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成炮灰后我靠烤串称霸古代 > 第226章 防害固生长 协同优能量

星落谷的清晨,微风拂过试验田,作物叶片在阳光下泛起层层绿意 —— 距离首批跨域作物播种已过去二十天,作物进入 “生长期中期”。本源养分区的小麦株高普遍达 15 厘米,叶片肥厚翠绿,茎秆挺拔有力,徒长现象已完全控制;星光调控区的水稻秧苗长势均匀,叶片舒展,星光吸收效率稳定在 85% 以上;魂息防护区的油菜长出了四片真叶,叶片边缘的魂息雾愈发浓郁,光合作用效率持续提升;生机培育区的蔬菜已进入快速生长阶段,番茄幼苗开始孕育侧枝,黄瓜藤蔓沿着生机藤架缓慢攀爬。四界技术团队与理事会专项小组如往常一样抵达试验田,却在巡查中发现了新的危机。

“小光斑,快检测油菜叶片上的异常斑点!” 灵汐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 魂息防护区的部分油菜叶片上,出现了淡褐色的不规则斑点,斑点中心泛着微弱的黑色,用手触摸,叶片质地明显变脆。小光斑立刻叼着 “病虫害检测仪” 贴近斑点,仪器屏幕瞬间跳出警示:“检测到混合能量型病菌 ——‘魂息腐斑菌’,病菌可通过魂息传播,会破坏叶片细胞,导致光合作用效率下降,严重时可致植株枯萎。”

“技术小组启动‘病虫害应急防治方案’!” 星芽通过理事会通讯器紧急召集四界团队,同时向四界共生理事会发送预警信息。幽冥团队首先对发病区域进行 “魂息隔离”—— 在油菜田周围拉起隐形的魂息隔离带,隔离带释放的高浓度魂息能阻断病菌传播路径,同时,绒绒带着弟子用 “魂息灭菌喷雾” 对发病叶片进行喷洒,喷雾中的特殊魂息因子能穿透病菌细胞壁,破坏其能量结构;玄门团队则调配 “本源抑菌剂”,按 1:150 的比例稀释后,对未发病植株进行预防性喷洒,本源能量能增强叶片的细胞活性,提升抗病能力;妖域团队带来了 “生机修复膏”,用棉签蘸取少量,轻轻涂抹在病斑周围,膏体中的生机力能促进受损细胞修复,减少病斑扩散。

小光斑在防治过程中承担了 “病菌追踪员” 的角色 —— 它带着微型检测仪在防护区内穿梭,每发现一片新的病叶,就用翅膀轻轻标记,同时实时监测空气中的病菌浓度。当看到发病区域的病菌浓度从初始的 0.8 单位 \/ 立方米降至 0.2 单位 \/ 立方米,未发病区域保持零检出时,它才停下脚步,对着忙碌的团队轻轻叫了两声,像是在传递 “安全信号”。经过四小时的紧急防治,魂息腐斑菌的扩散被完全控制,病株治愈率达 90%,剩余 10% 病斑严重的植株被小心移除并焚烧处理,避免病菌残留。

病虫害危机刚解除,新的问题又在试验田中央的共生核心区显现 —— 小麦、水稻、油菜、蔬菜的能量场在核心区出现 “交叉干扰”,中央监测屏显示,核心区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比功能区低 12%,根系吸收养分的速度也明显减缓。“是不同作物释放的能量波长存在重叠,导致能量场相互抵消!” 灵汐分析道,小光斑在核心区多点检测后,证实了这一判断 —— 小麦的本源能量、水稻的星光能量、油菜的魂息能量、蔬菜的生机能量,在核心区形成了复杂的能量漩涡,部分能量相互削弱,影响了作物生长。

“技术小组启动‘核心区能量协同优化方案’!” 星芽协调四界团队展开创新尝试。天蛊团队首先在核心区安装 “能量分频器”—— 设备能根据不同作物的能量波长,将混合能量分解为单一频段,再定向传输给对应作物,避免能量重叠干扰;玄门团队在分频器旁种植 “本源调和草”,草株能释放温和的本源能量,中和能量场中的紊乱因子;幽冥团队则在核心区边缘埋设 “魂息导向管”,将油菜释放的多余魂息引导至能量薄弱区域;妖域团队还在核心区的田垄间铺设 “生机传导带”,传导带由生机藤纤维编织而成,能将蔬菜的生机力均匀扩散,为其他作物提供辅助能量。

小光斑协助调试能量设备 —— 它用翅膀轻触能量分频器的控制面板,帮助技术人员微调波长参数;在种植本源调和草时,它会用爪子轻轻按压土壤,确保草株根系与能量场充分接触;当看到核心区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从 78% 逐步提升至 89%,与功能区持平后,它兴奋地在核心区来回飞舞,翅膀煽动的气流仿佛也带着欢快的节奏。

协调小组在能量优化过程中,还发现了 “资源利用不均衡” 的问题 —— 星光调控区的星光能量储备过剩,每天有 15% 的能量因未被完全吸收而浪费;而生机培育区的生机力在夜间需求增加时,偶尔会出现供给不足。“协调小组建立‘跨区能量共享机制’!” 阿澈通过理事会远程系统,在星光调控区与生机培育区之间搭建 “能量传输通道”—— 白天将多余的星光能量转化为储备能量,存入核心区的 “四界能量库”;夜间根据生机培育区的需求,将储备能量转化为生机力补充供给。小光斑帮忙监测能量传输状态,每小时记录一次能量库的储量变化,确保能量分配精准高效,避免浪费或短缺。

宣传小组将病虫害防治与能量优化的过程,制作成 “跨域作物生长守护日志” 特别版,通过共生记忆玉向四界推送。日志中不仅详细介绍了魂息腐斑菌的防治技术、能量协同优化方案,还收录了小光斑参与防治与调试的精彩画面 —— 它在病叶旁标记、在能量设备前协助的场景,让四界民众感受到跨域协作中 “人与伙伴” 的温情。不少民众在日志下留言:“没想到跨域作物培育会遇到这么多挑战,四界团队的应对太专业了!”“小光斑太可爱了,简直是守护作物的小卫士!” 宣传小组还在试验田的透明观察廊内,新增了 “病虫害防治科普展”,用实物标本、图文展板、视频演示的形式,向参观者普及跨域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提升民众对跨域农业的认知。

午后,四界共生理事会召开 “生长期中期总结与风险预警会”,通过共生记忆玉连线四界理事代表。灵汐汇报了病虫害防治与能量优化的成果:“魂息腐斑菌已完全控制,核心区能量协同效果显着,跨区能量共享机制运行正常,但未来仍需警惕新的病虫害风险,尤其是进入开花期后,作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会更高。” 理事会一致同意,由技术小组牵头,成立 “跨域作物病虫害预警中心”,整合四界的病虫害数据库,实时监测全球跨域种植区的病虫害动态,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同时,设立 “能量协同创新基金”,鼓励四界技术人员研发更高效的能量优化设备。

小光斑在会议现场,也有一份 “特殊贡献”—— 它将核心区能量优化前后的作物生长数据,用爪子在绘图板上画出对比曲线,虽然线条简单,却清晰展现了能量协同的效果,引得理事代表们纷纷称赞。点点还特意将这幅 “手绘数据图” 扫描后,纳入理事会的会议资料,成为跨域协作中的一段有趣插曲。

傍晚时分,试验田在夕阳下恢复了宁静。经过一天的忙碌,病虫害防治与能量优化工作均取得显着成效:魂息腐斑菌未再出现新的感染病例,核心区作物生长指标恢复正常,跨区能量共享机制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小组更新了《跨域作物病虫害防治手册》,新增了魂息腐斑菌的识别、防治流程、预防措施等内容;同时,完善了《核心区能量协同管理规范》,为后续跨域作物的能量优化提供标准依据。

夜幕降临,试验田的监测系统进入 “强化监测模式”—— 病虫害检测仪每小时自动扫描一次,能量监测设备实时追踪能量场变化,跨区能量共享通道平稳传输着储备能量。小光斑趴在灵汐肩头,目光望向试验田中央的共生核心区,那里的作物在优化后的能量场中,叶片舒展,长势愈发旺盛。灵汐轻轻抚摸着小光斑的翅膀,轻声说道:“每一次挑战,都是跨域协作的一次成长。未来,我们还会遇到更多未知,但只要我们携手并肩,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灵汐知道,作物生长期中期的经历,让四界团队的应急响应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协同配合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当作物进入开花期,还会面临授粉、坐果等新的挑战,但看着眼前健康生长的作物,感受着四界团队日益深厚的协作情谊,她心中充满信心:这些在跨域协作中培育的作物,终将突破重重考验,在星落谷绽放出象征希望的花朵,结出承载四界共生理念的果实,为跨域合作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