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三次试制合金钢
正月十五的晨光,带着元宵节特有的慵懒,悄悄漫进了县机械局的院子。往日里人来人往的紧张气氛,被节日的松弛感悄悄取代,走廊里少了急促的脚步声,办公室的门多半虚掩着。
仲明却没心思沉浸在这份悠闲里。他径直穿过空旷的走廊,熟门熟路地走向资料室。门虚掩着,他轻轻一推,就见女管理员正整理着桌上的文件。
“仲明?”管理员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惊讶,“今天过十五,不在家陪家人过节,跑这儿来干啥?”
“姐姐,实在没办法。”钟明脸上带着点歉意,“厂里新试制的齿轮钢出了点问题,这不是遇到坎儿了嘛。知道你们下午就休息,我特意赶了个早。想在你这儿查查资料,琢磨琢磨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管理员放下手里的活儿,想了想说:
“咱机械局下属哪有冶金企业啊,原来那个翻砂厂不是已经转行了。合金钢的资料你前阵子翻了多少回了,都快把那几本书翻烂了。”她顿了顿,忽然眼睛一亮,“对了!去年新创刊的《中国冶金文摘》,双月刊,咱这儿订了一份。说不定里面有你要的东西,我找找看。”
说着,她转身走进里间的档案柜,窸窸窣窣翻找了一阵。不大一会儿,手里捧着几本装订整齐的杂志走出来:“这是1到5期,第6期还没到。你瞅瞅,兴许能帮上忙。”
仲明连忙接过,连声道谢,转身就进了阅览室。他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摊开杂志,一页页仔细读起来。阳光透过窗棂落在纸页上,映着他专注的侧脸,连窗外偶尔响起的鞭炮声,都没能分走他半分注意力。
时间在字里行间悄悄溜走,转眼就到了上午十点多。管理员推门进来,看他还在埋头苦读,便走过去说:
“我们下午就休息了,各科室的人早走光了。我这儿也约了点事,得提前走。你这一时半会儿肯定看不完,这样吧——”她犹豫了一下,“我破个例,你打张借条,把这几本杂志借回去看,看完送回来就行。反正我也认识你,信得过。”
她顿了顿,特意叮嘱:“但有个条件,书上有用的地方只能抄,可不准撕下来,得保持原样。”
“太谢谢您了!” 仲明又惊又喜,连忙保证,“您放心,我一定好好保管,保证完完整整送回来。估计得借三四天。”
他找了张纸,认真写下借条递给管理员,小心翼翼地把五本杂志拢在一起抱在怀里,脚步轻快地出了机械局,朝着齿轮厂赶去。
齿轮厂的大门挂着把大锁,仲明熟稔地取下锁,刚把摩托车推进院子,就见食堂门口探出个脑袋,是葛叔。
“把门关上,挂上锁就行。”葛叔扬了扬手,又缩回了食堂。
钟明锁好门,抱着杂志往办公室走。远远看见办公室西头那间屋的门开着,里面似乎有动静。他加快脚步走过去,一探头,愣了——仲伟、金生和玉良正忙得热火朝天,扫地的扫地,擦桌子的擦桌子,把屋里屋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你们仨凑在这儿干啥?”钟明一脸惊诧地问。
仲伟直起腰,拍了拍手上的灰,笑着说:
“前几天我跟我爸商量,咱厂青年工人多,业余时间总闲着也不是事儿。打算把这屋腾出来,弄个娱乐室,安张乒乓球台,再买点象棋、扑克。玉良这星期正好回来,人多热闹,大家也能有个地方歇歇脚、乐呵乐呵。”
钟明看着他们额角的汗珠,再低头看看怀里的杂志,忽然觉得这个元宵节,虽没有元宵的甜糯,却有股子比糖水更暖的劲儿,在齿轮厂的院子里慢慢漾开。
仲明站在原地,对着仲伟叮嘱道:“等一会儿你回家吃饭,让父亲吃完饭给我捎点儿来,让他也来。我有事商量。”话音落定,他便转身往办公室走去。
推开办公室的门,仲明将怀里的五本杂志轻轻放在桌上。前一二三期他已经快速浏览过,眼下该轮到第四期了。手指在书脊上顿了顿,他抽出第四期,一篇关于齿轮钢的文章标题猛地抓住了他的视线。他立刻翻到对应的页码,这是一篇专门探讨齿轮钢结构的文章。
文章里提到,我国现用的齿轮钢大多以苏联提供的20铬锰钛系列为主,与德国的20铬锰硅系列、日本的40铬镍钼系列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这篇文章足足占了杂志三分之一的篇幅,只是其中有些内容,仲明一时半会儿也看不懂。他正看得入神,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廷和提着个饭盒走了进来。
“你小子早晨饭还没吃吧?趁热吃,别凉了。”廷和把饭盒往桌上一放,语气里带着几分关切。
仲明抬眼笑了笑:“早饭在晓芬家已经吃过了,这会该算午饭了。”他放下杂志,打开饭盒,里头是圆滚滚的元宵。用汤勺舀起一个送进嘴里,他咂咂嘴道:“妈妈做的元宵味道就是不一样,特别好吃。”
不过片刻功夫,一饭盒元宵连带着甜汤都被他吃得干干净净。放下空饭盒,仲明把去机械局资料室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给廷和听,末了拿起那本第四期杂志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