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 第53章 废墟上的课堂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第53章 废墟上的课堂

作者:雨霖淼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10:03

天还没亮,废墟间的人们就已经醒了。不是被晨光唤醒,而是被深入骨髓的寒冷和空瘪肚腹的绞痛催逼着,不得不离开那短暂而可怜的梦乡。

林薇感觉自己的四肢像是被冻住后又强行敲开,每一个关节都发出酸涩的抗议。她小心翼翼地挪开身上那件属于顾言笙的、如今已沾染了她和小石头体温的破旧棉袄,低头看了看怀里依旧熟睡的孩子。小石头的呼吸还算平稳,只是小脸在晨曦的微光中显得愈发苍白。

她轻轻将他放平,用棉袄仔细盖好,这才活动了一下几乎麻木的双腿,站了起来。

顾言笙和周明华几人早已在低声商议着什么,他们的眉头紧锁,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忧虑。

“林小姐,你醒了?”顾言笙看到她,暂时停下了讨论,走了过来,他的眼下一片青黑,显然也没休息好,“感觉怎么样?还能坚持吗?”

“我没事。”林薇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周围或坐或卧、神情萎靡的人们,“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顾言笙叹了口气,压低声音:“粮食……彻底见底了。昨晚那点稀粥,是最后的口粮。而且,我们偏离了主干道,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下一个能补充给养的地方还不知道在哪里。”

周明华也走了过来,推了推鼻梁上滑落的眼镜,语气沉重:“最重要的是水源。这附近的井水,不是被尸体污染了,就是干涸了。我们带的水,最多再支撑半天。”

生存的基本要素——食物和水,同时告急。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危机。

林薇的心也沉了下去。饥饿尚能忍耐一时,但没有水,尤其是在这种寒冷天气下长途跋涉,后果不堪设想。

“必须尽快找到水源。”她下意识地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我们已经派了两个体力稍好的小伙子去更远的地方探路了,希望能有好消息。”顾言笙说着,但语气里并不抱太大希望。这片区域刚经历过战火,能找到的资源早已被前面无数波逃难的人搜刮一空。

就在这时,派出去探路的人回来了,脸上带着沮丧和一丝惊恐。

“顾大哥,周大哥,不行!东边两里地外有个小河沟,水是黑的,漂着……漂着东西,味道不对。西边更远些倒是有口井,但井口塌了一半,里面……里面好像有死人!”

汇报的小伙子声音发颤,显然看到的景象让他极不舒服。

人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啜泣和绝望的叹息。最后一点希望似乎也破灭了。

林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那些在现代社会看来微不足道、此刻却可能救命的知识。

“顾先生,周先生,”她走上前,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别的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她身上。有疑惑,有茫然,也有一丝微弱的期待。

“林小姐,你有办法?”顾言笙急切地问。

“不敢保证一定成功,但可以试试。”林薇走到一片相对平整的空地,指着地面,“现在虽然是冬天,夜里寒冷,但白天只要有太阳,地表温度还是会升高。我们可以尝试收集露水,或者……挖一个简单的‘日光蒸馏器’。”

“日光蒸馏器?”周明华重复着这个陌生的词汇,镜片后的眼睛充满了好奇。

“对。”林薇蹲下身,用手比划着,“原理很简单。在地上挖一个坑,坑底放一个接水的容器。然后在坑上面覆盖一块能找到的、相对干净的塑料布或者油布,用石头把边缘压紧。中间,就是塑料布正对着容器的地方,压一块小石头,让塑料布中间凹陷下去。”

她一边说,一边观察着众人的反应。大多数人依旧一脸茫然,但顾言笙和周明华等几个受过教育的,眼神已经开始发亮。

“白天,太阳照射,坑里的土壤和空气温度升高,水分蒸发。水蒸气遇到上面冰冷的塑料布,就会凝结成水珠。因为中间被石头压得最低,水珠会顺着塑料布流向最低点,然后滴落到底下的容器里。”林薇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解释着,“这样,我们就能得到相对干净一点的蒸馏水。”

这个方法是她在某个野外求生纪录片里看到的,没想到会在这里用上。

“这……这能行吗?”有人忍不住质疑。这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挖个坑就能生出水来?

“理论上完全可行!”周明华激动地一拍大腿,他看向林薇的目光充满了惊奇和敬佩,“林小姐,你……你怎么会懂这些?”

顾言笙也是又惊又喜:“这是个物理学的应用!蒸发和冷凝!林小姐,你真是……真是太令人意外了!”

林薇微微垂下眼睫,避开了他们探究的目光,低声道:“以前……偶然在书上看到的。”她无法解释知识的来源,只能含糊其辞。

但现在,没有人会去深究知识的来源。生存是第一位的。

“快!大家行动起来!”顾言笙立刻振作精神,开始指挥,“有力气的,去找合适的挖坑地点,尽量找潮气重一点的泥土!去找塑料布或者油布,什么能防水的东西都行!去找能当容器的东西,破碗、铁罐都可以!”

希望重新被点燃,人群动了起来。虽然依旧饥饿疲惫,但有了明确的目标,行动便有了力量。

林薇也加入了寻找材料的行列。她在一个半塌的灶台边,找到了半张被熏得乌黑、但质地还算完好的油毡纸。小石头醒了过来,懵懂地跟在她身边,帮她拿着一些小石子。

很快,在林薇的指导下,几个简易的“日光蒸馏器”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搭建了起来。每一个“装置”旁边,都围着一圈人,眼巴巴地看着那块被压出凹形的油毡布,仿佛在凝视着生命的源泉。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需要耐心。阳光渐渐强烈起来,驱散了一些寒意。

等待的时间里,饥饿感更加肆无忌惮地袭来。孩子们开始因为饥饿而哭闹,大人们也只能默默忍受,勒紧裤腰带。

周明华看着这一幕,深吸一口气,再次站到了那块大石头上。这一次,他没有唱歌,而是清了清嗓子,用他那带着浓重口音但却努力清晰的官话,开始了讲述:

“乡亲们,同胞们!我知道大家很饿,很累,很害怕!我也一样!”

他的开场白很朴实,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但是,我们不能倒下!想想我们为什么离开家乡?是因为日本人不让我们活!他们占了我们的土地,烧了我们的房子,杀了我们的亲人!我们如果倒在这里,就正合了他们的意!”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起来,带着一种悲愤的力量。

“我们就是要活下去!不仅要活下去,还要走到武汉,走到重庆,走到所有能打鬼子的地方去!我们要亲眼看着,这群强盗是怎么被我们赶出去的!”

“大家知道平型关吗?就在不久前,我们在平型关,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消灭了他们一千多人!打破了他们‘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个消息,对于这些一直在败退消息中挣扎的难民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人群中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许多麻木的眼睛里,重新闪烁起光芒。

林薇静静地听着。她知道周明华的话里带着宣传和鼓舞的成分,有些战果可能被放大了,但在此时此刻,这种精神上的鼓舞,其重要性不亚于食物和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营养餐”。

顾言笙也走到了周明华身边,他接过话头,语气不像周明华那样激昂,却更显沉稳和真诚:

“周先生说得对。活下去,就是胜利的第一步。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不亡的种子。我们到了后方,可以进工厂生产物资支援前线,可以像林小姐这样,用知识和智慧帮助大家渡过难关,甚至可以拿起笔,像我们打算做的那样,告诉全中国、全世界,这里正在发生什么,我们的人民正在遭受怎样的苦难,又有着怎样不屈的意志!”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林薇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和暖意。

“知识就是力量。林小姐刚才教我们的,就是知识的力量!它能在绝境里给我们找出一线生机!只要我们不肯放弃,肯学习,肯动脑筋,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他的话,将林薇的“奇技”升华到了精神和信念的层面。人们再看林薇时,目光里少了最初的疑惑和陌生,多了几分信服和感激。

林薇感到脸颊有些微热。她做这些,最初只是为了自救和小石头,没想到会被赋予这样的意义。

“水滴下来了!”

突然,一声惊喜的呼喊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所有人都涌向了那几个简易的蒸馏器。只见在油毡布中央凹陷处,果然凝聚了不少细小的水珠,正颤巍巍地、一滴、两滴……缓慢地滴落到底下放置的一个破铁罐里。

水!是干净的水!

虽然速度很慢,量也很少,但这确确实实是能救命的、相对安全的水源!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人们欢呼起来,尽管声音虚弱,却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喜悦。

顾言笙立刻安排人轮流看守这些蒸馏器,收集每一滴珍贵的水,并优先分给体弱的老人和孩子。

当小石头捧着那个破铁罐,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小口几乎看不见的清水时,他抬起头,对着林薇,露出了这些天来的第一个、极其微弱的笑容。

那一刻,林薇觉得,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是值得的。

水的问题暂时得到了缓解,但饥饿依旧如影随形。林薇看着周围人们菜色的脸,知道光靠精神鼓舞是无法填饱肚子的。她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周围的废墟和荒野。

一些枯黄的野草,一些干瘪的、无人问津的野果……她凭借着自己有限的植物学知识,仔细地辨认着。

“顾先生,”她找到正在安排值守的顾言笙,“我认识几种勉强能吃的野菜和草根,虽然味道很差,也没什么营养,但至少能垫垫肚子,撑过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组织妇女和孩子,在附近安全区域收集一些。”

顾言笙现在已经对林薇时不时展现出的“见识”有些免疫了,他毫不犹豫地点头:“好!我让周明华找几个机灵点的跟你学,然后分头去教大家。”

于是,在这片冰冷的废墟上,又出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林薇蹲在地上,指着几株貌不惊人的植物,耐心地向围在她身边的几个妇女和孩子讲解:

“这个叫马齿苋,虽然干了,但它的茎叶揉碎了还能吃,有点酸……这个,荠菜,应该都认识吧?对,就是它,开春最好吃,现在老了,但也能充饥……还有这个,蒲公英,它的根可以挖出来,洗干净,虽然苦,但能吃……”

她教得认真,学生们也学得专注。生存的压力,让学习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和迫切。

顾言笙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夕阳的余晖给林薇略显单薄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她低着头,耐心讲解的侧脸,在废墟的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沉静而美丽。那是一种源于内心力量和智慧的美,超越了外表的憔悴与狼狈。

他的心,不受控制地悸动了一下。一种混杂着敬佩、怜惜、以及某种更深沉情感的东西,在他心底悄然滋生。

他想起在上海时,那个在沈惊鸿身边、仿佛笼中金丝雀般的林小姐。而眼前的她,洗尽了铅华,却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她就像这废墟中顽强生长出的一株野草,看似柔弱,却蕴含着惊人的生命力。

“言笙,看什么呢?”周明华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了然地点了点头,低声道,“这位林小姐,真不是寻常女子。沈先生……唉,真是可惜了。”

顾言笙收回目光,掩饰性地推了推眼镜,语气恢复了平静:“抓紧时间让大家多认点能吃的,天黑前我们尽量多收集一些。明天一早,我们必须离开这里,继续赶路。”

夜幕再次降临。有了微薄的水和勉强入口的野菜根茎,人们的情绪稳定了许多。篝火旁,周明华没有再唱歌,而是组织大家轮流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或者听某个见过世面的人讲一些各地的风土人情。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彼此取暖,也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和民族认同的强化。

林薇搂着小石头,听着那些或悲伤、或幽默、或充满思念的讲述,心中感慨万千。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正在经历着最深重的苦难,但她的子民,却依然在挣扎着传递着生活的火种,守护着文化的微光。

她低头,看着自己因为挖野菜而沾染泥土、甚至被划出细小伤口的手指。这双手,曾经只与精密的修复工具和珍贵的文物打交道,如今却为了最原始的生存而劳作。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痛苦,却真实。卑微,却充满了力量。

她抬头望向星空。冬夜的星空格外清晰璀璨,那条横贯天际的银河,亘古不变地流淌着。

惊鸿,你是否也在某一片星空下?你是否知道,我正在学着用你或许从未想过的方式,努力地活下去?

我会走到武汉。我会等到消息。

无论等来的是什么。

她紧了紧搂着小石头的手臂,在那微弱而温暖的篝火旁,缓缓闭上了眼睛。

废墟上的这一课,关于物理,关于植物,关于生存,更关于一个民族在绝境中不屈的脊梁。而她林薇,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被完全保护的穿越者,她正在成为这苦难洪流中,一个努力挣扎、并且开始散发自己微光的参与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