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康熙正史 > 第1101章 施琅写胜仗战报

康熙正史 第1101章 施琅写胜仗战报

作者:洗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9:23:23

林西山何许人也?

当年施琅及其父亲和弟弟被郑成功关押在一艘大船上,负责看守他们的人,正是林西山。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郑成功派人诛杀施琅。

然而,林西山却心生一计。

他巧妙地骗了全船的士兵,让他们喝下了被掺入蒙汗药的酒。

这些士兵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意识,为施琅等人的逃脱创造了机会。

接着,林西山又想出了一个妙计。

他让施琅故意刺伤自己的大腿,制造出一种被施琅袭击的假象。

这样一来,施琅就有了合理的借口逃离船只,而林西山也能避免被怀疑与施琅勾结。

施琅成功逃脱后,心中对林西山充满了感激之情。

他紧紧拉住林西山的手,感慨地说道:“林西山,我原以为……哎……”

言语之间,充满了对林西山的敬佩和感激。

在营帐之内,施琅听闻了林西山后来的遭遇,不禁唏嘘不已。

他对林西山的勇敢和机智深感钦佩,同时也为他所遭受的苦难感到惋惜。

“林西山,当年若不是你将我放行,就没有今日的施琅,请受施琅一拜!”施琅激动地说道,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他的眼眶湿润了,仿佛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

说罢,施琅毫不犹豫地就要下跪,给林西山磕头。

这一举动让林西山大吃一惊,他连忙伸出双手,一把扶住施琅,急切地说道:“施琅将军,万万不可啊!你若真要感谢我林西山,我只求你一件事儿。”

施琅站稳身子,望着林西山被岁月摧残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

他看到林西山大腿上的伤疤,那是当年留下的痕迹,见证了他们曾经的艰辛和困苦。

岁月如梭,如今他已经过了花甲之年,而林西山也即将步入花甲,时光的流逝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无论如何也难以磨灭。

施琅感慨万千,他紧紧握住林西山的手,说道:“林老弟请讲,我施琅能办到的,一定会办到。”

林西山双手作揖,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说道:“施琅将军,如今您得了澎湖,想要进攻台湾可谓是指日可待。然而……”他的话语突然停顿了一下,似乎有些难以启齿。

施琅见状,连忙鼓励道:“没事,你说吧,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尽力解决。”

“哎......国姓爷杀了您父亲和兄弟全家,郑经又杀了您两个儿子全家,如此不共戴天之仇,您也可以报了......不过......”林西山叹了口气说道。

闻听此言,施琅心中的仇恨如同火山一般喷涌而出,他瞪大双眼,怒吼道:“不过什么?”

林西山被施琅的气势所吓倒,结结巴巴地回答道:“不过您若到了台湾,可千万不要屠城啊……”

原来,施琅要屠台湾城的消息竟然是姚启圣放出来的!

这个消息让林西山心急如焚,因为他的全家老小都在台湾,他自然非常关心这件事情。

清军屠城的事儿可没少发生,施琅屠城台湾,更是能理解的事儿。

所以林西山见施琅还未开口,心中愈发紧张起来,额头上冷汗直冒。

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施琅将军,我并非要为妻儿开脱,只是……只是台湾城……”

施琅见状,赶忙伸手扶住林西山的双手,安慰道:“哈哈哈……哈哈哈……林西山,你多虑了!我施琅岂是那种人?且不说我根本不会进攻台湾城,如今我已经拿下了澎湖,接下来必然要再次招降郑氏。如果他不肯投降,我再用兵也不迟啊。”

林西山听了施琅的话,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然而,他还是有些不放心,疑惑地问道:“您……您不是要报仇屠城吗?”

施琅看着林西山那佝偻着腰、歪着头的模样,不禁觉得有些好笑。

他笑着解释道:“那只是谣言罢了!我施琅虽然对郑氏有怨恨,但我不会迁怒于无辜百姓。我此行的目的是收复台湾,而不是制造杀戮。”

“更何况,如果我使用朝廷的军队来报个人的私仇,这难道不是公报私仇吗?而且,朝廷的仁义之师东征澎湖,你看看我有没有杀害一个俘虏?对于那些投降的人,我是不是都给他们发放了粮食和银子呢?”施琅义正言辞地反问道。

林西山听后,不禁连连点头,这些事情他都是亲眼所见,确实如此。

施琅见状,继续说道:“既然如此,今天我就立刻写一道奏折送往京城,请求皇上宽限郑氏一些时间,命令他们带领军民投降。我们大清的仁义之师,只要他们愿意投降,绝对不会冤枉杀害任何一个人。”

“这样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林西山附和道。

“林西山,你来帮我磨墨吧!”施琅吩咐道。

于是,在林西山的注视下,施琅气定神闲地提起了手中的毛笔,只见他笔锋如剑,墨汁如泉,迅速而有力地在宣纸上舞动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施琅的动作越来越快,仿佛他心中的思绪已经如潮水般喷涌而出,通过笔尖流淌到了纸上。

不一会儿,一道洋洋洒洒、气势磅礴的奏折便呈现在了众人眼前。

当晚,施琅派遣了一艘船只,将这道奏折,急速地向着铜山岛飞驰而去。

康熙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这注定是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日子。

清军在施琅的英明指挥下,势如破竹,一举收复了澎湖。

娘妈宫炮城的郑军眼见大势已去,纷纷请求投降。

施琅果断下令,让剃头匠前往为这些郑军剃头,以示归顺。

数百名官员手持令箭,抚慰着澎湖的兵民。

他们的到来,让澎湖百姓,终于放宽了心。

至此,澎湖的三十六岛也在这股和平的浪潮中,全部归顺了清朝。

施琅下令,凡是归降的将领,都将得到丰厚的赏赐——袍帽和官衔。

而那些放下武器的士卒,也能得到足够的粮米,以保障他们的生活。

告示迅速张贴在澎湖的每一个角落,兵民们得知这一消息后,无不欢呼雀跃,庆祝清军的到来。

而在福建铜山,李光地和姚启圣奉命为施琅提后援,以确保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

他们整日忙碌,不敢有丝毫懈怠。

二十三日凌晨,一艘快船如离弦之箭一般,从澎湖疾驰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