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 > 第63章 新政抚民安天下 铁骑戍边御蛮夷

太庙惊变三日后,京城皇宫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大典。丫丫身着十二章纹的帝袍,头戴珠冠,在百官的簇拥下,一步步走上太和殿的龙椅。阳光透过殿宇的琉璃瓦,洒在她稚嫩却坚毅的脸庞上,昔日那个需要陆小串护在身后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了大周的掌舵人,改元“永安”,史称“鸾帝”。

登基大典结束后,丫丫并未急于享受帝王的尊荣,而是立刻召集魏征、陆小串、沈砚、叶惊鸿等人在御书房议事。御书房内,烛火通明,墙上悬挂的大周疆域图上,边境三城被红笔圈出,格外醒目。

“诸位,如今奸佞已除,但天下并未太平。”丫丫坐在龙椅上,语气沉稳,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稚气,“镇国侯党羽盘剥百姓多年,加上战乱频仍,流民遍地,民生凋敝;北方蛮族更是虎视眈眈,边境三城随时可能被入侵。我们必须双管齐下,对内安抚民心,对外抵御强敌。”

魏征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推行新政,轻徭薄赋,开仓放粮,安抚流民,恢复生产。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魏大人所言甚是。”丫丫点头,目光扫过众人,“朕决定,即日起,废除镇国侯时期的所有苛捐杂税,减免全国三年赋税;开放官仓,赈济流民;鼓励农耕,凡开垦荒地者,三年免征赋税;同时,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重用忠良,让朝堂清明。”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拱手道。

“沈砚,”丫丫看向沈砚,“整顿吏治、赈济流民之事,便交由你负责。朕任命你为吏部尚书,总领百官考核与任免,务必肃清朝堂余孽,选拔贤能之士。”

“臣遵旨!”沈砚躬身领命,眼神坚定,“臣定不辜负陛下信任,让朝堂焕新颜。”

“叶盟主,”丫丫转向叶惊鸿,“清风侠盟在江湖上声望极高,朕希望你能带领侠盟弟子,协助地方官员安抚流民,打击盗贼,维护地方治安。朕封你为‘镇国侠士’,可调动地方团练,便宜行事。”

叶惊鸿心中大喜,连忙拱手道:“臣谢陛下隆恩!臣定当带领清风侠盟弟子,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解难!”

“魏大人,”丫丫看向魏征,“新政的推行,还需仰仗您的经验与威望。朕任命您为丞相,总领朝政,辅佐朕处理国家大事。”

“臣遵旨!”魏征老泪纵横,跪倒在地,“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陛下开创盛世!”

众人各司其职,御书房内的气氛凝重而充满希望。最后,丫丫的目光落在陆小串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不舍与期许:“陆小串,朕任命你为镇国大将军,总领全国兵权,即刻领兵前往边境,防备蛮族入侵,守护大周疆土。”

陆小串心中一震,随即拱手道:“臣遵旨!臣定当率领大军,死守边境,不让蛮族踏入大周一寸土地!”他知道,边境是大周的屏障,一旦失守,百姓必将遭受涂炭,他必须扛起这份责任。

“哥,”丫丫走下龙椅,走到陆小串面前,眼中闪过一丝泪光,“此去路途遥远,战场凶险,你一定要保重自身。朕在京城等你凯旋。”

陆小串看着她,心中百感交集。他伸出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头顶,如同往日一般:“陛下放心,臣定会平安归来,守护陛下,守护大周。”

登基大典后的第五日,陆小串便率领十万大军,从京城出发,前往边境。十七被任命为副将,与他一同出征。京城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为大军送行,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丫丫站在城楼上,看着陆小串的身影渐渐远去,心中默默祈祷。

大军一路北上,沿途所见,皆是流离失所的流民。陆小串按照丫丫的旨意,让大军沿途开仓放粮,救助流民,并派人将流民护送回原籍,分配土地与种子,鼓励他们重操旧业。

“将军,这样下去,我们的军粮恐怕会不够。”十七担忧地说道。

陆小串看着路边吃饱饭、露出笑容的流民,沉声道:“军粮可以再筹措,但百姓不能等。陛下推行新政,就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身为军人,不仅要守护疆土,更要守护百姓。”

十七点点头,不再多言。他知道,陆小串说得对,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大军行至边境三城之一的“雁门关”时,守将连忙出城迎接。雁门关地势险要,是抵御蛮族入侵的重要屏障。守将将陆小串与十七请入城中,禀报边境情况:“将军,蛮族大军已在关外集结,约有十五万人,由蛮族首领‘拓跋烈’亲自率领,近日频频在关外挑衅,劫掠边境村落,百姓苦不堪言。”

陆小串脸色凝重,走到城楼之上,眺望关外。关外草原一望无际,隐约可见蛮族大军的营帐,旌旗林立,杀气腾腾。

“看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陆小串沉声道,“十七,立刻传令下去,加固城墙,囤积粮草,整顿军备,做好战斗准备。同时,派人联络另外两座边城的守将,让他们做好协同作战的准备,形成掎角之势,抵御蛮族入侵。”

“是!”十七领命而去。

接下来的几日,陆小串亲自巡查雁门关的防务,加固城墙,挖掘壕沟,布置弩箭,忙得不可开交。他深知,蛮族骑兵勇猛善战,而大周大军刚刚经历内乱,士气与战斗力都需要提升。他每日亲自操练士兵,教授他们格斗技巧与战术配合,士兵们的士气渐渐高涨。

与此同时,京城的新政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行着。沈砚雷厉风行,清理朝堂余孽,罢免贪官污吏,选拔贤能之士,朝堂风气焕然一新;魏征则辅佐丫丫处理朝政,推行轻徭薄赋、鼓励农耕的政策,流民纷纷返乡,田野之上重现生机;叶惊鸿带领清风侠盟弟子,打击地方盗贼,维护治安,百姓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

然而,好景不长。蛮族首领拓跋烈见大周刚刚经历内乱,新帝登基,认为有机可乘,便率领十五万大军,大举进攻雁门关。

蛮族大军如同潮水般涌向雁门关,马蹄声震耳欲聋,喊杀声惊天动地。拓跋烈手持一把巨大的狼牙棒,冲在最前面,眼神凶狠,如同饿狼。

“弓箭手,放箭!”陆小串站在城楼之上,高声下令。

城楼上的弓箭手纷纷放箭,箭矢如同雨点般射向蛮族大军。蛮族士兵纷纷中箭倒地,但后续的士兵依旧源源不断地冲上来,很快便抵达城墙之下,架起云梯,开始攻城。

“守住城墙!绝不能让蛮族进城!”陆小串拔出短刃,亲自冲上前去,斩杀了一名爬上城墙的蛮族士兵。

十七也率领士兵,与蛮族士兵展开激烈的厮杀。城墙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双方士兵都杀红了眼。蛮族士兵勇猛善战,悍不畏死,而大周士兵则凭借着城墙的优势,顽强抵抗。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日,雁门关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蛮族大军损失惨重,却依旧没有撤退的迹象。陆小串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蛮族士兵,心中深知,这样下去,雁门关迟早会被攻破。

“将军,这样硬拼不是办法,我们的士兵伤亡太大了。”十七浑身是血,走到陆小串身边,喘着粗气说道。

陆小串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传我命令,夜间偷袭蛮族大营!”

深夜,月黑风高。陆小串挑选了一万名精锐士兵,亲自率领,趁着夜色,悄悄打开城门,朝着蛮族大营摸去。蛮族士兵经过一日的激战,早已疲惫不堪,营中戒备松懈。

“杀!”陆小串一声令下,一万名精锐士兵如同猛虎下山,冲进蛮族大营,挥舞着兵刃,斩杀熟睡的蛮族士兵。

蛮族大营顿时一片混乱,惨叫声、呼喊声此起彼伏。拓跋烈从睡梦中惊醒,见大营被袭,勃然大怒,手持狼牙棒,冲了出来,与陆小串厮杀起来。

陆小串与拓跋烈缠斗在一起,短刃与狼牙棒碰撞,火花四溅。拓跋烈力大无穷,狼牙棒舞得虎虎生风,陆小串渐渐不支。就在这时,十七带领一队士兵冲了上来,围攻拓跋烈。

拓跋烈虽勇猛,但寡不敌众,渐渐落入下风。陆小串抓住机会,短刃划过他的手臂,鲜血喷涌而出。拓跋烈惨叫一声,转身想要逃跑,却被十七一刀砍中后背,倒地身亡。

蛮族士兵见首领被杀,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散。陆小串率领士兵,乘胜追击,斩杀了无数蛮族士兵,缴获了大量的粮草与马匹。

这场偷袭战,大周大军大获全胜,不仅守住了雁门关,还重创了蛮族大军,让蛮族在短时间内无力再发动进攻。消息传回京城,丫丫与百官大喜,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欢呼雀跃。

雁门关的城楼上,陆小串看着关外的草原,心中松了口气。但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蛮族不会善罢甘休,边境的安宁还需要长久的守护。他转身看向京城的方向,眼中充满了思念与坚定。他相信,只要他守住边境,丫丫在京城推行新政,大周一定会越来越强大,百姓一定会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而此时的京城,丫丫站在御书房内,看着边境传来的捷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重振大周的第一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有信心,有陆小串守护疆土,有魏征、沈砚、叶惊鸿等人辅佐朝政,有天下百姓的支持,大周一定能重现往日的辉煌。

永安元年,鸾帝新政,镇国大将军陆小串戍边大捷,大周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与希望。但平静之下,依旧暗藏着危机,朝堂上的权力博弈、地方上的豪强劣绅、边境上的蛮族残余势力,都在等待着机会,想要颠覆这来之不易的太平。一场新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