忙,就先回去了。”说罢便起身朝外走。毕厂长见状,忙转头朝卞会计递了个眼色:“仲昆要走,快去送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