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 第11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惊鸿照影落絮无声 第111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作者:雨霖淼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6 18:10:03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春,上海的天气总是带着一股黏腻潮湿的气息,仿佛连空气都浸透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焦虑。霞飞路上的梧桐冒了新绿,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地驶过,穿着时新旗袍的淑女和西装革履的绅士穿梭不息,百乐门的霓虹在尚未完全降临的暮色里已初现端倪。一切都看似与往常无异,但在那歌舞升平的皮囊之下,一种无形的、日益紧绷的张力,正悄然蔓延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位于法租界的沈公馆,书房内却是一派静谧。厚重的丝绒窗帘半掩着,过滤了窗外过于喧嚣的日光,只留下室内昏黄而温暖的壁灯光芒。沈惊鸿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桌后,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但他并未批阅,只是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光滑的桌面,目光沉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肃。

林薇坐在他对面的沙发上,膝上放着一本最新的英文时装杂志,心思却并不在那上面的摩登女郎。她捧着白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部分视线,却让她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对面男人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低气压。自“八一三”淞沪会战的传闻甚嚣尘上以来,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晚,即便人在家中,也常常是这般神思不属的模样。

她轻轻放下茶杯,瓷器与木质茶几接触发出清脆的微响。“下周末,苏部长家的晚宴,帖子前几日就送来了,你去吗?”她开口,声音打破了室内的沉寂。作为沈惊鸿公开的“未婚妻”,这类社交应酬的帖子如今如同雪片般飞来,她需要知道他的态度,以便回复。

沈惊鸿抬眸,视线落在她身上,那沉静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空气,在她脸上停留了片刻,方才缓缓聚焦。“苏部长?”他重复了一句,语气平淡无波,“他最近和日本领事馆的人走得很近。”

他没有直接回答去或不去,但这句话已表明了态度。林薇心领神会,点了点头:“我明白了,那就寻个由头推了。”她顿了顿,观察着他的神色,试探着问,“最近……局势是不是更紧张了?我听说,日本浪人在闸北那边又闹事了,还打伤了我们的人。”

沈惊鸿的指尖停顿了一下,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阴霾。“跳梁小丑,不足为虑。”他语气依旧平淡,但林薇却听出了那平淡之下压抑的暗流,“不过,近来风声是有些紧,你平日出入,多带几个人,尤其是去华界的时候,更要小心。”

他没有详说,但林薇结合自己知道的历史,心下已是一片了然。历史的车轮正沿着既定的轨迹,无可阻挡地向前碾压,而他们,都已身处这洪流之中。

“我知道。”她轻声应道,没有追问。她知道他肩负着什么,有些事,知道得越少,对彼此都越安全。她转而提起另一件事,“顾先生前几日托人送来了一些他们报社新印的救亡宣传册,我想着,或许可以放在‘锦薇’店里,免费赠阅。”

“锦薇”是她与一位相熟老板娘合作开设的成衣铺名字,取了她名字中的“薇”与合伙人名字中的“锦”字。店铺不大,但因其设计新颖、用料考究,在沪上太太小姐中小有名气,也成了林薇接触外界、实现经济独立的一个小小窗口。

沈惊鸿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顾言笙,那个热血而纯粹的记者,他对林薇那份未曾言明的好感,沈惊鸿并非毫无察觉。他并不怀疑林薇,只是本能地不喜任何可能将林薇置于风险之下的因素。顾言笙和他所在的进步报社,因其鲜明的抗日立场,早已被各方势力盯上。

“可以。”最终,他还是点了点头,语气听不出情绪,“不过要放在不显眼的位置,叮嘱店员,只赠给真正有心之人,莫要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晓得轻重。”林薇应道。她明白他的顾虑,在这鱼龙混杂的上海滩,任何与“抗日”直接相关的言行,都可能成为靶子。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沈惊鸿沉声道。

陈锋推门而入,他依旧是那副沉默寡言的样子,穿着合体的黑色短褂,身形挺拔如松。他先是对沈惊鸿微微颔首,随即目光转向林薇,也礼貌地致意:“林小姐。”

经过多次生死与共,陈锋对林薇的态度早已从最初的戒备审视,转变为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保护。林薇也对他报以微笑。

陈锋走到书桌前,低声对沈惊鸿汇报了几句。声音很低,林薇只隐约听到“码头”、“货物”、“检查”几个零碎的词。她识趣地没有去听,重新拿起膝上的杂志,目光却并未落在页面上。

沈惊鸿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眼神愈发深沉。片刻,他淡淡道:“知道了,按计划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是。”陈锋应声,不再多言,转身退了出去,动作干净利落。

书房内再次只剩下他们两人。沈惊鸿站起身,走到窗边,撩开丝绒窗帘的一角,望向窗外暮色渐浓的天空。夕阳的余晖给他挺拔的背影镀上了一层暗金色的光边,却也显得有几分孤寂。

“薇薇。”他忽然开口,叫了她的名字,声音比平时低沉些许。

林薇放下杂志,望向他:“嗯?”

他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斟酌词句,最终却只是说道:“近日若无事,晚上尽量少出门。若实在要出去……让阿珍她们陪着你。”阿珍是沈惊鸿安排在她身边的女保镖,身手不凡。

林薇的心微微一沉。他很少用这样带着明确担忧的语气叮嘱她。她走到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看向窗外。楼下花园里的路灯已经亮起,晕开一团团温暖的光晕,但这温暖,却丝毫无法驱散她心头的寒意。

“是不是……要打仗了?”她轻声问,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沈惊鸿没有立刻回答,他的目光依旧投向远方,那里是外滩的方向,高楼林立,霓虹初上,勾勒出这座城市虚假的平静。良久,他才几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他的手掌宽厚而温暖,带着薄薄的茧,那触感莫名地让人心安。林薇反手握住他,指尖微微用力。

“无论发生什么,”他转过头,深邃的眼眸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专注,映照着她的身影,“记住,保护好自己。其他的一切,都有我。”

这句话,像是一个承诺,也像是一句沉重的嘱托。林薇看着他眼中那不容错辨的认真与担忧,所有关于历史、关于未来的恐惧,在这一刻似乎都找到了一个可以暂时停靠的港湾。她点了点头,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

“你也是。”她低语。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站在窗前,看着夜幕彻底笼罩上海滩。窗外是十里洋场的喧嚣与迷离,窗内是乱世中相依的片刻温情。然而,他们都清楚,这温情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脆弱得不堪一击。

几日后的一个下午,林薇如约来到“锦薇”。

店铺位于法租界一条相对安静却不失格调的街道上,门面不大,但橱窗布置得极为雅致,里面陈列着几件最新款的旗袍,融合了中西元素,既有东方的含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约利落,吸引了不少过往女士的目光。

林薇刚从黄包车上下来,早已等在门口的合伙人锦娘就笑着迎了上来。锦娘年约三十,曾是沪上知名的裁缝,为人爽利干练。

“薇薇安,你可来了!”锦娘亲热地挽住她的胳膊,用的是林薇在社交界的化名,“快来看看咱们新到的这批料子,苏州来的真丝,花色好得不得了,几位老主顾都惦记着呢!”

林薇笑着应和,随她走进店里。店内流淌着舒缓的西洋乐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熏香和布料特有的气息。几位穿着体面的客人正在挑选布料或试穿衣服,店员们轻声细语地服务着。

一切看起来都井然有序,生意兴隆。林薇目光扫过柜台一角,果然看到一叠印刷精美的宣传册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那里,封面上印着醒目的标题《救亡之声》,旁边立着一个手写的小牌子“免费取阅”。她满意地笑了笑,顾言笙做事总是周到。

她随锦娘去后间看了新到的布料,果然品质上乘,花色雅致。两人正讨论着用哪块料子做什么新款式,店堂里忽然传来一阵略显尖锐的女声。

“……哟,这就是最近挺出名的那家‘锦薇’?看起来也不怎么样嘛。”

林薇和锦娘对视一眼,都听出了这声音的主人。锦娘脸上闪过一丝无奈,低声道:“是苏小姐。”

林薇整理了一下表情,掀帘走了出去。

只见店堂中央,站着一位打扮得珠光宝气的年轻女郎,正是苏婉清。她穿着一身艳丽的玫红色旗袍,颈间戴着莹润的珍珠项链,手上挎着最新款的鳄鱼皮手袋,身后还跟着两个像是跟班的女伴。她正用戴着蕾丝手套的手指,漫不经心地拨弄着挂架上的一件旗袍,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挑剔与倨傲。

几名店员站在一旁,面色有些尴尬,显然应对得颇为吃力。

见到林薇出来,苏婉清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我当是谁呢,原来是林小姐。哦,不对,现在该叫沈太太了?”她刻意拖长了语调,语气里的酸意几乎要溢出来,“沈先生动作可真快,这就金屋藏娇,还给开了间铺子?真是体贴入微啊。”

自沈惊鸿当众宣布林薇是他的未婚妻后,苏婉清对林薇的敌意就从未掩饰过,每次遇见,必定冷嘲热讽一番。

林薇早已习惯,闻言并不动怒,只是神色平静地走到她面前,微笑道:“苏小姐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不知道看中了哪件衣服?可以让店员取下来给您仔细看看。”

苏婉清哼了一声,收回手,目光在店内扫视一圈,最终落在那叠《救亡之声》宣传册上,眼神倏地一冷。

“林小姐这生意做得倒是别致,”她踱步过去,拿起一本册子,翻了两页,脸上露出夸张的惊讶表情,“还兼营起……这种不入流的宣传品来了?怎么,沈先生知道他的未婚妻,跟那些整天鼓吹抗日、煽动民粹的穷酸文人搅和在一起吗?”

她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店内的其他客人都听得清清楚楚。顿时,几道好奇、探究的目光投了过来。

锦娘脸色微变,上前一步想要解释,被林薇用眼神制止。

林薇依旧维持着得体的微笑,语气不卑不亢:“苏小姐言重了。顾记者是位有风骨、有担当的新闻人,他的文章是为了唤醒民智,保家卫国。我店里摆放这些册子,不过是觉得其内容有益于世道人心,供有兴趣的客人随意取阅,谈不上什么搅和。至于惊鸿,”她自然地提起沈惊鸿的名字,带着一种无需言明的亲昵,“他一向尊重我的选择,也支持一切有利于国家民族的正当言行。”

她这番话,既抬高了顾言笙和抗日宣传,又将沈惊鸿的态度表明了回来,堵得苏婉清一时语塞。

苏婉清脸色一阵青白,捏着宣传册的手指用力到骨节发白。她最恨的就是林薇这副看似温婉、实则寸步不让的姿态,更恨她提到沈惊鸿时那理所当然的语气!

“好一张利嘴!”苏婉清将册子重重摔回原处,发出“啪”的一声响,“只怕沈先生是碍于情面,不好说你什么吧?我劝林小姐还是收敛些,这上海滩,盯着沈先生、等着抓他把柄的人可不少。你在这里明目张胆地搞这些,岂不是授人以柄,给他惹麻烦?”

这话看似劝告,实则是威胁和挑拨。

林薇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多谢苏小姐提醒。不过我相信,清者自清。若是连摆放几本爱国宣传册都能成为把柄,那这上海滩,也未免太没有公理了。”她话锋一转,目光落在苏婉清那身过于招摇的玫红色旗袍上,语气带着几分真诚的“建议”,“苏小姐,说起来,您身上这件旗袍的料子固然华贵,但这玫红色过于艳丽,与您的气质似乎不是十分相衬。我们店里新到了一批湖蓝色和月白色的苏缎,清雅大方,更显高贵,不如拿来给您瞧瞧?”

她这话一出,旁边几位原本在看热闹的客人,目光也都落在了苏婉清的旗袍上,有人甚至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显然也觉得那颜色过于扎眼。

苏婉清本就是来找茬的,没想到茬没找到,反而被林薇在品味上“指点”了一番,顿时气得脸色通红,胸脯剧烈起伏。她看着林薇那张平静无波却清丽动人的脸,再看看周围人那些若有若无的赞同目光,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头顶。

“你!”她指着林薇,手指颤抖,半晌却憋不出一句有力的话来。最终,她狠狠地跺了跺脚,撂下一句“我们走!”,便带着两个女伴,如同斗败的公鸡般,灰头土脸地冲出了店铺。

店内一时间安静下来,随即响起几声低低的窃笑。锦娘松了口气,连忙招呼店员安抚其他客人。

林薇看着苏婉清消失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慢慢敛去,眉头微蹙。苏婉清的刁难她并不放在心上,但她最后那句话——“盯着沈先生、等着抓他把柄的人可不少”,却像一根细刺,扎进了她的心里。

她知道,苏婉清的父亲苏部长,最近与日本领事馆往来密切,态度暧昧。苏婉清今日的言行,是否代表了某种风向?

傍晚时分,林薇离开“锦薇”,没有直接回沈公馆,而是让车夫绕道去了外滩。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在灯光的勾勒下,显得格外宏伟壮丽,黄浦江上船只往来,汽笛声声,江风带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

她让阿珍和其他护卫在稍远处等着,自己独自一人沿着江边的栏杆慢慢走着。这里能看到对岸浦东的点点灯火,更远处,则是一片沉寂的黑暗。她知道,在那片黑暗之下,潜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林小姐?”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林薇回头,只见顾言笙穿着一件半旧的呢子大衣,脖子上随意搭着一条围巾,手里拿着相机和笔记本,正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他瘦了些,但眼神依旧明亮而坚定,带着新闻人特有的敏锐。

“顾先生。”林薇微笑颔首,“这么巧。”

“是啊,我刚从码头区采访回来,路过这里。”顾言笙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望向江面,“每次站在这里,看着这表面的繁华,再想想闸北、南市那些棚户区,还有华北日益紧张的局势,总觉得像在做一场光怪陆离的梦。”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深沉的忧思。林薇沉默着,没有接话。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场“梦”很快就要醒了。

“对了,还要多谢林小姐,愿意在店里摆放我们的宣传册。”顾言笙转过头,真诚地道谢,“多一个渠道,就能多让一个人看到,多唤醒一份力量。”

“举手之劳,顾先生不必客气。”林薇轻声道,“你们的报纸和文章,很有力量。”

顾言笙看着她被江风吹拂的侧脸,灯光在她柔和的轮廓上投下淡淡的光影,沉静而美丽。他心中微微一动,一丝难以言喻的情愫掠过,但很快便被更沉重的现实压了下去。

“力量还是太小了。”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几分无力感,“上面的人还在抱着和平的幻想,步步退让。日本人得寸进尺,在华北不断挑衅,增兵……山雨欲来啊。”他攥紧了手中的笔记本,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我们这些摇笔杆子的,有时候真恨自己手无寸铁,只能眼睁睁看着……”

他的痛苦和焦灼是如此真实,让林薇感同身受。她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所有的努力在巨大的战争机器面前,可能都显得微不足道,但她更知道,正是这千千万万看似微小的努力和不屈的意志,最终汇聚成了不可阻挡的洪流。

“顾先生,”她转过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他,“不要妄自菲薄。笔杆子同样可以是武器,可以唤醒麻木,记录真相,凝聚人心。在真正的黑暗降临之前,每一丝微光都弥足珍贵。你们所做的,就是点燃这些微光。”

她的话让顾言笙微微一怔,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和振奋。“林小姐,你说得对!”他用力地点点头,“是我们太急躁了。路总要一步一步走,事总要一件一件做。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看到天亮的那一天!”

他又和林薇聊了几句最近的见闻和采访中的遭遇,说到日军的嚣张和同胞的苦难时,依旧难掩愤慨。林薇静静地听着,偶尔插言几句,她的见解总是独特而深刻,让顾言笙时常有豁然开朗之感。

直到天色完全黑透,江风渐冷,两人才道别。

看着顾言笙消瘦却挺拔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林薇心中五味杂陈。这些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他们怀着最纯粹的理想,试图力挽狂澜,却不知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何等残酷的炼狱。

她拢了拢披肩,转身走向等候的汽车。阿珍为她拉开车门。

坐进车里,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流光溢彩,林薇的心却一点点沉下去。苏婉清的挑衅,顾言笙的忧愤,沈惊鸿的凝重……所有的一切,都像不断收紧的绳索,预示着那场注定无法避免的风暴,正在以无可阻挡之势,步步逼近。

回到沈公馆时,已是夜色深沉。宅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走廊壁灯散发着昏黄的光。

林薇走上二楼,经过书房时,发现门缝底下透出灯光。她犹豫了一下,轻轻推开门。

沈惊鸿果然还在里面。他没有坐在书桌后,而是站在那幅巨大的上海市地图前,负手而立。地图上,一些关键的区域被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笔做了记号,显得有些触目惊心。

听到开门声,他回过头,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在看到她时,那疲惫似乎消散了些许。

“回来了?”他声音有些沙哑。

“嗯。”林薇走过去,自然地伸出手,替他理了理微微有些歪斜的领带,“这么晚还不休息?”

她的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颈侧皮肤,带着微凉的温度。沈惊鸿握住她的手,包裹在掌心。

“处理些事情。”他简单地带过,目光重新落回地图上,眼神锐利如鹰隼,仿佛要穿透那薄薄的纸张,看清其下隐藏的所有暗流与杀机。

林薇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落在闸北、虹口那些被重点标记的区域上。她没有再问,只是静静地陪他站着。

过了许久,沈惊鸿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得仿佛浸透了夜色的凉意:

“薇薇,恐怕……安稳日子,不多了。”

这句话,像一块巨石,投入林薇本就波澜起伏的心湖,激起了千层浪。她紧紧回握住他的手,仿佛这样才能从这即将到来的、无比确定的未知恐惧中,汲取到一丝力量。

窗外,夜上海的霓虹依旧闪烁,勾勒出一个醉生梦死的幻境。

而幻境之下,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