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江湾钓事 > 第11章 江湾新春的渔歌与传承新章

江湾钓事 第11章 江湾新春的渔歌与传承新章

作者:大仙女的哭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6 18:22:19

除夕前的最后一个清晨,青衣江湾的雪还没化透,却已透着几分新春的暖意。陈守义背着帆布钓包走出楼道时,鼻腔里满是邻居家炸年货的香气,混着雪后清新的空气,格外好闻。他身上穿的还是那件老伴做的厚棉袄,只是领口别了枚小小的红色福字别针 —— 这是小满昨天送他的,说 “过年钓鱼要讨个好彩头”。

“爷爷!”

熟悉的喊声从小区门口传来,陈守义抬头,只见小满穿着件红色的新羽绒服,像团小火焰似的跑过来,手里提着一个绣着 “福” 字的布袋子,背上的双肩包比平时更鼓,还挂着一串小小的红灯笼挂件。“爷爷,我妈让我给您带了刚炸好的丸子,还有我画的‘新春钓鱼图’,您看!”

小满打开布袋子,里面装着一塑料袋金黄的丸子,还冒着热气,旁边放着一张对折的画纸。陈守义展开画纸,只见上面画着江湾的冰面上,四个身影围坐在冰窟窿旁钓鱼,每个人身边都放着一盏红灯笼,远处的航标灯也被画成了红色,旁边还写着 “祝爷爷、张爷爷、李爷爷新春快乐,渔获满满”。

“小满画得真好看,” 陈守义把画纸小心地折好,放进钓包内侧的口袋里,“今天咱们去江湾的老洄湾,昨天老张说那里的冰面下有大鲫鱼,咱们去钓‘新春开竿鱼’,讨个好彩头。”

“好啊!” 小满蹦了一下,布袋子里的丸子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张爷爷和李爷爷已经在那儿等咱们了吧?我昨天跟他们说好了,今天一起钓开竿鱼,晚上还去李爷爷家吃饺子呢!”

两人踩着薄雪往江湾走,除夕前的江湾格外热闹。岸边的柳树上挂着居民们自发系的红灯笼,雪落在灯笼上,红白相映,像一幅喜庆的年画;芦苇丛里插着几面小彩旗,风一吹,彩旗 “哗啦啦” 地响,像是在唱新春的歌;江面上的冰还没化,但冰窟窿周围已经有不少钓手,大家穿着新衣服,手里拿着鱼竿,偶尔传来几句说笑,让寒冬的江湾满是暖意。

“守义,小满,这边!”

远处传来老张的喊声,陈守义循声望去,只见老洄湾的冰面上,老张和李师傅正站在一盏红灯笼旁挥手,旁边放着两个装满渔具的钓包,还有一个保温桶 —— 不用问,肯定是李师傅带来的热茶水。

“张爷爷,李爷爷!” 小满跑过去,把布袋子里的丸子分给两人,“这是我妈炸的丸子,你们尝尝,热乎着呢!”

老张接过丸子,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里裹着鲜美的肉馅,忍不住称赞道:“好吃!比我在外地吃的任何丸子都香,小满妈妈的手艺真好。”

李师傅也笑着点头,从保温桶里倒出四杯热茶,递给他们:“先喝点热茶暖暖身子,我凌晨三点就来凿冰了,已经打了四个冰窟窿,都在这儿呢。” 他指了指脚下的四个冰窟窿,每个窟窿旁边都放着一块防滑垫,还系着小红绳,“红绳是我孙女帮我系的,说能引鱼来,讨个好彩头。”

四人坐在防滑垫上,开始准备钓具。陈守义帮小满调整短竿的鱼线,老张则和李师傅聊着过年的打算 —— 老张说年后要带陈守义去附近的水库钓鱼,李师傅说要教小满做 “春节特色饵料”,用蜂蜜拌红虫,钓大鲫鱼最灵。

“小满,来,试试这个饵料。” 李师傅从钓包里拿出一个小罐子,里面装着红色的饵料,“这是我昨天用蜂蜜和红虫拌的,你试试,保证能钓上大鲫鱼。”

小满接过小罐子,打开盖子,一股甜香混着红虫的腥味扑面而来。他小心翼翼地捏起一点饵料,挂在鱼钩上,然后把鱼钩放进冰窟窿里,眼睛紧紧盯着浮漂 —— 浮漂是他特意换的红色,上面还画了个小小的福字,是昨天晚上连夜画的。

“爷爷,您看!浮漂动了!”

没过五分钟,小满突然喊了一声,陈守义赶紧凑过去,只见红色的浮漂轻轻往上顶了顶,然后猛地往下一沉。“提竿!” 陈守义、老张和李师傅异口同声地喊道。

小满双手握着竿子,轻轻往上一扬 —— 鱼竿弯了个漂亮的弧线,一条银闪闪的鲫鱼被钓了上来,尾巴上还沾着一点冰碴,却依旧欢快地摆动着。“钓上来了!是开竿鱼!” 小满高兴得跳起来,差点滑倒,陈守义赶紧扶住他。

“好样的!” 老张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这鱼得有半斤多,是咱们今天的‘头鱼’,晚上炖鱼汤喝,肯定鲜。”

李师傅笑着递过抄网,帮小满把鱼放进一个铺着红纸的小桶里:“用红桶装鱼,今年肯定顺顺利利,小满以后钓鱼也能次次有收获。”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四人的渔获越来越多。陈守义钓上一条一斤多的鲤鱼,鳞片在阳光下闪着光,老张说这是 “鲤鱼跳龙门”,是好兆头;李师傅钓上十几条鲫鱼,条条都很肥硕;小满则钓上一条带金色鳞片的鲫鱼,大家都说这是 “金鲫送福”,难得一见。

“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不然小满妈妈该着急了。” 陈守义看了看手表,已经快中午了,说道。

四人收拾好钓具,提着装满鱼的桶往家走。小满走在中间,手里拿着装着 “金鲫” 的小桶,时不时停下来给路边的红灯笼拍照;陈守义、老张和李师傅走在旁边,手里提着渔具,聊着晚上吃饺子的事,笑声在江湾的上空回荡。

回到小区,邻居们看到他们的渔获,都围过来看热闹。王奶奶从家里拿出一袋糖果,分给大家:“这么多鱼啊,都是好兆头,祝你们新年渔获满满,身体健康!”

小满把自己钓的 “金鲫” 给大家看,骄傲地说:“这是我钓的‘金鲫送福’,晚上要炖鱼汤给大家喝!”

大家都笑着称赞小满,小区里满是欢乐的气氛。陈守义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温暖 —— 这就是他想要的新年,有老友相伴,有晚辈围绕,有邻里的温情,还有江湾的渔歌。

晚上,四人如约来到李师傅家吃饺子。李师傅的老伴做了一大桌菜,有炖鱼汤、红烧鲤鱼、炸鲫鱼,还有各种凉菜,桌子中间摆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有白菜猪肉馅、韭菜鸡蛋馅,还有小满爱吃的三鲜馅。

“来,干杯!” 老张举起酒杯,里面装着白酒,“祝咱们新年身体健康,天天能来江湾钓鱼,也祝小满学习进步,钓鱼技术越来越棒!”

“干杯!” 大家一起举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

小满喝着果汁,吃着饺子,听老张讲他和陈守义在部队过年的故事 —— 那时候他们没有饺子吃,只能煮面条,就着咸菜,却依旧很开心;听李师傅讲他年轻时在江湾过年的故事 —— 那时候江湾的鱼很多,他和朋友们一起冰钓,钓上的鱼能装满两个大桶,晚上就在江边煮鱼汤喝。

“以后每年过年,咱们都来江湾钓开竿鱼,然后来我家吃饺子,好不好?” 李师傅笑着说,眼里满是期待。

“好啊!” 大家异口同声地答应道,小满更是高兴得拍起了手。

吃完饺子,已经快十点了。陈守义和小满告别老张和李师傅,往家走。小区里的路灯亮着,路边的红灯笼在夜色里泛着暖光,偶尔有烟花从远处升起,在天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格外漂亮。

“爷爷,明年过年,咱们还要来江湾钓开竿鱼,还要和张爷爷、李爷爷一起吃饺子。” 小满牵着陈守义的手,仰着头说。

“好啊,” 陈守义摸了摸小满的头,“以后每年都来,还要教更多人钓鱼,让江湾的渔歌一直唱下去。”

回到家,老伴已经把春晚打开了,客厅里的电视上播放着热闹的节目。陈守义坐在沙发上,看着小满在房间里整理今天的渔获照片,心里满是幸福。他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新年,想起老战友老张,想起江湾的点点滴滴,突然觉得,岁月虽然流逝,却留下了最珍贵的东西 —— 友情、亲情、邻里情,还有对钓鱼的热爱。

大年初一的清晨,陈守义还没醒,就被小满的敲门声吵醒了。“爷爷,快起来!咱们去江湾钓‘新年第一鱼’,张爷爷和李爷爷已经在楼下等咱们了!”

陈守义赶紧起床,穿上新衣服,背着钓包往楼下走。楼下,老张和李师傅已经背着钓包在等他们,老张手里还拿着一个红色的中国结,李师傅手里拿着一袋水果。

“守义,新年快乐!” 老张把中国结递给陈守义,“这个中国结给你,挂在钓包上,新年保平安。”

“新年快乐!” 李师傅也把水果递给小满,“这是我孙女买的水果,给你吃,新年甜甜蜜蜜。”

四人往江湾走,大年初一的江湾格外安静,却也满是新春的气息。岸边的红灯笼还亮着,雪地上留下一串串脚印,远处的航标灯在晨光里泛着光,像一颗温暖的星星。

“今天咱们去上游的芦苇荡,” 陈守义说,“我昨天听钓友说,那里的冰面下有大草鱼,咱们去钓‘新年第一尾大鱼’。”

“好啊!” 小满高兴地答应道,从双肩包里拿出速写本,“我要把钓大鱼的场景画下来,放进我的‘江湾钓鱼画册’里。”

四人踩着雪往上游走,老张和陈守义聊着部队的往事,李师傅给小满讲钓鱼的技巧,小满则时不时拿出速写本画几笔,江湾的清晨满是温馨的气息。

到了上游的芦苇荡,四人开始凿冰。老张的力气大,负责凿冰;李师傅负责准备饵料;陈守义帮小满调整钓具;小满则负责给大家递工具,还时不时给冰窟窿旁边系上小红绳。

“好了,冰窟窿凿好了,开始下钩!” 老张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

四人分别在四个冰窟窿旁坐下,开始钓鱼。小满挂好李师傅拌的蜂蜜红虫饵料,把鱼钩放进冰窟窿里,眼睛紧紧盯着浮漂。没过多久,浮漂突然动了一下,然后猛地往下一沉。

“提竿!” 陈守义喊道。

小满双手握着竿子,往上一扬 —— 鱼竿弯成了一个大大的弧线,鱼线被拉得 “嗡嗡” 响,一股巨大的力道从竿子末端传来。“爷爷,好沉啊!肯定是条大草鱼!”

“别慌,慢慢遛,顺着鱼的力道来!” 老张和李师傅也凑过来,帮小满稳住鱼竿。

草鱼在水里拼命挣扎,时而往深水区冲,时而又往冰窟窿旁边游。小满按照陈守义教的方法,慢慢放线、收线,手臂都在发抖,却依旧紧紧握着竿子。

约莫过了半个小时,草鱼终于没了力气,被小满慢慢拉到了冰面上。那是一条三斤多的大草鱼,银灰色的鳞片在晨光里闪着光,尾巴又宽又大,看起来格外精神。“钓上来了!是大草鱼!” 小满高兴得跳起来,抱住陈守义的胳膊。

“好样的!” 老张拍了拍小满的肩膀,“这是咱们新年钓的第一尾大鱼,是好兆头,今年咱们肯定能钓上更多的鱼。”

李师傅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幕,笑着说:“这张照片要洗出来,贴在咱们小区的公告栏上,让大家都看看小满的厉害!”

四人坐在冰面上,看着钓上来的大草鱼,心里满是幸福。陈守义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新年,想起老战友老张,想起江湾的点点滴滴,突然觉得,钓鱼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传承 —— 传承着技巧,传承着情谊,传承着对生活的热爱。

“爷爷,我以后要像您和张爷爷、李爷爷一样,做一个爱钓鱼的人,还要教更多人钓鱼,让江湾的渔歌一直唱下去。” 小满看着陈守义,眼里满是坚定。

陈守义摸了摸小满的头,笑着说:“好啊,爷爷相信你,以后江湾的渔歌,就靠你唱下去了。”

太阳渐渐升起,晨光洒在江湾的冰面上,泛着金色的光。四人收拾好钓具,提着装满渔获的桶往家走,身后的芦苇荡里,小彩旗在风里 “哗啦啦” 地响,像是在唱着新春的渔歌,也像是在祝福着这份跨越代际的传承与情谊。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守义、小满、老张和李师傅几乎每天都来江湾钓鱼。他们去了老洄湾、浅滩区、芦苇荡,钓了鲫鱼、鲤鱼、草鱼,还钓上了几条罕见的翘嘴。小满的 “江湾钓鱼画册” 也越来越厚,里面画满了江湾的四季景色,画满了钓鱼的场景,画满了朋友们的笑容。

元宵节那天,小区里举办了 “新春渔获展”,陈守义和小满把他们钓的 “金鲫” 和大草鱼做成了标本,放在展台上,旁边还放着小满的 “江湾钓鱼画册”。邻居们都来看热闹,称赞他们的渔获,也称赞小满的画。

“小满真是个好孩子,不仅钓鱼厉害,画画也这么好。” 王奶奶笑着说,手里拿着一个元宵,递给小满,“吃个元宵,祝你们元宵节快乐,以后渔获满满。”

小满接过元宵,咬了一口,甜甜的芝麻馅在嘴里化开,心里满是幸福。他看着眼前的场景,看着爷爷、张爷爷、李爷爷和邻居们的笑容,突然明白了钓鱼的意义 —— 钓鱼不仅仅是为了渔获,更是为了和喜欢的人一起,在喜欢的地方,享受生活的美好,传承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傍晚,四人又来到江湾的老洄湾,坐在冰面上,看着远处的烟花。老张拿出一瓶白酒,倒在四个杯子里;李师傅拿出一盘元宵,放在中间;陈守义拿出小满的 “江湾钓鱼画册”,翻到最新的一页 —— 上面画着四人坐在江湾的冰面上,看着烟花,旁边写着 “元宵节,和爷爷、张爷爷、李爷爷一起在江湾看烟花,真开心!”

“来,干杯!” 老张举起酒杯,“祝咱们永远能在江湾钓鱼,祝小满永远快乐,祝江湾的渔歌永远唱下去!”

“干杯!” 大家一起举杯,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烟花在天空中炸开,五颜六色的光落在他们身上,落在江湾的冰面上,落在小满的画册上,像一幅最美的新春画卷。

陈守义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满是满足。他知道,江湾的故事还会继续,他们的钓鱼之旅也还会继续。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温情的江湾里,他们会一起钓过春天的开江鱼,夏天的草鱼,秋天的鲤鱼,冬天的鲫鱼;会一起经历暴雨、晴天、大雾、小雪;会一起分享钓鱼的快乐,也会一起面对钓鱼的挫折。

而那些刻在鱼钩上的名字,记在画册里的场景,拍在照片里的笑容,还有回荡在江湾上空的渔歌,都会像江湾的流水一样,源远流长,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也成为江湾最温暖的故事。

夕阳西下时,四人背着钓包,提着空桶,慢慢往家走。江湾的冰面上,留下四串长长的脚印,在夕阳的余晖里,像四条通往幸福的小路。远处的航标灯亮了起来,在夜色里泛着暖光,像是在守护着这份跨越代际的传承与情谊,也像是在等待着明天清晨,江湾的渔歌再次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