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 第6章 露台交锋与暗夜杀机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第6章 露台交锋与暗夜杀机

作者:雨霖淼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10:03

华懋饭店二楼的露台,今夜像是被一层无形的屏障与楼下宴会厅隔成了两个天地。楼下是衣香鬓影的喧嚣,爵士乐队的铜管乐混着宾客的笑语欢声,透过雕花窗棂飘上来时,已变得模糊而遥远,反倒衬得露台愈发寂静。

夜风裹着黄浦江上独有的气息吹来,那气息里藏着江水的微腥、码头货轮的煤烟味,还有远处租界里洋行飘来的淡淡香水味,几种味道交织在一起,成了上海夏夜特有的印记。

风掠过林薇的发梢,将她鬓边那朵珍珠绒花吹得轻轻颤动,也稍稍驱散了夏末残留的闷热——这种闷热不像北方的干热那般灼人,而是裹着湿气的黏腻,贴在皮肤上,总让人觉得透不过气。 她抬眼望向远处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在夜色里舒展着恢弘的轮廓。汇丰银行大楼的穹顶缀着鎏金灯光,像一颗倒扣的巨大宝石;江海关钟楼的指针刚过九点,沉闷的钟声顺着江面飘来,敲在人心上,带着几分岁月的厚重。那些哥特式、巴洛克式的建筑比肩而立,灯光勾勒出它们的尖顶、廊柱与浮雕,远远望去,真如一条镶嵌着无数碎钻的华丽缎带,缠绕在黄浦江畔。

近处,饭店花园里的法国梧桐在朦胧的壁灯下发着微光,叶片被风拂动,投在露台的地砖上,影子斑驳摇曳,像一群不安分的幽灵。偶尔有晚归的夜莺在枝头叫两声,声音清脆,却瞬间被夜风吞没,只留下更浓的静谧——那静谧里藏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不安,像细密的针,轻轻刺着林薇的神经。 林薇独自站在露台边缘,指尖抵着冰凉的汉白玉栏杆。栏杆被夜风沁得发寒,寒意透过她薄薄的真丝手套渗进来,顺着指尖往手臂上爬。她下意识地微微握紧栏杆,汉白玉的纹路硌着掌心,这触感让她勉强找回了几分冷静。 心跳还是有些快。

方才在宴会厅与沈惊鸿跳的那支华尔兹,旋律仿佛还在耳边打转——他的掌心干燥而有力,扶在她腰际时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感,舞步精准得像是经过千百次演练,每一次转身、每一个停顿,都让她不得不全神贯注,生怕露出半分破绽。而此刻,比那支舞的余韵更让她心神不宁的,是接下来这场未知的“叙话”。

她太清楚沈惊鸿这类人的脾性,他从不会无缘无故做任何事,邀她来露台,必然带着目的。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踩在露台的木质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那脚步声沉稳、从容,不疾不徐,每一步的间隔都几乎分毫不差,像节拍器般规律,却透着一股无形的压迫感。 林薇没有回头。

这脚步声她太熟悉了——方才在宴会厅,沈惊鸿走过大理石地面时,她便留意过这独特的节奏,那是长期处于上位者才有的从容,不慌不忙,却自带威慑力。

她甚至能想象出他此刻的模样:穿着剪裁合体的深灰色西装,衬衫领口系着真丝领结,袖口露出的腕表应该是百达翡丽的经典款,低调却贵重。

沈惊鸿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目光也投向远处江面上的灯火。

江面上停泊着几艘货轮,甲板上的灯像散落的繁星,随着水波轻轻晃动;偶尔有小汽艇驶过,留下一道白色的水痕,很快又被江水抚平。

他没有立刻开口,只是沉默地站着,侧脸在灯光下显得轮廓分明,鼻梁高挺,唇线紧抿,仿佛真的只是在欣赏夜景。

可林薇能感觉到他周身散发的气场——那是一种久居高位、习惯掌控一切的人特有的压迫感,像一张无形的网,悄悄将她笼罩。即使他什么都没说,空气里也仿佛带着张力,让她不得不时刻警惕。

“林小姐似乎对上海的夜景,别有一番感触。”

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像大提琴的低音弦被轻轻拨动,在夜风中散开,却精准地落在林薇耳边。

林薇心中警铃骤然响起。他这话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机锋。她现在的身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林薇,可内里却是来自几十年后的灵魂。方才她望着外滩时,眼神里难免带着几分陌生与感慨——那是属于“外来者”的视角,难道被他捕捉到了?他是在暗示她这个“本地人”却对熟悉的景色流露出异常,进而试探她吗?

她定了定神,斟酌着用词,声音尽量保持平静,听不出波澜:“确实。上海的夜景,每次看都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表面的繁华之下,总像是藏着一层看不透的迷雾,让人猜不透内里的样子。”

这话半真半假——熟悉,是因为原身的记忆里满是上海的街巷;陌生,是因为她终究是个“闯入者”;而“繁华下的迷雾”,既是她的真实感受,也符合一个刚经历家庭变故、看清人情冷暖的年轻女子的心境,不会显得突兀。

沈惊鸿侧过头,目光落在她的侧脸上。夜风拂动她的发丝,几缕碎发贴在脸颊上,灯光在她浓密的睫毛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让她的眼神显得有些朦胧。他看了她几秒,才缓缓开口:“迷雾之下,往往隐藏着真相。就看有没有拨开迷雾的勇气,和……能力。”

他的声音很轻,却每个字都带着分量。

林薇听得明白,他这是在暗示她——他知道她在“隐藏”什么,也在试探她是否有能力继续隐藏,或者说,是否有能力揭开某些秘密。 她不想再绕圈子。面对沈惊鸿这样的人,过度的伪装只会让他更加怀疑,不如主动出击,哪怕冒险也要掌握一点主动权。

“沈先生邀我上来,不只是为了探讨上海的夜景吧?”

她转过身,直视着他的眼睛,目光平静却坚定,没有丝毫躲闪。

沈惊鸿低笑一声,那笑声很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玩味。他也转过身,背靠着汉白玉栏杆,双手插在西装裤的口袋里,这个姿势比刚才随意了些,却让他的目光更加直接、锐利,像是要穿透她的皮囊,看清她的内心。

“林小姐快人快语,倒是省了不少功夫。”

他顿了顿,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似乎在观察她的反应,又像是在组织语言,“那沈某便直说了——我注意到,林小姐自月前落水醒来后,与以往……颇有些不同。”

来了!林薇的心猛地一沉。

他果然查过她,而且查得很细!原身性格怯懦、胆小怕事,连大声说话都不敢,更别提有什么“才华”;而她醒来后,不仅敢拒绝林守业的安排,还能设计出超越当下潮流的旗袍图样——这些变化太明显,根本瞒不过有心人。沈惊鸿能注意到,并不意外。 但她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甚至微微垂下眼睫,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黯然与自嘲。

她轻轻攥了攥裙摆,声音里带着几分委屈,却又透着几分坚定:“经历过一次生死,总能看透些人情冷暖。叔父婶娘的态度,家里的变故,这些都让我明白,再像过去那般懵懂无知、任人拿捏,迟早会被吞得连骨头都不剩。有些改变,也是被逼出来的,算不得什么特别。”

她巧妙地将行为的改变归因于心境的转变和生存的逼迫,这是最合理、也最容易让人相信的解释。

“哦?”

沈惊鸿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几分怀疑,“仅仅是看透人情冷暖,便能无师自通,拥有如此精妙的服装设计天赋?”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她身上的旗袍——这件旗袍是她根据原身的旧衣改的,领口加了一圈珍珠滚边,裙摆处用暗线绣了缠枝莲纹样,比当下流行的款式更显精致典雅。

“甚至对服饰的审美与见解,远超当下的潮流?林小姐,这似乎不是‘被逼出来’就能解释的。”

他果然抓住了最关键的“破绽”。

林薇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紧张,迎上他的目光。她的眼神坦然,却又带着一丝倔强,像是在坚持自己的说法:“沈先生或许不信,但有些东西,仿佛是沉睡在血脉里的。我父亲生前对美学颇有研究,家里藏了很多书画和古籍,我小时候常跟着他看,只是那时不懂。落水那天,脑子一片空白的时候,忽然就想起了那些东西,像是……忽然开了窍。或许,是继承了他的一点灵性吧。”

她再次将原因引向已故的父亲林翰文——死人无法开口,这是最无从考证,也最能让人信服的理由。

“林翰文先生……”

沈惊鸿轻轻咀嚼着这个名字,眼神忽然变得有些悠远,像是在回忆什么。

他沉默了几秒,才缓缓说道:“林先生确实是一位雅人。当年他在静安寺路开的‘翰文斋’,不仅卖丝绸,还常举办书画品鉴会,不少文人雅士都愿意去捧场。可惜,天不假年。”

林薇心中一动。沈惊鸿竟然认识她的父亲?这一点超出了她的预料。原身的记忆里,父亲只是个普通的丝绸商人,性格温和,不喜应酬,怎么会认识沈惊鸿这样背景神秘的人物?难道父亲的“雅人”身份背后,还藏着别的秘密?

没等她细想,沈惊鸿话锋一转,忽然问道:“林小姐可知道,令尊生前,除了丝绸生意和古玩字画,还对什么特别感兴趣?”

林薇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他果然把注意力引向了她的父亲!难道父亲真的与那枚凤凰胸针有关?或者说,父亲与沈惊鸿所在的“秘密”有牵连?她不敢轻易透露信息——她只从原身父亲留下的日记里看到过只言片语,提到过“凤凰”“约定”“故人”之类的词,却没弄明白具体含义。

如果现在说错了话,很可能会暴露自己没看过完整日记的事实,甚至引火烧身。 她垂下眼睫,露出一副回忆的模样,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父亲兴趣确实广泛,除了字画,还喜欢收集一些老物件,比如古玉、瓷器之类的。他也常和一些文人学者往来,有时会在家中讨论诗文。只是我那时候年纪小,心思都在玩闹上,具体的细节,记不太清楚了。”

她刻意说得模糊,既回应了问题,又没有透露任何关键信息,同时符合“年幼无知”的设定。

“古玩字画,老物件……”

沈惊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栏杆。他沉默了片刻,忽然像是下定了决心,从西装内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的锦盒。锦盒是暗红色的,上面绣着缠枝纹,边角有些磨损,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他打开锦盒,里面躺着一枚胸针——那枚林薇在原身父亲的资料照片上见过、与她穿越息息相关的凤凰胸针!

林薇的呼吸骤然停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连血液都仿佛停止了流动。她死死盯着那枚胸针,目光几乎无法移开。 胸针的主体是一只展翅的凤凰,用金丝细细盘绕而成,凤凰的羽毛层层叠叠,每一根金丝都打磨得光滑细腻,细节栩栩如生。凤凰的头部镶嵌着一颗暗红色的宝石,像是眼睛,在露台朦胧的光线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羽翼上点缀着细小的珍珠和蓝宝石,虽然颗粒不大,却在黑暗中闪烁着幽微的光芒,像是夜空中的星星。整个胸针透着一股古朴而神秘的气息,仿佛藏着千百年的故事。

更让她心悸的是,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这枚胸针之间那种玄之又玄的联系——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将她的灵魂与胸针紧紧绑在一起,胸针在轻轻“呼唤”她,而她的灵魂也在“回应”。这种悸动如此强烈,让她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想要立刻将胸针夺过来。

她用力掐了掐掌心,尖锐的疼痛让她瞬间清醒过来。她知道,现在绝不能露出任何异样。她强迫自己将目光从胸针上移开,重新看向沈惊鸿,脸上努力挤出一副茫然又带着几分欣赏的表情,声音尽量保持平稳:“这枚胸针真精致,工艺这么复杂,应该很贵重吧?是沈先生的收藏吗?我以前……好像没有见过。”

她刻意强调“没见过”,哪怕心里清楚这是谎言——她必须否认,否则立刻就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沈惊鸿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那双深邃的眼眸紧紧盯着她的眼睛,像是要从她的眼神里找出一丝破绽。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看穿她所有的伪装,露台的空气瞬间凝固了,只有夜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还有远处偶尔传来的江轮汽笛,显得格外清晰。 林薇的手心已经冒出了冷汗,手套被汗水浸湿,贴在皮肤上,很不舒服。但她不敢有任何动作,只是静静地与他对视,眼神里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和坦然,努力不让他看出任何端倪。

过了好几秒,沈惊鸿才缓缓收回目光,将胸针放回锦盒,重新揣进西装内袋。他的动作很慢,每一个细节都像是在刻意观察她的反应。

“一位故人之物。”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故人临终前托付我,帮这枚胸针寻找有缘人。”

有缘人?林薇心中冷笑。他这是在试探她是不是那个“有缘人”吧?可他怎么确定谁是“有缘人”?难道这枚胸针有什么特殊的识别方式?

她垂下眼睫,掩去眸中的波澜,语气带着几分客套:“那祝愿沈先生早日找到合适的人,不辜负故人的托付。”

短暂的沉默再次降临。林薇能感觉到,沈惊鸿并没有完全相信她的话——他的眼神里依旧带着探究,但他没有继续追问胸针的事,似乎打算暂时搁置这个话题。

他换了个姿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江面上,语气随意了些:“今晚拍卖的那幅设计稿,虽非林小姐本意捐赠,但沈某既然拍下了,也算与林小姐结个善缘。”

他顿了顿,转过头看着她,眼神里带着几分审视,“不知林小姐对未来有何打算?难道甘心一直寄居在叔父篱下,帮他绘制图样,看他的脸色过日子?” 这个问题同样犀利。

林薇立刻明白过来,他是在试探她的野心,她的独立性,以及她是否容易掌控。如果她说想一直待在林家,他大概率会觉得她懦弱、无主见,或许会降低对她的警惕;如果她说想离开林家,他又会怀疑她的目的,甚至可能会出手干预。 她没有犹豫太久,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认真:“自然不甘。我现在寄人篱下,是因为势单力薄,没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帮叔父绘制图样,不过是权宜之计,既能暂时安稳下来,也能攒一点钱。我想要的,是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

她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在沈惊鸿这样的人面前,过度的谦卑和示弱只会让他更加轻视,适当的坦诚反而更能赢得他的认可,甚至可能让他觉得她“有用”。

“掌握自己的命运……”沈惊鸿重复了一遍这句话,眼神里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欣赏,像是没想到她会如此直接。

他沉默了片刻,语气忽然变得有些沉重:“在这乱世,谈何容易。你应该清楚,现在的上海,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日军在华北蠢蠢欲动,国内各派势力纷争不断,个人的命运,早已与家国大势紧密相连。有时候,你想走的路,未必能由你自己决定。”

林薇心中一凛。她当然明白他的意思。现在是1936年,距离全面抗战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上海这座繁华的都市,很快就会被战火笼罩。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面前,确实渺小得像一粒尘埃。但她不想认命——她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就不能只是苟活,她想做些什么,哪怕只是保护好自己,保护身边的人。

“大势不可逆,但如何在洪流中立足,甚至为改变这大势尽一份力,却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与能力。”她缓缓说道,声音不高,却带着几分坚定。

这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明确表达出超越个人生存的意向。她不知道沈惊鸿的具体立场——他可能是爱国志士,也可能是某个势力的代理人,甚至可能与日本人有牵连,但这番话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算不得错,甚至可能引起他的共鸣。 沈惊鸿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这一次,他的目光里探究少了些许,多了些别的、更复杂的东西——像是欣赏,又像是考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他沉默了几秒,忽然道:“林小姐的见解,令人刮目相看。或许,我们有机会合作。”

合作?

林薇心中一动,随即又警惕起来。与沈惊鸿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他身份神秘,心思深沉,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他设下的陷阱。但反过来想,这也是她快速融入这个时代核心、获取资源和信息、甚至调查父亲和胸针之谜的捷径。如果能与他建立合作关系,至少能暂时消除他的敌意,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

她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谨慎地问道:“沈先生指的是哪方面的合作?我只是个普通女子,既没有家世背景,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恐怕帮不上沈先生什么忙。”

她故意示弱,想看看他的反应。 沈惊鸿微微一笑,那笑容在夜色中显得有些莫测高深。

他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说道:“暂时还未确定。”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身上,语气带着几分肯定,“只是觉得,以林小姐的才华与心智,不应被埋没在林家那个小池塘里。或许,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你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时机到了,我自然会让人联系林小姐。”

林薇心里清楚,他这是在画饼,也是在预留后手。他没有给出具体的合作内容,既保留了自己的主动权,也让她不得不对他保持关注。但无论如何,这至少意味着他暂时没有对她不利的打算,这对她来说,已经是目前最好的结果。

“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她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听不出太多情绪。

“夜风凉,林小姐穿得单薄,早些回去休息吧。”

沈惊鸿站直身体,恢复了之前那副矜贵疏离的模样,他看了一眼楼梯口的方向,补充道,“令叔父那边,我会让人打声招呼,不会让他再随意安排你的事。”

这就是要送客了。林薇知道,再多留也无益,今晚的谈话已经达到了双方的目的——他试探了她的底细,她也暂时稳住了他,还得到了一个模糊的“合作”承诺。

她屈膝行了一礼,动作标准而优雅,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感激:“多谢沈先生关心,那我先告辞了。”

说完,她转过身,挺直脊背,一步步向楼梯口走去。她的步伐平稳,没有丝毫慌乱,即使能清晰地感觉到背后那道锐利的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她的背上,一直跟随着她,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楼梯口的阴影里,那目光才缓缓收回。 走下旋转楼梯,重新回到宴会厅的喧嚣中,林薇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背,发现真丝旗袍已经被冷汗浸湿,贴在皮肤上,凉丝丝的。与沈惊鸿的这短短几十分钟交锋,耗费的心神远超之前应对林守业和王氏的所有刁难——沈惊鸿就像一只精准的猎手,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目的,稍不留意就会落入他的圈套。

“薇薇!你可算下来了!”

林守业的声音立刻传了过来。他和王氏正站在楼梯口不远处,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兴奋与好奇,眼神里还带着几分讨好。

王氏也连忙凑上来,拉着林薇的手,语气热络:“是啊薇薇,沈先生跟你说了什么悄悄话啊?是不是有什么好事?你可得跟婶娘说说。”

她的目光在林薇身上扫来扫去,像是想从她的表情里看出些什么。 林薇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连续紧绷的神经让她有些头晕。

她抽回手,声音带着几分倦意:“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聊了聊上海的夜景。叔父,婶娘,我有些累了,我们还是先回去吧。”

她不想在这个场合多说——宴会厅人多眼杂,保不齐有谁在偷听,万一话说漏了嘴,只会惹来更多麻烦。

见她神色疲惫,脸色也有些苍白,不欲多言,林守业也不敢逼问。他现在满心都是沈惊鸿拍下设计稿的一千元,还有林薇与沈惊鸿跳舞带来的“面子”,生怕惹林薇不高兴,断了自己的财路。

他连忙点头:“好好好,累了就赶紧回去休息!今晚可是大收获啊!”

他一边说,一边给王氏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再多问。 王氏虽然不甘心,但也不敢违逆林守业的意思,只好讪讪地闭上嘴,跟着他们一起往外走。 坐上来时的汽车,林薇靠在车窗边,闭上眼睛,想稍微放松一下。

汽车缓缓驶过南京东路,窗外的街景飞速掠过——霓虹招牌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永安公司”“先施百货”的大字格外醒目;街边的小贩在叫卖着香烟、糖果,偶尔有黄包车夫拉着客人匆匆跑过,车铃“叮铃铃”地响;舞厅门口穿着暴露的舞女倚在门框上,对着过往的男人抛着媚眼。 这就是1936年的上海,繁华、喧嚣,却又藏着无数的黑暗与罪恶。一片畸形的繁华之下,是无数人的挣扎与苦难。林薇看着这一切,心里却像沉在冰冷的湖底,没有丝毫暖意。

沈惊鸿的威胁近在眼前,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林薇知道,自己已经被他纳入了“观察范围”,未来的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而林家内部的暗箭也从未停止——林守业的贪婪,王氏的刻薄,还有那个隐藏在暗处、推她落水的凶手,都像一把把尖刀,时刻悬在她的头顶。 她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首先,是经济彻底独立。现在她帮林守业绘制图样,虽然能拿到一点“分红”,但主动权完全在林守业手里,他想给多少就给多少,想不给就不给。她必须拥有自己的收入来源,不用再依赖林家。 其次,要设法接触到父亲留下的东西。父亲的书房和库房现在被林守业锁着,他美其名曰“帮忙看管”,实则是想从中找出值钱的物件。凤凰胸针不在其中,但父亲留下的日记里提到过“一箱古董”,难保里面没有其他线索——或许是与凤凰胸针有关的物件,或许是能证明父亲身份的证据。 最后,必须揪出那个推她落水的凶手!那个人既然敢对她下手,就绝不会轻易罢手。不找出凶手,她永远无法安心,甚至可能再次面临生命危险。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一边继续绘制新的设计图样交给林守业,维持着表面的合作,一边暗中行动。她知道林守业现在把她当“摇钱树”,对她的态度好了很多,不再限制她的自由,这给了她机会。 她让翠儿帮忙留意林家库房的动静——库房的钥匙由林守业亲自保管,只有他和王氏能进去,但负责打扫库房的老妈子每天都会去库房门口擦拭灰尘,或许能听到里面的动静,或者看到林守业进去时拿了什么东西。同时,她还让翠儿留意府内下人的言谈举止,尤其是那些在她落水前后表现异常的人。

翠儿对林薇忠心耿耿,自从林薇帮她摆脱了王氏的刁难后,她就一心向着林薇。接到林薇的吩咐后,她每天都借着打水、送东西的机会,在府里四处走动,留意着各种蛛丝马迹,一有消息就立刻告诉林薇。 除了这些,林薇还在想办法赚钱。她想起之前顾言笙说过,他认识几家杂志社的编辑,正在找画时装插画的人。于是她托顾言笙帮忙牵线,接了两单私活——一家是《良友》画报,需要画一组秋季女装插画;另一家是《上海画报》,要画几幅旗袍设计图。 这些私活的报酬不算高,一幅插画只有两块钱,但胜在隐秘——稿费直接由杂志社寄给她,她让翠儿帮忙去邮局取,完全避开了林守业和王氏的耳目。而且画插画对她来说并不难,她在现代学过美术,对服装的理解也远超这个时代,画出来的作品很快就得到了编辑的认可,甚至还收到了后续约稿的邀请。

顾言笙似乎对她颇为关心。他偶尔会借着送稿费或者新杂志的机会来林家拜访,每次来都会带一些小东西——有时是一本新出的小说,有时是一盒西式点心,有时是几份最新的报纸。他会和林薇聊上几句时事,比如华北的局势、上海的学生运动,也会聊一些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 林薇很乐意通过他了解这个时代更真实的一面。原身的记忆里只有林家的琐事和上海的街巷,对国家大事一无所知;而顾言笙作为记者,消息灵通,看问题也比普通人更透彻。通过与他的聊天,林薇对1936年的时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多危险。 两人渐渐熟稔起来,谈话也越来越随意。顾言笙说话温和,待人真诚,不像沈惊鸿那般深沉,也不像林守业那般贪婪,与他相处,林薇总能感觉到一丝轻松。 这天下午,顾言笙又来了。他穿着一件浅灰色的长衫,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脸上却没有往常的温和笑容,反而带着几分凝重。

“林小姐,”

他走进客厅,左右看了看,见没有其他人,才压低声音对林薇说,“最近出门要小心些。”

林薇心中一动,连忙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顾言笙眉头紧锁,声音压得更低:“我昨天去十六铺码头采访,听到几个混混在聊天,提到了张百万。他们说张百万对上次没能娶到你一事耿耿于怀,觉得丢了面子,最近一直在找关系,想给你和林家找点麻烦。”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我这几天跟踪采访一个案子时,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盯着我……后来才发现,那些人的目光好像不是针对我,而是……对着林家的方向。”

林薇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张百万不足为惧——他只是个暴发户,没什么真正的势力,而且林守业现在视她为“摇钱树”,绝不会轻易再把她卖给张百万,甚至会主动保护她,免得自己的财路被断。但“有人暗中盯着林家”这件事,却让她格外警惕。 是沈惊鸿的人吗?他想继续观察她的动向?还是那个隐藏的凶手,在暗中监视她,寻找下一次下手的机会?甚至,会不会是其他势力——比如父亲生前的旧友,或者敌人?

“我知道了,谢谢你,顾记者。”

林薇真诚地道谢。顾言笙完全可以不告诉她这些,毕竟这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但他还是选择提醒她,这份善意让她心里暖暖的。

顾言笙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担忧:“林小姐,你……很特别。我认识的很多女子,在你这个处境下,要么逆来顺受,要么自怨自艾,很少有人能像你这样冷静、坚强,还能靠自己的能力找出路。”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诚恳,“只是这个世道对女子本就艰难,你又是孤身一人,身边连个能依靠的人都没有。如果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别客气,尽管开口。”

林薇看着他眼中真挚的担忧,心里一暖。在这个冰冷陌生的时代,在经历了林守业的贪婪、王氏的刻薄、沈惊鸿的试探之后,这份纯粹的善意显得尤为珍贵。

她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几分感激:“我会的,谢谢你,顾先生。”

送走顾言笙,林薇的心情却更加沉重。被人盯梢,意味着她的行动会受到很大限制——她原本打算这几天找机会潜入父亲的书房,现在看来,必须暂时搁置这个计划,免得被人发现,打草惊蛇。而且,这也让她更加确定,那个推她落水的凶手就在附近,或许就是林家内部的人。

晚上,林薇坐在灯下看书。她看的是父亲留下的一本《诗经》,书页已经泛黄,空白处有父亲用铅笔写的批注。她翻着书页,试图从批注里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却一无所获。 就在这时,房门被轻轻敲响了。

“小姐,是我。”

翠儿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几分紧张。 林薇连忙起身开门,让翠儿进来。翠儿一进门就反手关上房门,脸上带着一丝神秘和紧张,她凑到林薇耳边,声音压得极低:“小姐,我今天听到一个消息,觉得事关重大,赶紧来告诉你。”

“什么消息?”

林薇的心立刻提了起来。

“我今天去厨房帮你拿糖水,听到负责采买的刘妈跟洗碗的张妈嚼舌根。”

翠儿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只有林薇能听到,“刘妈说,前几天她去后院的菜窖取萝卜,看见表少爷鬼鬼祟祟地从后院月亮门那边过来。表少爷身上沾了好多泥巴,裤脚都湿了,脸色也慌慌张张的,像是在躲着什么人。刘妈还说,那天的时间……好像就是小姐你落水那天的下午!”

表少爷?

林薇迅速在脑海中搜索这个身份。原身有一个远房表亲,叫赵天禄,他的父母是林薇母亲的远房亲戚,几年前因病去世,赵天禄就来投靠了林家。他今年二十出头,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平日里最喜欢巴结林守业和王氏,对原身这个寄人篱下的表妹更是没什么好脸色,时常言语轻佻,甚至偶尔会对原身动手动脚,只是原身性格怯懦,一直不敢告诉别人。 难道推她落水的人是赵天禄?林薇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可他的动机是什么?他只是个寄人篱下的表亲,为什么要对她下杀手?是为了讨好林守业和王氏,帮他们除去自己这个“绊脚石”,好让他们能顺利掌控林家的财产?还是受了林守业或王氏的指使?

“刘妈还说别的了吗?比如表少爷那天去月亮门做什么?”

林薇连忙问道。 翠儿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几分遗憾:“没有。刘妈说她当时怕被表少爷发现,就赶紧躲进了菜窖,没敢再多看。后来她问过张妈,张妈也说那天下午看到表少爷出去过,回来的时候确实慌慌张张的,但不知道他去做了什么。”

林薇沉默了片刻,又问道:“这话你还跟谁说过?刘妈和张妈有没有跟其他人提起?”

“没有!”

翠儿立刻摇头,语气坚定,“我一听刘妈说的是小姐落水那天的事,就觉得不对劲,赶紧来告诉小姐了,谁也没敢说。刘妈和张妈也是偷偷嚼舌根,没敢让其他人听见,毕竟表少爷再怎么不好,也是林家的亲戚,她们这些下人不敢随便议论。”

“做得对。”

林薇点了点头,心里稍微松了口气。还好消息没有传出去,否则打草惊蛇,就再也抓不到证据了。

她沉吟片刻,又问道:“翠儿,你再想想,这个赵天禄,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比如突然有钱了,或者跟王氏走得特别近?”

翠儿低头想了想,过了一会儿才抬起头,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好像……还真有。前几天我去给婶太太送衣服,看见表少爷偷偷摸摸地塞给婶太太身边的李嬷嬷一个小布包。李嬷嬷接过布包后,还跟表少爷说了几句话,脸色笑眯眯的。我当时觉得好奇,但没敢多问,也不知道布包里是什么。”

李嬷嬷是王氏的心腹老妈子,跟着王氏几十年了,王氏的很多事情都是交给李嬷嬷去办。赵天禄给李嬷嬷送东西,很可能是通过李嬷嬷给王氏传话,或者送什么好处。 线索似乎隐隐指向了王氏。难道是王氏指使赵天禄推她落水的?林薇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王氏一直看她不顺眼,觉得她是“外人”,占了林家的资源,之前还想把她卖给张百万换钱。如果她死了,王氏就能名正言顺地掌控林家的内宅,甚至可能说服林守业把林家的财产都交给她的儿子——

林守业和王氏有一个儿子,叫林家宝,今年十岁,被他们宠得无法无天。 如果真是王氏和赵天禄联手做的,那这个仇,她记下了。但现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不能轻举妄动。她必须找到更多的线索,比如赵天禄那天去月亮门做什么,布包里装的是什么,最好能找到人证或者物证,才能揭穿他们的阴谋。

“翠儿,你接下来再帮我留意两件事。”

林薇看着翠儿,语气认真,“第一,留意赵天禄的行踪,看看他每天都去哪里,跟什么人接触;第二,留意李嬷嬷的动向,看看她有没有把那个小布包交给王氏,或者把布包里的东西藏在哪里。记住,一定要小心,别被他们发现了。”

翠儿用力点头:“小姐放心,我一定会小心的!有什么消息,我立刻告诉你!”

说完,翠儿又警惕地看了看门外,确认没人后,才悄悄打开房门,溜了出去。 房间里重新恢复了寂静。林薇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月光透过云层,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她的眼神变得越来越坚定——赵天禄和王氏的嫌疑越来越大,她离真相也越来越近了。但她也清楚,接下来的路会更加危险,她必须更加谨慎,才能一步步揭开所有的谜团,保护好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