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403章 公元1644年

康熙正史 第403章 公元1644年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康熙刚说到此处,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因为这其中所蕴含的后果实在太过沉重。

他甚至无法想象,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意外状况,又有谁敢承担这样巨大的责任呢?

魏裔介定了定神,开口说道:“皇上,微臣认为只要允许吴应熊返回云南探望亲人,那么吴三桂必然会觉得朝廷对他充满了无尽的信任。而且,吴应熊势必还会再次回到京城。”

康熙尚未回应,一旁的安亲王已经忍不住破口大骂道:“胡说八道!那吴应熊一旦回到云南,怎么可能还有回京充当人质的道理?”

魏裔介缓缓地摇着头,语气凝重地对皇帝说:“陛下啊,那吴三桂已然年迈,年岁过了六十之数,想来所剩时光无几了。

而其长子吴应熊现今亦已三十六岁,他定然不愿有任何变故发生,一心只求能安稳过渡至平西王之位罢了。”

言及此处,魏裔介稍作停顿,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接着,他继续说道:“臣以为,当下最不愿意看到吴三桂生事之人,非吴应熊莫属。”

此时,康熙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陷入沉思之中。

片刻后,他开口道:“魏爱卿所言极是,以目前局势来看,的确如此。

而今最为期盼吴三桂能够安分守己、顺利终老之人,便是吴应熊无疑。

毕竟,只要吴三桂安然度过暮年,这平西王之位迟早会落入吴应熊之手,于情于理,他都没有理由去谋反叛逆。”

一直静静聆听众人话语的明珠,早已留意到康熙向自己投来的眼色,瞬间领悟了其中深意。

于是,他站起身来,朗声道:“诚然,吴应熊身为驸马,又贵为平西王世子,若平西王得以善终,那么此位必将归属于他。如此一来,他着实毫无造反的动机与必要。”

明珠这番言辞,显然是在附和并支持魏裔介的观点。

然而,尽管如此,那位安亲王却依旧紧紧揪住魏裔介不放,追问道:“魏大人,莫非那吴应熊曾向您馈赠厚礼不成?”

他的眼神充满怀疑与审视,仿佛要从魏裔介的脸上寻得一丝端倪。

魏裔介双眼圆睁,怒视着安亲王,目光如炬,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安亲王被他如此逼人的眼神直视着,心里不禁感到一阵发毛,浑身都有些不自在起来。

\"安亲王,您若是想说吴应熊向京城里的官员行贿送礼,那必然是送给各位王爷们的吧!

像我这样一个区区汉人儒生,而且还已经被停职在家,吴应熊怎么可能会给我送礼物呢?\" 魏裔介义正言辞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慨。

\"你……\" 安亲王被魏裔介这番话怼得哑口无言,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来反驳。

康熙见状,生怕安亲王和魏裔介继续争吵下去,连忙出声制止道:\"好了好了,魏爱卿,你先退下吧,这件事情朕需要再好好考虑一番!\"

魏裔介听了康熙的话,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嗻,微臣遵命,先行告退。\" 说完,便转身缓缓离开了乾清宫。

走出宫殿后,魏裔介忍不住再次回头望了一眼身后宏伟壮丽的乾清宫,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抹苦涩的笑容,喃喃自语道:\"唉,这议政王大臣们商议政事,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

与此同时,在乾清宫内,康熙正与众位大臣继续讨论着关于吴应熊的事情。

对于魏裔介提出的让吴应熊返回云南探望亲人的建议,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最终还是未能得到议政王们的一致认可。

众大臣们普遍认为,一旦让吴应熊回到了云南,那就无异于放虎归山。

以吴三桂目前的势力和野心来看,恐怕到时候就算用尽千方百计,也难以再将吴应熊召回京城了。

因此,这个提议实在太过冒险,绝不能轻易采纳。

尽管康熙、索额图、明珠以及裕亲王四位大人都表示赞同,但安亲王、康亲王、惠郡王、庄亲王还有温郡王等五位王爷却纷纷摇头表示反对。

面对如此僵局,众人也无可奈何,最终此事只得暂且搁置一旁。

然而,康熙心中却始终放不下这件事情,他反复思考着魏裔介提出的方法,觉得其中必定蕴含着一定的道理。

毕竟,如果能够让吴应熊返回云南,或许就能稳定住吴三桂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待到这场小规模的朝廷会议结束后,康熙独自一人低声呢喃道:“看样子,唯有向太皇太后寻求帮助了。”

话说此时正值正午时分,忙碌了许久的康熙总算是腾出了一些空闲时间。

这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年轻皇帝,看上去尚未完全褪去青涩与稚嫩,举止间仍透着几分活泼好动。

只见他脚下生风,一路疾驰而来,不多时便抵达了慈宁宫门前。

而此时此刻,太皇太后早已完成了上午的诵经功课,此刻尚未用午膳,正悠然自得地坐在宫殿外的一座精巧凉亭之中,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闲聊家常。

两人回忆着往昔岁月,话题从幼时生活过的广袤蒙古草原开始,渐渐延伸至后来繁华昌盛的盛京。

接着,他们的思绪飘向了宏伟壮丽的北京。

就在此时,时间线恰好停留在最为喧嚣热烈的公元 1644 年。

这一年,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

据《清史稿》和《明史》等众多历史典籍所记载,一系列重大事件接连上演。

1.皇太极突然驾崩;

2.索尼鳌拜率领两黄旗兵谏,多尔衮推举福临即位,即顺治皇帝;

3.李自成攻入北京城;

4.崇祯皇上杀妻杀女,煤山自缢身亡;

5.大明朝灭亡;

6.吴三桂投降大顺;

7.李自成属下霸占陈圆圆;

8.吴三桂投降清军;

9.清军入关;

10.李自成登基称帝,杀了吴三桂父亲吴襄,率军一路西逃;

11.清军进入北京城;

12.李自成逃到湖南,被人杀死。

公元 1644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