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听闻母亲同行的决定,王语嫣颇感意外。自苏遮归来后,母亲似乎有了微妙变化,却又说不出究竟为何。
李青萝温婉一笑:"你们都走了,娘独居山庄难免寂寥。况且多年未见你外婆,也该去看看她了。"
王语嫣听完李青萝的话,立即问道:"外婆她如今可安好?"
李青萝暗自松了口气。这次出门,探望李秋水固然是个理由,但更重要的是想陪伴在苏遮身边。只是这个心思她还不知如何向女儿开口。
更令她为难的是,自从外出游历后,王语嫣确实不再惦记慕容复,可对苏遮的依赖却日渐加深,似乎已生情愫。面对这般情形,李青萝只得暂且将心事压下,走一步看一步。
......
十天后,一行人抵达宋夏边境的小城。苏遮本打算进城投宿,却发现马车内的众人均已入睡,便调转方向沿着城外山林继续前行。为免惊扰熟睡的同伴,他刻意放慢车速,让马车在林间小路上缓缓行进。
"啾啾啾......"
忽然一阵烟花炸响划破夜空。苏遮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人正在燃放烟花,看情形似是在传递某种信号。他不由蹙眉,猜不透这荒郊野岭会发生何事。
"师弟,出什么事了?"身后传来轻柔的询问。回头望去,只见身着鹅黄绸衫的李青萝正从马车里探出身来。
"阿萝怎么不歇着?"苏遮略显诧异。
李青萝嫣然一笑,挨着他坐在车辕上,将头轻靠在他肩头:"被声响惊醒了,索性出来陪你。"她仰头望着天空中未散的烟花,"前面是怎么回事?"
苏遮揽住她的肩膀:"许是什么人在举行仪式,不必理会。"
"嗯。"李青萝甜甜应声,依偎着苏遮继续赶路。
行不多时,前方传来兵刃相接的铿锵声,夹杂着阵阵呼喝。苏遮与李青萝对视一眼:"阿萝在此稍候,我去前面看看。"
李青萝会意点头:"当心些,这里有我照应。"
苏遮轻轻颔首,跃下马车向前行进,不多时便抵达一处悬崖边缘。崖下传来激烈的打斗声,他俯身向下张望,瞧见谷底情形后,嘴角微扬,低声自语:"竟是慕容复在此遇险,不过这场景怎如此熟悉?"
为看得更清楚些,他纵身跃上崖边的树梢,饶有兴致地注视着众人围攻慕容复、包不同与 恶三人。愈看愈觉似曾相识,忽然灵光乍现,诧异道:"莫非这是原着中的万仙大会?"
想来原着确有这段:乌老大潜入天山掳走返老还童的天山童姥,在大宋境内召开万仙大会,应当就是此处了。
正思索间,战局陡变。眼看围攻之人就要被包不同和 恶击败,忽见一尊青铜鼎破空而来。二人奋力招架仍被震倒在地,鼎中骤然射出密如牛毛的碧磷针!
慕容复神色骤变,当即施展斗转星移将暗器引向四周旁门中人,同时纵身而起,将铜鼎倒扣于地,挥剑劈碎大鼎,一脚踩住鼎中之人。可惜 恶仍不幸中针,剧毒顷刻发作。
那人被迫交出解药救了 恶性命,却趁慕容复不备施展土遁之术逃之夭夭。霎时间,大批左道之士自四面八方涌出,将三人团团围住。
树梢上的苏遮目睹土遁之术,不禁哑然失笑。若非深知这是天龙世界,他几乎要以为身处仙侠世界——这土遁之术未免太过荒唐。
慕容复警惕环视众人,蹙眉问道:"敢问各位是?"
人群中传来冷哼:"我三十六洞、七十二岛在此召开万仙大会,尔等何人,胆敢擅闯?"
这声音听着耳熟,苏遮循声望去,顿时莞尔——竟是老熟人左子穆。这无量剑派掌门数月前刚归顺灵鹫宫,如今竟来参与反叛。
见对方人多势众,慕容复萌生退意,拱手道:"在下与友人连夜赶路,不知诸位在此聚会,多有冒犯,纯属误会,这就告辞。"说罢便带着包不同、 恶转身离去。
"想逃?休想!"
慕容复正欲抽身离去,左子穆与一众旁门修士岂能容他轻易脱身。左子穆刚要率众围堵,忽闻一声怒喝:"岂容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只见一名手持鬼头刀的黑衣人飞身而至,落在左子穆等人面前,厉声道:"今日三十六洞主、七十二岛主齐聚于此, 反抗缥缈峰之事。若放走他们,消息泄露,我等皆性命难保!"
慕容复见局势难平,寒声道:"可笑!在下敬诸位为前辈,这才好言相告。莫非当我慕容复怕了你们不成?"
黑衣人听闻"慕容"二字,神色微动:"阁下莫非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姑苏慕容氏?"
慕容复眼中掠过一丝得意:"不敢当,正是区区在下。"
黑衣人似有迟疑,左子穆却冷笑道:"北乔峰南慕容的名号左某自然知晓。不过依我看,南苏遮北乔峰更为贴切,慕容公子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慕容复顿时面沉如水。那黑衣人却暗自窃喜,原来是个浪得虚名之辈,当即挑衅道:"慕容复,你既号称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今日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施展我这门功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