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404章 吴应熊回云南?

康熙正史 第404章 吴应熊回云南?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这一年,皇太极、崇祯帝和李自成三位皇帝先后驾崩,仿佛命运之轮在此刻骤然转动。

而就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顺治皇帝登上了皇位,成为了新的天子。

同年,清军如汹涌潮水般涌入北京城,就此拉开了他们长达两百多年统治的序幕。

在这场历史性的变革中,吴三桂可谓功不可没。

他不仅协助清军顺利入关,更一路挥师南下,为大清帝国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曾经强盛无比的大明国,如今已烟消云散,这个最后的汉人王朝终究走向了灭亡。

然而,对于太皇太后来说,这一年却是她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尽管失去了丈夫,但随着儿子的登基,她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岁月如梭,人到老年总是喜欢回忆往昔。

太皇太后亦不能免俗,每当提及这一年时,她的心情便如同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起伏不定。

有时,她会兴奋得拍起手来,为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喝彩;有时,却又会因想起过往的种种艰辛与磨难,而悲伤得泪流满面。

这位太皇太后,无疑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为耀眼的女性之一。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经历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巨着。

在清朝的漫长岁月里,能够与她相提并论的人物寥寥无几,或许唯有慈禧太后才能与之媲美吧!

每一次回想起那个特殊的年份,太皇太后都会沉浸在无尽的感慨之中……

这一幕场景对于苏麻喇姑来说并不陌生,她时常能够听闻这样的对话。

毕竟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发生了诸多纷繁复杂的事件,而太皇太后更是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是本年度最为关键的幕后策划者。

倘若没有太皇太后忍辱负重、顾全大局,又怎能有后来的顺治皇帝呢?

就在太皇太后与苏麻喇姑谈论至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之际,

突然间传来一阵清脆响亮的掌声以及激昂高亢的叫好声:“好好好!好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声音震耳欲聋,响彻整个慈宁宫。

太皇太后闻声迅速转过身去,目光定睛一看,原来是康熙皇帝正踏着轻盈敏捷的小碎步朝这边走来。

只见康熙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一股聪慧伶俐之气,他恭恭敬敬地走到太皇太后跟前,双膝跪地,双手抱拳行礼道:“孙儿给皇祖母请安!愿皇祖母身体康健,福寿绵长!”

说罢,便深深地磕了个头。

太皇太后见状连忙伸手示意让康熙起身,并略带责备地说道:“快些起来吧,我的乖孙子。不过今儿个你来迟了些许时候哦!”

康熙听后赶忙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袍,然后向太皇太后解释道:“回禀太皇太后,今日所商讨之事着实棘手难缠,故而才耽误了些许时辰,请您见谅。”

太皇太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可,语重心长地说道:“不错,国事为重,你是否前来请安并不重要,只要有心便足矣。”

康熙嘴角上扬,露出一抹浅笑,紧接着开口问道:“皇祖母,朕心中一直有个疑问,不知这吴三桂到底算是好人,还是恶人呢?”

太皇太后闻听此言,脸色微沉,略带不满地回应道:“身为天子,怎可如此询问臣子?岂能简单以好坏定论?”

康熙意识到自己言语不当,赶忙赔罪道:“是……皇祖母教训得极是……”

太皇太后见状,神色稍缓,伸出手来,朝着座椅轻轻一指,示意康熙落座。

等康熙坐稳后,太皇太后才继续言道:“说起吴三桂这个人啊,如果硬要给他定性为好人,那他肯定算不上。

但若要说他是十足的恶人,却也不尽然。

毕竟当年他曾协助我大清顺利入关,攻克山海关,成功占据北京城,并为我们开拓疆土,平定中原九州,几乎拿下大半壁江山。”

太皇太后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吴三桂此人啊,其心之狠毒、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呢,咱们也得承认,他的确立下过赫赫战功,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只是,他如今手握重兵,且心怀不轨,妄图谋取更大的权势,这无疑给我大清王朝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呀!”

康熙皇帝神情专注地倾听着太皇太后的话语,不时微微颔首,表示自己正在深思熟虑。

太皇太后看着眼前这位年轻而睿智的皇帝,语重心长地叮嘱道:“皇上啊,对于像吴三桂这般人物,我们既要善于借助他的才华和能力来巩固江山社稷,

但同时也要时时刻刻警惕他那颗蠢蠢欲动的野心。

切不可掉以轻心,更不能轻易相信那些位高权重之人所说的每一句话。”

康熙皇帝目光坚毅,语气沉稳地回应道:“孙儿知晓了,皇祖母您的这番教导,孙儿定会刻骨铭心,永志不忘。”

听到康熙如此回答,太皇太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轻轻地拍了拍康熙的肩膀,赞许道:“好啊,我的乖孙子果真聪颖绝伦,日后必定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帝业,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圣君。”

待到太皇太后说完了吴三桂的评价之后,康熙皇帝这才开始将乾清宫内众人,正在讨论的关于是否让吴应熊返回云南探望亲人之事,详细地向太皇太后禀报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太皇太后坐在龙椅之上,眼神深邃地凝视着前方,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开口说道:“玄烨啊,现今朝廷正处于休养调整之际,可以说是最为恰当的时候。尽管吴三桂购置战马、招兵买马之举引人瞩目,但我们目前并无确凿证据表明他有谋反之意图。”

康熙听后,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认同太皇太后的观点,并回应道:“皇祖母所言极是。”

这时,太皇太后紧蹙双眉,语气严肃地接着说道:“当下,朝廷对吴三桂心生疑虑,而吴三桂同样对朝廷心存戒备。

倘若此刻准许吴应熊返回云南,即便他不再折返京城,从情理上来说也是说得过去的。

如此一来,既能显示出朝廷对吴三桂的信任,又能让吴三桂明白朝廷的立场,双方便可相安无事,岂不美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