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102章 台湾内乱

康熙正史 第1102章 台湾内乱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这艘快船上,载有十二名精悍的士兵和十五名经验丰富的舵手。

尚未抵达铜山,就齐声喊道:“澎湖大捷!澎湖大捷!”

铜山的守军远远望去,只见这些人个个兴高采烈,即便一宿的划船忙碌,也并没有疲惫之态。

“澎湖大捷!”

“快快......登陆......”

这时候,传信兵击鼓,顿时铜山可热闹起来了。

清晨,阳光透过营帐的缝隙洒在姚启圣和李光地的脸上,两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

突然,一阵急促的鼓声传来,犹如惊雷一般,将他们从睡梦中惊醒。

姚启圣和李光地心中一惊,猛地坐起身来,来不及穿好衣服,便一骨碌下了床,匆匆忙忙地朝着营帐外跑去。

此时,中军大帐外早已聚集了数百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众人见到姚启圣和李光地出来,纷纷让出一条道路。

“总督大人,澎湖大捷!澎湖大捷啊!”传信兵满脸喜色地喊道。

姚启圣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丝笑容,连忙问道:“澎湖大捷?快说说具体情况……”

传信兵嘿嘿笑着,详细地禀报起来:

“六月二十二日,施琅将军率领大军攻打娘妈宫,刘国轩抵挡不住,只得逃回台湾。如今,澎湖三十六岛已经全部归顺我大清啦!”

“太好了!”李光地激动得一拍手,脸上洋溢着兴奋之情。

他等这个好消息已经等了好几年,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姚启圣也难掩喜悦之色,他接过传信兵递来的施琅写给皇上的奏折,心中不禁有些痒痒。

他真想立刻拆开奏折,看看施琅在里面写了些什么。

然而,这是密封的奏折,私自拆开可是大罪。

姚启圣虽然心痒难耐,但也不敢冒险。

无奈之下,他只得将奏折递给身边的人,吩咐道:“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嗻......”

姚启圣满脸笑容地赏赐了从澎湖赶来报信的士兵们,不仅如此,他还让这些士兵们饱餐了一顿美味佳肴。

姚启圣心情愉悦地看着士兵们大快朵颐,心中却想着另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早已准备好了三十万两白银,以及大陆上的丝绸、粮米、瓷器等等物资,这些都是施琅三年前向他索要的。

为了筹备这些物资,姚启圣花费了两年时间,而等待施琅的到来又用了一年。

然而,就在姚启圣准备将这些物资发往澎湖的时候,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糟了!”他原本微笑的面庞瞬间变得惊恐万分。

一旁的李光地见状,连忙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姚总督?”

姚启圣深吸一口气,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说道:“澎湖已经收复,如果施琅发兵台湾复仇,恐怕他会屠城啊!”

“什么?屠城?”李光地闻言,猛地站起身来,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不会吧,施琅将军怎么会做出如此残忍之事?”

姚启圣无奈地摇摇头,解释道:“郑成功曾经杀害了施琅的父兄五十余口,而郑经又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总计七十三口人。这可是不共戴天之仇啊!以施琅的性格……”

他的话还没说完,李光地便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严重性,焦急地问道:“这可如何是好?绝对不能让他屠城啊!”

姚启圣一拍手:“这样,你留在铜山,我立刻赶往澎湖,劝说他不得攻打台湾。”

李光地一摆手:“姚总督,恕我直言,您到了澎湖也无济于事!不如......不如让我去吧。”

姚启圣思虑再三:“也罢,那你速去速回,告知他攻打台湾可以,千万不能屠城。”

李光地坐上快船,奔赴了澎湖。

台湾东宁延平王府。

“刘国轩你个饭桶,你不是说十个施琅也打不过你吗?”冯锡范冷声说道。

“哼......冯锡范,若不是你将水师两万人调走,三十六岛的隘口守备力量不足,他施琅岂能轻易的控制孔门等地?我澎湖大军又岂能大败?”

“你......就是你无能,施琅才多少人?两万多人啊......两万多人就让你全军覆没?”

“你......”

冯锡范和刘国轩,在议政殿内吵来吵去。

十几岁的郑克爽,此时早已经没有了主意,一边唉声叹气,一边瞅着二人吵架。

“延平王,如今清军势大,一但攻打台湾,我等如何抵挡?我看,咱们率领台湾的军民,一同逃往吕宋吧。”冯锡范说道。

“吕宋?万万不可!”

刘国轩面色凝重地朝着西南方向指去,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决绝:“那吕宋本就是异国他乡,我们怎么能逃往那里呢?”

“可是,如果施琅攻上台湾并屠城,我们岂不是都要葬身于此?”

刘国轩沉默了片刻,然后猛地一甩袖子,冷哼一声:“哼……那也只能跟施琅拼死一战了!”

此时的台湾,人心惶惶,一片混乱。

人们的恐惧如同瘟疫一般蔓延,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被这股恐慌所笼罩。

冯锡范更是焦虑万分,他深知施琅的厉害,心中对台湾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在这种恐慌的氛围中,不少人选择了逃离。

他们乘坐着小船,拼命地驶向澎湖,希望能够在那里找到一线生机。

这些人有的是富绅,有的是平民,他们都被施琅屠城的消息吓得魂飞魄散。

而这个时候,施琅要屠城的消息已经像野火一样在台湾四处传播,而且越传越离谱。

老百姓添油加醋地描述着施琅的残忍和暴戾,使得整个台湾都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

然而,施琅却稳如泰山地坐在澎湖的娘妈宫内。

他一方面整顿着自己的兵马,积极准备与台湾进行最后的决战;另一方面,他在耐心地等待着康熙的圣旨。

他知道,只有得到康熙的明确指示,他才能真正决定台湾的命运。

京城。

十几天前,康熙收到了施琅启程前往澎湖的消息。

这十几天里,康熙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