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434章 乌头宰相一生

康熙正史 第434章 乌头宰相一生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康熙皇帝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急忙追问道:“那可有找太医诊治过?”

魏裔介点了点头,感激地说道:“多谢皇上关心,臣已经看过太医了。”

陈廷敬等一众大臣们也纷纷走上前来,关切地看着魏裔介,眼中流露出担忧之色。

魏裔介接着说道:“太医说我的骨头受了伤,需要至少卧床两年,如果修养得不好,恐怕我的后半生就只能这样了……”

听到这里,康熙皇帝不禁惊讶地问道:“竟然如此严重?”

魏裔介面色苍白地坐在轮椅上,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对康熙皇帝说道:“皇上,臣这病恐怕无法治愈了,

日后怕是不能为朝廷效力了。臣今日前来,特意请求辞官归隐。”

魏裔介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众人皆骇然。

康熙皇帝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朕明白魏爱卿的难处,但朝廷如今正处于用人之际,

朕希望魏爱卿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力。不过,如果魏爱卿坚持要辞官,朕也不会强求。”

魏裔介面露难色,他摇了摇头说:“皇上,臣的身体状况实在难以支撑,

且秋天已经到了,臣的老家比京城暖和些,臣想回到家中养病,若有意外,也好落叶归根啊!”

说到最后,魏裔介不禁泪流满面。

一旁的陈廷敬、熊赐履和张英等人听了,也纷纷落泪。

而康亲王则露出惊讶之色,似乎没想到魏裔介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康熙皇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魏裔介的心情。

他说:“既然如此,朕也不强人所难。魏爱卿为国操劳多年,朕准了。待伤势养好之后,便可安心归隐。”

“谢皇上恩准!臣若有来生,再来为朝廷效力!”

魏裔介声音颤抖地说道,身体也因激动而微微颤动。

康熙皇帝缓缓蹲下身子,紧紧握住魏裔介的双手,眼中满是泪水:“传旨,赏魏裔介白银千两以供养老!”

魏裔介在四名太监的搀扶下缓缓离去,他回过头来,深情地望了一眼那座宏伟壮丽的宫殿,心中充满了感慨和不舍。

他深知,此次一别,或许将永远无法再踏入这片熟悉的土地。

却说魏裔介回到家中,立刻吩咐下人收拾家当,并将其装载到马车上。

下午时分,魏裔介静静地躺在一辆马车上,神情略显疲惫。

后面紧跟着三辆马车,其中两辆载着他的妻儿,另一辆则装着少量行李。

他们悄然无息地驶出北京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甚至连随行人员也仅有寥寥数人。

然而,就在魏裔介等人刚刚出城之际,却惊讶地发现城外竟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魏大人,这……前面都是人……”下人禀报魏裔介。

魏裔介闻言,心中一惊,他原本以为只是一些好友前来相送,没想到竟然有如此多的人。

他缓缓地掀开了轿帘子,目光向前望去,只见前方道路两旁站立着数百名官员,其中包括陈廷敬、熊赐履、张英等人。

他们静静地站在这里,神情肃穆,仿佛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时刻。

魏裔介的眼中闪过一丝感动,他知道这些人都是来给他送行的。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诸位,多谢你们前来送行……”

陈廷敬走上前一步,轻声说道:“魏大人,这些都是与您共事多年的同僚,听闻您要离京,特意赶来为您送行。”

魏裔介微微点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他吩咐道:“扶我下去。”

这下人小心翼翼地将他从轿子中抬出来,然后拿出一把躺椅,将他轻轻地放在椅子上。

魏裔介靠在躺椅上,感受着微风拂面,心中感慨万千。

他望着眼前的众人,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他哽咽着说道:“诸位,感谢你们为我送行……”

对面站着的数百人,听到魏裔介的话,纷纷向他拱手行礼,齐声说道:“魏大人一路平安。”

他们的声音庄重而坚定,表达了对魏裔介深深的敬意和祝福。

此刻,许多文人墨客也纷纷涌上前,他们手中拿着笔墨纸砚,准备为魏裔介作诗留念。

这些文人墨客们才华横溢,他们用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魏裔介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仆人们将这些文人墨客所作的诗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带回家中珍藏。

回到家中后,魏裔介将这些诗作整理成一个合集,并亲自为之命名为《青门集》。

这个名字寓意着他即将离开京城,踏上新的征程,但他的心永远不会忘记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

魏裔介就此告别朝堂,回归故里,再未踏足京城。

他一生清正廉洁,正直无私,不惧权贵,敢于直言进谏。

在仕途巅峰之际,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急流勇退,在尚未衰老时便辞去官职。

晚年的他专注于着书立说,以文墨自娱,留下了众多着作,包括《希贤录》、《昆林论抄》、《古文欣赏集》、《阴符经注解》、《樗林偶笔》等上千卷作品,总称为《兼济堂文集》。

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的元旦,魏裔介亲手书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乌头宰相归林下有十六年常思乾乾翼翼,白发书生庆青春七十一载宁忘战战惊惊”。

这副对联表达了他对魏裔介的怀念。

同年四月,魏裔介因患上牙疾,在家中病逝,享年71岁。

康熙皇帝得知后,派遣使者携带白银千两前往吊唁,并赐予谥号“文毅”。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冬季,康熙帝玄烨在巡视陕西返回途中,曾驻留柏乡阁老府。

此时,魏裔介已经离世十七年,但康熙帝依然怀念这位旧日的臣子。

这段故事展示了康熙帝对魏裔介的敬重和怀念之情,也体现了魏裔介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清雍正年间,魏裔介获准入贤良祠,这无疑是对他一生忠诚奉献的最高褒奖。

而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朝廷派遣官员前往祭祀,彰显了对这位名臣的敬重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