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191章 谁贪污了?

康熙正史 第1191章 谁贪污了?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康熙回到乾清宫,他的心情依旧沉重。

他一边掀开彭春的奏折,一边冷冷地说道:“传朕旨意,召内阁大学士明珠、索额图,乾清宫见驾。”

站在一旁的李德全听到康熙的命令,立刻指挥小太监们快步前往内阁传达旨意。

小太监们不敢怠慢,一路小跑着向内阁奔去。

康熙瞅着手中的奏折,面色极其难看。

奏折出自北征将军彭春之手,这位在冰天雪地中为大清戍边的猛将,其文字也如其人一般,刚直甚至粗粝。

奏折开篇是循例的恭贺新春之词,寥寥数语,紧接着笔锋一转,感谢了于十一月抵达瑷珲的朝廷补给。

然而,这“感谢”二字,在康熙眼中却显得无比刺眼,因为其后的内容,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盛世”的脸上。

彭春在奏折中用近乎质问的语气写道:

“臣叩问陛下,何以补给迟至十一月方抵?隆冬已至,黑龙江冰封数尺,运送之艰险,九死一生。

再者,为何补给之数额,与朝廷前旨所言,有天渊之别?

瑷珲城内外,连同驻军、夫役、家眷,近四千之众,嗷嗷待哺。

此番补给,仅为杯水车薪,过冬尚且勉强,何谈来年开春对罗刹用兵之军需储备?

恳请陛下明察,速增补给,否则边关将士,非战死于沙场,而将冻馁于寒冬!”

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钢针,扎在康熙的心上。

康熙脱下龙袍,只着一身藏青色的常服,负手立于东暖阁一幅巨大的《大清舆图》前。

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舆图东北角那个小小的标记——“瑷珲城”上。

脚步声由远及近,明珠与索额图一前一后,快步走进殿来。

“臣,纳兰明珠、索额图,恭请皇上圣安。”两人跪倒在地,行大礼。

康熙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得可怕:“两位爱卿,起来吧。今日元旦国宴,可还尽兴?”

这句看似寻常的问候,却让明珠和索额图的心同时一沉。

国宴,按往常来说,举国欢庆。

宴会散后,康熙会非常高兴的换上便服,出门逛逛热闹的京城。

可今天......

“托皇上洪福,君臣同乐,实乃万世之幸。”明珠率先开口,言辞一如既往地圆润妥帖。索额图也赶忙附和。

康熙缓缓转过身,手中拿着的正是彭春的那道奏折。

他走到两人面前,将那份薄薄的,却重如泰山的奏折,“啪”的一声,扔在他们面前的地上。

“万世之幸?”康熙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如同炸雷般在空旷的殿内回响,“你们看看!这就是你们辅佐朕,治理出的‘万世之幸’!”

明珠和索额图大惊失色,慌忙捡起奏折,凑在烛光下迅速浏览。

仅仅片刻,两人的脸色已是煞白如纸,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彭春那犀利如刀的字句,让他们如坐针毡。

他们面面相觑,四目相对,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茫然。

他们确实不知道,这件事竟然败坏到了如此地步。

“怎么?没话说了?”康熙的目光恶狠狠的盯着他们,在两人脸上来回扫视,

“你们二人,一个是首辅大学士,一个是领侍卫内大臣,国之柱石,朕的左膀右臂!

如今北疆军情紧急,瑷珲城是我大清与罗刹人角力的最前线。

朕于去年八月月,亲自批复,下旨调拨军需,为何迟至十一月才到?

又为何,朕批下去的,是足以让四千将士饱食半年的粮草物资,到了彭春手里,就变成了‘杯水车薪’?!”

索额图和明珠对视一眼,二人眼神露出了恐惧。

“回答朕!”皇帝的怒吼声中,夹杂着炭火爆裂的“噼啪”声,更添几分骇人的威势。

索额图“噗通”一声再次跪倒,叩首道:“皇上息怒!此事……此事臣等确不知情。臣有罪,臣失察,请皇上降罪!”

明珠也紧跟着跪下,但他比索额图要镇定一些,斟酌着词句:

“皇上,军需调拨,由京城至瑷珲,路途数千里,其间关隘重重,或因……或因沿途风雪阻路,耽误了行程,亦或……亦或是量算有误……”

“风雪?”康熙被这番说辞气得笑了起来,那笑声里充满了冰冷的嘲讽,“好一个风雪阻路!好一个量算有误!明珠,你是在告诉朕,这风雪会吃掉朕拨下去的白银吗?这大雪会把朕的精米白面,变成糠麸碎石吗?”

话锋一转:“耽搁?”康熙冷笑一声,绕过御案,一步步走到二人面前,“明珠,你告诉朕,从京城到瑷珲,正常行军需要多少时日?”

“回皇上,若是轻骑快马,月余可达。但若是押运粮草辎重,至少需两月有余。”明珠的声音有些发颤。

“两个月?”康熙的声音陡然提高,“朕的补给是何时发出的?八月!现在已是年底,整整四个月!彭春说十一月底才收到第一批,数量还不足三成!剩下的七成呢?飞上天了不成?”

二人跪在地上,不敢回答康熙的话。

康熙闭上眼睛,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朕今天就跟你们算一算这笔账!”

康熙的声音充满了压抑不住的愤怒,“朕当初给瑷珲城的补给,下的旨意,你们二人都是亲眼看过的!”

康熙压了压声音,继续说道:

“第一笔,朕从内务府和户部,共计拨出二百万两白银!

旨意写得清清楚楚,一百万两,交由理藩院,派专员前往科尔沁、喀尔喀等蒙古诸部,采购牛、羊、马匹。朕要的是膘肥体壮的活畜,送到瑷珲,让将士们冬天能吃上肉,让战马有足够的草料。

另外一百万两,用于沿途采买、运输、以及补充其他军需。

明珠,你告诉朕,这二百万两白银,如今在哪里?

是蒙古王爷们不肯卖,还是朕的银子,根本就没送到蒙古?”

明珠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起身,甚至连看康熙一眼都不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