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游戏 > 疯病没得治,只能在各个世界发疯 > 第109章 古代流民16

清河县的第一场雪来得悄无声息。

清晨推开窗,雪把天地缝得严严实实。

屋顶的茅草被压成了弓,檐角垂着的冰棱有半尺长,太阳一照,像一串串水晶。

街角的老槐树裹着雪,枝桠弯成个圆弧形,几个孩子正举着竹竿打冰棱,“咔嚓”一声脆响,冰棱落地,碎成星子,只有街道上串串小小的脚印,证明昨夜有人嬉闹过。

夏天裹紧了棉袄,踩着积雪往铁器坊走。

雪被踩得咯吱作响,空气冷冽得像掺了冰碴子,吸进肺里却让人头脑格外清醒,连太阳穴都突突地跳着劲儿。

铁器坊的炉火正旺,红通通的光映在雪地上,暖得能化出圈水痕。

李铁匠带着徒弟们在打制一批新的镰刀,红热的铁坯在铁锤下渐渐成型,溅起的火星落在地上,“滋”地一声就没了影。

他把镰刀往铁砧上“当”地一磕,火星蹦到雪地上,瞬间化出个小黑点。

“夏天姐你瞧!按你说的,淬火时掺了硝石水,这刃口能刮胡子!”他扯过一根头发,搭在刀上轻轻一吹,头发断成两截。

“开春就要割麦了,得让大家趁手。”夏天拿起镰刀,试了试重量,刀刃在火光里泛着冷光,“这批做完,就开始做犁铧,用新的图谱,保证比去年的省力三成。”

角落里,几个蛮族青年正在打磨铁锅,粗糙的手掌握着砂纸,将铁锅内壁磨得能照见人影。

老妪的孙子阿狼看到夏天,咧开嘴笑了笑,露出两排白牙——他现在是李铁匠最得意的徒弟,烧火的火候拿捏得比谁都准,炉膛里的火苗总保持着青蓝色,淬出来的铁又硬又韧。

“阿狼,你娘织的羊毛毯,商队已经送到临沧城了,”夏天笑着说,“那边的绸缎庄说,你们织的狼纹毯最抢手,订单都排到明年开春了。”

阿狼的脸一下子红了,挠了挠头,砂纸在铁锅上磨得更快,“沙沙”声里都透着股喜气,只是嘴角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从铁器坊出来,雪又下了起来,纷纷扬扬的像撕碎的棉絮。

夏天拐去苏清婉的药铺,刚进门就被一股浓郁的药香裹住,混着炉子里的炭火味,暖得人骨头都酥了。

苏清婉正和老郎中围着药炉忙碌,炉上熬着一大锅汤药,腾腾的热气把窗玻璃糊得白茫茫的。

“这是预防风寒的药,”苏清婉舀起一勺药汁,吹了吹,药香里带着点甘草的甜,“冬天最容易染风寒,给乡勇们和孩子们都备着,每天喝一碗,能少遭罪。”

老郎中捋着胡须,指着墙上新挂的图谱:“清婉还画了草药图谱,标了采收的时节和用法,开春让孩子们跟着认认,田埂上的蒲公英、苦菜都是药,采回来既能入药,也能省下些银子。”

夏天看着图谱上栩栩如生的草药,叶片上的纹路都画得清清楚楚,忍不住赞叹:“苏姑娘这手艺,不当画师可惜了。”

苏清婉脸颊微红,嗔道:“就知道打趣我。对了,赵虎的商队昨天从北疆回来了,带了些新奇玩意儿,说是有给你的东西,你不去看看?”

赵虎的院子里果然堆着不少东西:北疆的狐裘貂皮、西域的胡椒香料,还有几匹罕见的汗血宝马,正悠闲地甩着尾巴吃草料,马鬃上还沾着雪粒。

赵虎裹着件厚厚的狐裘,鼻尖冻得通红,正指挥伙计们卸货,看到夏天来,眼睛一亮:“夏天姐,你看这宝马!萧将军特意托商队带来的,说给联防军当坐骑,跑起来比风还快!”

那几匹汗血马神骏非凡,皮毛像缎子一样光滑,见了夏天,竟亲昵地蹭了蹭她的手心,马鼻里喷出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成白雾。“萧将军有心了。”

夏天抚摸着马颈,触感温热结实,“商队这次去北疆,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提到这个,赵虎的脸色沉了沉,往旁边的暖炉挪了挪:“麻烦倒是没有,就是听镇北军的兄弟说,蛮族又在集结了,这次不止狼族,还联合了秃鹫部、白牛部好几个部落,看样子是想开春南下。萧将军让咱们提前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夏天心里一凛。

去年的仗虽然打赢了,但蛮族元气未伤,冬天休养生息,开春草长马肥,必然会卷土重来。“他们集结了多少人?”

“说是有上万骑兵。”赵虎压低声音,往炉子里添了块柴,“萧将军说,镇北军要守边关,抽不出太多人手,让咱们联防军自己多做准备,他已经让人送一批箭簇过来了,说是用黑风岭的精铁打的,比寻常箭簇硬三成。”

上万骑兵……夏天眉头紧锁。

清河县的联防军加上周边县城的,满打满算也就三千人,就算装备精良,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也像是用鸡蛋撞石头。

赵虎往火堆里添了块柴,火苗窜得老高:“说起来,阿狼那小子骑马真有天赋,上次试骑萧将军送的汗血马,不用马鞍都能跑十里地,比咱们这些老骨头强多了。”

他挠挠头,“蛮族的骑术是打小练的,要是能让他们教乡勇……”

“这主意好。”夏天心里一动,没等她说完就接了话。

“阿吉呢?”她转开话题。

“在账房算收成呢,”赵虎指了指西厢房,“今年玉米和麦子都丰收,加上铁器和毛毯的进项,县仓里的粮食够吃两年的,银子也攒了不少,买箭簇、造兵器都够。”

走进账房,阿吉正趴在桌上算账,算盘打得噼啪响,鼻梁上架着副新做的木框眼镜——这是他托商队从京城买来的,说是算账看得清楚。

“夏天姐,你看这账本,”他推了推眼镜,声音里带着得意,“今年光是卖铁锅就赚了五千两,比去年翻了一倍!”

“银子先别乱动。”夏天拿起账本,指尖划过“铁器坊月利五千两”的字样,“赵虎说蛮族可能开春南下,得留着买粮草、造兵器,还要加固城墙,挖深壕沟。”

阿吉的笑容顿时僵住:“又要打仗了?”

“大概率是。”夏天点头,“咱们得提前准备,不能像上次那样被动。你算算,加固城墙和壕沟需要多少人手和银子,列个单子给我。”

“好。”阿吉立刻拿出纸笔,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城墙得加高三尺,用砖石砌,防得住攻城槌;壕沟得挖两丈深,底下埋尖刺,上面盖浮土;人手的话,冬天农闲,百姓们都有空,可以按天给工钱,管三顿饭,糙点没关系,能管饱就行……”

从赵虎家出来,雪已经停了,太阳透过云层照下来,雪地反射出耀眼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夏天走到城墙上,望着城外白茫茫的田野,去年被马蹄踏过的痕迹早就被雪盖住,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她知道,那些痕迹只是藏起来了,开春化雪后,还会露出来。

城墙下,几个乡勇正在巡逻,穿着苏清婉新做的棉衣,深蓝色的布面上打了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手里的长矛擦得锃亮。

看到夏天,他们都挺直了腰板,齐声喊道:“夏姑娘!”

“兄弟们辛苦了。”夏天笑着点头,“天冷,多穿点,灶上炖了姜汤,记得去喝。”

“不冷!”一个年轻的乡勇拍着胸脯,棉衣下的肌肉鼓鼓的,“想到开春能杀蛮族,浑身都热乎!”

夏天望着他们冻得通红的脸颊,鼻尖都冒着白气,却把长矛握得笔直。

她想起去年守城时,这些人里还有握着锄头发抖的,现在眼里都带着光——不是不怕,是知道怕也没用,身后就是家。

她转身下了城墙,往县署走去。

周明正在整理文书,见她进来,连忙起身:“夏天姑娘,刚收到巡抚大人的信,说朝廷要在山东推行新的税法,让咱们做好准备。”

“新税法?”夏天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皱得更紧了。

信上写得明白:“铁矿采炼每石抽税三成,铁器售卖加征两成商税”。

她掐指一算,黑风岭每月出矿五十石,铁器坊月利五千两,这么一来,光税银就要缴去近两千两——够买三百支弩箭、养五十个乡勇的银子,全要填进国库。

“这不是明抢吗?”周明急道,“咱们铁器坊刚有起色,矿税一加,利润就没多少了,还怎么造兵器、养乡勇?”

夏天捏着信纸,指节微微发白。

魏家倒了,又来新的盘剥,这朝廷是铁了心不让百姓喘口气。“巡抚大人怎么说?”

“李大人说他会向朝廷上书,争取减免,但恐怕……”周明叹了口气,“朝廷国库空虚,北疆又要打仗,肯定想从地方敛财,咱们这清河县,怕是躲不过去。”

夏天沉默了片刻,将信纸放在桌上:“先不管税法的事,把防备蛮族的事放在首位。城墙要加固,兵器要锻造,粮草要储备,这些一样都不能少。至于税银……等开春再说。”

她知道,这是在拖延,但眼下只能如此。

如果挡不住蛮族,别说税银,连清河县都保不住。

夏天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炭盆。

火苗舔舐着纸团,映得她眼底发亮——蛮族是明枪,税吏是暗箭,两样都得接。

她铺开纸,左边写下“防蛮族”,列上弓弩、陷阱、骑兵训练;右边写下“对朝廷”,标注“上书巡抚”“联合邻县商户陈情”“用商税账本说话”。两种麻烦,得用两种法子应对。

回到住处时,天色已经擦黑。

她拿出萧策送来的骑兵战术图谱,借着油灯的光仔细研究。

上面画着各种骑兵阵型和破阵之法,还有萧策的批注:“对付蛮族骑兵,当以弓弩制其锐,以陷阱断其路,以奇兵袭其后方。”

“奇兵……”夏天喃喃自语,目光落在了蛮族青年们的住处方向。

阿狼他们熟悉草原战法,骑术又好,要是能训练一支由他们和乡勇混编的骑兵小队,说不定能成为破敌的关键。

她立刻拿起纸笔,开始草拟训练计划:每日辰时练骑术,午时练劈砍,申时合练阵型,用黑风岭的开阔地当马场……油灯的火苗跳动着,将她的影子投在墙上,忙碌而专注。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轻轻柔柔的,像是在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冬,铺上一层厚厚的棉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