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445章 谋士范文程

康熙正史 第445章 谋士范文程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于是,多尔衮开始筹划新的战略,准备利用吴三桂的野心,将他引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即将展开……

说到这里,多尔衮指着地图又说道:“如果吴三桂假意让我大军自喜峰口和古北口入关的话,他与李自成联手夹攻我军,岂不是这几十年的大清基业毁于一旦?”

多铎听后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吴三桂的真实意图。

原来,吴三桂之所以要将自己的军队放在山海关,就是想借助地形优势,阻挡李自成的进攻。

而多尔衮如果真的从喜峰口和古北口入关,就会陷入吴三桂和李自成的夹击之中,导致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多铎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暗自庆幸多尔衮的英明决策。

于是多尔衮下令,调前往喜峰口和古北口的清军,一律改道山海关。

同时,他还从盛京调来了红衣大炮,加强了山海关的防御力量。

这样一来,清军就能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战斗局面。

此外,多尔衮还派出使者前往山海关,与吴三桂谈判,试图说服他投降清朝。

随后多尔衮又给吴三桂回信:“期必灭贼,出民水火,今伯若率众归来,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

多尔衮的意思非常明确,那就是他所代表的大清王朝,愿意与吴三桂这位平西伯携手合作,一同剿灭贼寇,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紧接着,多尔衮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如果吴三桂选择归顺大清,那么他将被封为藩王,并赐予他大明王朝所有的领土。

当吴三桂读到这封信时,内心不禁一惊。

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感慨道:“哎呀,如今这西南地区有着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二十万,

而东北地区则有多尔衮统领的清军二十万。

我吴三桂身处其中,真是左右为难啊!”

说完这番话后,吴三桂沉思片刻,决定再写一封信给多尔衮。

“三桂承王谕,即发精锐于山海关以西要处,诱贼速来,以图相机剿灭。

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

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又仁义之师,首重安民,所发檄文,最为严切。

更祁令大军秋毫无犯,则民心服而财帛亦得,何事不成哉。”

就吴三桂的这封信来说,属实让多尔衮猜了一宿,也没有猜出来吴三桂的意思。

他一边反复琢磨着信中的文字,一边想着其中是否有什么深意或暗示,但始终不得其解。

多尔衮感到十分困惑,于是决定寻求谋士范文程的帮助。

范文程,这个名字在清朝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

原来这范文程乃是范仲淹的后代,范仲淹最有名的就是“先忧天下之忧而忧,后乐天下之乐而乐。”

范文程原是明朝的秀才,后来归顺了后金,并成为了皇太极的心腹谋士。

他足智多谋,为皇太极出谋划策,立下了不少功劳。

如今,多尔衮遇到难题,自然想到了这位智囊。

当范文程来到多尔衮面前时,他接过了吴三桂的信件,仔细阅读起来。

读完之后,范文程竟然哈哈大笑起来。

多尔衮见状,不禁好奇地问道:“先生,为何发笑?”

范文程捋了捋胡子,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随后微微摇头感叹道:“这吴三桂的书信,

看似句句都是投降之词,但仔细品味,其中却根本没有一个明确表达投降之意的词语。

如此巧妙的措辞,实在让人佩服啊。”

多尔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反复琢磨着吴三桂的书信,却始终无法理解其中的深意。

过了一会儿,他忍不住开口问道:“范先生,本王愚钝,还请您详细解释一下。”

范文程微微一笑,解释道:“王爷,请看这封信的第一句话‘三桂承王谕’,

这里面的‘承’字含义颇深,它既可以表示三桂承认王的口谕,也可以表示三桂承接王的口谕。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承认,那就意味着这个谕旨只有皇上才有资格下达,

而三桂这样写,显然是暗示自己有意投降。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投降二字,而是通过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多尔衮听后,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笑着说道:“原来如此,莫不是承认?”

范文程却摇了摇头,继续分析道:“如果是承认,那这谕旨便只有皇上才能下,

因此吴三桂有投降之意,却没有张口投降。

他选择用这种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既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又给自己留了后路。”

多尔衮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吴三桂既没有说投降,却做了投降之事。

范文程接着说道:“如今吴三桂要承王口谕,以身做饵,诱敌深入,

只要我大军直入山海关,便可以将吴三桂形成犄角,首尾夹攻李自成,一战定乾坤!”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多尔衮被他的话语所打动,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他紧紧握住拳头,坚定地说道:“好!既然如此,本王决定立刻率领大军出征,与吴三桂一同夹击李自成!”

范文程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多尔衮听了这话,心中顿时激动起来,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不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范文程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王爷所言极是,如今正是我们大展宏图的时候,绝对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啊!”

接着,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吴三桂虽然没有直接投降,但从他这封书信来看,通篇都是投降之意。但其中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好。”

“哪一段话?”多尔衮好奇地问道。

“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又仁义之师,首重安民,所发檄文,最为严切。

更祁令大军秋毫无犯,则民心服而财帛亦得,何事不成哉。”范文程缓缓地念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