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190章 扫兴的康熙

康熙正史 第1190章 扫兴的康熙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诗集其中一首《浣溪沙》,让康熙久久不能回味。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这些诗句,正是纳兰性德前往索伦等地勘察的时候所作。

经整理后,一本《塞外篇》诗集发行,火遍大江南北。

清朝文人以传唱纳兰性德的诗词为傲。

最有名的两首词,朝堂上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高士奇见纳兰性德有些不好意思,于是站出来念道:

“《蝶恋花·出塞》: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何处诉。金戈铁马,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波澜壮阔......波澜壮阔啊......”康熙听到金戈铁马时,想起了远在东北的彭春,此刻,不知道彭春他们是如何过元旦的。

高士奇话音刚落,众人纷纷夸赞好诗。

高士奇嘿嘿的笑道:“纳兰公子,您这首词确实好,但还有一首更好的。”

“高先生谬赞了。”纳兰性德作揖说道。

高士奇又开口说道:“《菩萨蛮》: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康熙缓缓地摇着头,口中轻声念叨着:“牧马、丹枫、秋雨、寒山,我大清的边疆真是广阔无垠啊!”

康熙的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一幅白雪皑皑的冬景图,那银装素裹的世界让他不禁感叹道:“好诗,好诗啊!”

此时,纳兰性德站在一旁,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的笑容。

他被康熙如此夸赞,心中自然有些不好意思。

然而,他并没有沉浸在这份喜悦中太久,而是迅速将话题引向了彭春。

“皇上,如今彭春已经成功建造了瑷珲城。待春暖花开,大地开化之时,我军必定能够一举攻克雅克萨,扬我大清国威!”纳兰性德语气坚定地说道。

康熙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但他的眉头却微微皱起,似乎有什么心事。

他喃喃自语道:“是啊……只是瑷珲城距离京城实在太远了,朕已经有半个多月没有收到瑷珲城的消息了。”

就在这时,太监李德全突然站出来,高声喊道:“皇上,彭春的折子到了!”

康熙闻言,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到了?什么时候的事儿?”

李德全赶忙回答道:“刚到……刚到……”

话音未落,只听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一个信使出现在乾清宫外。

他抖了抖身上的积雪,然后大步走进太和殿,向康熙行礼。

来到正中央跪下喊道:“参见皇上,臣阿塔莱奉大将军彭春之命,呈上大将军的奏折。”

康熙凝视着眼前的信使,只见他的面庞被寒风吹得通红,仿佛熟透的苹果一般。

他的帽子上还残留着些许雪花,随着他的呼吸,热气从口中呼出,形成一团团白色的雾气。

显然,这一路的送信之旅让他吃尽了苦头。

“赐酒……”康熙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带着一丝关切。

一旁的李德全闻声而动,迅速一挥手,一名小太监如幽灵般出现在信使身旁,手中端着一个精美的酒壶。

小太监动作娴熟地将酒倒入杯中,然后恭敬地递给信使。

信使感激地接过酒杯,再次双膝跪地,叩头谢恩:“多谢皇上赐酒。”

说完,他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滑入腹中,带来一阵暖意。

康熙看着信使喝完酒,这才伸手接过那封已经被冻得冰凉的奏折。

奏折的表面凝结着一层薄薄的冰霜,触手生寒,康熙不禁皱了皱眉。

他知道,这本奏折从遥远的瑷珲城一路辗转来到京城,至少有三千里的路程,这期间信使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啊。

康熙一边翻阅着奏折,一边随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这一趟送信走了多久?”

“回皇上的话,臣叫阿塔莱,从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初五开始走的,今天方到京城。”阿塔莱毕恭毕敬地回答道。

康熙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苦笑:“差五天不到两个月,这一路确实辛苦你了。”

阿塔莱连忙跪地叩头,言辞恳切地说道:“为大清效命,乃是臣之荣幸,岂敢言辛苦二字。”

康熙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问道:“朕问你,瑷珲城内,是否缺衣少食?”

阿塔莱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低头答道:

“呃……十一月前,瑷珲城因为缺少粮草、衣物等物资,彭春大人已经下令全城人每天只吃一顿饭。”

康熙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的双眼射出两道冷冽的目光,直直地盯着阿塔莱,冷冷地说道:

“是嘛……补给哪一天到的?”

阿塔莱被康熙的气势所慑,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他低头轻声说道:“十一月初一……”

“好……”康熙的声音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一般,“你退下吧,李德全,带他去驿馆,赐一百两白银,让他吃点好的。”

李德全应了一声,随即向阿塔莱挥了挥手,一个小太监快步上前,领着阿塔莱退出了太和殿。

康熙脸色不佳,看着奏折苦笑摇头。

众人不知道彭春的奏折内容,纷纷停住手中的酒肉,瞪着大眼盯着康熙。

康熙回过神来,突然呵呵一笑,他的笑声在太和殿中回荡,让人不禁感到一丝异样。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康熙为何突然发笑,但还是纷纷举起酒杯,与康熙一同饮酒。

太和殿上,蒙古的王宫贵胄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他们的目光交汇,似乎都在暗中观察着康熙的一举一动。

朝鲜和琉球等国的使臣们也察觉到了康熙的情绪变化,但他们都不敢多言,只是默默地陪着康熙喝酒。

按照惯例,宴会结束后,康熙会赏赐在京中级别较低的官员酒肉等物品。

然而,今年的流程却比往年元旦快了整整半个时辰。

这让在场的官员们感到有些诧异,但也不敢多问,只是匆匆领受了赏赐后便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