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344章 王清猜不透李之芳

康熙正史 第344章 王清猜不透李之芳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李兄,魏裔介在三品以上的京官之列,其儿子魏嘉也是被顺治帝准许入国子监的啊,咱们当时都在京城,这事情大家都知道!”

王清皱着眉头,满脸疑惑地看着李之芳,实在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拿这些事来弹劾魏裔介。

李之芳一时语塞,心中暗自懊恼,自己怎么会没想到这一点呢?

他原本以为,这些事情都是板上钉钉的证据,足以将魏裔介扳倒。

却不想,仅仅被王清一句话,就轻易地反驳了回去。

此刻,他不禁陷入了沉思,究竟该怎么做,才能真正参倒魏裔介这棵大树呢?

过了一会儿,李之芳突然想起一件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缓缓说道:“魏裔介其弟弟魏裔讷,被魏裔介私自派往淮安府桃源县当知县,魏裔讷荒淫残暴、桃源县发了水灾,他不仅没有能力治理,还饱受诟病。后来魏裔介让他同族的叔叔魏槐祥担任江宁府的同知(一个副职文官,正五品,可以设一到三人),又让他弟弟改为江宁府同知。”

说完,他得意洋洋地看向王清,心想这次看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王清心里不禁犯起嘀咕,这个李之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但出于礼貌和对朋友的尊重,他还是选择了沉默,并没有直接反驳李之芳。

\"李兄,所谓何意?\"王清疑惑地看着李之芳,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个明确的解释。

李之芳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道:\"我李之芳上为国家黎民百姓,下为天下汉族儒生,要替天行道,弹劾倒魏裔介!当然,只要魏裔介一倒,你王兄便是日后科举的主考官、天下的祭酒。\"

王清听后,心头猛地一惊,但他还是努力保持镇定,缓缓摇头道:\"不......李兄,我劝你不要弹劾魏裔介,他是皇上最宠爱的汉臣,如今如日中天,我怕你是引火烧身呐!\"

李之芳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和失望:\"王兄,你我这般交情,难道就不肯帮我一把?\"

王清无奈地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为难之色:\"李兄,并非我不愿相助,只是此事风险太大。且不说能否成功,即便告成,你我恐也难以全身而退。\"

李之芳紧紧地咬住牙关,脸上露出坚定的神情,“如果能够除掉这块阻碍我们前进的绊脚石,我愿意冒险一试。希望王兄再好好考虑一下。”

王清沉默了很久,然后慢慢地说,“即使想要弹劾魏裔介,但根据你所描述的他的罪行,那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根本不可能将他扳倒。”

李之芳无奈地叹息道:“唉,要找到魏裔介的罪行确实有些困难,但只要努力去寻找,总会有办法的。”

王清静静地看着李之芳,心中充满疑惑和不解。

他实在不明白,李之芳为何如此执着地要弹劾魏裔介呢?

毕竟,魏裔介是大清的忠诚臣子,更是天下举子们的老师,康熙皇帝曾多次命令他祭祀孔子,这对于读书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李大哥,如果您真的决心弹劾魏裔介,那么就必须等待科举考试结束之后。否则,皇上绝对不会同意的。”王清严肃地说道。

李之芳低头沉思了一会儿,心里琢磨着这个提议和安亲王所说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然而,他仍然感到困惑不解,不明白为什么非要等到科举结束才能行动。

于是,他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呃……王兄,为何一定要等到科举结束之后呢?\"

王清深吸一口气,缓缓解释道:\"李大哥,你想想看,现在朝廷里最要紧的事情就是科举。在这个关键时刻,就算你去弹劾魏裔介,皇上也不会有心思理会你。所以我们必须等待殿试结束后,再作打算啊!\"

说完,王清用坚定的眼神看着李之芳,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想法。

李之芳听了王清的话,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他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原来如此!好,那就先收集魏裔介犯罪的证据,待时机成熟,我必定将他扳倒!\"

李之芳离开后,王清心中充满了疑惑。

他怎么也想不通,好好的李之芳为什么突然要弹劾魏裔介。

难道魏裔介得罪了他?还是另有隐情?

这些问题让王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可王清思来想去,始终觉得这魏裔介与李之芳之间并无任何关联。

唯一能想到的原因便是,李之芳身为朝廷的御史,手握捕风捉影上奏之权。

也就是说,只要他听闻了某些消息,即使缺乏确凿证据,依然能够凭借此权进行弹劾,这便是所谓的捕风捉影弹劾的权力。

这项权利由来已久,乃是当年永乐大帝朱棣所创立。

时光荏苒,日复一日,转眼便过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

魏裔介于二月初三再度举行祭祀孔子的仪式,吸引了众多士子前来围观。

初春时节的北京城,寒意依旧逼人。

除了松柏等耐寒树木外,其他树木早已凋零光秃,不见一片绿叶。

整个北京城仿佛失去了生机,就连鸟儿也不见踪影,更显凄凉。

转眼间,已至二月初六,康熙九年的科举考试也正式拉开帷幕。

两千多人的大考场,被官兵围了个水泄不通。

举子们进入了考场,就需要在里面待上三天。

且说这魏裔介每日巡视考场一周,见士子们都非常认真的作答,心中也比较满意。

考试期间,京城百姓皆议论纷纷,有的在讨论这次科举会不会出现作弊现象,有的则在猜测谁会高中状元。

三天的时间很快,这轰动北京城的科举,落下了帷幕。

阅卷官、誊卷官们忙的不亦乐乎。

他们日夜不停地审阅着考卷,希望能够选出最优秀的人才。

而此时,康熙皇帝也对这场科举充满了期待。他时常来到阅卷处查看进展情况,并与官员们交流意见。

康熙皇帝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那些已经成名的学子,还有一些尚未崭露头角的年轻人。

其中,陈梦雷和李光地就是他特别留意的两个人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