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 第240章 施罗齐黄聚于一堂

施耐庵与罗贯中师徒二人正沉浸在关于“最不坏制度”的沉重讨论中,门外忽然响起了几下略显迟疑的叩门声。

罗贯中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两位年轻的士子,正是同样寄居于此、准备参加科举的齐德与黄子澄。两人面色都有些局促,眼神闪烁,带着几分尴尬,又夹杂着一丝找到同类的渴望。

“施先生,罗先生,”齐德率先拱手,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我二人……在隔壁偶然听得两位高论,心中……心中颇有所感,冒昧前来叨扰,还望恕罪。” 黄子澄在一旁跟着行礼,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什么,只是脸上的神情更显不安。

施、罗二人对视一眼,心下顿时明了。眼前这两位,可是天幕上“大名鼎鼎”的“建文三傻”之二。虽说之前洪武皇帝为他们“平反”,稍稍抬了抬他们的地位,但近来天幕搞出那“有奖答题”,将靖难旧事和他们的“功绩”翻来覆去地剖析、调侃,使得他们刚刚好转一点的名声,瞬间又变得臭不可闻。如今在这应天府,他们几乎是士林中的笑柄,处境比施、罗这两位前张士诚幕僚还要尴尬几分。

“齐兄,黄兄,快请进。” 罗贯中侧身让开,语气平和。施耐庵也指了指旁边的座位:“不必多礼,坐下说话。陋室清谈,能得二位同道,亦是幸事。”

齐德和黄子澄小心翼翼地坐下,姿态拘谨。与虽然未曾显达但至少凭借着述留名后世的施、罗相比,他们身上背负的可是“误国蠢材”的沉重标签,这让他们在两位看透世情的小说家面前,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不自然和自卑。

施耐庵何等眼光,一眼便看穿了二人的窘迫。他提起桌上的粗瓷茶壶,为两人各斟了一碗微凉的茶水,缓缓道:“二位不必如此拘束。老夫与贯中,早年也曾于张士诚幕中奔走,深知谋士之难。献策于前,成败在后,其间变数,岂是人力所能尽控?一策之失,或许有智虑不周之处,然时也,势也,运也,皆非献策者一人之过。”

罗贯中也接口安慰,语气带着理解:“是啊,齐兄、黄兄。天幕所言,乃是后世盖棺定论,站在结果回望前因,自然觉得处处是错。可身处当时局中,信息不明,压力重重,每一步抉择都如履薄冰,谁又能保证自己的选择一定是万全之策?我辈读史、着史,更应体会其中身不由己的艰难。”

这番话说得恳切,并未因他们未来的“恶名”而有丝毫轻视,反而带着一种同为“谋士”、理解其中辛酸的共鸣。齐德与黄子澄闻言,紧绷的神色稍稍缓和了一些,黄子澄更是轻轻舒了一口气,仿佛心中的块垒被挪开了一点。

几碗茶水下肚,气氛不再像初时那般凝滞。话题自然而然地,又绕回到了天幕那个核心观点上。

“方才听二位先生论及那‘文官政治乃最不坏之选择’,”齐德鼓起勇气,将话题引回正轨,这也是他们最初被吸引来的原因,“晚辈……晚辈心中其实亦有同感,只是……只是经天幕一事,愈发觉得,即便选择了这‘最不坏’之路,具体行走起来,亦是步步惊心,稍有不慎,便可能……便可能如我二人未来那般,贻笑后世。”

他这话带着明显的自嘲和苦涩。黄子澄也低声道:“文官体系内部,亦有权争,有党同伐异,有清谈空论,有识见短浅……如何确保这‘最不坏’的体系,能不走向僵化、**,或是在关键时刻做出愚蠢的决策?想来……实在令人惶恐。”

施耐庵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们的忧虑:“二位所虑极是。这‘最不坏’,并非一劳永逸的保险。它更像一个框架,一个基础。在此框架内,仍需贤能之士秉持公心,洞察时势,灵活应对。如同良医手持相对可靠的药方,但也需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随时调整药剂分量,甚至辅以针灸、砭石等其他手段。”

罗贯中补充道:“文官政治,重在‘文’,但绝非排斥一切‘武’与‘变’。其精髓或许在于,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议事和决策平台,使得不同意见得以交锋,各种利弊得以权衡。即便……即便最终仍可能做出错误决策,但其过程,相较于一人独断或武人专政,至少多了一重纠错的可能,尽管这重可能有时来得太慢,甚至……无力回天。”

他这话说得含蓄,但齐、黄二人都听出了言外之意:即便他们未来在削藩问题上做出了错误判断,若是在一个更健康、更有制衡的文官体系内,或许其负面影响能被部分限制或延缓,而不至于如历史上那般,几乎由他们几人就将帝国推向深渊。

房间里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窗外天幕的光芒依旧,映照着四张神色各异的脸。

施耐庵看着眼前两位心情复杂的年轻人,最终缓声道:“后世评价,已成定数,忧心无益。重要的是当下。既知此路艰难,更当时时警醒,磨练心性,增长见识。若他日真有机会身居其位,当思‘最不坏’之真意,并非苟且求全,而是在认清现实局限后,仍力求在那框架之内,做出于国于民相对有利的选择。即便……最终仍难逃史笔如铁,至少,无愧于心。”

这话谈不上多么振奋人心,甚至带着一丝悲观的底色,但却奇异地让齐德和黄子澄感到一种实实在在的慰藉。这是一种卸下部分不切实际包袱后的清醒,是一种承认自身和制度都存在缺陷后的务实。

他们四人,一位是看透兴衰的老者,一位是胸怀史笔的才子,两位是背负着未来“蠢名”的失意士子,在这洪武十一年的夜晚,因天幕而聚,因对历史与现实的相似困惑而产生了奇特的共鸣。他们都明白,那条“最不坏”的路,走起来,依旧道阻且长。

喜欢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