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中国古代奇闻录 > 第11章 回春之术 调炁安神

中国古代奇闻录 第11章 回春之术 调炁安神

作者:仁德之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09:24:30

关帝法相渐隐,天地重归清明。院中村民仍跪拜在地,久久不敢起身,仿佛生怕一动便会惊扰这来之不易的祥和。青云子却知此时非是庆贺之时,妖邪虽除,然杏儿姑娘元气大伤,若不及早调理,恐留后患。

他疾步走入屋内,但见杏儿已自行坐起,面色虽仍苍白,眼神却已恢复清明。李老四守在床边,老泪纵横,见青云子进来,慌忙让开位置。

道长,小女她...李老四声音哽咽,方才帝君显圣时,她突然坐起,说了句好暖和,便又躺下了。

青云子微微颔首,示意他不必担忧。他先净手焚香,向四方行礼,这才在床前坐下。凝神观气,但见杏儿周身气场虽仍虚弱,却已无黑气缠绕。原本破碎的能量场正在缓慢自愈,如初春冰雪消融后露出的大地,虽显贫瘠,却蕴生机。

姑娘,可能听见贫道说话?青云子温声问道。

杏儿睫毛微颤,缓缓睁眼,声音细若游丝:听得见...多谢道长救命之恩...说着便要挣扎起身行礼。

姑娘切勿动。青云子急忙制止,你元气大伤,需好生静养。他取出随身携带的脉枕,三指轻搭杏儿腕间。

指下脉象虚浮无力,如葱管般中空,这是典型的气血两亏之象。更微妙的是,寸脉偶现滑象,关脉时有结代,尺脉沉细几不可察——这正是《道藏医典》中记载的魂惊魄荡之脉。

青云子心中了然,又轻轻翻开杏儿眼睑观察。但见瞳孔虽已聚焦,却仍显涣散;眼白上的血丝虽已消退,却留下些许青灰色痕迹。这是三魂七魄虽已归位,却尚未完全安定的征象。

令嫒暂无性命之忧,然三魂七魄受妖邪惊扰,尚未完全安定。青云子转向李老四,神色凝重,需连服九日安魂定魄丹,辅以镇神符水,方能彻底康复。

李老四连连点头:全凭道长吩咐!

青云子当即开坛做法。他先取九张黄表纸,以朱砂混合雄鸡血,精心绘制三魂安定符七魄归位符。每画一道符,便诵一段相应的安神咒语。这些符咒并非简单的文字图形,而是蕴含着特定能量频率的能量模板,能引导紊乱的能量回归正轨。

画毕灵符,青云子又取出一套小巧的丹炉药具。他自药囊中取出人参、黄芪、当归、远志、茯神等药材,按特定比例配制成安魂定魄丹的基础方。但见他将药材放入丹炉,并不生火,而是以掌心抵住炉底,竟是以自身真火炼制!

这是道门独有的真火炼丹之术,能以修行者的纯阳真气直接萃取药材精华,比寻常水火炼丹更具灵效。不过片刻,丹炉中便飘出异香,令人闻之神清气爽。

青云子全神贯注,额角渗出细密汗珠。真火炼丹极耗心神,但他知此时非省力之时。待丹成出炉,但见九粒龙眼大小的丹丸莹润如玉,散发着温润光泽。

每日卯时服一丸,以无根水送下。青云子将丹药交给李老四,又取来一碗清水,将一道三魂安定符焚化入水。说也奇怪,符灰入水即化,清水竟变成淡淡的金黄色,散发出清香。

此符水每日酉时服用,服前需心中默念太乙救苦天尊圣号九遍。

李老四小心翼翼接过,如获至宝。青云子又吩咐王婆婆取来艾草、菖蒲等物,在房中熏燃净气。同时让人在门窗悬挂桃木八卦镜,以防残余邪气再度侵扰。

一切安排妥当,青云子这才让众人暂退,独留杏儿在房。他要在今夜月出之时,为杏儿行招魂安魄之法。

酉时三刻,月上柳梢。青云子净身更衣,在房中设下简易法坛。他让杏儿平躺榻上,在床四周按北斗方位布置七盏油灯,谓之七星护命灯。

姑娘稍后无论见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请保持心神宁静。青云子温声嘱咐,今夜月华正盛,正是安魂定魄的最佳时机。

杏儿虚弱点头,眼中满是信任。

青云子立于床前,手掐太清诀,朗声诵念《太上安魂咒》: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祗灵...咒语声中,七盏油灯无风自亮,火焰呈奇异的青白色。

随着咒语深入,青云子天目所见:杏儿的能量场开始有规律地波动,如湖面泛起涟漪。三个淡金色的光点自百会、膻中、丹田三处缓缓升起,这是胎光、爽灵、幽精三魂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七个银白色的光点也在周身要穴浮现,正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七魄。这些光点明暗不定,位置飘忽,显然尚未完全安定。

青云子取过桃木剑,脚踏禹步,剑尖轻点七盏油灯。每点一盏,便诵一段安魄咒文。说也神奇,剑尖过处,灯焰便分出一点星光,飞入杏儿体内,与相应的魄点融合。

待七盏灯点毕,杏儿周身七个魄点已稳定下来,如北斗七星般各安其位。

接下来是三魂安定。青云子收起木剑,取出一面古铜镜——这是师传的观魂镜,能照见魂魄本质。他将镜面对准杏儿,月光透过窗户照在镜面上,折射出柔和的清辉。

三魂永久,魄无丧倾。回向正道,内外澄清...青云子诵念《净魂神咒》,镜中渐渐显现出三个金色光团的影像。这三个光团不断变形,时而如婴儿,时而如老叟,正是三魂未定的表现。

青云子以指为笔,凌空画出一道三魂归一符。但见金光闪烁的符纹印入镜中,通过镜面折射,正好笼罩在杏儿身上。那三个光团渐渐稳定下来,最终化为三个端坐的小人形象,分别居于上、中、下三丹田。

至此,三魂七魄尽数归位安定。杏儿呼吸变得平稳深长,面色红润起来,竟沉沉睡去。这是魂魄归位后的自然反应,如同游子归家,终得安眠。

青云子长舒一口气,轻轻撤去法坛。开门而出,李老四急忙迎上:道长,小女她...

已然无碍。青云子微笑,让她好生睡一觉,明日醒来当有大好。

李老四喜极而泣,又要下拜,被青云子扶住:且慢高兴,尚有要事交代。

他神色转为严肃:邪病初愈之人,最忌三事:一忌近阴秽之地,如坟场、屠宰场等;二忌食腥膻之物,如羊肉、韭菜等发物;三忌大喜大悲,情绪波动。

说着取出一张清单:这是九日内的饮食禁忌与起居注意事项,务必严格遵守。又取出几道灵符,这些镇宅符贴在门窗上,可保三个月内邪气不侵。

李老四双手接过,连连称是。青云子又补充道:最重要的是,今后家中常供关帝圣像,早晚一炷香。关帝正气能护宅安家,邪祟自然远离。

此时王婆婆端来热茶点心,青云子这才觉出疲惫。一连串的法事斗法,几乎耗尽他的心力。他稍作品尝,便起身告辞。

道长的大恩大德,李家没齿难忘!李老四捧出一个布包,这是家中积蓄,虽不足报恩之万一,还请道长...

青云子摆手止住:出家人济世为本,岂能受此重礼。若真心感谢,不妨多行善事,弘扬关帝忠义之道,便是对贫道最好的回报。

说罢拱手作别,飘然而去。月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格外清瘦,却又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超然气度。

回到杨家沟住所,青云子并未立即休息。他先向关帝圣像焚香禀告今日之事,继而静坐调息,回顾今日所得。

今日之战,让他对道医之道有了更深理解。道门医术与寻常医家不同,不仅治身,更要治神;不仅调理气血,更要安顿魂魄。其中精妙,非言语所能尽述。

他取出笔墨,将今日所用符咒、丹方、手法一一记录,并在旁注下心得:安魂定魄,非强拉硬拽,而在顺势引导。如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

写至深夜,方才歇息。梦中,他似乎见到关平将军含笑点头,手中法印流转,暗示着更深层的医道奥秘...

次日清晨,青云子尚未起身,便听门外人声鼎沸。开门一看,但见数十村民携礼求见,都是听闻昨日神迹,前来求医问卦的。

青云子心中暗叹:名声虽好,却易生骄躁之心。修行之人,当时时自省才是。

他整顿衣冠,迎出门去。济世之路,方才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